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德源

另一角度看楞严经 -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7-2008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8-7-2008 06:23 PM 发表


难得你说出这样的话语。头脑不冷静的人做不到。


我是大乘佛教的信徒。不过对大乘的看法却跟很多人不同,包括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08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海神之風 的帖子

一个人正直与否,在乎另一个人的心中怎样去评估,不关该者的事

一篇文章正直与否,也归于另一个人的心中怎样去评估。。

夸张的修饰手法,可能是释尊对于当时的知识程度,为了让听法者容易明白了解的悦言巧语的,还是所谓的"正直人"用了夸张的修饰写出的,就有待查证了。。

不过对于经典的正确性和可取性,可以用三法印的现证去证明出来。。无法实践去得到现证,该者就需要怀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18-7-2008 06:31 PM 发表
一个人正直与否,在乎另一个人的心中怎样去评估,不关该者的事

一篇文章正直与否,也归于另一个人的心中怎样去评估。。


网络侠客友最好还是自己看佛经,自己判断。

我说的都是有证有据。只是我不喜欢指明给人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海神之風 的帖子

那无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那些大德的言论,是口语来的,是针对当时问法的人的问题,结果被记录成书后,流传出去,大家看来都感到莫名其妙,就是这样。

对于大德们的语录,我一向来都是只寻找中心思想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自己是北传的信徒吧, 在接处南传和介入南传后, 如今没有留下一丝对北传的感激和挂念. 因为我终于成为正信的正统佛教了..

我的思想是, 若我是一贯教徒, 因为一贯道而认识佛教,最后成为佛教徒,然道我要感恩一贯道使我认识佛教, 自认自己是一贯道徒, 企图纠正一贯道的经使它更加符合佛教的经?

同样的当我从北传佛教过渡到南传时, 难道我要感激北传让我接触南传而说自己是北传而非南传佛教徒. 难后企图用南传的法义纠正北传的佛法?
这样作不是太感性了吗? 因为感恩?

佛教不就是----正统佛教(南传), 非正统佛教(北传和藏传)和附佛外道(其他有佛教思想的外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8-7-2008 07:08 PM 发表
从前自己是北传的信徒吧, 在接处南传和介入南传后, 如今没有留下一丝对北传的感激和挂念. 因为我终于成为正信的正统佛教了..

我的思想是, 若我是一贯教徒, 因为一贯道而认识佛教,最后成为佛教徒,然道我要感恩一贯 ...

佛教不就是----正统佛教(南传), 非正统佛教(北传和藏传)和附佛外道(其他有佛教思想的外道)

-->>这不是释尊所要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7-2008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8-7-2008 07:08 PM 发表
从前自己是北传的信徒吧, 在接处南传和介入南传后, 如今没有留下一丝对北传的感激和挂念. 因为我终于成为正信的正统佛教了..

我的思想是, 若我是一贯教徒, 因为一贯道而认识佛教,最后成为佛教徒,然道我要感恩一贯道使我认识佛教, 自认自己是一贯道徒, 企图纠正一贯道的经使它更加符合佛教的经?

同样的当我从北传佛教过渡到南传时, 难道我要感激北传让我接触南传而说自己是北传而非南传佛教徒. 难后企图用南传的法义纠正北传的佛法?
这样作不是太感性了吗? 因为感恩?

佛教不就是----正统佛教(南传), 非正统佛教(北传和藏传)和附佛外道(其他有佛教思想的外道)


如果你不曾是北傳信徒,你還可能變成南傳的嗎?這樣的演變會不會是一種因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8-7-2008 06:44 PM 发表
那无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那些大德的言论,是口语来的,是针对当时问法的人的问题,结果被记录成书后,流传出去,大家看来都感到莫名其妙,就是这样。

对于大德们的语录,我一向来都是只寻找中心思想而已。


口语也好,什么都好。反正个人认为少看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08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佐竹 的帖子

如果你不曾是北傳信徒,你還可能變成南傳的嗎?這樣的演變會不會是一種因緣呢?
-----------------
如果我是固步自封的北传, 现在可能變成南傳的嗎?
当然演變是一種因緣, 之前没因缘具足所以没有认识南传, 是北传是道家是外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8-7-2008 10:59 PM 发表
如果你不曾是北傳信徒,你還可能變成南傳的嗎?這樣的演變會不會是一種因緣呢?
-----------------
如果我是固步自封的北传, 现在可能變成南傳的嗎?
当然演變是一種因緣, 之前没因缘具足所以没有认识南传, 是北传是道家是外道


無論你是甚麼傳,我都是一樣尊敬你的。我也不會認為你由北到南的改變需要被關注,因為個人因緣問題,就像大迦葉一樣。

何以見得北傳是道家?因為楞嚴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佐竹 的帖子

因為個人因緣問題,不如说因为大环境的问题, ...

北傳不是道家但是婆罗门, 是嗜那教主大雄的教法的延续...

建意你去研究嗜那教的背景和教法, 包你有精彩的发现....

注: 嗜那教的教主也自称"佛陀"....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8-7-2008 11:1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8-7-2008 11:13 PM 发表
因為個人因緣問題,不如说因为大环境的问题, ...

北傳不是道家但是婆罗门, 是嗜那教主大雄的教法的延续...

建意你去研究嗜那教的背景和教法, 包你有精彩的发现....


你建議的我會去找來讀閱,先謝謝你。你有好康的,要多介紹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耆那教创始人大雄(约公元前599-前527年),出生于印度摩揭陀国(今比哈尔邦)吠舍离城郊的一个刹帝利种姓家庭。他30岁出家,42岁在一棵娑罗树下绝食两天半后悟道。他彻底制胜了自己的情欲,因此被称作耆那(胜者,制胜情欲者),耆那教由此得名。此后30年他一直在摩揭陀诸国漫游传教,72岁在比哈尔南部的白瓦去世。根据耆那教传说,大雄只是耆那教的第24位祖师,祖师被尊称为蒂尔坦卡拉(引渡迷津者)。耆那教规定的五戒是:不害,不欺,不偷,不淫,不贪。不害(非暴力)不仅包括一般的不杀生,而且连伤害其他生灵的任何行为、语言和念头都必须禁止。大雄主张裸体苦行,认为衣服也是世俗羁绊的标志,应该抛弃。大雄死后耆那教分裂成两派:一派叫天衣派(裸体派),以天空为衣;一派叫白衣派,只穿一件白袍。后来的耆那教祖师和圣者造像多半是裸体,以裸体显示苦行的坚毅和灵魂的纯净。
---------------------------------------
耆那教严峻反对肉食的完全素食主义者的作风和绝对的慈悲主义, 若说大雄耆那教的佛陀说吃肉修禅者将成魔道的, 还有相当的逻辑性...

若说北传是佛教和嗜那教的混合体可以说95%正确... 这可算是我个人对北传和印度宗教的看法

http://www.atyuta.com/religion/JAINISM.html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9-7-2008 12: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8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义有六谛说,即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五个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和非法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派别之一,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是无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复合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两个相结合到无限多个原子相结合,数量和次序都是无限的。原子复合体除具有触、味、香、色的属性外,还有其物理性质:声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状、可分性、不透明、辐射光和热等。认为人们的感觉所以不同,完全由于原子结合的形式不同。这些原子由于重量而运动,不同性质的原子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且认为,原子的结合是对立的统一,其中一种是消极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种是积极或肯定的原子,结合物的性质完全随结合物双方原子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他们对不定形物质的解释是: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性、变化、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在宗教伦理观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缚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这种障碍称为业。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遮盖灵魂的智慧;见业遮盖正确的直觉;受业遮盖灵魂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遮盖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的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姓、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这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

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三宝为正智(正确习解)、正信(正确信仰)、正行(正确实行)。耆那教徒还实行各种苦行,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8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哥哥,你的帖很好咧,看了法喜充滿,我想建議你開一個研究耆那教和佛教的帖,也好讓大家可以清楚看看耆那教對佛教的影響,你說好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8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佐竹 的帖子

我是随缘提出罢了, 虽然这也是一个宗教论文的提案... 另开一帖就算了... 懒惰啦
楞严经藏着大雄的思想, 大家看的出北传和南传一些差别在那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7-2008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9-7-2008 12:50 AM 发表
我是随缘提出罢了, 虽然这也是一个宗教论文的提案... 另开一帖就算了... 懒惰啦
楞严经藏着大雄的思想, 大家看的出北传和南传一些差别在那里吧?!


別那麼懶拉。。。為了日後的佛子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08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印兄和竹兄,ven.dhammika的blog有几个文章有提到耆那教。 其中有提到佛陀传抄大雄传。
google sdhammika blo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08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与佛教有部份相同的理念没有什么大不了。

不过说到大乘佛教,就算大乘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更别说学南传的朋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08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20-7-2008 09:42 PM 发表
三法印兄和竹兄,ven.dhammika的blog有几个文章有提到耆那教。 其中有提到佛陀传抄大雄传。
google sdhammika blog。


真是有點好奇,楞嚴經裡面的哪一些東西和耆那教有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2025 04:56 AM , Processed in 0.13118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