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方人也

马大中文系气数未尽!

[复制链接]
dat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0-9-2006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前”系主任若是在每一阶段事件进展时,都勇于承担,敢于改革,那么他就是20年来中文系改革的大功臣,在华教史上留名。大环境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坚持己见,不把学生请愿、其他老师意见、院长建议、甚至部长的劝解放在心上,一次又一次把情况弄僵,最后在校长面前栽跟头,能怨谁呢?

Dreamer16,你的糊涂梦还没醒过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DiorM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0-9-2006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除了需要勇气,也需要牺牲精神。
前系主任如果为了改革中文系而频频向院方和校方提出相反意见,可能他的教授梦就无法实现了。
这已牵涉到是否愿意为了中文系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问题。这是人性与情操的问题。
当然,事情会演变得那么严重,并且发展到如今局面;别说教授一职,现在连系主任的位子也丢了,这大概是前系主任始料未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t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0-9-2006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改革就沉沦,改革就要付出代价。这是很困难却必须的抉择。

在这件事件中,前系主任的“多”念之差,让他失去主任之职是事小,他让所有和马大中文系沾上边的人,包括已经毕业的都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才是事大。

在这事件中,前系主任拍拍屁股就走了,他哪里是“受害人”?受害的是相对于他的全体中文系人,尤其是在籍生和其他中文系老师,承受的压力一定很大。

希望他们能够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开创马大中文系的新气象。

风雨同舟,已经毕业的同学,别再冷眼旁观了,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予我们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支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06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我应该是中文系的学生

http://merdekareview.com/news.php?n=2511

■日期/Sep 11, 2006   ■时间/12:02:01 pm
■新闻/独立专栏   ■作者/黄妙仪专栏
           

【巧思妙解/黄妙仪专栏】鼎鼎大名的马来亚大学(马大)中文系课程设计掀起的风波,近日好像逐渐平息了;但是,问题解决了吗?马大中文系曾是我梦寐以求的科系,从前立大志要考上大学,就为了要念中文系;可是由于不透明的制度,第一和第二志愿填上了中文系一栏都不被录取,尽管积分过三,更有同窗的朋友积分达三点六(满分为四),都无法录取就读第一和第二志愿的中文系。

对这种绩效制,我们曾经为了那年的梦想落空,痛哭了一场又一场。

真正的绩效制意味着以成绩取决,若是因为积分不足而不被录取,那是证明了我的努力不够,华社人才济济,可是在一千余人报考中六华文科,有几个人的积分会高于三,而又会把中文系列为第一选择呢?当年为了扎好自己的中文基础,还在中五时报考中国文学,A1的成绩不能代表么?

经查询后,甚至有人的积分更低,没把中文系列为第一志愿,却录取就读中文系。所以真正坚持自己目标的学生们,宁可选择放弃国立大学,转向私立大学或海外学府,毕竟这里是可以改变你的志向的地方,把你安置在那个科系,你就得无异议地接受。

之前一直抱着转系的希望,告诉自己就算失望也不能绝望。可是辗转读了两个学期,才能提出转系申请,而且一直没有切实的指标,甚至还要冒很大的风险,要从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就读,单方面只得到一所大学的许可离开,而另一所大学又不收留你,结果就是连学籍也丢失了。

最后,我安安份份地继续就读第三志愿。虽然很多人认为,我是幸运的,能修读热门科系,可是这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他们叫我想想那些成绩更优秀的学生,连冷门科系也不被录取,进不了大学门栏的人吧!是否因此我们就得接受这种命运、这种制度?

曾经有位媒体研究的讲师告诉我,国内中文系学生的批判和社会触觉较低落,要成为媒体工作者,还是以大众传播系作为根基好。对方块字的浓厚兴趣,让我产生在中文媒体内发展的自愿;看着如今中文系的风波,真正挺身而出的中文系学生呢?

汉语成为世界的“强势语言”值得鼓舞,至少水涨船高后的价值,能巩固语文的地位。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学会主席是交通部长陈广才,对于马大中文系的课题,他不可能坐视不理。还有我国的中文媒体,都为族群扮演着维护与巩固的角色,他们肩负这责任,却未刻尽其职。

媒体据实报道后,引起华社关注,但评论形成的压力,也为这群中文系学生造成恐慌。他们一直接受的制度,从单纯的签名请愿,演变成华社焦点,他们担忧媒体的压力会造成顶层的反感、担心事件曝光会影响马大中文系名誉,甚至校誉、操心局势会变得更糟糕。出自关心自己课系的前景,这种担心并不多余,可是绝对的沉默,不能换取美好结局。虽然争取未必会有更好的成果,但要相信自己的据理力争,也别忽略了局外围观的群众,群众相信真理,群众就是力量。

对于那些感到内疚参与,和埋怨发起签名运动的一群,世界应该没有你们想象的黑暗,其实这世界不算太坏。当我知道学生们拒绝发表意见,也不愿提出看法时,那才是真正的无救,连求救的讯号也不发出,救援有何来呢?我是多么羡慕中文系的学生,更不希望中文系会名存实亡。

中文系以国语写论文真的纯粹是系主任的误导?部长见了校长后,中文系在下学期将开办的20课中文课还未定案,可是我不能接受马大开办更多以中文授课的科目,竟然殷切地需要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学会资助。大学的拨款不优先发展课程,反而用来建设更多硬体设施和更多告示牌。

有43年历史的中文系,不能因为有更多竞争者加入而萎缩,纵然师资被削薄了,那还不是现行制度无法留住有经验的退休教授,更难以接受当年由蔡元培担任校长、鼎鼎大名的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不被马大承认的闹剧。

我期待今后有志修读中文系的学子能顺利进入中文系,在籍中文系学生也要把握机会争取进修的机会,那么我国的中文系人才才不会断层。无法进入中文系的学生也别太悲哀,不乏其他的管道,因为私立大专也提供机会。我应该是中文系的学生,也唯有靠继续进修的方式实现梦想,遗憾的是我的大学生涯,不能在中文系里度过,我是多么羡慕中文系的学生。

---------------------------------------

黄妙仪是大学新生,不能把看见的东西视之不见,看不见的就把它当作不存在,学生对校园和社会都有义务,最钦佩不平则鸣的学生,因为他们觉得社会还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06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楊善勇《中文系還是不中文系?》

轉自《東方日報》


點擊圖像可放大閲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9-2006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有位硕士生,申请用中文写论文,被拒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校长不是说可以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C闪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1-9-2006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2 方人也 的帖子

不是一位,是两位。据说,他们因为早在被批准用中文书写以前已接受马来文撰写硕士论文的学额,所以不被允许将书写语言转换成中文。看来就只有寄望接下来的申请者,看看申请中文书写硕士论文是否被批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6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5/10/06东方/校長全力振興 馬大要中文系整頓
校長全力振興 馬大要中文系整頓 5/10/2006

(吉隆坡4日訊)馬來亞大學新任校長拿督拉菲雅,抨擊馬大中文系內部鬧糾紛;並透露已內部調升一名女講師領航中文系,以整頓團隊及重振聲望。

拉菲雅在接受《東方日報》獨家專訪時,對于該校中文系一直以來發生的內部問題深表不滿。她說:「中文系只是一個小小的科系,卻時常發生人事紛擾,實在令人感到羞恥。」

她還措詞嚴厲地說,現在中國崛起,已有33年歷史的中文系理應有更大的作為來抓住機遇,而不是在「吵吵鬧鬧」,無所成就。

她透露,校方已敲定中文系系主任人選,這位新主任是一名女性,並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可以建立一支強壯的隊伍,停止內部不必要的糾紛。

詢及人選身分時,拉菲雅坦言,校方是在近日作出決定,並將在這一兩天內發出委任狀,所以暫時不便公佈人選身分,只表示人選是由內部調升。

馬大中文系主任本是蘇慶華副教授,但其合約在8月31日屆滿后,並未獲得校方繼續委其出任原職,導致該職位懸空至今,已超過一個月之久。

在這期間,系主任一職由張麗珍副教授代任。

拉菲雅今日表示,她在面試中與該系主任會談、了解后,認為對方是一位有遠見和擁有良好品格的人,因此才決定委予重任。

她也強調,馬大上下需要貫徹全新的核心價值,大家必須以馬大為中心,而不是以個人利益至上。「她在重振中文系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符合馬大的使命和愿景。」

馬大中文系是在1 9 6 3年開辦,肩負大馬華社的萬千寄許,曾是我國唯一中文高等進修搖籃,更是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和師訓學院唯一中文師資來源,江湖地位不言而喻。

中文系歷年講師人才輩出,深富崇高的學術威望;曾聘請中國國學大師錢穆擔任客卿教授、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中心的何丙郁博士、敦煌學專家蘇瑩輝、文字學專家陳鐵凡及校勘學家王叔岷與鄭良樹;以后王賡武博士亦曾后相繼系主任,名噪一時。

從80年代起,該系主任計有蘇慶華副教授、陳徽治教授、鍾玉蓮教授及洪天賜教授。除了交通部長與馬華署理總會長拿督斯里陳廣才以外、其他中文系知名校友包括馬華總秘書拿督黃家泉、拉曼大學中文系主任林水檺、潘碧華、林春美、魏月萍等人。

目前,馬大中文系共有9名全職講師,包括前任系主任蘇慶華副教授、謝愛萍副教授、張麗珍副教授、烏拜德拉副教授、孫彥庄博士、潘碧華博士、祝家豐博士、陳偉春博士(譯音)及依沙馬子良碩士。

馬大中文系學士班修讀 3年,一年級生約有5 0人,二、三年級生則有250多人,合共3 0 0余人,師生比例嚴重失衡。馬大中文系學生在今年7月集體上書請願,向校方反映中文課越來越少的問題。隨著該問題迅速在網絡論壇上發酵后,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主席的陳廣才,更在平面報章上直批該系機制過時落伍,且不切實際。

陳廣才語一出,猶如吹皺一池春水,拉菲雅會見陳廣才后坦承,蘇慶華副教授誤傳資料,方致中文系的「不是課題」突然變成「課題」。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detail01.asp?alp=125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0-2006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系主任之位到底花落谁家,应该在这一两天内出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06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系风风雨雨何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6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新社吉隆坡九月十七日电 题:马大的中国“北大风波”

中新社记者 苏祥新

马来西亚大学在大马诸学府中具有君临天下的崇高地位;该大学难得地保有中文系;该中文系培养出一如交通部长陈广才这样令马大为之自豪的佼佼者。然而,恰恰是兼任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出席的这位部长大人不久前“声讨”母校,为的是中国的一所大学――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不获马大承认。

原来,陈部长参加马大一项与中文系相关的会议,会上得知马大中文系亟需中文讲师,而具有中国北大博士学位的适任者被马大拒之门外。陈广才闻言不悦,对马大作出批评。部长开炮惊动马大上下。马大女负责人拉菲雅当即召开澄清会,除了向部长致歉,还信誓旦旦表示“马大绝对承认中国学位”。

问题解决了吗?非也。本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大马教育部官员,包括副部长高级机要秘书,得知问题不在马大,而在大马与中国之间久悬未决的一个“死结”。拉菲雅在发誓“马大绝对承认中国学位”时其实已露天机,她语带玄机地称:“马大承认所有公共服务委员会认可的学位。”教育部官员说:“问题正在这里――公共服务委员会尚未认可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学位,即便北大在世界大学的排位比马大还高,但该委员会不认可马大聘任北大教师即违规。”

进一步看,此事折射出马、中之间久悬未决的相互承认学历的老问题,此问题不解决,不单单聘任教师,随着两国关系进展到对方国家留学人员日益增多,这些留学人员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大问题,涉及面更广。

如何解决?该官员说,谈何容易!首先两国要有解决此问题的共同意愿乃至急迫感;其次,双方对口部门要拿出解决方案;然后要到对方“考察”,作取舍;而就马方来说,教育部还不能拍板,隶属首相署的公共服务委员会也要首肯。说到底,马大聘北大教师目前还无从谈起。

[责编:路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iant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7-10-2006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kiansoon9 于 11-7-2006 12:03 AM 发表

我不想在这里和你争辩什么,不想浪费这里的版位。但针对你所问的大部分问题,如你有兴趣想知道,或许我可以短讯给你一些答案。还有,对不认识马大中文系的人,在还没发表自己的“伟论”前,请先去认识马大中文系,别“人云亦云”。

有什么事情不能公开讨论呀? 那你短消息我好了,我也想知道所谓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6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lent-angel 于 7-10-2006 02:10 AM 发表
中新社吉隆坡九月十七日电 题:马大的中国“北大风波”

中新社记者 苏祥新

马来西亚大学在大马诸学府中具有君临天下的崇高地位;该大学难得地保有中文系;该中文系培养出一如交通部长陈广才这样令马大为之自 ...



這名中國記者還真不專業。

馬來亞大學變成了“馬來西亞大學”;學位不受承認的問題本是留華馬來西亞人之事,
最後竟得出“马大聘北大教师目前还无从谈起”這種結論。把“持北大學位之馬來西亞人”
和“北大教師”劃上等號,簡直是張冠李戴。

[ 本帖最后由 兰陵嘉应子 于 7-10-2006 08: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6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7-10-2006 08:06 PM 发表



這名中國記者還真不專業。

馬來亞大學變成了“馬來西亞大學”;學位不受承認的問題本是留華馬來西亞人之事,
最後竟得出“马大聘北大教师目前还无从谈起”這種結論。把“持北大學位之馬來西亞人”
和“ ...


但他却点出了一点:马中的关系将影响马大是否承认北大的文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06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廣才:增中文授課及師資

出處:《星洲日報》


陳廣才:增中文授課及師資
馬大中文系逐步調整



(八打靈再也訊)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主席拿督斯里陳廣才今日(週六,12月9日)表示,馬大中文系已經做出調整,包括通過增加中文授課課程、放寬中文撰寫論文條件等努力,來克服之前引發的中文系中文授課課程減少的問題。

他說,馬大中文系內部師資已經重新調整,該協會也願意配合及協助該系克服師資問題,包括聘請客座及訪問教授及學者來馬大授課,這對增加以中文教課課程都有一定的幫助。


“自從我們與馬大校長開會交流後,馬大中文系與馬大當局都有繼續溝通和跟進,在會議上提出的一些問題都受到應有的關注,譬如以中文授課課程增加,用中文撰寫博士及碩士論文條件也進一步放寬,這些都是令我們鼓舞的發展。”

他也是交通部長。他主持第3屆馬來西亞漢學研討會後說,馬大採取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他們的一些看法都積極給予回應,令他們感到欣慰和高興。

建議師資互相支援

陳廣才也建議各大專中文系可共同推行“資源分享”的合作,包括教學人員的互相支援,如允許屬下講師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情況下到另一所大專授課,以短期解決師資短缺問題。

“尤其某大專中文系缺乏某一些師資,互相支援可協助其他大專共同成長。資源分享的合作絕對是可行的,並且值得鼓勵的。不過這種合作方式目前還不普遍,因此希望各大專中文系當局也進行密切地溝通和探討。”

馬大中文系協會配合前馬大中文系系主任洪天賜70歲誕辰而舉辦“慶祝洪天賜教授七秩華誕系列活動”,包括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馬來西亞漢學研討會及《洪天賜教授70華誕紀念文集》新書推介禮。

出席儀式的還有英國約瑟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庫蘭、馬大中國研究所長何國忠、馬大中文系主任張麗珍、研討會籌委會主席林水檺、大會主席王介英等等。

張麗珍:進行適當調整
增加中文授課課程


新任馬大中文系主任張麗珍表示,馬大中文系正努力進行課程調整,以在每個學期增加以中文授課的課程。

“我們全體講師都努力加強中文系課程,進行一些適當調整及安排,包括每個學期增加以中文授課的課程。在中文系畢業生協會全力支持下,我們也會繼續聘請訪問教授來中文系擔任客座教授。”

她說,馬大當局明年會提供獎學金栽培更多接班人,而中文系也正積極爭取這獎學金,以培養更多師資及對加強師資陣容。

她透露,文學院也已經給中文系一筆獎學金,以派學生到外國修讀博士學位。

“我相信這些都是很好的現象,我們正進行各項努力提昇中文系水平,包括明年將會籌備開設碩士課程。” (星洲日報‧2006/12/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06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擦亮馬大中文系招牌

出處:《星洲日報·情在人間》
2006-12-10

重新擦亮馬大中文系招牌


馬大中文系經過一番波折後,新的系主任張麗珍副教授已走馬上任,而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主席陳廣才透露,該系除了將增加中文授課課程之外,也放寬中文撰寫論文的條件,目前各方都期待重新擦亮馬大中文系這塊金字老招牌!

馬大中文系過去發生的風波和面對的問題,當然絕不是委任新主任或做出調整就能馬上解決,它必須逐步和耗費時日的,才能將過去的沉痾慢慢的調理。然而,這也是重新出發的契機,以期把它系納入正軌,讓這所大馬歷史最悠久的中文系,名副其實的踏上另一里程碑。


由於師資的短缺,這導致馬大中文系所能開辦的中文課程被逼削減,加上許多教授級的資深講師退休後投身私立大學,擁有43年歷史的馬大中文系只靠8名講師支撐,其中一半還是屬於80年代後期的畢業生,馬大中文系在這樣的環境下根本難展翅高飛。

回顧80年代或更早的時候,馬大中文系是師資鼎盛,當時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學生來源;唯20年後的今天,報讀中文系的學生人數日增,可是師資卻有增無減,靠七八名講師維持這家老字號,確實是不容易。

資深講師退休後轉向私立大學開辦中文系,他們都曾是現任馬大中文系年輕講師的導師,兩者相比之下恐怕容易分出高低。這絕非低估或小看馬大中文系的新晉講師,畢竟所謂“學後先後、達者為師”,但不容否認的是,學術上的條件、資歷和經驗卻是須要歲月的累積。

師資不足肯定將影響中文系的素質和內涵,且看目今馬大中文系提供的課程,不難發現一些必須具一定研究和深度的課程,如訓詁學、目錄學、明史、左傳等已不復存在,失去這些古典和傳統的課程,中文系肯定是遜色不少。

有人形容中文系是“食古不化”,因為5000年的浩瀚文化和學術,許多已不符現代需求,也因此有人提出必須提供與時並進的課程,當然也不能忽略國情和客觀環境,本土的政、經、文教等也須兼備。

然而,中文系若不涉及四書五經、十三經、廿六史、資治通鑑、經子史集、諸子百家,而只是以概論或文選的一言以蔽之,那麼中文系的內涵必然欠缺所需的原素,加上沒有資深知名的講師“坐鎮”,馬大中文系恐有被其他大學中文系所超越矣!

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雖然贊助客座教授講課,這方面雖可稍為緩和師資窘境,以及提昇馬大中文系的學術水平,但問題終歸必須由馬大校方解決。馬大即然要為學術研究中心,就必須正視師資短缺的問題,更必須設法留住經驗豐富的講師,並打造良好的學術環境,這才能讓馬大中文系恢復昔日的光彩。

古語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面對其他大學中文系的競爭,馬大中文系必須先充實師資,更應聘請知名教授到來授課,這自將有足提昇士氣。中文系也不應該只是母語教育的延續,它必須保持原有的經典傳統,只有吸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才能讓莘莘學子有更穩固的基礎去開拓更廣闊的學術天空。 (星洲日報/情在人間‧作者:劉益萬‧2006/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2006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朋友是小学老师, 毕业于师训。现在想继续深造,考取华文学士学位。 请问有谁知道几时会有intake, 到哪里买form? 或可联络谁。或谁有这类的经验可以让我朋友参考。 他校校长不让他继续深造, 所以需要自己找知料。现在华文老师逐渐减少, 我十分鼓励他拿华文系。希望大家可以帮帮忙,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6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o to www.moe.gov.my s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6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klat 于 17-12-2006 01:30 PM 发表
我朋友是小学老师, 毕业于师训。现在想继续深造,考取华文学士学位。 请问有谁知道几时会有intake, 到哪里买form? 或可联络谁。或谁有这类的经验可以让我朋友参考。 他校校长不让他继续深造, 所以需要自己找知料 ...


go to www.moe.gov.my s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6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tongJiang 于 20-10-2006 11:42 PM 发表
2006/07第二学期课程出来了,至少没有不够课的现象。新人新气象,希望中文系发奋图强!

大一
1.国学概论
2.中国文学史

大二
必修:
3.唐诗选读
4.现代文学

选修:
5.古文选读
6.语文语法  ...



差太远了。。。
其他学院主修中文系的科目比国立大学丰富,
还好我当时没有选中去马大念中文系咯。。。
真的是不能够跟其他学院有中文系的做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欢乐校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2025 10:14 AM , Processed in 0.11682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