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魔坊酒吧231】Your Are My Solskjaer, My Only Solskjaer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3-5-2019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2: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R.Beck 发表于 3-5-2019 09:45 AM
粉丝会告诉你,荣誉不重要,就好像梅西没世界杯冠军也不要紧,也可以说算是GOAT
Vidic有世界杯冠軍?有世界杯亞軍?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筷子 发表于 3-5-2019 12:50 PM
曼联两个边后卫传中准确率排名(括号内为次数)
47.8% – Valencia (23)
36.5% – Dalot (96)
35.7% – Darmian (14)
25.0% – Shaw (96)
19.0% – Young (147)
dalot有天赋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防守一些经验欠缺。。。
还可以打磨,有几场ole甚至把他位置推前。。。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妖人】比利时媒体:莱斯特城希望尽快买断从摩纳哥租借来的比利时国脚蒂勒曼斯,但由于租借合同中没有买断条款,同时曼联和热刺两队又表示出了兴趣,这笔交易还未有进展。蒂勒曼斯在法甲的表现平平,租借到了蓝狐后迅速踢出了实力,近9场英超比赛贡献了3球4助攻。 ​​​​
买。。。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耐心】意大利国家队主帅曼奇尼认为意大利球队的老板缺乏耐心,波切蒂诺和克洛普带队多年无冠依然帅位无忧,这在意甲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穆里尼奥执教末期,曼联已经走上了一条相当诡异的路线,索尔斯克亚非常清晰地对这条路线,进行了修正;
2, 索尔斯克亚的修正是有限的,而且从目前来看,尽管有收效,但却并不稳定;
3, 我们的确不能盲目讨论外人看不见的心理因素,但有些改观,确实是足球战术层面之外的东西,索尔斯克亚的“心灵按摩”,肯定是有作用的;至于纯粹的技战术层面,除教练之外,客观来说曼联球员的个人能力也确实距离顶级强队差距大了些。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穆式曼联的球风确实极其诡异。
他们阵地战中的推进方式看起来倒不那么“原始”:每控球1分钟尝试传球9.36次,总体传球成功率也是还算体面的83.51%,放在整个赛季的话,分别相当于英超第7和第8的位置。相应的,球队每1.49分钟才会尝试一次持球对抗,每3.75分钟才尝试一次过人,分别排在英超第16和第18。说白了就是很少持球单干。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在于,曼联靠传球实现的推进,其实多数是无用功,因为一旦进入前场腹地,他们的传球就几乎全无威胁性可言。
球队向前传球的比重居然低至34.1%,仅仅相当于英超第13的水准;对进攻推进意义重大的progressive pass和穿过防守球员的smart pass更惨,占比居然仅仅是英超第14。他们确实总能把球打到前场去,但接下来真正具备威胁性的传球处理,实在太少了。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个人灵光乍现的表演,又没有能够撕扯对手防线的渗透性传球,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曼联的进攻几乎可以用“乏味”来形容——穆里尼奥赖以成名的快速反击完全难觅踪迹,区区6.98%的防守占比只能排在英超倒数第5;事实上他们根本连慢下来硬凿都做不到,球队运动战占比是可怕的……英超倒数第1!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穆里尼奥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个人单干不行,渗透传球也不靠谱,那么余下的,只有硬桥硬马的冲吊一条路可走。于是,费莱尼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球队的重要环节。曼联空中对抗成功率高居英超第1,此举当然功不可没。
穆帅执教末期,曼联的进攻经常呈现出这个场景: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球曼联确实破坏下来了,利物浦向前的传球更像是解围,萨拉赫也没能成功拿球转身。为什么曼联要这么抢?注意刚开始费莱尼的争顶——他们一开始就没考虑更有把握的地面推进,而是直接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大家都有50%触球机会”的境地中,中场为了争顶大兵压上,决定了他们必须就地反抢。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穆氏曼联每分钟防守时间的防守对抗高居英超第9——注意,这项数据一般而言对强队是很不友好的:曼城、切尔西、热刺、利物浦、阿森纳全部排在倒数,争四队伍中只有曼联跻身前10。
然而相应的是,这种防守对抗成功率注定不高,因为本身就是大家在拼一个“50-50”的机会,与其说曼联球员是在“抢球”,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硬怼”——在这些防守对抗中,以断球为目标的抢断占比只有33.90%,果断排在英超倒数第1;作为对比,同城兄弟曼城的抢断比中却高达39.50%,英超正数第1。
于是,在曼城悄然打出英超最高的防守对抗成功率时,曼联却在这些硬碰硬的争顶中,将自己的防守对抗成功率,打成了英超最差……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个回合直接反映出,这种集团式争顶、集团式围抢给后防线挖的坑有多大:
要知道,穆氏曼联的防守,很多时候靠的就是第一线拼抢,他们每防守1.07分钟才会尝试一次拦截传球,拦截频率仅仅相当于英超倒数第6的水准,换言之,前面抢不下来,后面再想阻止对手进一步传球就很难了。因此,防守对抗成功率走低,实际上等同于防守体系本身的坍塌。
他们根本无力阻止对手的威胁传球,其对手向前场传球、Progressive Pass和Smart Pass的比重,分别高达英超第1、第5和第4,其中smart pass的成功率居然也同时是英超第2高的,可见这支球队对对手传球的拦截有多差。曼联的对手想靠传球打穿他们的第一道防线,简直不要太容易:

换言之,穆里尼奥似乎是为了修正外界对他“进攻靠球星、防守摆大巴”的印象流评价,基金盲目的让曼联在进攻端追求传递与集团推进,防守端追求主动出击的对抗拼抢,其结果是球队在攻守两端同时崩溃。这其实颇有一种追求所谓的“现代复杂体系”而未果的尴尬。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某种意义上这种过人已经成为了曼联整体状态的晴雨表之一,之前我一场一场把本轮对阵切尔西之前,索尔斯克亚执教的联赛数据全部梳理了一遍,结果发现从上任之初风光无限的11场联赛中,曼联的场均过人成功率高达61.4%,而从输给阿森纳开始直到对阵曼城之前,其场均过人成功率跌至56.35%。
理论上讲,球员的个人能力是不大会因为教练的改变而获得本质提升的,没道理博格巴、拉什福德在穆里尼奥手下不会过人,到了索尔斯克亚手里就成了阿扎尔、内马尔这样的持球大神。
从这个角度说,你说索尔斯克亚更趋近于“心灵按摩师”似乎也说得过去。但要注意的是:强调个人进攻原本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它意味着进攻方式的整体改变。比如这样:

得球后不墨迹,直接向前传,给拉什福德创造1对1冲刺空间

曼联简单快速的向前传球,让拉什福德单挑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索尔斯克亚的曼联,反而成为了“巅峰穆里尼奥风格”的代表,球队在后场得球后绝不墨迹,第一时间向前传递,其向前传球比重高居英超第2,受此加持,球队的反击进攻占比暴涨至英超第3,甚至还在“摇滚重金属”利物浦之上。
然而,接下来就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了:可能是战术安排过于强调个人单打,也可能是球员个人能力所致,曼联的进攻,一旦推进到前场,确实会显得阵地战解法有些匮乏。
按道理来说,如此高的向前传球占比应该伴随着大量的Progressive Pass以及向前场三分之一区域(可理解为所谓的“进攻三区”)传球才是,然而,索氏曼联的这两项传球类型的占比却分别是尴尬的倒数第3和倒数第5。进攻推进也似乎太过缺乏传球引导了一些。
当然,这并不是说索尔斯克亚只会靠球员单挑解决问题,其治下的红魔在对方禁区前沿尝试了大量渗透性传球,穿过防守球员的smart pass占比从穆里尼奥时代的倒数水准,跃升为英超第9;而难能可贵的是,这种高频次尝试非但没有造成更多失误,反而看起来还挺有把握:曼联smart pass的成功率高达50.21%,居然排在了英超第1,尽管样本不大,能做到这点也着实让人震惊了。
相信曼联球迷会对这些配合感到印象深刻:

博格巴的smart pass

卢卡库的smart pass |
|
|
|
|
|
|
|
发表于 3-5-2019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本身这种传球就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操作,很多时候曼联球员对于这种正面渗透的追求有些过于偏执了,他们会尝试一些难度极大的直塞球,甚至给人一种“人均古蒂”的错觉,而效果却难言出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