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大家对在外面遇到假的出家人有什么看法?应该怎么处理?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7-5-2008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7-5-2008 07:02 PM 发表 
所以說咯,我在等待善因成熟嘛
師兄會窮咩?那師兄還沒供養和尚咯?
註:我也不是在北極
老实说一句,我真的很穷。我对佛陀发誓:决不妄语。
但是,护持和尚有很多方法,
供养和尚也不会花很多钱。一粒红毛丹也是一片心意。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7-5-2008 07:26 PM 发表 
老实说一句,我真的很穷。我对佛陀发誓:决不妄语。
但是,护持和尚有很多方法,
供养和尚也不会花很多钱。一粒红毛丹也是一片心意。
多謝師兄提點,那下次我若遇到托缽和尚,我會供養他一顆紅毛丹了。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tion 于 27-5-2008 07:23 PM 发表 
真的90%这么多吗? 
如果是真的,就真的很出乎意料了。原以为泰国的和尚是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的。
这是根据法宗派(Dhammayut)与大众派(Mahanikaya)1对10的对比来说的。
大众派比丘和尚拿钱是公开的事实!
但是,他不拿,谁帮他拿?
出门谁帮他买车票?
僧多净人少啊!
你的印象是持戒最严谨的森林派的印象。
如ajahn mun, ajahn chah等的传承,还很严谨。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7-5-2008 08:10 PM 发表 
多謝師兄提點,那下次我若遇到托缽和尚,我會供養他一顆紅毛丹了。
我只是举例。。。
你也可以给木瓜、香蕉(帮助排泄)
kiwi,番石榴(vitamin C高)。。。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7-5-2008 08:19 PM 发表 
我只是举例。。。
你也可以给木瓜、香蕉(帮助排泄)
kiwi,番石榴(vitamin C高)。。。
蕃石榴好像是維他命E高,減肥聖品。。。也可以緩慢老化。。。不錯。。。很好的建議。多謝師兄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7-5-2008 08:17 PM 发表 
这是根据法宗派(Dhammayut)与大众派(Mahanikaya)1对10的对比来说的。
大众派比丘和尚拿钱是公开的事实!
但是,他不拿,谁帮他拿?
出门谁帮他买车票?
僧多净人少啊!
你的印象是持戒最严谨的森林派的印象 ...
南傳的師傅不都是用篤來夾錢的嗎?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IlL 于 27-5-2008 02:18 AM 发表 
想请教各位佛友。。。。
如果大家在外用餐或逛街时遇到不知道是真的出家人还是假的出家人向我们托盘会怎么处理?
我是近期才开始接触佛法。。。对假的出家人没什么宽容之心,觉得他们有辱出家人的形象。。而且会 ...
樓主,下次看到有出家人向你要錢時,給他食物,如果他要錢,可以報警。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7-5-2008 10:37 PM 发表 
南傳的師傅不都是用篤來夾錢的嗎?
泰國也有分city monks & forest monks.
forest monk是不持金錢的。
如果你給他們錢,他們是不開缽的。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7-5-2008 10:48 PM 发表 
泰國也有分city monks & forest monks.
forest monk是不持金錢的。
如果你給他們錢,他們是不開缽的。
原來如此。。。那真的是入鄉隨俗了。
那請問這兩者會否因為受持戒律的方式有異而影響其修證呢?有實例可參考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8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7-5-2008 10:46 PM 发表 
樓主,下次看到有出家人向你要錢時,給他食物,如果他要錢,可以報警。
之前报章上有佛总的号码,说看到假的出家人就打去投报。。。
结果,我和家人在芙蓉看到。。。我和弟弟就坚持打,爸爸和表哥却给钱他。。。。
过后打去,说太远,管不了。。。就不了了之。。。
从此以后当看不到算了。。。
可是最近可能经济不好,还是马来西亚人太善良了。。。感觉越来越猖狂。。。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7-5-2008 11:06 PM 发表 
原來如此。。。那真的是入鄉隨俗了。
那請問這兩者會否因為受持戒律的方式有異而影響其修證呢?有實例可參考嗎?
我們應該以佛陀的法与律(Dhamma-Vinaya)来判断一个比库是否如法,如律。
在比库的律藏里,Nissaggiya-pacittiya第18项,关于钱财,比库既然已经舍弃了世间的财产而从有家到无家,他就不应该接受钱财,然而,若比库暂时为在家众保管他们遗失或误置于寺院或其住家的钱或值钱的物品是无过失的。
如果他犯了,比库必须在舍出这些物品之后,向另一位比库忏悔自己的过错。
[ 本帖最后由 das 于 27-5-2008 11:3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IlL 于 27-5-2008 10:59 PM 发表 
之前报章上有佛总的号码,说看到假的出家人就打去投报。。。
结果,我和家人在芙蓉看到。。。我和弟弟就坚持打,爸爸和表哥却给钱他。。。。
过后打去,说太远,管不了。。。就不了了之。。。
从此以后当 ...
总之不要给钱就行了,除非你给的钱是建道场,药,食物,衣以及必需品,你可以把钱交给他的净人,然后让他知道。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7-5-2008 11:27 PM 发表 
我們應該以佛陀的法与律(Dhamma-Vinaya)来判断一个比库是否如法,如律。
在比库的律藏里,Nissaggiya-pacittiya第18项,关于钱财,比库既然已经舍弃了世间的财产而从有家到无家,他就不应该接受钱财,然而, ...
那請問是否有提及如果犯了此事,最多能懺悔幾次呢?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認為只要認錯懺悔就可以解決,那麼他是不是會在屢犯此事後又屢次認錯懺悔呢?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7-5-2008 11:44 PM 发表 
那請問是否有提及如果犯了此事,最多能懺悔幾次呢?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認為只要認錯懺悔就可以解決,那麼他是不是會在屢犯此事後又屢次認錯懺悔呢?
他必须在舍出这些物品之后,向另一位比库忏悔自己的过错。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8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7-5-2008 11:38 PM 发表 
他必须在舍出这些物品之后,向另一位比库忏悔自己的过错。
所以說這種情況之下的慚悔是沒有次數的局限了?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8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7-5-2008 11:53 PM 发表 
所以說這種情況之下的慚悔是沒有次數的局限了?
我认为,戒是一种训练,除了重戒,他是不限于可以忏悔多少次。
要记得,戒是为了防护,防护是为了免於後悔,免於後悔是为了喜悅,喜悅是为了轻安,轻安是为了心靜,心靜是为了心乐,心乐是为了心定,心定是为了正知见,正知见是为了厌离,厌离是为了不爱染,不爱染是为了解脫,解脫是为了解脫知见,解脫知见是为了完全无取无系缚。
-Vinaya 12.2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8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8-5-2008 08:13 AM 发表 
我认为,戒是一种训练,除了重戒,他是不限于可以忏悔多少次。
要记得,戒是为了防护,防护是为了免於後悔,免於後悔是为了喜悅,喜悅是为了轻安,轻安是为了心靜,心靜是为了心乐,心乐是为了心定,心定是为了 ...
原來如此。這樣說來,守戒以後理當應該輕安自在而不是戰戰兢兢咯?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8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tIlL 的帖子
如是我,真或假我全都以恭敬的心来恭养,如同世尊.
真出家人,是我老师,恭敬的心来恭养,如同世尊.
假出家人,也是我老师,他教我不可学他,如有因缘出家修行,要老老实实,
不可骗人,所以我也以恭敬的心来恭养,如同世尊.
三宝弟子们....我们不可让初学佛者遇见出家人产生怀疑心或是骄傲心,
尊敬僧宝是三宝弟子该有的正见.
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8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拿钱的和尚未必是坏和尚;
不拿钱的也不要以为他没有钱;
修行在心,拿钱有时真的逼不得已;
看到好的,我们随喜赞叹;
看到坏的,我们扪心自问,
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作了什么来护持僧人持净戒?
不是单看书就可以明白事情的真相。
除非我们身在其中,不然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去评论。
对于那些看不起和尚拿钱的人,
ulu tiram宁心寺住持ajahn kheng说,
他们拿钱,怎样都好过你抱老婆。所以,他还是值得我们尊敬。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8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佛国的祝福 的帖子
Sadhu Sadhu Sadhu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