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來,重慶黨中央把制裁漢奸特務首腦丁默村的重要任務派給她執行。丁默村出身特務,性好漁色,體弱多病。抗戰前曾任上海民光中學校長,鄭蘋如是該校學生。「中統局」派年輕貌美的鄭蘋如,利用師生關係及日本憲兵隊隊長藤野的介紹,親近丁默村,充當秘書,伺機誘殺。
1939年12月21日,聖誕節前四天,鄭蘋如約丁默村到靜安寺路一家著名的皮貨店,選購大衣,作為禮物。「中統局」幹員嵇希宗(陳寶驊表弟)和陳彬就在馬路對面和商店附近埋伏。丁默村畢竟是老特務,直覺周遭有股可疑跡象。購物之間,突然拔腿就跑,衝出商店,跳上座車。兩位中統幹員拔槍射擊,子彈打中車門,丁默村逃過一劫。
鄭蘋如刺殺行動失敗,暴露自己充當情報員的身分。「76號」總部同感驚異,展開追捕。幾天之後,她落網了。據說是12月24日下午,她在滬西舞廳約見丁默村,過了約定時間,丁默村遲遲沒有出現,隨後「76號」的特工將她請走。這宗謀殺案,成為當年上海灘重大花邊新聞之一。
拘禁期間,鄭蘋如曾經寫信回家,聲報平安。然而這次進入76號,不是秘書,已成階下囚。受審時,矢口否認與中統局的關係,堅稱為情所困,才雇兇殺人。丁默村礙於公務,也不敢袒私。幾位漢奸高官太太,堅主立即處以極刑。她面臨的只有死亡。二個月後的某日,特工人員以更換牢房為由,載她駛往滬西中山路旁一處郊野,執行槍決。
她從容下車,坦然接受人生的最後一刻。臨刑前,特工人員問她有何遺言,有的記載說,她只冷淡的回答沒有;有的記載則說,她要求槍手乾淨俐落些,並高喊「白日青天,紅顏薄命!」。槍響,結束她美麗而勇敢的短暫的23年生命,遺體至今仍不知下落。
父親鄭英伯在上海具有相當社會地位與關係,汪精衛特工部門積極設法拉攏,曾經恐嚇鄭蘋如,說服父親參加漢奸組織。鄭蘋如監禁期間,汪方甚至提出以女兒保釋為交換條件,鄭英伯都不為所動。
女兒殉難後,鄭父一病不起,次年初抱恨而終。鄭蘋如的哥哥鄭海澄,投效空軍,在1944年一次對日空戰中犧牲。
母親鄭華君,於戰後政府審判丁默村期間,特地遞狀法院,為女兒雪仇,控告丁殺害女兒的罪狀,並由兒子鄭南陽代為出庭作證,要求處以極刑。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1980年代在臺灣病逝。
鄭蘋如為國鋤奸而殉身的英勇故事,雖然被張愛玲引用為小說題材,但是只以「麥太太」稱呼,不瞭解那個時代背景的人是無法知曉的,所以她的事蹟還是長期被隱沒。李安的「色戒」電影,終於將她呈現出來。這一個動亂時代愛國兒女的典型,也將深刻地留在觀眾心中。
國民黨把鄭蘋如視為巾幗英雌,黨史館也有意把鄭蘋如列入黨史,永遠珍藏,期望發掘更多像鄭蘋如一般捨身取義的英烈範行。鄭蘋如也被調查局列入喻為「珊瑚蟲精神」的「犧牲奉獻英雄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