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周日借书

[12月13日] 投名状 The Warlord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2-2007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tkatlow 于 30-12-2007 04:33 PM 发表


笨蛋,这种戏那里能看的?
去看英雄啊四面埋伏啊等,由头打到尾,不会闷,而且衣服亮丽环境又多姿多彩。再不然看李连杰这几年在好莱坞的电影也不错。
陈可辛的戏不是给我们这种人看的啦,去看AVP 2 吧。


我觉得这部戏蛮好看啊. 由头精彩到尾. 三位主角和女主角的演技可说是可圆可点. 只是结局有些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07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se 于 30-12-2007 05:34 PM 发表


我觉得这部戏蛮好看啊. 由头精彩到尾. 三位主角和女主角的演技可说是可圆可点. 只是结局有些悲哀.


电影的主题本来就是一悲剧为主,加上陈可辛这个煽情高手,悲惨结局是肯定的了.
至今依然缅怀李连杰独自在饭桌跟刘德华的对话,他的无奈他的忍痛真的演到入木两分.( 对李连杰而言,能够入木两分已经是大突破了)
兄弟情虽重,但富贵价更高.此时此刻的刘德华对他而言已经是个绊脚石.

陈可辛对刘德华的角色算是仁慈了,为兄弟而死的他至死还不知道被兄弟出卖,还不知道老婆对他不忠.不然,他会比死更痛苦.
金城武就没那么幸运了,价值观统统都荡然无存,人生失去意义....

看了李连杰十多年,从没想到居然有机会看到他展现演技.陈可辛真了不起.
电影对场景的讲究好的没话说.无论是苏州战场到后来的京城繁华都让我赞叹不已.

[ 本帖最后由 kitkatlow 于 30-12-2007 07: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7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
真的很好看...
很感动了...
很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7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陈可辛的fans..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投名状”是近年最佳华语片~!
和“色,戒”一样,我觉得“投名状”绝对是陈可辛突破之作!
第一次拍古装战争片能拍得如此出色,绝对值得敬佩!

戏中人物角色个性刻画鲜明。
连配角们在演技上的表现,豪不逊色于主角们。
故事带出流畅易明,对白正中要点,完全不废话,让身为观众的我们非常容易投入。
这些不得归功于导演陈可辛,及6大编剧!!
现在港片如此注重于编剧实在少见!!
(片后才看到原来有6位编剧,戏拍得好原来是有原因的)

个人觉得李连杰继霍元甲后,演技再上一层楼~~
至于刘德华与金城武,其实我早就觉得他们很好戏的了!
接下来非常期待星爷的“长江7号”。
不过看来今年电影奖,星爷多数凶多吉少,
李安,陈可辛。。。对手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07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不明白他的词


“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那个视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是结为投名状了吗?然后又投名状要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07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oLongzai 于 31-12-2007 04:10 PM 发表
我是不明白他的词


“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那个视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是结为投名状了吗?然后又投名状要死??!!

攪亂我們兄弟的感情
就是攪亂我們的誓言
一定要殺:@



我的兩分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12-2007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就有“投名状”一说。其大意是指一个人在进入绿林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投名状”便落草为寇,而摆脱“投名状”的方法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

http://baike.baidu.com/view/841531.htm

------------------------------------

看完后出来,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姜午阳赶到赵二虎被杀的地点时,他伤心得跪了下来,跪着想要到二虎身边,但突然之间又倒跪着回,过后整个人哭伏在地。。

李连杰的演技,比起霍元甲,进步了很多

的确,导演对赵二虎佷仁慈了,至少他到死时,都还不知道老婆出墙,兄弟背叛。。。

个人觉得,姜午阳并不愚笨,只是单纯。。。

这套戏不错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07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oLongzai 于 31-12-2007 04:10 PM 发表
我是不明白他的词


“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那个视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是结为投名状了吗?然后又投名状要死??!!


视投名状,视是看,这里也可用作“根据”
所以就是说:Kacau 我 Brother 的人,根据投名状,一定要把他给杀了。

乱翻译的,表Shoot我Pl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2007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ng337 于 31-12-2007 07:39 PM 发表


视投名状,视是看,这里也可用作“根据”
所以就是说:Kacau 我 Brother 的人,根据投名状,一定要把他给杀了。

乱翻译的,表Shoot我Pls


哦,原来如此谢谢大家的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08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写了两篇关于《投名状》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支持一下小弟刚开的部落客!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历史背景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男主角们

接下来还会写对一篇!!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08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杰在自己诈死的时候,已经没有求生的意念了
当他遇到一个女,和她睡了一晚之后
他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很幸福
起码他的命运还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他知道那女人是刘德华的女人时
他想过离开

但是因为魁字营的士兵抢了强盗们辛苦抢来的军粮
那些强盗觉得很无奈,凄凉
毕竟他们是生活过不下去才做强盗

李连杰心生一计:
以投靠朝廷来笼络他们

这样子以后,自己又有机会见到那女的

从一开始,李连杰都是在利用刘与金

2。陈大人带李连杰去紫禁城见慈禧的时候说了一番话
以前我年轻的时候,我第一次来紫禁城的时候
我在想
从外面走到里面的大殿要多久
当我走到的时候,已经白发苍苍了

我觉得这是陈大人在暗示什么,你们有人可以更我解释吗?

3。其实那个陈大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一开始的时候,陈大人的手下有说过一句话
这1500人是陈公人的家底,没了以后陈公大人在朝廷就没有说话权利了

1500士兵的官,我看应该是一个小官
他只是在利用李,刘,金三人来完成他升官的梦想

4。两个小伙子强奸民女
我觉得起初只有一个男的强奸那个千金小姐,另外一个说我去外面先
可是这么后来是两个被抓到?

5。这句话经典
如果战打早打完的话,他们还赚什么?

6。金城武好像被李连杰打倒一支手和一条腿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08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ok1984 于 1-1-2008 11:32 AM 发表
连杰在自己诈死的时候,已经没有求生的意念了
当他遇到一个女,和她睡了一晚之后
他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很幸福
起码他的命运还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他知道那女人是刘德华的女人时
他想过离开

但是因为魁字营的士 ...

2意思是李升官很快。

5狗子诱了小姐出来以后对她施暴。然后他叫楼下的哪个家伙下楼,但还有狗子还有另一个兄弟就从桌底外把里面的丫环拖出来,然后悲剧就发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08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連傑被那麼大支的東西插都好像沒有事醬

雖然不錯看
但最後3個都瓜掉
感覺3個人都是傻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08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ain_cyo 于 28-12-2007 07:23 PM 发表
死李连杰
狗下

btw 很好看

大哥是对的
看完整套戏,只有记得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08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投名状主题曲
一条谜样的道路一段凌乱的旅途
一直挥不去命运的雾
投名状走到分叉路决定是难免会痛苦
等待你下了注没有退路
已经很清楚一切已落幕
也许你快乐我也被说服
加快了速度心已经麻木
一口气咽下所有的痛楚
为什么
那么的相信让我无穷无尽的心碎
那么的付出给我伤心欲绝悲痛滋味
那么的坦白无法阻止我脑袋记忆
对你我不曾后悔
那么的在乎显得我到底有多狼狈
那么的伟大究竟把谁变的无家可归
那么的冷静无法停止我向前狂奔
因为我已无路可退

当我遍体为你被插满折磨的箭
请求你给我一箭穿心的干脆
为什么
那么的相信让我无穷无尽的心碎
那么的付出给我伤心欲绝悲痛滋味
那么的坦白无法阻止我脑海记忆
对你我不曾后悔
那么的在乎显得我到底有多狼狈
那么的伟大究竟把谁变的无家可归
那么的冷静无法停止我向前狂奔
因为我无路可退
为什么
那么的相信让我无穷无尽的心碎
那么的付出给我伤心欲绝悲痛滋味
那么的坦白无法阻止我脑海记忆
对我你可曾后悔
那么的在乎显得我到底有多狼狈
那么的伟大究竟把谁变的无家可归
那么的冷静无法停止我向前狂奔
因为我已无路可退

好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部戏的感想是,做人不能不讲情,成功时不要忘了曾经一起打拼的手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2008 0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的丑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一点迟,但是让大家分享一下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革命起源于一个叫洪秀全的落第书生。他由于没有考取功名而在失望之时遇到了西方传教士在街上分发"劝世良言"。他看了之后,常在夜里看见异像。最后把自己当成了耶酥的弟弟,上帝的第2个儿子。

而清朝已经处于非常腐败的时期,英法联军侵略北京,占领和毁掉圆明园后撤退。民不撩生。洪秀全以救世主的名誉发起太平起义,占领了南方很大的地方。立首都南京,改其名为天京。

后来慈嬉常识利用满八旗兵去灭敌,失败。最后不得以用上了汉人兵的湘军(曾国藩带领)。才成功平息了这维持了20年左右的起义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08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进城,我会看着你,

如果你对,我跪还你,

如果你错,我杀了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08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电•影----《投名状》的历史背景

http://angwoeishang.blogspot.com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投名状》这个名字,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本来的片名是叫《刺马》。在此要与大家分享一点历史知识,其实《投名状》里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来,反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其中一个大案!

“刺马”,正是晚清历史中一件非常著名的案件。并与其他三大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月楼案”和“太原案”四桩公案并列为晚晴四大奇案。这四桩公案,在当时都曾轰动一时,甚至都惊动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其中除“刺马案”外,其他三件都是极普通的刑事案件,由于司法混乱、吏治败坏,结果越闹越大,但最后还都算水落石出。

“刺马案”却不同,此案关系重大,却结案结得不明不白,所以民间很快就生出很多演义来。京剧有刺马的剧目,平江不肖生有相关的小 说,香港电影大师张彻有《刺马》一片,最近的版本当然就是最近刚刚上映的新片《投名状》。

“刺马案”之所以引人瞩目,首先因为遇刺人马新贻(《投名状》中庞清云这个角色就是马新贻,而《投名状》本来也沿用马新贻这个名字,庞清云是最后一分钟才换上的)地位显赫,官居两江总督,是晚清最重要的九个封疆大吏之一,统管今天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富庶之地的军政监察大权。马的前任和后任都是同一个人,就是那位赫赫有名,荡平太平天国的湘军将领曾国藩。由这一点就可见其位高权重。其次,此案案情出奇,行刺者在光天化日之下,重兵 护卫之中一击而中,且得手后并不逃走,慨然就擒并高喊“刺马者张汶祥”(张汶祥即是《投名状》中的姜武阳),显然早有准备。

再者,此案虽惊动了当时的最高层领导,慈禧太后命曾国藩和刑部主事会审,耗时两年有余,但最终还是潦草结案,并无定论。而刺客张汶祥则被剖腹挖心,以祭马新贻。因此,案情并未水落石出。所以,坊间议论纷纷,一开始猜测集中在政治斗争之上,但很快就有关于兄弟反目和三角恋爱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所以焦点很快就被转移了。此后的各种演绎基本都是围绕后二者展开(而赵二虎这个虚构角色就是这时出现)。

所谓政治谋杀,主要是指,马新贻一般被看作是慈禧用来制衡声势日隆的曾国藩的,且此人根基尚浅却治军甚严,因此得罪了湘军一系,所以被他们派人 暗杀。普遍来说,这可能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其他在当时当然还有一些绘声绘影的传言,称曾国藩平灭太平天国后,私藏大量资财,企图取清廷而代之,而马新贻 坐镇南京,正在追查“宝藏”下落,在这个当口被杀。而当时会审后的“结案报告”的说法是,刺客对马新贻素怀怨恨,所以勾结海盗行刺。这显然缺乏充分的作案动机。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提及刺客与马新贻有私人关系,遑论什么三角恋爱。

而另一些说法则把马新贻和刺客张汶祥安排成出身草莽的结义兄弟,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又虚构了一个“老二”,以及与马新贻有感情纠葛的老二的妻子。有趣的是,在各个 版本中,这个老二的名字就有好几个,一看就是虚构出来的人物:窦一虎、曹二虎,到了倪匡执笔的张彻版《刺马》中,又被写作黄纵。《投名状》中刘德华演的老二则又改了姓,叫赵二虎。所谓的女主角显然也是编出来的,张彻版起了个很洋气的名字叫米兰,而在《投名状》内,徐静蕾演的人物则叫莲生。

回到史实,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事缘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而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所以对曾国藩有所忌惮。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如何还能够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曾国藩在江南对慈禧来说正如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弄得她睡觉也不能够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以免祸患(基本上与《投名状》的剧情相同)。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 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江宁坐镇,假借审张汶祥之名,行安抚湘军之实。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 人不敢问津。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势力极大的帮会组织),而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 一大公害。而马新贻在递补曾国藩两江总督的职位之后,对这些恶势力惩治得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即就地正法。这些都只是黑势力及无事可做的散兵们对他恨之入骨。

而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 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颜士璋也在其《南行日记》中,更直接写到,“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除此之外,湘军将领们更明目张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社会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刺马案”出自高人之手。

因此,“刺马案”本身已经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案件,再加上编剧导演的精心修改,造就了今天的巨著《投名状》!!

还是那句话,大家一定要去看《投名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9-2025 11:46 PM , Processed in 0.1591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