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曲清

曲清吹水剧场(听HIFI都是老歌?!错,毒新人需要用流行曲 介绍不发烧的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3-2009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曲清 于 6-3-2009 08:08 PM 发表
这个是我在网络上看到 光看照片 在拿前板 灯 来算牛多大 (因为不舍得开自己的机)应该是比 CD 大一点点 。..

哗~ 果然有大将之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labs 于 7-3-2009 12:02 AM 发表

哗~ 果然有大将之风!

这个形容词有点特别 ,不懂你想表达什么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曲清 于 6-3-2009 08:47 PM 发表
这个形容词有点特别 ,不懂你想表达什么 哈哈哈

eh... 其实我是想说,在我心目中NAD这个牌子不算是很high end。
但是能做到有high end的阵容,不简单,不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labs 于 7-3-2009 12:39 AM 发表

eh... 其实我是想说,在我心目中NAD这个牌子不算是很high end。
但是能做到有high end的阵容,不简单,不简单。

哦 ,现在明白了 很大可能是集团里面还有一个叫贵丰的品牌 所以很多都会参考下 呵呵
NAD 感觉就是一路来 走平民路线让人家容易负担
还有 C372 的内部看上去也不会有HI-END的感觉啦 。
S300 才让人感觉 高级用料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曲清 于 7-3-2009 12:46 AM 发表

哦 ,现在明白了 很大可能是集团里面还有一个叫贵丰的品牌 所以很多都会参考下 呵呵
NAD 感觉就是一路来 走平民路线让人家容易负担
还有 C372 的内部看上去也不会有HI-END的感觉啦 。
S300 才让人感觉 高级用料 ...

貌似整个就是贵疯的设计吧 线路简直没分别~
那个牛肯定至少有500VA~   
(顺便提一下,车用的那些牛都小小只因为是走高频的体积可以小得多~ Mark Levinson No.33怪兽级后级里的再生电源部分的变压器同样也很小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电话里提及ATC中低音全系列都是underhung设计的~
关于underhung设计的好处在维基里有资料(其他在论坛的又不方便贴~按关键字自己找网络很多啦)
http://en.wikipedia.org/wiki/Voice_coi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参考资料 我会慢慢去读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终于将7仔 抬回家里 , 本来打算 7仔开始了 低频没有了 但是回家一开 11点位 低频 出来是多么强劲 比我的BR2 何止1倍 只是高音 有点暗 人声不用说 非常优美 。
喇叭小小个 但是低频绝对不吃亏 还真能力超强 。

虽然现在声音在各方面都有点硬感觉 但是整体上 之前的BR2 都不是同一个等级可以比较的。

多2个星期 银喇叭线 和 JUMPER 归位 就能够提升 喇叭 发挥它原本有的 潜能 。
希望半年里面能够RUN 好喇叭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3-2009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我也替你高兴买了一对好喇叭。很期待你的下一篇表现报道。
还有可不可以偷偷告诉我哪里买?多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wintey 于 7-3-2009 01:44 PM 发表
恭喜恭喜,我也替你高兴买了一对好喇叭。很期待你的下一篇表现报道。
还有可不可以偷偷告诉我哪里买?多少钱?


谢谢你那么快就来看来 要表现报告 最少要1年 。。。但是RUN IN 就要1年时间了 。
不用偷偷 说啦 你要买 多少号的ATC 我那边只有 7 和11仔 都是 MKII 的
价格绝对是便宜 我找了HIWAYLASER 和 其他一些问过价格都没有这样的价格 。

这个品牌是英国本土HANDMADE 保养卡上 还有 2个 “工程师”签名 左右号码 不一样每个人负责一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是马来西亚做箱再送到英国安装。
现在新的好像都是Make in China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KG 这个品牌大约 都听过吧
而里面的K240S STUDIO型号的專門監聽耳筒 是一个 很多电台,电视台 用了一款已经面世10余年的 耳筒 现在市面上的货也非常少了 价格当然也开始狂飙了 。
在马来西亚 也应该 比较困难找到全新的货品了 。
我对于他的情迷是鉴于他是一款 專門監聽耳筒(ATC也是这个原因)丰厚的中频让人着迷
很幸运(其实马来西亚也应该找到)弟弟刚才电话上传来喜讯 他已经找到了 全新货品 而且在马来西亚来说 还是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 (便宜大约有300 多400 大元)就不用考虑之下 BUY了起来同时候还买多一个AKG 比较新款的 很配IPOD的 全白 AKG K530
让我系统上 更加进一步的完美了 午夜的时候如果想开大声耳筒就大派用场 了 。

接下来当然会放些毒出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3-2009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一算 ATC 已经 归位了 2个星期 每天拿MY FM 来用文火煲10小时以上 算一算也有 150多小时了 , 今天认真的去听听  人声真的很甜美 很小的细节也能清楚的呈现 钢琴也没有之前的硬了 也开始有了节奏感 但是今天的低音沉的有点模糊,连吉他窝里面的木回声也有点模糊不清 可能还在衰声期 ,但是无可否认  人声细节ATC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喇叭 呼吸,牙齿,舌头 口水 你都可以“感受”到(不是听见是自己骗自己的感受
明天喇叭线归位 和 新进了 耳机 也一同归位 接下来就要 再煲200 到500 小时 (喇叭线200到300小时 AKG K240S 要500 小时)然后顺便一起煲ATC 7仔 再多300小时后就要用 大火煲他了 用一些 鼓声,重金属 。

换了这个喇叭 定位和层次感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09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时先有得吃(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09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edforsleep 于 20-3-2009 12:06 AM 发表
几时先有得吃(听)。。。



个人估计 应该要800 小时左右吧 哈哈
我已经EMAIL 给ATC 然后报上 说是那个喇叭偏号
安转我喇叭的其中一个工程师(技工)回复我说ATC 喇叭不需要煲(RUN IN )因为他们已经RUN IN 了然后才QC 才推出市场
但是 我RUN 了 150 小时 真的在某方面有改进 都不懂要不要相信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3-2009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曲清 于 20-3-2009 12:13 AM 发表


个人估计 应该要800 小时左右吧 哈哈
我已经EMAIL 给ATC 然后报上 说是那个喇叭偏号
安转我喇叭的其中一个工程师(技工)回复我说ATC 喇叭不需要煲(RUN IN )因为他们已经RUN IN 了然后才QC 才推出市场
但 ...

只要过阵子没用就得RUN-IN才能恢复状态吧? 厂货有RUN-IN这事我不大相信...(最多就一两天那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09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曲清 于 19-3-2009 11:29 PM 发表
算一算 ATC 已经 归位了 2个星期 每天拿MY FM 来用文火煲10小时以上 算一算也有 150多小时了 , 今天认真的去听听  人声真的很甜美 很小的细节也能清楚的呈现 钢琴也没有之前的硬了 也开始有了节奏感 但是今天的低音 ...


难道没人相信我那种煲机法可以快一两倍以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09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azn 于 20-3-2009 12:47 AM 发表


难道没人相信我那种煲机法可以快一两倍以上吗?

我相信有那种煲法 因为我有个朋友 在香港是做线的 (自己品牌)我第一次听这样的煲法就是来自他 去年6-7月的事情
那时候好像还有和睡觉说过

我也不相信他们有RUN IN很长的时间最多也是几天的事情或许他们有用COOKER来煲那么就快一点 但想下也还没有到 熟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09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曲清 于 20-3-2009 12:57 AM 发表

我相信有那种煲法 因为我有个朋友 在香港是做线的 (自己品牌)我第一次听这样的煲法就是来自他 去年6-7月的事情
那时候好像还有和睡觉说过

我也不相信他们有RUN IN很长的时间最多也是几天的事情或许他们有用 ...

那位工程师可能漏掉没说的事实:喇叭厂RUN-IN只是为了得到前后的变化值,以变化比较接近的配对。跟实质我们所谓”煲熟“的意思有差别。。。

煲线跟煲喇叭方法不同.....前者有效的是电流量,后者是用不同的频率+电压驱动。我还可以做出煲分音器的哦(说穿只是在分频点给予讯号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10-2025 06:16 AM , Processed in 3.5925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