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德源

解脱之钥 - 阿姜查 (观照一切、禅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0-2007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修戒、定、慧才能获得,所以四圣谛的道是指方法。

佛法是要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因为宇宙的本体有了妄想、分别和执着,才有生命的来源。

上帝的道你了解吗?神教只有修戒,印度教只修戒、定。要完全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只有修戒、定、慧才能获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0-2007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2:58 PM 发表
‘道’ 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修戒、定、慧才能获得,所以四圣谛的道是指方法。

佛法是要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因为宇宙的本体有了妄想、分别和执着,才有生命的来源。

上帝的道你了解吗?神教只 ...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OmAHom 于 14-11-2007 04: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OmAHom 的帖子

我现在很迷茫,我想找个宗教信仰,
我也很想了解一下人生,宇宙真相,
希望各位能帮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傻凯傻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5-10-2007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3:06 PM 发表



基督徒是不能了解什么是佛法的, 更何况只是皮毛的基督徒.
如果你们一直跟 jian 弟纠缠下去, 只会造成他人的地狱之因.

慈悲的我们, 应该知道末学所表达的吧...


学佛之人,应该要学习容忍。
无论jian的年龄多少,欢迎他继续讨论。。。 正面的讨论是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满天神佛 于 25-10-2007 03:12 PM 发表
我现在很迷茫,我想找个宗教信仰,
我也很想了解一下人生,宇宙真相,
希望各位能帮帮忙。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OmAHom 于 14-11-2007 04: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傻凯傻忠 于 25-10-2007 03:16 PM 发表


学佛之人,应该要学习容忍。
无论jian的年龄多少,欢迎他继续讨论。。。 正面的讨论是好的。



哎, 只要你详细看 jian 弟其他的回复.
你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傻凯傻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5-10-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3:23 PM 发表



哎, 只要你详细看 jian 弟其他的回复.
你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是什么样的回复?
请麻烦告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7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发燃烧”

有一次, 我在夜里大约十一点后经行。 离我所在的森林寺半里路的村子里, 人们在庆祝某个节日。 我从白天开始感觉就有些异常。 我感觉特别宁静, 没有在想什么特别的事。 经行累了之后, 就去我那间小草棚里坐下。 接着, 我正坐下时, 发现自己还来不及把腿盘起, 心智就进入了深度宁静。 它是自动自发的。 等到我盘腿坐好, 已经进入深定, 我感觉完全坚固稳妥。 倒不是我听不见村里人唱歌跳舞的声音; 我还是能听见的。 但同时, 我又可以把注意力指向内心, 那样就听不见声音了。 这真奇怪。 假如我不注意声音, 就安静。 但假如我想听, 就可以听见, 也不觉得受到干扰。  就好象心智里有两个不同的客体并列在一起, 却又不相互连接。 我意识到, 心智与客体是分开的, 不同的, 好比水壶与痰盂。 结果我就理解了, 心智在奢摩他里达到宁静时, 假如你注意听, 就可以听, 但假如你守着心智, 守着空性, 那里就会安静(听不见)了。 假如声音进入意识, 你看它的产生, 就会了解到, 知觉与客体是两码事。

因此我就想: “假如这不是它, 又是什么呢? 真相是这样的吗? 这两个现象相互根本不连接。 我继续观想, 直到我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当事物的连贯性 (santati)切断时, 结果就是心智的宁静 (santi) 本来是santati, 现在santi 从中出现了。 这个经历给了我继续禅定的能量。 我增强了禅定努力, 对其它一概不闻不问, 心智没有一刹那离开念住。 不过假如我想停止禅定, 也很容易。 我一旦停下了正式禅定, 有任何懒惰, 疲倦, 恼火吗? 一点没有。 心智完全没有这些杂染。 剩下的是那种完全的平衡感, 或者说是“恰到好处”感。 要是我想停下来, 不为别的, 只为了让身体休息一下。

我确实休息了一下。 我只是停下了正式坐禅, 心智却并不曾停下。 它保持同样状态, 继续和先前一样地禅定。 我把枕头拉过来, 准备休息。 躺下时, 心智仍然一样平静。 就在把头靠上枕时, 心智往内走去。 我不知道它要去哪里, 但它不停地往内越走越深。 就好象谁合上了开关, 传来一股电流。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身体从内部爆炸了。 心智内在的知觉在那一刻最为精细。 过了某一处, 似乎心智就放松了, 已经穿透到了内在最深, 最静的地方。 它就停在了一个绝对空性的境界。 外面什么也穿透不进。 什么也达不到这里。 在那里停留了一阵, 心智退回了。 我意思是, 自己并没有令它退回, 我只是在观看, 在目睹发生的一切。 心智在经历了这些之后, 就逐渐退回到原来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7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回到常态, 问题来了: “发生了什么? 升起的答案是: “这些是根据原因与条件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不需要担心。” 我只需这样稍作观想, 心智就接受了。 停了一阵, 它又朝内走去。 我并不曾有意引导心智, 它是在自发行动。 在它继续往内越走越深时, 又碰上了前面的那个开关。 这次身体粉碎成了极其细微的颗粒。心智再一次放松了, 滑向深处。 安静。 有一种比过去更深度的宁静。 没有什么可以穿透到这里。  心智按着自己的动力, 那样停留了一阵, 又自行退回了。 一切都是自发产生的。 没有人在影响或者引导它; 我没有试图使事件发生, 或者以某种方式进入或者退回。 我只是守着知觉在观看。 后来心智退回到了常态, 没有产生任何疑问。 我继续观照着, 心智又朝内走去。 第三次时, 我经历了整个世界的彻底崩溃。 大地, 植被, 林木, 山峦, 实际上整个地球成了空间元素(asaka-dhatu) 不再有任何人, 任何东西留下来了。 在这个最后阶段, 只有彻底的空性。

心智继续在里面平静地停留着, 不受外力影响。 我不知道怎样解释它怎会这样发生, 为什么发生。 很难用别人能听懂的方式描述这个经历, 或者谈论经历。 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比。 最后一次, 心智在那个状态停留要长久得多, 时间到时, 它又自己退回了。 我说心智退回, 意思并不是说我在控制它, 让它退回, 它是自发的。 我只是看着它回转常态。 谁能说那三次发生了什么呢? 谁知道呢? 你用什么名词描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7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6-10-2007 09:56 AM 发表
一旦回到常态, 问题来了: “发生了什么? ” 升起的答案是: “这些是根据原因与条件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不需要担心。” 我只需这样稍作观想, 心智就接受了。 停了一阵, 它又朝内走去。 我并不曾有意引导心智, 它是 ...



请问这是德源师兄, 自己体会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7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6-10-2007 10:15 AM 发表



请问这是德源师兄, 自己体会的吗?


不是,这是阿姜查的体验。

要自己体验,我们就需要自己去修。别人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7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6-10-2007 10:25 AM 发表


不是,这是阿姜查的体验。

要自己体验,我们就需要自己去修。别人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




原来如此,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7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奢摩他的力量

我在这里一直同你讲的是心智在纯净状态下经历现实的情形。 并没有对心智或者心理因素有什么理论分析。 没有那个必要。 真正需要的是对(佛陀)教导的信心和深入修持的诚意。 你得搭上性命。 到时候, 整个世界会颠倒过来。 你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就彻底改变了。 假如其他人在那个时候见到你, 他们可能以为你发疯了。 假如发生在一个不能保持念住的人身上, 他们可能真会疯癫起来, 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 一切与过去都不同了。 你看世人的方式也不再相同, 可你是唯一这样看待事物的人。 你的整个现实感改变了。 你考虑事物的方法也改变了。 其他人这样想, 你却那样想。 他们这样谈论事情, 你那样谈。 他们朝那里往上走, 你这里往下走。 你不再与其他人一样了。 那时以后, 你就经常会有这个经历, 而且会持续很久。 你自己去试试看吧。 假如你在禅修中有过这样的经验, 你就不会到远处找任何东西, 只要不停地观察心智就可以了。 在这个层次, 心智最大胆也最自信。 这就是心智的力量与能量。 它比你能想象的要有力得多。这就是奢摩他的力量。

在这个阶段, 仍然是心智单独从奢摩他获得力量。 假如奢摩他达到这个地步, 就是最深, 最强的。它不仅仅是刹那定。 它达到了顶峰。假如你用这样的定力作为修持维巴沙那的基础, 你就可以流畅地观照。从这里继续下去, 也可以用于其它途径, 例如培养神通或者奇迹。不同的苦行者与宗教修道者以不同方式使用这种定力, 象做符咒,圣水, 护身符, 避邪物。 达到这个地步时, 心智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加以发展, 每种方式也许有自己的好处, 但是它的好处就象一杯好饮料: 你一旦有了, 会陶醉其中。 那种好处最后没有什么用。

宁静(指奢摩他)的心智就好象是禅修者的休息地。 佛陀在这里休息, 它构成了维巴沙那, 观照真相的基础。 在这时, 你只需要保持有限的一些奢摩他, 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周围的世界, 连续观照因果过程。 用清明的心智, 观照一切感受到的视觉, 声音, 嗅觉, 味觉, 触觉, 观照它们怎样产生各种心情: , , 愉快, 不愉快。 这就好象有人爬上芒果树, 把果子摇下来, 你就等在下面, 收集落下的一切果实。 你扔掉那些烂了的芒果, 只保留好的。 那样你不需要花太多能量, 因为你没有自己爬树, 只是等在下面收集果子。

这个意思是, 当心智宁静时, 你经历的一切思维客体都会给你带来知识与理解。 因为你有知觉, 不再围绕这些东西进行构造与繁殖了。 成败, 毁誉, 臧否, 苦乐, 一切自行来去。 有了清净静止的心智, 又赋予了洞见, 把它们(指思绪)筛选理清起来很有趣。 你经历的这一切心智客体, 不管是毁是誉, 都会对你有益。 因为别人爬上芒果树摇动, 让果子朝你落下。 你就可以轻松地把它们收集起来, 你不必怕什么。 假如别人爬上树, 为你摇下芒果来, 你为什么要怕呢?
一切得失, 毁誉, 臧否, 苦乐, 就好象朝你落下的芒果。 你在把它们收集起来时, 宁静的心智构成了观照的基础。 有了念住, 你就知道哪些果子是好的, 哪些是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7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2:47 PM 发表
[quote]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2:43 PM 发表
大家不用理会 jian 弟, 以他的言行举指,
只不过是 15 , 16 岁的孩子罢了.

有人又来捣蛋了, 我们不用理他.

只是懂一点基督的皮毛, 就来这里灌水.
你不烦, 我们都烦了. [/quote]
自己 quote 自己的贴

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2:54 PM 发表
源兄, 你这帖很好, 我不想看到有人在这里讲废话.
大家杯隔 jian 弟就顺顺利利啦.

你这种心态是学佛的人该有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7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偶也是 旧约,新约, 佛经, 道德经, 儒家经典, 古兰经 通看。

说到底,虽然个人较偏爱佛陀所讲述的真理, 但无可否认
耶稣说倡导的也有很多非常精彩之处。(相反的,我就非常
不认同保罗后来自己加上去的很多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7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你们尊重楼主,要讽刺的话,请另开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7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9-10-2007 02:18 PM 发表
请你们尊重楼主,要讽刺的话,请另开贴。


算了吧!就当是帮我顶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07 0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德源 的帖子

善哉,德源师兄!

顶一下。

——佛说:“亲自来看看!”(Ehipassiko!)
欢迎所有对佛法有兴趣的人来接触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07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的步伐

这样在禅定中培养了宁静,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对这些事物进行观照, 就能生起智慧。这就是智慧, 这就是维巴沙那。 那不是什么需要创造出来, 虚构出来的东西。 假如有真正的洞见, 那么维巴沙那的修持会自然跟上来, 你不用去发明那些名称与标记。 有一点明辨, 就称为一点维巴沙那; 洞见加深了, 那是 “中等维巴沙那”。 对真相有彻底的知识与洞见, 那是圆满的维巴沙那。维巴沙那的修持, 就是关于智慧的培养。它不是那么容易。 你不能那样(坐下来就)去做。需要达到一定的静止, 从那里出发去修持。 一旦确立了(静止), 维巴沙那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 产生了智慧。 这个不是可以强迫心智做得到的。  

佛陀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导我们, 修行必须根据条件自然进行。 达到这个层次后, 你就让事情根据自己积累的善业与波罗蜜(完美)自然发展。 这个意思, 并不是让你停止修持的努力, 而是你继续修持, 同时要理解不管你进步是慢是快, 不是可以强迫的。 就好比种树, 它自己知道生长的合适进程。 假如你执意要速成, 那是幻想。 好比种树, 只有你做了工, 才会有结果。 比如种辣椒, 你的责任就是挖洞, 种苗, 浇水, 施肥, 防虫。 这是你的工作, 你的那部分作用。 接下来你要有信心。 对辣椒来说, 怎么长是它的事, 不是你的事。 你不能拔苗助长。 自然规律不是那样的。 你的工作就是浇水, 施肥。

你用同样道理进行修持, 心里就自在。 无论你在此生或者来生证悟, 并不重要。 假如你对修持的成效有信心, 那么无论进步快慢, 就取决于你的善业, 灵性素质, 波罗蜜(完美) 假如你这样看, 就对修持感到自在。 就好象你在驾一辆马车, 不要把车放在马前面。 又好象你耕地, 却走到了水牛前头, 换句话说, 你心里焦躁不耐, 想要快点有结果。 不过一旦你理解了, 这样自在地修持, 就不再会走在水牛前头, 而是走在它后头。

因此种辣椒时, 你浇水施肥, 赶走来犯的蚂蚁白蚁。 那样就足以让它自行长成一株美好的灌木丛了。 一旦茁壮成长起来后, 你不能强迫它马上开花。 不要那样做。那样是无端地造苦。 辣椒按自己的天性生长。 它一旦开花, 你不要强迫它马上结籽。 那样你做不到, 只会受苦。 那样实在苦。 你理解了, 就说明你了解自己在修持中的作用, 了解心智客体与杂染的作用了。 它们各司其职。 只要心智还不理解它的作用, 就总要强迫辣椒苗在同一天内长大, 开花, 结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07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样的做法不是别的, 正是samudaya, 四圣谛中的苦因, 执取生起了苦。假如你对这点有洞见, 就说明你在心智迷失时会有知觉。 你一旦了解了正确修持的方法, 就能放下, 让事情按照你积累的善业, 灵性素质和波罗蜜(完美成就)而自然发展。 你只要继续修持, 不去担心要花多久。 你不去担心要花一百次重生, 或者一千次重生才得证悟。 无论多少世无关紧要, 你得以自在的步子不停地修持。

一旦心智入流之后(初果), 就不会回转了。 它已经超越了哪怕是最小的恶业。 佛陀说, 证得入流果者(sotapanna)已经进入了法流, 不会回转了。 那些修持到这个地步的人, 不再会落下来, 重生于低等域界(apaya)或者地狱。 他们已经清楚地看见了危险与害处, 切断了一切恶业的根源, 怎么可能回头呢? 他们已经不可能再有不善的言行了。 一旦言行上不再作恶, 怎么可能再落入低等低等域界或者地狱呢? 他们的心智已经进入了法流。

心智一旦进入法流, 你就知道自己的责任, 和必须担当的工作了。 你了解修持的道路, 它怎样进步。 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努力, 什么时候该放松。 你了解了身体与心智, 物质与精神。 那些应当放下,抛弃的, 你就放下抛弃, 不会犹豫不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8-2025 08:59 PM , Processed in 0.12173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