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9-10-2014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used2bpro 发表于 29-10-2014 02:26 PM 
什么课题都可以从基本的两方面看,就是内部因素(internal)和外部环境(external)。
内部环境包括商家是 ...
有論点 観点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就是未来 发表于 29-10-2014 07:54 AM 
其实flat & walk up apartment 真的没有人要住,那些人每天喊房价贵,但是kampung 这样apartment RM 100k ...
现在还有500K的就该偷笑料咯。 新的闲闲都6/7百K开始起跳。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used2bpro 发表于 29-10-2014 02:26 PM 
什么课题都可以从基本的两方面看,就是内部因素(internal)和外部环境(external)。
内部环境包括商家是 ...
因为我是跑工业的sales , 所以很清楚大马工业发展,还有厂家的生意量。不少这个行业的人都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厂家赶在GST 前整顿他们的生产线,把不赚钱的product line cut 掉,买新的仪器机器,装修office,全部内需的东西都在今年开始整顿。再来,很多厂家开始接到一些国外订单,然后也有一些厂家没有去国外招生意而且lose 掉现在部分订单,结果赚少了。这里我不会分享太多工业资讯,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人可以讲厂家全部快倒闭了。
再来,东马西马肯定市场不同,东马经济发展缓慢,然后物价一向来很高,一般人薪水很低,高薪工作机会少,自然经济活跃度低。没有了解情况就先讲金河生意差是经济不好,但是金河周边的生意不会差。如果我讲东马人都是住树上,东马城市房屋便宜过西马kampung, 东马人也会笑我。不要讲东马,就算西马人也不了解kelantan, 讲kelantan 房子便宜没有人买,kelantan 市场差人民穷,结果他们不知道KB condo 价钱跟KL 市郊区一样价钱,还给华人去抢到乱。
至于personal loan, 银行也不是随便借人,都是要借给有能力还的人。银行如果缺钱不是拿去借人,而是想办法给人民来存钱。银行loan department hit 不到target 是最大问题,因为housing loan 那里给国家银行控制了。
如果讲经济有问题,这个是很正常,现代经济都有问题,几时倒都有可能发生,只是金河生意差不是跟这个经济问题有关,现在经济市场还很活跃。一件事对一件事,不管未来经济如何差,都不是现在这个金河生意跌的原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過想想玩也玩够了好笑的反應也看够了,我就不繼續弄臭整個主題了,這裡跟樓主說聲抱歉 :>
雖然我清空自己留言肯定又會有人說我講不過他wwwww 不過我就不玩了繼續圍觀某人怎麼秀下限就好wwww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就是未来 发表于 28-10-2014 10:45 AM 
我不知道有哪一个做生意的人会员已给一个月给几十千租金在打苍蝇
一个商场的生意好不好,看看那些 ...
大环境好坏,都还是有一群商家赚钱的。
我注意到你是生意家族,
然后引用的例子基本都是franchise, 和hypermarket。
基本上,雪隆一带人已经习惯在大商场内的hypermarket买groceries,
然后在franchise restaurant进食了。
guardian 和watson 基本取代了传统药剂点,化妆柜。
另外,international fast retail 也是过得不错。
当然,还有一些niche market的店铺也不错。
通讯档口也算是生意不错的
但是,这些讲到的租户通常只occupy 商场的50% 出租sqft。
剩下的租户基本只是二流的商家。
经济好时, 钱多到淹脚目,
有80,90年, 有开店基本都赚到钱的
在90年代和2000年后,小店多,也倒得快。
租金人工不停上升,资金不够雄厚,周转不灵就倒了。
而且,目前整个市场的供应链也不同了,
连锁和franchise变成主流,
单打独斗已经越来越难了,除了nichemarket。
什么时候都有钱赚,
但是个人观察大马人民购买力还是在减低。
最后,你可以问你老爸,当年90年代比较好赚还是2010年过后。
本帖最后由 leoksting81 于 29-10-2014 04:14 PM 编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agnarok026 发表于 29-10-2014 03:48 PM 
不過想想玩也玩够了好笑的反應也看够了,我就不繼續弄臭整個主題了,這裡跟樓主說聲抱歉 :>
雖然我清空自己 ...
忘记来点power送你走。
wwwwwwwRagnarok026wwwwwwwwwwwwwwwww吃大便小卡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Ragnarok026wwwwwwwwwww小卡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wwwwwwwwwwwwwRagnarok026wwwwwwwwww低级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就是未来 发表于 29-10-2014 03:35 PM 
因为我是跑工业的sales , 所以很清楚大马工业发展,还有厂家的生意量。不少这个行业的人都看到一个现象, ...
东马,你应该没去过,
就算有,应该只是去KK出海爬山。
我就不评论了。
的确东西马差别很大,
就西马而言,北中南马市场也有很大的差别。
雪隆市场是全马最大的了,
有600万人口, 占了马来西亚人口的20%以上。
大马联邦公务员有140万。
最少有70万的公务员居住在雪隆一代。
这70万人,假设平均薪水RM3,500,
那每个月的收入是RM24.5 亿。
大KL地区,白领高薪executive超多,
银行业总部,logistic总部,
临近的工业区shah alam, 巴生,
sepang 机场,航空的员工几千人。
加上游客基本都是KL转机和旅游。
所以,雪隆市场好不一定全马市场好。
但是如果雪隆市场坏,那全马市场就不可能好。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used2bpro 发表于 29-10-2014 02:26 PM
什么课题都可以从基本的两方面看,就是内部因素(internal)和外部环境(external)。
内部环境包括商家是 ...
在新加坡念书,拿tuition grant, 是需要bond 3 年的。
那我问问你,照你的逻辑,马利西亚经济几时好过?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sting81 发表于 29-10-2014 03:49 PM 
大环境好坏,都还是有一群商家赚钱的。
我注意到你是生意家族,
然后引用的例子基本都是franchise, 和 ...
老实讲,我老爸现在的生意比以前好做,做门市+供应。以前只有做门市,门市市场几大都有限,属于被动行业。现在做门市+供应,生意更好做。只是我老爸卖的是必须品,现在市场反而人家更舍得花钱买,主要原因也是马来人和印度人消费能力提高。我每次回hometown 都会帮爸爸。
再来,小商家不能跟大商家打本来就是事实。大商家资本大可以进更多东西,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商家可以亏钱卖那些卖不出的商品,时时刻刻提高商品新鲜度。小商家如果入货了不能卖的商品,就继续摆在店,弄低客户购买欲,只要客户有过1-2次这样的经验,就不会光顾这些店。很多做门市的不知道这么一回事,其实很多问题来自自己店面设计。
租金人工不停上升这个的确是问题所在,大资本商家也是面对这个问题,但是大资本商家比较能吸引客户来购物,造就大资本商家能生存。如果要看大资本商家失败的例子,可以参考direct sales 店面的 C. 自己去猜是谁,他们的门市设计没有统一,没有吸引力,除了会员和旧客户,吸引不到新的客户,要不是资本大早就关店。
还有,如果有走那些3线商场就懂,一家商场,可以有不同店卖一样商品一样品牌,选择变少,也是人家不要去光顾的原因,现在人生活好要的是选择多,而不是要便宜,买一双鞋如果款式不喜欢,再便宜也不会买,基本上很多华人马来人看不起的商品,就是外劳在买,现在连外劳都要选了,这就是为什么小商家会面对问题,因为你提供的选择少,the need behind the need 不再是“我没有钱,要便宜”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sting81 发表于 29-10-2014 04:11 PM 
东马,你应该没去过,
就算有,应该只是去KK出海爬山。
我就不评论了。
那么回归主题,现在金河生意量跌60%, 是经济差问题?
这是某些人认为的。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就是未来 发表于 29-10-2014 04:20 PM 
老实讲,我老爸现在的生意比以前好做,做门市+供应。以前只有做门市,门市市场几大都有限,属于被动行业。 ...
你讲出了重点,主要消费力目前是马来人在支撑。
因为政策,公务员近几年的工资不输华人白领。
华巫共同消费都在hypermarket和franchise restaurant。
基本上都是购物商城消费的。
打工族华人的收入更多被房贷,教育,保险给腐蚀了。
巫裔在政府的津贴下,往往更敢花。
而且,往往比华人更敢刷卡欠债消费。
然后,雪隆区有一大群属于高收入的富人阶级,
他们基本上靠生意,产业收租,或则投资,
属于千万身家级别,不管经济好不好,
反正对他们都没影响。
至于,百万身家的在雪隆区遍地都是。
所以,高消费的餐厅和奢侈品店生意越来越好。
但是,出了这群富人的地方,
马来西亚的综合消费力还是在下跌。
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吃到更大的market share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就是未来 发表于 29-10-2014 04:22 PM 
那么回归主题,现在金河生意量跌60%, 是经济差问题?
这是某些人认为的。
我的朋友在timesquare和金河都有生意。
我的判断
微观:
1) LRT 工程影响
2) 人流流失到了time square
3) 金河外劳过多,降低了class
4) 商场管理能力
宏观
1) 购买力下跌
2) 太多hypermarket 和 shopping mall 在住宅区,没必要大老远驾车去金三角消费。
3) 游客下跌
另外,以前很多东马人在金河消费。
现在,东马的购物中心也过多,
所以,也不用特地在搞KL消费。
至于奢侈品,东马人还是在金三角消费。 本帖最后由 leoksting81 于 29-10-2014 04:57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sting81 发表于 29-10-2014 04:34 PM 
你讲出了重点,主要消费力目前是马来人在支撑。
因为政策,公务员近几年的工资不输华人白领。
华巫共同 ...
商场生意好还有一个原因是car park 和我国人士不喜欢走路。
店面型的商业街,没有吸引人商品的店基本上做不上生意。如果你要买衣服,不会特地去店看,然后看不喜欢,就走路去其他店买,而且商业街有时候兜几圈都没有parking, 要park sibeh 远,然后晒太阳吹热风。
基本上像market 型的商店还是能做,我puchong 那区的自家品牌的mini market, 99 mart, Mr DIY, 中国风生意都不错,虽然parking 还难找,但是买五金东西我首先去Mr DIY, 后来才发现其他自主品牌现代化五金店东西更多更便宜(他们商品排法有参考过各大hyper market, 生意不错下,缺点是,星期天开半天)。商家如果不学习现代商业知识,肯定被淘汰,Mr DIY 就是其中一个把传统五金店现代化的其中一个例子,他们还加入了日常用品因素,很成功做法,我在lowyat 某件电脑店也是看到这个concept, 吹one solution 风,卖电脑,还有一个专区卖小孩子用品玩具,卖一些小灯饰。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sting81 发表于 29-10-2014 04:42 PM 
我的朋友在timesquare和金河都有生意。
我的判断
商场增加是很大问题,虽然有人会跟你讲住宅区的商场不是在金河附近,不要拿来讲
购买力下降来自于客户群转变,就如我一直以为the curve 人潮不是那么多生意应该不好做,而且马来人又多,结果我朋友在那边开档的讲,the curve 的客户群都有购买能力,来看商品的人比率比其它2-3线商场低,但是购买的人比例比很多2-3线商场高,他手头上赚最多的就是the curve.
如果金河只能吸引购买力差的客户群,就是对他们来讲很大的问题。金河如何吸引更多购买力较好的客户,是solution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used2bpro 发表于 29-10-2014 02:26 PM 
什么课题都可以从基本的两方面看,就是内部因素(internal)和外部环境(external)。
内部环境包括商家是 ... 马来西亚的家庭债务(85%)。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家庭是月收入RM100,
那么有RM85是要还给银行或债主的。
没可能吧,如果是,很多人要破产了。
我理解是,家庭债务(85%),是说银行目前发出的国内总贷款,
85% 是属于家庭债务(屋债、车债、卡债与个人贷款),
15% 是公司债务,
之所以有很多人说这是不健康的现象,
是因为家庭债务不能为国家增加生产能力,
相反公司债务就可以增加就业人数。
虽然这可以带动消费,但人的贷款 credit 会越来越弱,
所以银行的策略就是针对刚大学毕业的 90 后,
靠他们大量消费,来稳定银行的业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