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actus_juicxia

我做的垃圾酵素(附图)~~ 新!加入完成后的分享(pg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ho 于 7-3-2009 01:51 PM 发表
看我做的7litter的水果
酵素!要到5月才可以用!


上面的发霉了!
可以的话,我会把没机会吃到糖水的鲜垃圾压下去,浸浸糖水。。

萤火虫姐姐  
我在报章上也看过有人用香茅做酵素也可用来趋蚊虫。


哗~~!我也要赶紧试一试了!谢谢你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3-2009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1# cactus_juicxia 的帖子

听你的话,我跑去把它压下去了!不过有些还是浮上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ho 于 10-3-2009 09:39 PM 发表
听你的话,我跑去把它压下去了!不过有些还是浮上来啊!


哈哈哈~~!好好好!只要沾过糖水,浮上来也没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09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3# cactus_juicxia 的帖子

哦!那还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yam.com/Enzyme/

這是我的部落格,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研究什麼是酵素。
環保酵素也是在我研究的範圍,只是目前是以保健的酵素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stcws 于 16-3-2009 12:42 AM 发表
http://blog.yam.com/Enzyme/

這是我的部落格,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研究什麼是酵素。
環保酵素也是在我研究的範圍,只是目前是以保健的酵素為主。


好!我第一个去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3-2009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80楼看见酵素爆炸事件,我想她指的油桶是厨房煮菜的那种油桶吧
解决方法是盖子不要扭太紧,留点细缝让空气跑出来。不然过一段时间不注意很可能会爆炸。
当然这样苍蝇还是进不去产卵的哦,不要担心。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百香果我有拿来做,虽然果皮厚,但是很香很香噢
在别的论坛听说瓜子壳是没有水分了的,没有什么发酵成果,
所以要拿拥有水分的鲜垃圾做准则才对。

关于SKlll ,我听说是上面那层白色泡沫,擦拭对皮肤很好,
但是真正效果与真实性我也不清楚。
酵素用途很广,等着我们的好奇心去发掘,大家一起努力吧。

[ 本帖最后由 啊系aXi 于 17-3-2009 03: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啊系aXi 于 17-3-2009 03:48 PM 发表
在180楼看见酵素爆炸事件,我想她指的油桶是厨房煮菜的那种油桶吧
解决方法是盖子不要扭太紧,留点细缝让空气跑出来。不然过一段时间不注意很可能会爆炸。
当然这样苍蝇还是进不去产卵的哦,不要担心。


方法是可行的。只是曾听温秀枝老师的提醒,
要将酵素关紧,或要盖得密不透风,
结果很多朋友没有时间观察酵素和放气,
在初期阶段引起了“爆炸事件”。。。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百香果我有拿来做,虽然果皮厚,但是很香很香噢
在别的论坛听说瓜子壳是没有水分了的,没有什么发酵成果,
所以要拿拥有水分的鲜垃圾做准则才对。。。


同意同意。。。

[ 本帖最后由 cactus_juicxia 于 18-3-2009 04: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09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ctus_juicxia 于 17-3-2009 04:28 PM 发表
方法是可行的。只是曾听温秀枝老师的提醒,
要将酵素关紧,或要盖得密不透风,
结果很多朋友没有时间观察酵素和放气,
在初期阶段引起了“爆炸事件”。。。

为什么要盖得紧紧呢?不是说制造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帮助建立臭氧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stcws 于 16-3-2009 12:42 AM 发表
http://blog.yam.com/Enzyme/

這是我的部落格,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研究什麼是酵素。
環保酵素也是在我研究的範圍,只是目前是以保健的酵素為主。



期待你尽快发表环保酵素的文章,
尤其与科学角度的相关研究和实验数据。

我去看了你的文章,谢谢你以科学的角度尤其生物化学来解析酵素,
我了解酵素对人体的重要,我也自制食用酵素,
只是不太积极,也不会想买市场上的酵素来喝。原因是,
我只把人工酿造酵素当成额外辅助品而不是营养必需品。

我知道在我们日常饮食过程会引起化学作用,
体内会自行产生酵素,我们的唾液也存在酵素成分。。。
只有在人体严重缺乏酵素的情况,人工酿造酵素可作为选择性替代,
或是人体长期性无法有效摄取营养而导致体弱多病,则可微量补助。
就像市面上买的乳酸菌饮料,只为了辅助人体肠内不足的益菌,
而不是完全替代肠内原有的益菌。

我是否可以这样解释:
我们的双脚只有在受伤的情况才要靠轮椅代步,等双脚好了就不再依赖轮椅。
试试双脚没事座轮椅代步,半年或一年后,试试站起来走动,
我们的双脚肯定忘了自己的运作功能,因为轮椅替代了它原有的工作。

轮椅和双脚,乳酸菌和肠内益菌,
人工酵素和人体自发性酵素是同样的道理,
“反正每天有人来帮我作功课,日子久了自己就会变懒;
每天都有人来代替我做工,日子久了自己就会忘了工要怎么去做。”

我们需要掌握的,是自身健康管理的知识,
忽略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只好让更多的辅助品逐渐替代自身原有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
让我们环保酵素的粉丝手牵手,心连心,熄灯一小时,
许马来西亚的夜晚有个完全的“黑暗”。

最好不要开车出去兜风,车灯也是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6# cactus_juicxia 的帖子

謝謝您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ctus_juicxia 于 17-3-2009 07:23 PM 发表



期待你尽快发表环保酵素的文章,
尤其与科学角度的相关研究和实验数据。

我去看了你的文章,谢谢你以科学的角度尤其生物化学来解析酵素,
我了解酵素对人体的重要,我也自制食用酵素,
只是不太积极,也 ...



謝謝您的支持,知道有人在看文章,那我的動力就多一分。
其實,一年前我曾經寫過一些有關DIY蔬果酵素的文章,在比較前面幾頁。
不過,那時候雖然知道酵素的專業性,卻不知如何表達,所以索性先停下來…
經過一年的洗禮,花很多時間在閱讀比較專業的書籍,以及在行銷過程中的互動,我重新思考如何讓大家正確了解酵素。
所以,我才決定再重新寫過,盡量用生活化的方式來讓大家更了解。
只是,不知道做的夠不夠。不過,多一個人支持,我就多一份的動力。
我只希望大家不要覺得我是賣酵素的,就認為我在說服大家來買酵素。
其實,認識酵素和跟不跟我買酵素是兩回事。

關於您提的問題,在日後我會回覆,我得先把我說要寫的“酵素的抑制與激活”這篇文章寫出來。
剛從吉隆坡回來,有點累,沒辦法思考太多,總之,謝謝您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啊系aXi 于 17-3-2009 03:48 PM 发表
在180楼看见酵素爆炸事件,我想她指的油桶是厨房煮菜的那种油桶吧
解决方法是盖子不要扭太紧,留点细缝让空气跑出来。不然过一段时间不注意很可能会爆炸。
当然这样苍蝇还是进不去产卵的哦,不要担心。

还有一些 ...


其實,只要在罐子的瓶蓋上打一個小洞,應該就可以防蟲又防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ctus_juicxia 于 17-3-2009 04:28 PM 发表


方法是可行的。只是曾听温秀枝老师的提醒,
要将酵素关紧,或要盖得密不透风,
结果很多朋友没有时间观察酵素和放气,
在初期阶段引起了“爆炸事件”。。。

[quote]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百香果我有拿 ...


有很多菌,是需要氧的,例如放線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oksan 于 17-3-2009 05:59 PM 发表

为什么要盖得紧紧呢?不是说制造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帮助建立臭氧层吗?


其實,用這樣做酵素可以產生臭氧的說法,實在需要再去考據一番。
我無意攻擊,只是不知道這位老師的研究是從哪裡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3-2009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请善用多重引用来回复。

请参考:

《如何置放多重引用》
http://cforum3.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384776&highlight=%B6%E0%D6%D8%D2%FD%D3%C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3-2009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stcws 于 17-3-2009 11:49 PM 发表


有很多菌,是需要氧的,例如放線菌。


你指的是这个吧?



垃圾酵素發酵期間會有一層白色的放射線菌,
它可隔離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入侵垃圾酵素里的益菌。

制作的步骤:
3.需留約十分之三的空間讓它發酵。
4.每天必須扭松瓶蓋,讓氣體流出,直到無氣為止。

我想,步骤3。表明有3/10的空间,这包含了氧在里头。
还有步骤4。在松开瓶盖的过程中已达到“换气”目的了。

yeoksan  
为什么要盖得紧紧呢?不是说制造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帮助建立臭氧层吗?


我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只听到温老师不断提醒要盖紧,关紧和定时放气,
我当时想上前发问的,只是太多人排队等发问,安排不到我就结束了。

我想,最能够解释的应该是
步骤5.:需發酵至少三個月。在釀製過程不需擔心將會產生臭氣,只需將容器蓋好。

除此之外,我找不到更好的回答了。。

必須發酵至少三個月。在釀製過程不需擔心將會
產生臭氣,只需將容器蓋好。


原帖由 astcws 发表
其實,用這樣做酵素可以產生臭氧的說法,實在需要再去考據一番。
我無意攻擊,只是不知道這位老師的研究是從哪裡來的…


垃圾酵素是透過從澱粉和糖的化學轉化而得到酸性物質CH3COOH
在溶解於水之後,這個酸性物質解體,分解澱粉、脂肪、蛋白質的醋酸基(Acety1-CO-A),
其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H3COOH+O1+02 = O3+H2O
分解所得的臭氣(O3)有殺菌的功能,

而且還幫助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
這就減少了空氣中的廢氣和毒氣。
醋酸基可以把鮮垃圾分解成酸性物質,
而且利於空氣中的臭氣。
(此内容善缺科学证据,有待考证)
(经专人提醒,臭氧之方程式存有问题。不便之处请原谅 编于07/05/2009)




[ 本帖最后由 cactus_juicxia 于 7-5-2009 10:1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09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请善用多重引用来回复。

请参考:

《如何置放多重引用》
http://cforum3.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384776&highlight=%B6%E0%D6%D8%D2%FD%D3%C3


謝謝,我還真的是不知道原來是這樣做的…之前研究好久…原來有這個帖可以給我參考。

你指的是这个吧?



垃圾酵素發酵期間會有一層白色的放射線菌,
它可隔離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入侵垃圾酵素里的益菌。
制作的步骤:
3.需留約十分之三的空間讓它發酵。
4.每天必須扭松瓶蓋,讓氣體流出,直到無氣為止。

我想,步骤3。表明有3/10的空间,这包含了氧在里头。
还有步骤4。在松开瓶盖的过程中已达到“换气”目的了。

垃圾酵素是透過從澱粉和糖的化學轉化而得到酸性物質CH3COOH
在溶解於水之後,這個酸性物質解體,分解澱粉、脂肪、蛋白質的醋酸基(Acety1-CO-A),
其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H3COOH+O1+02 = O3+H2O
分解所得的臭氣(O3)有殺菌的功能,

而且還幫助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
這就減少了空氣中的廢氣和毒氣。
醋酸基可以把鮮垃圾分解成酸性物質,
而且利於空氣中的臭氣。


cactus_juicxia,先感謝您的互動。
我突然想到這是您開的帖,我也不想打斷其他人做環保酵素的雅興…我一直占用篇幅似乎比較不禮貌。
另外,您提到的這位老師,有很多的支持者,我冒然的否定她,也不太好。

這樣吧,我先不要說我的看法,大家先可以試著去研究一下。
我們用討論的方式,大家一起提出看法會比較有趣些,對您也比較不會不好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09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酵素里应该是含有臭氧的吧,
不然也不会达到杀菌除臭的功能了,
好像只有臭氧才那么健康又强大(正义的使者~)
如果说是靠酸性来杀菌和除臭....

以上只是我肤浅的个人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12:52 AM , Processed in 0.11372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