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胡说85

佛法VS爱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3-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卡了很多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3-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還在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31-3-2009 06:25 PM 发表


是同一颗。不过,小弟希望看到您对于这个回复的诠释,才知道意思是否一样。


曾经有人问佛,自作自受吗?
佛陀说:无从说起。
那人再问:自作他受吗?
佛陀答:无从说起。

那人走后,阿难问为何佛陀如此答?

佛告诉阿难,自作自受是常见,也就是作者和受者恒常不变。
如果说自作他受,就是断见,也就是说作者和受者没有联系。
————————
好,你所提到的心在变之前和变之后,是同一颗,

也就是说你认为有一个同一颗心穿透两个不同的空间,这并不符合佛陀的缘起法:

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个体能在此生起的法相,进入另一个有关联的法相。

前世造恶业,恶业带到未来,承受业报的那一个个体,和造业者是有缘起的关联,
但是,并没有一个永恒的个体穿透以上的过程。

解脱轮回,就是止息了所有缘起生老病死的因缘,那就是认为无常的五蕴有个永恒的灵魂( 常见),或者认为今生之后就不会有联系的因缘接受报应(断见)。


[ 本帖最后由 y973 于 1-4-2009 09: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9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6# 咖啡豆 的帖子

即使涅磐了,也都离不开因果的关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5# 三法印 的帖子

又没有说来教。奇怪~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9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3# y973 的帖子

幸好小弟有叫你先去诠释,不然还真的~ 因为小弟看到“同一颗”,就大略知道你想说什么了。

好,你所提到的心在变之前和变之后,是同一颗,
也就是说你认为有一个同一颗心穿透两个不同的空间,这并不符合佛陀的缘起法: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个体能在此生起的法相,进入另一个有关联的法相。前世造恶业,恶业带到未来,承受业报的那一个个体,和造业者是有缘起的关联,但是,并没有一个永恒的个体穿透以上的过程。解脱轮回,就是止息了所有缘起生老病死的因缘,那就是认为无常的五蕴有个永恒的灵魂,或者认为今生之后就不会有联系的因缘接受报应。


哈哈,如果不介意,不妨看看:

第一个问题,拿出你的心来,只要你拿得出来给我看,我就相信心是个体。因为,看来你想把“相”穿透“两个相”之中。然而,你却无法在你的句子里,去证明,心是个体,如何去证明心是个体呢?

第二个问题,你并没有办法诉说的部分为,在无法有行的时候,到底怎么生起。所以,这个缘起,确实是缘起,不过“无记”或许是解释,不过也应该不乏描述。比如,中道无法解释,还是可以去描述。不妨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第三个问题,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只能说心的相和认知的生灭,心有相才叫做心,才被认知为心。这句话,是无法套用在生之前,灭之后。况且,生之前,心无相,灭之后,心无相,怎么能把这当作个体或法相看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2009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31-3-2009 09:36 PM 发表
即使涅磐了,也都离不开因果的关系吧。
因为,他已证得涅盘,相续转生完全停止了。他已经超越普通或世俗的活动。在他还生活在世间的时候,他已经将自己提高到世间之上。他的行动不再产生后有之果,不再有业的效力。因为这些行动不是由三毒、由烦恼发动起来的。他是可以避免一切恶、一切心理上的染污的。在他身上,不隐藏随眠,他是超善恶的。他已舍弃善和恶。[xiv]他不被过去、未来和现在所困扰,他不再执取世间的事相,所以烦恼亦不能再生。

资料来源: 《佛陀的古道》 第五章 第三真谛 - 灭

我的概念从这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31-3-2009 08:30 PM 发表
原来素大大老早就开楼说明了。

有一经典回帖不得不提 「论坛的言论,也有因果关系,请自负言论的责任。」
资料来源: 佳礼其它宗教论坛 - 原帖由 o1j2m3 于 22-3-2009 01:13 AM 发表

所有众生只要还没 ...


开楼说明为什么佛教徒排斥一贯道吗?

老实说我在看一个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的可怜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2009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6# o1j2m3 的帖子

从你的句子中了解,你有一颗永恒的心,
你的心无相。
当你的心产生了分别了识,才会被认知。
而这些分别就会缘起一系列的山河大地,无常的,无我的法相。

当我告诉你你的这颗永恒的无相心并不符合缘起法,并且属于常见的时候,

你就认为缘起法只是用来理解由心分别了识而产生的有相事物。
你认为你的无相心属于佛陀的无记课题里头的下文。

其实,你的看法很像北传楞严经或者北传涅磐经所提到的真如本性。

也有人在阿含部看见无为法和有为法,并认为这些无为法就是无相的心。

也有人在阿含部看见“解脱心”,

也有人说阿含部出现一位比丘误解说圣人入灭后,就不存在。
结果被佛陀纠正,并告诉他圣人是断了轮回的无明而不在生死苦海。

————————

从以上的种种根据,
你的佛法很接近北传的常乐我净。
但是,南传不会接受常乐我净。

————————

如果要突破这一关,除了亲身体会,
也许还可以思考为何非想非非想的众生无法解脱。

我觉得你还保留这颗无相的心,只能进入这个没有思想但是还有永恒的我的境界,也就是我所猜测的非想非非想的天界。

以上的说法,掺杂了很多个人想法,不可尽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8# 素还真 的帖子

如果本身不是兔子、没有兔子的潜能,我不把自己当作兔子、不学傲慢的兔子在比赛中途睡觉,我宁愿用本身的力量龟速前进。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1-4-2009 10:3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1-4-2009 10:14 AM 发表
从以上的种种根据,
你的佛法很接近北传的常乐我净。
但是,南传不会接受常乐我净。

————————


以上的说法,掺杂了很多个人想法,不可尽信。

诶。。。这么说似乎有些不恰当,我不觉得一贯道的佛法接近北传佛法。一贯道除了大量采纳佛教思想,也大量采纳「儒」「道」等思想,有些地方与「佛」或「北传佛法」还是有矛盾的。

冒昧地说,部分南传人的观点不能代表「南传佛法」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1-4-2009 10: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1# 咖啡豆 的帖子

其实,谁也不能代替谁。
即使是解脱了的两个人,说的话也不一定一样。
何况我们都还没有解脱,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1# 咖啡豆 的帖子

不知你有深入了解南传佛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9# y973 的帖子

O师兄一早就讲明了嘛~

我是我,心是心。
佛性是永恒存在的我。

这根本就违法了三法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结交坏朋友,不要与卑鄙的人来往,应该结交善知识,且与品格高尚的人为友。

车匿是陪伴悉达多(佛陀的俗名)王子离开世俗生活,出家修行时的侍者,当悉达多王子究竟证悟,成为佛陀时,车匿也出家为比库。但尽管身为比库,他却因为自认与佛陀的关系密切而非常顽强、憍慢。他经常说:「佛陀出离世间、出家修行时,只有我一人随侍在旁。但现在,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出生为婆罗门)却说他们是佛陀的大弟子,而且有权指导我们!」

当佛陀纠正他的行为时,他保持缄默,事后却仍然毁谤、揶揄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两人。佛陀因此几次劝诫他:「车匿!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两人都是卓越的比库,并且善待你,你应该亲近他们,并友善对待他们!」

虽然佛陀多次劝诫,车匿仍我行我素,继续诟病、毁谤舍利弗与大目犍连。佛陀说车匿无法立即改过,但等到佛陀入灭后,他就会知所变化。

佛陀入灭的前一夜,唤阿难到床边来,并告诉阿难在他入灭后,默摈车匿,也就是说所有的比库都不要理睬他,也不要邀请他参与任何事。

佛陀入灭后,车匿领教到其他比库对他的态度后,深切后悔过去错误的言行举止,因此向僧伽认错和致歉。从此以后,他改变言行,并且在禅修时遵照他们的指导,不久就证得阿拉汉果。
资料来源:《法句经故事集》 - 顽倔不驯的车匿

我想这则故事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3# 三法印 的帖子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1-4-2009 10:49 AM 发表

部分南传人的观点不能代表「南传佛法」

不敢说自己有深入了解「南传佛法」,不知我以上回复有何不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2009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6# 咖啡豆 的帖子

南传人的观点是依经典/南传佛法, 你认为南传人的南传佛法的观点不符合佛法还是不符合你的看法?
以法论法, 没有针对人
是很多人有点过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5# 咖啡豆 的帖子

讲的非常好, 那些诽谤轻视阿罗汉(舍利弗,大目犍连和所有阿罗汉)的人, 若没有像车匿那样的因缘, 会受很重的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1-4-2009 10:49 AM 发表

诶。。。这么说似乎有些不恰当,我不觉得一贯道的佛法接近北传佛法。一贯道除了大量采纳佛教思想,也大量采纳「儒」「道」等思想,有些地方与「佛」或「北传佛法」还是有矛盾的。

冒昧地说,部分南传人 ...


一贯道是随便的采纳那个宗派的思想都行,只要对他们有利就算矛盾也在所不惜。这叫没有主见,面面俱到,也不敢坚持原本的见解。一个贼,去A家偷窃,再去B家偷,不管去多少家偷窃,行为都是偷窃。

再举个比例:

有个贼父告诉贼子,A村村民的全部财富都是他的。贼子听了很高兴,就进去A村偷窃。今天偷A家,明天偷B家。有人告诉贼子,你的行为是在偷窃。贼子很不服气反驳道:“谁说我偷窃?我爸爸说A村人家的财富全部都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偷窃!”贼子说完还是继续偷窃,偷了东西就据为己有。

贼子会悔改吗?不会。一天他不去客观的反省他的行为,一天他都不会醒悟。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4-2009 0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9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7# 三法印 的帖子

呵呵!我知道为什么你会误解我的意思了,少安毋躁~请给我机会慢慢说:
1。我说「部分」南传人的观点不能代表「南传佛法」,没有说全部。。。
2。即使自称「南传」的人,也不一定真正了解「南传佛法」,说的言论也不一定是「对」的。
3。即使自称「南传」、真正了解「南传佛法」的人,也不一定有奉行本身该有的戒律、义务及涵养等。
4。我不认为「全部」南传人的观点不符合佛法或不符合我的看法,事实上我对事不对人。
5。以事论事,「人」是无常的体系而「佛法」是真谛。

人不会只是因为讲得多即成为智者;
只有平安无怨无畏之人才是智者。

人不会只是因为讲得多即成为精通法者;
听闻虽少,却能知见法、对法不失念者,
是真正的精通法者。
《法句经》 第 258、259偈

我也没有针对人的意思,请别介意。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1-4-2009 02: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7-2025 04:00 PM , Processed in 0.1902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