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7-2025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e3rush32 于 19-7-2025 07:53 PM 编辑
18个例子是因为AI给了你18个呗
你问下AI司马迁被宫型后的含蓄写作是指啥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19-7-2025 08:07 PM 编辑
就三艘小船,就证明一个国家的大量粮食贸易,简直开玩笑。
何况,在沉船内没有发现运输粮食的痕迹。
家禽、牲畜、水果、蔬菜……的确可以成为粮食,但是养殖家禽牲畜会消耗更多粮食,水果蔬菜会消耗大量的水和土地。
粮食和水都不够,先去搞这些?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秦始皇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动机:统一思想,打击儒家学派,巩固法家统治。
手段:除了《秦记》、《医药》、《卜筮》之外,其它私家藏书都要烧;活埋儒生460余人。
后果:大量先秦典籍散失,学术断层;但并非所有书都焚毁,宫廷内部仍保留部分。
评析:虽非完全“改史”,但构成大规模史料清除,重塑“合法性”。
2. 汉武帝钦定《春秋》,打压异说
动机:确立儒家为国教,打压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多家学说。
手段:独尊《春秋》中的“公羊学”,御用解释“天命”与“正统”。
后果:汉代以降“春秋笔法”成为史官写作主流,形成“寓褒贬于笔墨”的意识形态控制。
3. 司马迁遭宫刑,史记遭自我审查
动机:为李陵抗辩,违背汉武帝旨意。
手:宫刑处罚;但司马迁仍完成《史记》,坚持“实录”风格。
后果:虽非外部改史,但其在许多地方以“隐语”“双笔”形式避免触怒当权者,产生“曲笔”。
评析:《史记》虽具批判性,但有时也因个人情感或现实压力而隐讳。
4. 刘邦“贬义项羽”,自塑“正统开国皇帝”形象
手段:《史记》《汉书》中项羽被描述为“刚愎自用、残忍暴戾”,刘邦则为“民本英主”。
后果:项羽形象长期负面化,直至后代文人如李清照、李贺、苏轼等对其“翻案”。
实际史实:出土楚简显示项羽政令清晰、纪律严明,和文献中“莽夫形象”不符。
5. 王莽“托古改制”
动机:通过仿效周礼等古制,包装其篡汉行为。
手段:命史官编造“祥瑞”“符命”证明其“受命于天”,仿制周公礼制,改官名、历法。
后果:政令繁琐,民不堪命,西汉灭亡;史家常以“窃国者”讽之。
评析:这是典型的“编造历史神话”来包装篡位合法性。
6. 唐太宗李世民“洗白玄武门之变”
事件本质:李世民发动政变,杀兄李建成、弟李元吉。
手段:即位后命史官将玄武门事“正当化”,改写为“自卫行为”;建成形象被抹黑。
后果:史官褚遂良、魏徵等虽坚持记实,但仍对李世民赞誉远高于其兄。
评析:《旧唐书》虽有记载,但语气极其委婉,唐朝整体回避正面批判此政变。
7. 明太祖朱元璋“整顿史官”、修改元史
动机:树立汉人正统,抹黑元朝,强调民族主义。
手段:重写《元史》,把蒙古统治描写为“异族蛮夷”;制史官不得记录皇帝失误,违者诛;明初多次杀害敢言史官,形成“自我审查”风气。
后果:《元史》成书仓促,错讹甚多,被清朝重修。
8. 清朝“文字狱”、修《明史》
动机:镇压反清复明思想,正统论宣传。
手段:审查“明遗民”、士人文集,稍有不敬“清”的字词即杀;修《明史》时删改、抹黑南明抗清人物(如张煌言、史可法)。
后果:大量明代文人资料失真,《明史》政治色彩极浓,清初学者多被噤声或入狱。
9. 曹魏“托名汉室”、篡改刘备形象
背景:曹操名义上奉汉献帝,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称帝。
手段:《三国志》中的曹魏部分由陈寿所写,受西晋(曹魏之后)的立场影响。曹操被美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刘备被描写为“诈伪”、“伪汉室宗亲”。
后果:三国人物形象严重偏颇,后人多借《三国演义》反制“正史说法”。
10. 北周宇文泰“推周抑周”
背景:宇文泰称帝建立北周,为打压北魏旧臣,系统抹黑北魏史。
手段:毁掉大量北魏文献,另起“正统之说”,将北魏皇帝描述为昏庸无能。
后果:北朝后期史料大失,需靠敦煌文书、墓志铭进行补正。
11. 唐玄宗删除“安史之乱”责任
背景:安禄山之乱重创唐朝,而唐玄宗宠信奸臣、任用安禄山,被认为是罪魁。
段:起居注中有关“杨贵妃专宠”、“安禄山上位”的负面记录被删除。粉饰玄宗功绩,淡化其晚年政治混乱。
后果:《旧唐书》对安史之乱成因描述不全,史家只能靠《资治通鉴》等修补。
12.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浪漫化
背景: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兵变受禅”,实为军事政变。
手段:《宋史》《通鉴》将其描述为“不得已而为之”,强化“天命所归”说。后代文人更借此美化“无流血、不屠戮”的和平革命。
后果:历史记载中对陈桥兵变动机、过程掩盖严重。
13. 元朝抹黑宋末忠臣
背景:南宋灭亡后,许多文人殉国(如文天祥、陆秀夫),被元廷视为敌人。
手段:在元代史书中贬斥文天祥为“虚名之辈”,抹去其《正气歌》《指南录》影响。陆秀夫“抱帝投海”之举被贬为“愚忠”。
后果:忠臣事迹流传多依靠私家文集和民间口传。
14. 明英宗夺门之变与土木堡之战“遮羞”
背景: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景泰帝即位后安定朝政,英宗被软禁。
手段:英宗复辟后“钦定史官”全面抹黑景泰帝,封他为“戾王”,史书中大量删改对景泰执政功绩。将土木之败责任归咎于“谗臣王振”,英宗本人责任极力减轻。
后果:《明史》记载极不公允,需靠后代如张廷玉《明通鉴》予以修补。
15. 清乾隆“篡改满洲起源”与粉饰入关史实
动机:美化满清起源,压制反清汉人情绪。
手段:强调满洲“受命于天”,篡改努尔哈赤与后金史料,删除其“反明言行”。宣称明朝灭亡是“自乱其政”,入关是“顺天应人”。
后果:《清实录》高度粉饰,对清初屠城(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概不提。导致清初“真相”要依赖野史、笔记体(如《桃花扇》《顾亭林日记》等)还原。
16. 辛亥革命后“晚清改革”遭系统抹杀
背景:清末维新运动、预备立宪、新政改革曾初见成效,但革命派需“革命合法性”。
手段:民国初年史书系统性贬低晚清改革成就,如张之洞、袁世凯的教育与军事改革。清末新政被描述为“装样子”“无诚意”,以凸显革命的必要性。
后果:清末民初的连续性被人为割裂,影响后世对近代化过程的客观认识。
17. 蒋介石“钦定中学历史课本”改写民国史
背景:国民党统治时期,历史教育受政治高度控制。
手段:历史教材将“北伐”描述为统一正义之战,掩盖剿共、清党、内战真相。把抗日战争功劳集中于国民党,淡化中共角色。
后果:台湾教材形成“国父-蒋公-抗战胜利”三段论,长期主导史观。
18. 毛泽东时代系统篡改民国与中共史
手段:将“中华民国”历史切割成“黑暗时期”,对蒋中正、胡适、李宗仁等全面抹黑。中共党史中大量“封神化”毛泽东、林彪,删除失败与整肃记录。文革期间更将历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大批史料被毁。
后果:中国大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部分“拨乱反正”(如为彭德怀、刘少奇平反),但仍存在“历史禁区”。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降龙十八掌不够那么就降龙二十八掌
编号 | 朝代/时期 | 篡改事件/对象 | 篡改手段 | 篡改目的 | 1 | 秦(始皇) | 焚书坑儒 | 焚毁书籍、坑杀儒生 | 统一思想,扫除异议 | 2 | 汉(武帝) | 独尊儒术,《春秋》解释权 | 禁其他学派,官方垄断解释权 | 建立思想正统,服务皇权 | 3 | 汉(司马迁) | 李陵案、《史记》编撰 | 避讳直言,自我审查 | 在保命中尽量保存史实 | 4 | 西汉 | 项羽形象 | 贬低项羽为“莽夫” | 抬高刘邦,正统合法化 | 5 | 新莽(王莽) | 符命与受命说 | 伪造祥瑞、篡改古制 | 美化篡汉为“应天受命” | 6 | 魏晋 | 司马昭与晋篡魏 | 描述为“禅让” | 合法化政变 | 7 | 三国 | 曹操、刘备形象 | 将曹操妖魔化、刘备神化 | 加强“忠奸”对立形象 | 8 | 隋唐之际 | 隋炀帝形象 | 描写其荒淫无道、暴政失德 | 合法化唐代取代隋朝 | 9 | 唐(太宗) | 玄武门之变 | 将其包装为“平叛自保” | 洗白弑兄夺权 | 10 | 唐(玄宗) | 安史之乱 | 删除宠信安禄山等失误记录 | 转嫁责任,保持贤君形象 | 11 | 宋(赵匡胤) | 陈桥兵变 | 美化为“黄袍加身”和平禅让 | 合理化政变 | 12 | 南宋 | 岳飞被害 | 历史中未直接清算秦桧罪行 | 稳定统治,维持朝廷面子 | 13 | 元朝 | 宋末忠臣(文天祥等) | 贬斥为“虚伪愚忠” | 抹杀抗元精神 | 14 | 元朝 | 忽必烈继位 | 称为顺祖训、众望所归 | 掩盖继承斗争 | 15 | 明(太祖) | 元朝史、史官制度 | 重修元史、杀害直言史官 | 树立汉人正统,控制话语权 | 16 | 明(成祖) | 靖难之役(篡位) | 称“清君侧”,抹黑建文帝 | 正当化夺位 | 17 | 明朝 | 李自成起义、崇祯自缢 | 把起义军写成暴徒,洗白崇祯 | 保留亡国皇帝“殉国忠君”面子 | 18 | 清初 | 三藩之乱 | 把吴三桂等写为反骨叛贼 | 掩盖清初政策失误 | 19 | 清中后期 |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 定性为“妖教匪乱” | 打压异端思想,维护政权稳定 | 20 | 清(乾隆) | 满清入关过程 | 粉饰征服、删改屠城史实 | 合法化异族统治 | 21 | 清末 | 晚清新政(张之洞、袁世凯改革) | 民国初年全盘否定 | 突出革命必要性 | 22 | 民国时期 | 抗战功劳分配 | 教科书集中强调国民党抗战功绩 | 巩固党国形象 | 23 | 民国时期 | 张学良“西安事变” | 避谈其抗日贡献与劫持蒋公 | 防止动摇国民党正统 | 24 | 中共建政初期 | 地主、右派、知识分子形象 | 群众斗争、标签化宣传 | 建立阶级敌人形象,推动斗争逻辑 | 25 | 中共建政初期 | 民国时期整体历史 | 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全面负面描述 | 断开历史延续,建立“新中国”合法性 | 26 | 大跃进时期 | 三年大饥荒 | 数据造假、掩盖饿死人真相 | 维护“总路线”正确性 | 27 | 文革时期 | 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等人物 | 消失于照片、教材,篡改内部文献 | 个别领袖神化、消除权斗痕迹 | 28 | 改革开放后 | 文革全貌、反右、大饥荒 | 部分事件淡化处理、缺乏系统历史责任检讨 | 稳定社会情绪,避免全面动摇历史叙述基础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08: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e3rush32 发表于 19-7-2025 07:06 PM
我不否认现在的西方史,疑罪只能从无,只是指出有人置疑这个也很正常。不是那个谁说的,粉红没逻辑。
你 ...
本人不是要讨论东方还是西方史,不过本人要表达的是,中世纪末期,经院哲学让大家学习古希腊的逻辑和理性,让欧洲得以从宗教的盲目,变成独立思考,理性和逻辑,才有后来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
不过oyak999认为古希腊历史是虚构,因此本人首先要向他解释其实古希腊文明是存在的。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呢?
1.AI告诉你,有被迫修改的地方,但正是因为古代中国有史官,有实录原则,这些不道德的修改一样被旁人记录了下来。
2.同样在西方,大量传说性记载被直接引用为信史,可中国史官记载的三皇五帝,夏朝,西方不认,中国的良诸文化,三星堆,被要求多国团队反复认证。
3.中国的陶寺遗址的圭表需要天文计算+文献+地层三证合一,而希腊青铜时代城邦仅凭荷马史诗和零星器物就被承认为信史。
4.现代考古学的标准由西方人制定,但制定后被卡得更严重的是中国的考古——因为他们考古更早,制定前的历史研究直接默认为真,制定之后的中国考古被诸多刁难
5.西方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学者偏信“中国文明西来”说,这是他们卡中国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希腊的文字,在破译之前就被默认为真了,中国的甲骨文到现在还在等人家承认。
6.文化上的霸权是切实存在的。不是你一句轻飘飘的“全世界通用准则”可以遮掩过去。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被串改的古代历史有些被改正了,有些继续,至于近代的,基本就有台湾,大陆两个版本需要后代来改正。
2. 用后代的史官来记录三皇五帝?
3.
证据类型 | 具体实例 / 遗址 | 内容简述 | 说明 / 反映出的特征 | 🏰 城市遗址 | 迈锡尼(Mycenae) | 巨石城墙、狮子门、墓葬圈、王宫 | 有防御体系、阶层分化,表明政治中心功能和军事防御 | | 皮洛斯(Pylos) | 涅斯托王宫、仓储室、会议室、浴室等 | 宫殿为行政、经济、宗教多功能核心 | | 梯林斯(Tiryns)、阿尔戈斯(Argos) | 防御结构、居住区、宗教建筑 | 有系统城市规划、居民与贵族分区 | 🏺 宫殿经济 | 所有迈锡尼文化城市 | 中央宫殿控制工匠、粮食、金属等生产与分配 | 中央集权型体制,类似“官僚型城邦”,非市场经济 | 📜 文字档案 | 线形文字B(Linear B tablets) | 记录税收、军队、祭祀、手工业、配给系统 | 存在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是最早的希腊语形式 | 🪦 墓葬与宗教 | 迈锡尼墓圈A、蜂窝墓(Tholos tombs) | 埋藏大量金器、象征性武器、高贵地位象征 | 有社会阶层,反映贵族统治与宗教仪式的重要性 | 📚 文学记录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 描述特洛伊战争、王权体系、贵族议会、祭祀活动等 | 虽为后世作品,但保留青铜时代政治结构与联盟作战传统的反映 | 4.
组织 | 全称 | 中国参与情况 | ICOMOS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 中国是成员国,设有ICOMOS China,积极参与年会、案例提交 | UNESCO WHC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 中国是常任执委国之一,频繁参与世界遗产评审 | WAC | 世界考古大会(World Archaeological Congress) | 有大量中国学者发表与组织会议,推动非西方视角考古 | ICAHM | ICOMOS 国际考古遗产管理委员会 | 中国专家参与若干标准研究小组,如“文化景观保护”议题 | EAA | 欧洲考古学会 | 少数中国学者参与,主要是留学生或合作项目代表 |
5. 是不是西来到现在还是讨论阶段,但是智人源自非洲已经被大量DNA检测实验证实了。
6. 留言止于智者。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事实就是中国的学者认为中国有5000年历史,西方只承认3000年,甲骨文之后,勉强承认有3300年。后发的学术被质疑么,也正常。
我实在不想掏出我的AI跟你争,就这样吧。我先去看完手边这本中世纪哲学。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姓名 | 身份/背景 | 对“五千年文明史”的立场 | 苏秉琦 | 考古学家 | 曾长期怀疑“夏朝”存在,主张文明标准需严谨 | 李学勤 |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 反对从传说算历史,主张以甲骨文为历史起点 | 王明珂 | 人类学家 | 认为“中华五千年”是现代国家叙事构造 | 许纪霖 | 思想史学者 | 指出其是民族文化建构,非史学事实 | 章立凡 | 历史学者 | 反对神话史观,认为这是民族主义需要的产物 | 冯天瑜 | 历史文化学者 | 批评五千年文明说“神话化” |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不太想跟你争……因为拿着AI,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它都能给你编出来
比如AI上来就跟你说的苏秉琦,我仔细查了下,他晚年的立场是有转变的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卷有益 于 19-7-2025 10:27 PM 编辑
AI确实找资料很容易,但是AI不会偏向我的意愿而改变资料。
再给你两张表,自己对比一下,AI先阶段不是万能,AI的实用性很大程度上在于使用者的能力。
苏秉琦1980s末到1990s的言论自由变化轨迹
阶段 | 立场特点 | 1950s–1970s | 谨慎态度,对夏朝及五千年文明说持保留意见 | 1980s | 随考古发现增多,逐渐转向支持“夏”存在 | 1990s(晚年) | 明确主张“中华五千年文明”“多元一体文化” |
中国大陆1980s末到1990s的言论自由变化轨迹
时间段 | 言论自由状态 | 特征 | 1980–1986 | 相对宽松 | 思想解放,批评反思频繁,鼓励新思想 | 1987–1989春 | 高度活跃,稍现紧张 | 思潮碰撞,党内分歧,社会矛盾积累 | 1989年6月后 | 严厉压制 | 退回政治高压期,大量查禁、整肃 | 1992–1999 | 经济开放,言论收紧依旧 | 经济言论开放,政治言论管控严格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10: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19-7-2025 08:05 PM
就三艘小船,就证明一个国家的大量粮食贸易,简直开玩笑。
何况,在沉船内没有发现运输粮食的痕迹。
只要证明有船,就是有技术,就是文明的存在。
只要海航技术可行,那么海上贸易就可行,所以为何不能大量贸易?
还有,粮食或其他食物是organic物质,在海里早就分解了,当然不能判断他们到底运了什么货物。
至于畜生,基本主要就是放牧,动物在山坡吃草就可以了,还有奶酪,还有河里和海里的海鲜。至于蔬果,其实无花果,豆类,橄榄,蜂蜜,洋葱,杏仁,石榴,葡萄等,很多都属于适合在山坡上种植的,属于耐旱植物。大麦,燕麦等也是属于耐旱植物。希腊雨量充沛,也帮助了这些耐旱农作物的生长。
地中海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果蔬,在古希腊水源充裕的地方,菜园,果园和药草园有很多。古希腊的菜园主要种植卷心菜,洋葱,扁豆,鹰嘴豆,蚕豆,羽扇豆,豌豆,大蒜,韭菜,甜菜,生菜等,果园里则主要种植苹果,李子,石榴,杏,栗子,柠檬,无花果,榛子,核桃,木梨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10: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腊位于地中海地区,属于标准的地中海气候。现在的希腊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冬季气温在6℃~13℃之间,夏季则在23℃~33℃之间,夏季较长,阳光强烈。北部和内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冬温湿,夏干热。从北到南平均气温:1月5~11℃,7月25~27℃。希腊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约400~700毫米,西部地区年降水量约900~1200毫米。
而古代希腊地区一年有8个月雨季,气候比现在的希腊更加温和湿润。降水比较均匀,很少有洪涝灾害。
地中海式农业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型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南部、南美洲智利的中部、南非的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西南和东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影响,光能充足,晴日多,年日照时数多达3000小时左右,较有利于生物体内糖分的积累;热量丰富,年均温在16℃左右,≥10℃的积温高达4000℃~5000℃,有利于高温作物的生长;年降水量适中,约在300~1000毫米,降水集中在冬季,约占全年的70%,夏季干燥少雨,对作物生长而言水分不足,而冬季水分又显得相对过多。在该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为旱生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灌木草原,极有利于橄榄、葡萄、无花果、柑橘等作物的生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10: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面说过地中海农业的特点,基本以越冬作物和抗旱作物为主,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可以满足需要,对灌溉的需求不大。
况且古希腊只是没有像尼罗河一样的大河,不代表没有河流,希腊的短小河流众多,根据记载古希腊大约有3000条河流和多个湖泊,并不缺乏灌溉水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10: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地理的局限,养牛业并不发达,养羊业却很发达。山羊和绵羊是古希腊最常见的牲畜,因为较容易饲养.并且可以提供肉类,羊毛和奶(通常用来制奶酪)。此外,希腊农民还饲养猪及家禽(鸡、鸭,鹅,鸽子,鹌鹑);由于地形不适合养牛 ,牛较少见,通常用来工作,偶尔也会用作祭品,驴和骡用作役畜。大多农场都会饲养少量牲畜:比较常见的是羊和猪。牛,驴和骡则被用来耕地。
古希腊各地都有养蜂业,其中以阿提卡的海梅塔斯山、塞浦路斯岛和西西里一些地区所产蜂蜜最为有名。养蜂提供了蜂蜜──古希腊人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蜂蜜作烹饪,药用和调酒。
渔业在古希腊是重要的事情。不仅在希腊本部,而且在西西里沿岸和通向黑海的海峡两岸鱼业都是重要的。鲜鱼、干鱼、醃鱼,都变成了希腊人喜食的食物。
希腊人饲养鸭、鹅、鹌鹑和鸡来获取蛋。甚至雉鸡蛋和雁蛋,但可以认为这些是难得的佳肴。可以将蛋煮成溏心蛋或实心蛋作为开胃菜或者甜点。此外,蛋黄和蛋白都是当时很多食谱的材料。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话,和有选择地说真话,是有区别的,后者是诡辩的一部分
AI在使用者手里,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说真话,这时的讨论就变成了双方一人一个AI,各自从自己想要的语料里找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没休止地互相粘贴。
比如我说,中国有史官述史的传统和制度,所以中国目前记录的历史,相对西方的传说故事,可信度较高一些
你这时完全可以问AI,中国的史官记述有啥被迫歪曲的部分。我再问下AI,古希腊的考古中,有啥不够严谨的地方,好了,咱俩互相冲对方丢垃圾得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11: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希腊不是所有的城邦都缺粮,比如斯巴达,就靠近埃夫罗塔斯河。
粮食自给率超过九成! |
|
|
|
|
|
|
|
发表于 19-7-2025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19-7-2025 11:48 PM 编辑
以希腊的的山地面积,纯吃草的话,最多只能养60万头牛,也就是差不多只够养活60万人,
(注意,是山地只种牧草的情况下。)
希腊现有平原耕地1530万亩,古代只能开垦1/2、且欧洲中世纪休耕一半的生产方式来算,也就400万亩。
以当时的生产力50kg/亩、欧洲中世纪200kg/人/年来计算,希腊耕地只够养活100万人。
以上均为当时生产力理想情况下!
百十来万人,要为温饱劳动,根本无法产生先进文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11: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0-7-2025 12:37 AM 编辑
oyak999 发表于 19-7-2025 11:35 PM
以希腊的的山地面积,纯吃草的话,最多只能养60万头牛,也就是差不多只够养活60万人,
(注意,是山地只种 ...
牛只是用来耕种。
主要是山羊和绵羊。那个就容易得多。羊吃的草比牛少很多,而且根本不需要种牧草。
加上家禽,海鲜,奶酪,蛋,蜂蜜,猪这些,其实人们吃的肉类食物来源很多样化,不单单依赖羊而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