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马大 活出人生价值
大学先修班是两年的课程,第二年年底就是高级学校文凭考试,那是决定终身去向的考试。按理,备考工作应该是越来越紧张才是,可是我们还是一样进行学会活动。刚好这个时候,亚柒的父亲在亚罗士打购置一间两层店屋作为投资用途,暂时充作他在亚罗士打求学时的住所。这间店屋楼上,顿时成了我们学会的活动基地,更是我们几个死党的安乐窝。厌倦功课要逃学的时候,我们就放心地在这里窝着。
当高级学校文凭考试最终到来的时候,亚柒凭着他的天份在普数、高数、物理和化学考获四个B。在当时教育制度还不那么考试取向的时候,这可是不俗的成绩,有很好的机会进入马大或新大的工程系。可是我们不是那么想。拿到大学申请表格的时候,亚柒要知道的是,选哪个系最轻松,可以最快毕业?我们都不是那么想读书,我们想的是怎么为社会服务。
以我们的纯理科背景,符合“最轻松,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毕业”这个条件的是理科(数学系)。以亚柒的成绩,要进入马大理科自是绰绰有余。他可以直接进大二,短短两年就毕业了。这样,他——我们,就进了马大。
我们到底是甘榜小子、井底之蛙,以为读书没有意思。没有想到,在吉隆坡马大校园等待我们的是那么精彩的生活。在亚罗士打英校那间小小的华文学会,我们已经忙得不亦乐乎,在马大可是完全不同的经验。
当时马来西亚全国只有三所大学,理科大学和国民大学才开办不久,马大是老大。国内求学的精英大都集中在此。国内各领域的知名学者也集结在此。不过让我们着魔的不是这些,而是它的华文学会。
马大华文学会成立于1962年,1971年改朝换代,扬弃象牙塔的风花雪月而走上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的进步路线。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理念。我们进入学会活动时是改组后的第二年,学兄学姐们正准备“春自人间来”演出,正忙着文艺创作比赛的征稿和评审工作,以及《大学文艺》的编辑出版工作。华文学会对于亚柒简直是如鱼得水,他比我们几个吉华人都投入。他参加合唱、舞蹈、戏剧各类活动,又加入文创工委和《大学文艺》编委,一开始就是活跃分子,备受注意。他在进入马大的当年就被引入学会领导层,成为执委。这算是破例,因为通常新人都要经过一段观察期才会受重用。
1973年6月,亚柒(右二)被推举为学会执委会主席。从1972年5月踏入马大校园至1974年6月那两年,可说是亚柒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如果他的生活目标是追求充实的、精彩的人生,那么马大这两年的生活应该是不会让他失望了。这时候的他,全心全意投入学会活动,无时无刻都在为学会的事奔波。除了看书进修时间,他好像没有为自己留下一点私人空间。不像我们许多同学,一进入大学即坠入爱河,大学期间他一直维持“自由身”。他做什么都是全力以赴,真正是“把青春献给祖国”,应该是没有时间谈恋爱吧!?
的确是没有时间。学会关注并参与的活动,在我们加入后,进一步扩大至包括学运以及与校园外团体的串连:反对在校园实行单元的“国家文化政策”,支援巴勒斯坦和西亚人民的正义斗争,与学生会和社会主义俱乐部合作,春自人间来南北马巡回,春雷文艺大汇演,支持董教总华文独中复兴运动,等等。我们这批积极分子似乎成了职业活动家。还好当时还不是那么考试之上,一年只有一次考试(年终考),只要考前有两个月时间准备功课,大概都可以过关。
1974年6月,亚柒因毕业而卸下担任了一年的主席职。他的告别演词是这样的: “1973/74学年是学会史上多风雨的一年,是各种看法、想法热烈地表现在学会各方面工作上的一年,是同学们干劲冲天的一年,也是我们备受考验的一年。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考验,如何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因此,成了我们首要的工作。 这一两年来,学生界的觉悟普遍的在提高,外界的浪潮不断冲击着各大专院校。它讲明了每个学生团体,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并且是不可分割的一份子这个道理。社会中各类思潮和他们之间的激争,会反映到校园来是很自然的事。从“反对校园国家文化研讨会”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斗争”这两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普遍存在的民族压迫政策与反民族压迫政策之间的激争,真正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与假支持、真出卖巴勒斯坦人民之间的激争。
学会基本上是个文化团体,我们的活动重点放在文艺方面,不过在上述两个事件中,学会非但提出了本身明确的看法,并且积极的以实际行动支持了真理的一方。这表明了同学们对社会的关心,对真理的热爱。
我们搞文艺,从来不像“为艺术而艺术”者怕告诉别人我们的文艺是有服务对象的。我们搞文艺是为了祖国广大各族人民。这也就是说,我们搞文艺不是离开了社会的。同学们肯献人民为艺术工作,一方面又关心周围事物的发展,这是正确的做法。我们绝对不可能对社会本质毫无认识而又能站稳岗位、作出贡献。我们的贡献是来自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有多深,以及我们如何把这些认识付诸于实践。
我们强调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世界的财富、人类的历史,是广大人民创造的,将来美好的社会也将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不过,正如广大劳苦大众要受尽逼迫欺凌,有骨气、有正义感的正派文艺工作者,也同样要遭受种种的打击。首都六个文艺团体(包括学会)为了推广人民艺术、打击灰黄文化、团结各兄弟文艺团体、促进各族文化交流、支持民族教育平等运动,而主办的“春雷文艺大汇演”,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恐吓、逮捕、逼害、这些血写的事实,将会深深的刻在每一个有正义感的同学的记忆里。真理决不会被暴行所屈服,我们也决不应该给恶势力所吓退。对于被迫害的伙伴们,我们除了寄予深深的关怀,表示我们忠诚的敬意外,我们还必须学习他们可敬的服务精神,让这种精神根深蒂固的生长在学会的每个学习小组、工作小组以及每个同学之间。
学会还是一个非常年青的团体。在我们的工作中,时时还会出现不少错误和偏差,尤其像今年多风雨的一年中,各方面的工作成果显露了我们的幼稚浅薄。不过,这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理由。在失败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吸取宝贵的教训,在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将增添无限的信心。打击不应该吓退我们。低潮是相对的,只要同学们热爱真理的心不变,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心不死,只要大家靠得更近,团结得更紧,并且不断的在工作中学习、提高,我深信,在工作中锻炼成长的同学们必定有更大的信心,在学会来年的活动中争取到更大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