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lackbird

【宇航新闻】焦点:【航空新闻】“共同董事不同股東” ‧馬航昆達士商嶄新合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4-2008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lcybobo 于 26-4-2008 01:05 PM 发表
什么是雙走道飛機??????


就是WIDE BODY, 像B747,B777, A330 都有双走道. 而B737, A320是单走道.

应该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4-2008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依德利斯說,計劃收購55架雙走道飛機,將在今年底前確定訂單,部分飛機將取代波音777及333型客機。

马航又要买新飞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4-2008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航擬併購其他航空公司

馬航擬併購抵高油價
(吉隆坡24日訊)為了抵銷高油價及需求走軟的衝擊,馬航(MAS,3786,主板貿易)有意併購(M&A);並直言,將很難達到本財年的盈利目標。

馬航董事經理兼總執行長拿督斯里依德利斯今日指出,將尋求潛在併購夥伴,惟強調,目前僅探討機會,並沒有展開任何洽談。

“一切仍言之過早,迄今只是處在初步階段,我們仍未確定夥伴目標。”

他在匯報會后說:“正觀察目前合作的航空公司,它們很可能也在觀察著馬航。”

依德利斯指出,排除收購意大利航空的可能性,惟仍與對方維持編號共享(Code Sharing)的協議。

盈利目標難達

他說,亞洲的航空業將在未來5年產能過剩,與其減低成本,馬航欲尋求可協助提升營業額的夥伴。

傳統上,航空公司併購較難落實,因為許多航空公司皆由政府控制。

目前,由政府主導的基金持有馬航90.4%股權。

依德利斯指出,馬航為43%的燃油護盤,將石油價格鎖定在每桶89美元(約278.88令吉),並重新評估有關護盤政策。

另一方面,他認為,油價不會大幅走低,料很難達至本財年預設的盈利目標。

馬航早前設定,今年盈利將介于4億令吉至10億令吉。

此外,依德利斯說,計劃收購55架雙走道飛機,將在今年底前確定訂單,部分飛機將取代波音777及333型客機。

他還說,馬航希望獲得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易)頒予飛機服務合約。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 ... mp;art=0425bs03.txt

大家认为会是哪一家航空公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航希望獲得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易)頒予飛機服務合約。
请问什么是服务合约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叻.:. 于 25-4-2008 08:31 PM 发表
馬航希望獲得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易)頒予飛機服務合約。
请问什么是服务合约阿?


不是很清楚,不过现在好像亚航的飞机是给马航修理的。
skychef就不懂还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ilson 于 25-4-2008 09:12 PM 发表


不是很清楚,不过现在好像亚航的飞机是给马航修理的。
skychef就不懂还有没有~


Airasia 飞机主要是给Sepang 公司维修,之前是给外国的,至于马航呢,这个就没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4-2008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ackbird 于 25-4-2008 10:45 PM 发表


Airasia 飞机主要是给Sepang 公司维修,之前是给外国的,至于马航呢,这个就没听过。


那样我错了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08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航A380的5月20號首航飛往名古屋?

新航A380的5月20號首航飛往名古屋?

9V-SKC 本來是飛往東京。。。但天氣太差。。。。只能名飛往古屋降落。。。



请楼主注明开帖用意。
给与一天时间
Blackbird 版主
26.05.08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26-5-2008 06: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6-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mbardier: two 415 Multipurpose Aircraft for Malaysia
Bombardier Aerospace announced that the government of Malaysia has placed a firm order for two Bombardier 415 multipurpose amphibious aircraft (Bombardier 415MP) for the Malaysian Maritime Enforcement Agency (MMEA).With this order,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becomes the launch customer in Asia for the specialized Bombardier 415MP aircraft.A variant of the rugged Bombardier 415 amphibious aircraft, the only aircraft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aerial firefighting, the two Bombardier 415MP will be modified with maritime surveillance capabilities to meet the specialized needs of the MMEA. As such, the two Bombardier 415MP aircraft will be equipped with a state-of-the-art surveillance suite that includes two side-looking airborne radars, one forward-looking infrared radar, an airborne maritime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other avi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Since delivery of the first Bombardier 415 aircraft in 1994, Bombardier Aerospace has delivered 67 Bombardier 415 aircraft in Croatia, France, Greece, Italy, Ontario, Québec and Spain, with 42 aircraft in opera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lone.

Bombardier Press Release Montréal, June 13, 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國大:成功提煉回鍋油變飛機油          2008-07-08 22:46       
                                                                                                                                                     (雪蘭莪‧萬宜)炒菜煎魚後的回鍋油,可提煉成飛機油?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國能大學校長拿督瑪古禮宣佈,國大經過6年研究時間後,成功使用回鍋油提煉飛機油。
他說,國大使用回鍋油研發這種全新的生化柴油燃料,而新研發的飛機油,將在接下來3個月的試飛實驗中派上用場。
另一方面,國大今日(週二,8日)與英國Avcen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為“空中德士”供應及共同研究新飛機油。
                       
               
                星洲互動‧2008.07.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7-2008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客機机腹破裂

菲律賓‧機腹破洞直徑3米‧調查澳客機是否遭恐襲          2008-07-26 17:50       
                                                                                    (菲律賓‧馬尼拉)消息來源指出,航空專家正在調查在馬尼拉迫降的澳洲航空公司客機,是否發生行李箱爆炸或內部機件鬆脫,並朝這方面進行調查。
雖然有專家稱暫無恐襲的跡象,但澳洲新聞網引述一位民航安全部門的官員說,恐怖襲擊與爆炸都將是調查方向。
澳航一架從倫敦啟程、經香港飛往墨爾本的波音747飛機,週五(25日)由於“機腹一個破洞”導致機艙失壓,在馬尼拉國際機場。當時機上載有36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接近調查的消息來源向法新社說:“他們非常幸運。雖然目前我們未確定造成破洞的原因,但我們會調查兩種可能性……其中一個行李發生爆炸,或者內部機件松脫。”
客機原本在約9000米高空飛行,但突然部份機身分離,令機艙氣壓急速下降,機組人員將飛機降落至3000米高度。
澳專家抵馬尼拉檢查
機長巴特爾斯決定緊急降落馬尼拉,飛機安全著陸,機上346名乘客和19名機組人員無人受傷,但至少一名乘客形容這場“九宵驚魂”令人嚇破膽。
當局正展開緊急調查。事後發現,機肚近右機翼附近出現一個直徑約3米、像小型貨車般大小的破洞,露出部份行李,而機艙部分地板亦鬆脫,從下望可看見貨物,貨艙部份天花板亦塌下。
官員透露,澳航及澳洲運輸安全局的調查人員已經抵達馬尼拉,對有關飛機進行檢查。

技術問題或導致意外
馬尼拉國際機場總經理庫西指出,菲律賓航空運輸局也將協助調查。
庫西表示,他不認為爆炸導致這起事件,並稱“我們的航空安全人員正在進行調查,從外面來看,這不像發生爆炸。”
他又說:“我們依然認為這是飛機的技術問題導致。”

大馬外包維修工程被歸罪
另一方面,澳航一名資深機師向《電訊報》表示,這起“九宵驚魂”可能與澳航決定外包飛機維修工程給馬來西亞有關聯。
這位不具名機師說:“這可能與澳航只有後補工程師,或者外包維修工程給大馬有直接聯繫。
他又稱:“我們之間曾多次談論此事,也被告之在飛機週圍走動時必須小心點。隨著澳航外包維修工程給大馬,我們這些機師無不感到擔憂。”
出事航機機齡17年。澳洲新聞網報導,今年3月工程師整修此航機時,曾發現大量“腐蝕問題”。


                星洲日報/國際‧2008.07.26
MAS denies Qantas senior pilot’s claims                                        By LESTER KONG                                                                                       
  PETALINGJAYA: Malaysia Airlines has refuted a Qantas pilot's allegation thatmaintenance of the Qantas Boeing 747 that suffered a ruptured fuselageon Friday had been outsourced to Malaysia, as being baseless.
The Australian-based airline has also confirmed the claim to be untrue.
MASsenior general manager Mohd Roslan Ismail in a statement yesterday saidthat MAS only handled the engineering and maintenance of Qantas’ Boeing737 aircraft and not the 747.
He added that MAS’ engineering and maintenance division held an excellent track record.
“The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 airlines who outsource their aircraft tous is a testimony to our success in this field,” he said, adding thatthird party contracts comprise 40% of their business.
In a pressconference in Sydney, Qantas head of engineering David Cox said all ofthe plane's servicing was undertaken in Australia.
An unnamed senior Qantas pilot yesterday told The Daily Telegraph, aSydney tabloid, that a mid-air calamity on Qantas flight QF30 fromLondon to Melbourne could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airline’s outsourcingof maintenance to Malaysia.
A rupture on the fuselage of the17-year-old aircraft occurred while flying at 8,839m over the SouthChina Sea from a Hong Kong stopover and forced the pilot to perform anemergency landing in Manila at 11am.
None of the 346 passengers and 19 crew were hurt in the emergency landing.
Asheet of metal was torn from the front of the right wing. The plane hadreceived a new interior at Victoria’s Avalon airport in March.



http://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08/7/27/nation/21935398&sec=n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08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风云] 那个消息才是真的?

那个消息才是真的?因为外国的报导大多数没提到包括有马航的。

???????????????????????????????????????????????????????????????????

英航與澳航醞釀合併
(星島)12月3日 星期三 11:05
英國    航空公司與澳洲    航空公司正醞釀合併。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兩公司正考慮潛在的合併事宜,這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加速全球航空業整合進程的最為大膽的舉措。

據報,英航在提交給倫敦    證券交易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正研究以「兩地上市公司結構」的形式與澳航合併,「並不保證一定會達成交易,在適當情況下,將會及時做出進一步聲明」。

英航表示,根據討論中的結構,兩家航空公司將分別保留「單獨的法律實體」(remain a separate legal entity),擁有各自的股東。擁有「合併資產負債表,疊加的董事會以及整合的管理團隊」。如果達成協議,那將是一種「平等的合併」。

英航稱,與澳航的交易將是「邁向真正全球航空公司的一步,雙方的航線網路覆蓋範圍非常匹配」。但兩公司將須克服監管障礙,並採取創新的所有權結構,繞過相關國家對航空公司外資所有權比例的限制,同時確保國際航權不受損害。


=================================================================================

各自保留品牌員工與航線‧馬航英航昆達士料合併

2008-12-04 08:32

吉隆坡)《星洲日報》探悉,馬航(MAS)、澳洲最大航空公司昆達士(Qantas)與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的合併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消息人士透露,馬航董事經理拿督斯里依德里斯已在最近向馬航的其他高層匯報在20個月前就已開始的談判進展。
消息人士也,馬航正在等待政府的批准。
消息人士指出,這項合併並不涉及股權,只是採取盈利分拆的策略。
而且,三方將保持各自的“國家航空特色”,並各自保有品牌,員工與多數航線。

若合併成功成最大航空結盟

一旦合併成功,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聯盟,屆時合併後的公司將繼續各自在大馬、倫敦和悉尼上市。
消息人士說,目前昆達士及英國航空都已停止飛來馬來西亞,只飛去新加坡及泰國;在馬航跟這兩家航空公司合併之後,他們的班機將會重新飛來吉隆坡,大馬將會從中受益。
“如果上述兩家公司選擇跟新加坡航空公司合併,對大馬及馬航都是一個災難。”

昆達士股價應聲狂飆

昆達士於週二(12月2日)晚上證實與英國航空洽商合併後,股價於週二應聲狂飆,創下逾2年來的最大漲幅。
昆達士股價盤中暴漲9.3%,報2.46澳元,寫2006年11月22日以來最大漲幅。截至週二以前,澳航股價較2007年5月破局的每股5.45澳元現金收購價碼低59%。
全球航空業陷入虧損之際,上任不到一週的昆達士首席執行員喬伊斯(Alan Joyce)亟欲與其他同業合併,藉此撙節成本。與英航合併後,將成為一家年營收近230億美元(約馬幣837億2000萬令吉),擁有近500架飛機的新公司。
喬伊斯上週接任首席執行員前受訪時指出,昆達士若與其他同業合併,希望循2004年法國航空(Air France)收購荷蘭皇家航空(KLM Royal Dutch Airlines)的模式,保留各自的品牌。

英國航空
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是世界知名航空公司之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之一。英航在全世界的100多個國家設有分公司,飛行網絡遍佈世界各地,飛行130個國家,567個目的地。英航的兩個主要機場分別是坐落在倫敦的希思羅機場(Heathrow)和蓋特維克機場(Gatwick)。
昆達士航空
昆達士航空(Qantas Airways)成立於1920年,是澳洲最大型及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同時也是全球歷史第三悠長的,排在荷蘭皇家航空及哥倫比亞的Avianca航空之後。昆達士航空經營的航空業務包括昆達士航空、QantasLink、捷星和捷星亞洲,以及其他與航空相關的各種業務。
馬航
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簡稱馬航)是大馬國營航空公司,服務大馬的國際與國內航線,此航空也是全東南亞最多機隊的一家航空公司。馬航還擁有一個下屬子公司飛螢社航。
馬航成立於1947年,當時的名稱是馬來亞航空,早期只有一架飛機,運行新加坡至吉隆坡和檳城等航線。馬航在整個1940和1950年代蓬勃發展,後又添置了多家道格拉斯DC-3s型客機。
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後,公司更名為“馬來西亞航空”。1966年,隨著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公司再度更名為馬來西亞-新加坡航空(MSA)。MSA在1972年因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政府間的合作破裂而停止運作,然後分家成兩家公司:馬航和新加坡航空。

星洲日報‧2008.12.04

=================================================================================


團結力量大
英澳航談合併


(倫敦3日訊)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與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宣布,雙方正洽談可能合併,在飽受經濟衰退打擊的航空業界,點燃整併生機。

英航和澳航昨天雙雙發布聲明,表示正研究“可能合併”,而雙方將“透過一種雙邊掛牌上市企業結構”方式。 兩家公司均未透露進一步相關細節,而在分別致倫敦證交所和澳洲證交所的報告中指出,“我們沒有承諾即將敲定交易,如果合宜,將在適當時候做出進一步聲明”。 英航執行長華爾希長久以來一直疾呼產業整併,主張在當前經濟困境下,緊密合作有助航空業者撙節成本支出。

難以匹敵

歐洲第三大航空公司英航已尋求與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和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公司(Iberia SA.)達成營收共享協議,並表示與伊比利亞持續洽談合併可行性。 悉尼 CMC Markets Stockbroking 總經理威斯特表示,澳航和英航聯姻對澳航將是利多,尤其是目前航空市場面臨嚴峻市況。 “如果達成合併交易,將打造一家難以匹敵的航空公司,佔有往返美國、英國和亞洲主要航線大片江山。”

股價齊飆

(悉尼3日訊)澳洲航空證實與英國航空洽商合併后,股價應聲狂飆,創下逾2年來最大漲幅。 根據“彭博社”報導,悉尼時間上午10時14分,澳航股價暴漲9.3%,報2.46澳元(5.77令吉)。截至昨天以前,澳航股價較2007年5月破局的每股5.45澳元(12.80令吉)現金收購價碼低59%。 全球航空業陷入虧損之際,上任不到一週的澳航執行長喬伊斯亟欲與其他同業合併,藉此撙節成本。 與英航合併后,將成為一家年營收近230億美元(540億3432萬令吉),擁有近500架飛機的新公司。 喬伊斯上週接任執行長前受訪時指出,澳航若與其他同業合併,希望循2004年法國航空(Air France)收購荷蘭皇家航 空(KLM Royal Dutch Airlines)的模式,保留自有品牌。 總部位在巴黎的法國航空是一家控股公司,允許各自保有品牌,員工與多數航線。 英航股價2日收盤聞訊暴漲12.46%,收在157.10便士(8.51令吉)。

[ 中國報 ]

[ 本帖最后由 rhtm 于 4-12-2008 03: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08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ww.airliners.net , 国外媒体都没提到马航。

其实我不大相信星洲日报,觉得很多时候它直接从国外网站取得照片,新闻然后放入星洲日报里。好像四川大地震的时候,很多的照片都是取自新浪网。

QF, BA 都不来KUL, 连Jetstar 的SYD-KUL都停飞了。

QF, BA, CX 都是one world,CX的可能性比较高。 QF/BA的袋鼠路线中站在 HKG, BKK, SIN,搬来KUL根本不会有生意。

QF 在新加坡和9W, Jetstar Asia(3K), Jetstar Australia(JQ)codeshare, 在泰国和CX codeshare, 在香港和CX合作。

搬来KUL,那里会有好处?

[ 本帖最后由 napster 于 4-12-2008 08: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08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嘛!看完全部中英文新聞報導,就只有他說馬航有份!政府肯嗎?就連由一位在機構裡做了30年的華人來占做代總經理都呱呱叫啦!還要和人合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08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TV7的新闻也报道说MH否认这个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08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翁詩傑:主導權不在交通部‧馬航確進行合併談判 2008-12-05 09:09
  • 翁詩杰(右)與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博士握手合照。(圖:星洲日報)




吉隆坡)交通部長拿督斯里翁詩傑不否認,馬航和澳洲航空公司昆達士及英航正進行合並談判。
不過,他指出,此事件的主導權不在交通部,馬航屬於財政部的權限。
“很多事情欲速則不達,我們會在適當時候,向人民交代。”
翁詩傑週四(12月4日)受邀為大馬中國銀行分行主辦的金融講座會主持開幕後,發表談話。
他也認為,“合並”並不是合適的字眼,三家航空的合作關係應以“策略結盟”來形容。
另一方面,馬航週四指出,這間公司目前正與多家航空公司接洽,以尋求建立策略性合作夥伴關係。
馬航:與多家航空接洽
馬航董事經理拿督斯里依德里斯週四,馬航與數家航空公司正進行磋商,以尋求合作及探討協同成效以取得成長;這包括了聯營及航班分享。
“比如我們已與澳洲最大航空公司昆達士簽署了飛機保養、維修及大修的聯營諒解備忘錄。”
尋求策略性合作夥伴
依德里斯針對《星洲日報》週四的一項獨家報導,在答覆大馬交易所的詢問時指出,在馬航的轉虧為盈計劃中,公司已說過會尋求策略性合作夥伴,以便為馬航增值。這與馬航立志成為擁有5星級評價的航空公司的理想是一致的。
《星洲日報》在週四的獨家報導中,指馬航、澳洲最大航空公司昆達士與英國航空的合併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消息人士透露,馬航董事經理拿督斯里依德里斯已在最近向馬航的其他高層匯報在20個月前就已開始的談判進展。
消息人士也說,馬航正在等待政府的批准,而這項合併並不涉及股權,只是採取盈利分拆的策略。




星洲日報‧2008.12.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2008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航空新闻】“共同董事不同股東” ‧馬航昆達士商嶄新合併

大股東無法取得融資‧亞航私有化告吹股價挫        

(吉隆坡)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服組)大股東因無法取得融資而取消私有化計劃,此股應聲大挫。分析員認為,在全球經濟前景黯淡與航空競爭日趨激烈下,近期仍無法逃過賣壓。

受到毫無預期的負面消息衝擊,此股走勢顛簸,一度下滑3.5仙至3.8%至88仙,創下4個月新低。不過趁低吸購活動間斷湧出,令該股曾回揚2仙至93.5仙,隨後股價一直窄幅波動,閉市掛88仙,下滑3.5仙。

原擬1.35令吉私有化
亞航大股東Tune Air因無法順利籌集資金,取消將亞航私有化計劃。大股東是在今年10月透露考慮以每股1令吉35仙價碼,將亞航私有化。
目前,Tune Air擁有亞航30.72%的股權,全面收購估計須耗資21億4000萬至22億2000萬令吉。

大股東:覓其他私有化方案
不過,此公司首席執行員拿督斯里東尼費南達斯隨後接受《彭博社》專訪時透露,大股東將繼續尋找其他方案來實踐這項計劃。

僑豐投資研究表示,這項結果不驚訝,主要是目前融資環境異常困難,加上該公司近期業績虧損,使融資活動雪上加霜。

亞航上週公佈上市以來首次虧損,主要是外匯波動及燃料對沖,加上減記雷曼兄弟發出的衍生產品所造成。截至9月30日3個月,亞航蒙受4億6550萬令吉的虧損,反觀前期取得1億8000萬令吉的盈利。目前,此公司截至今年第三季負債比為2.6倍,預計第四季將提高至3.6倍。
分析員說,雖然此公司在今年第四季可望因傳統強季及飛機油價格下滑利好而轉虧為盈,不過明年經濟衰退可能會影響乘客量,加上競爭激烈與接收新飛機因素,預料明年乘載率將會下滑。
亞歐美研究認同,由於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不斷削減成本,並逐漸下調機票價格,令亞航在廉價機票的競爭優勢下滑,加上全球經濟疲弱,未來兩年挑戰提高。
另一方面,亞歐美解釋,若航空股營運虧損,股價對賬面值可能壓縮至0.5倍,亞航股價合理價應為每股40仙,不過該公司非常“年輕”,加上擁有超過50架飛機、強勁品牌與可觀航線網絡,不能用傳統方式來評估,因此目標價比市場來得高。

[ 本帖最后由 mynetfm 于 11-12-2008 05: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航昆達士商合作受看好‧執行或有阻礙

馬航昆達士商合作受看好‧執行或有阻礙                    
                                                                                                                                                                                              (吉隆坡)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計劃與澳洲昆達士航空(Qantas Airways)聯盟合作,分析員皆看好雙方結盟後的經濟效益,不過在缺乏細節與執行上可能面對阻礙下,仍靜觀最新進展。

根據市場消息指出,馬航目前與澳航進行“準併購”洽談,由於兩家公司未簽署代碼分享協議,因此探討合作的空間較大。馬航方向對上述消息不置可否,不過昆達士航空首席執行員阿蘭佐斯則間接證實雙方正在洽談。
據悉,兩者已針對機票標價,行程,網絡安排甚至採購等議題進行洽談。

此外,馬航目前積極尋找的策略夥伴尚包括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西班牙Iberia航空與美國航空等。

亞歐美研究看好馬航這項策略。“其實馬航急欲尋找合作原因很簡單,若沒有與世界知名航空公司,馬航將永遠淪為二等業者,甚至將受到更多航空業合作的壯大而排擠。若這項聯盟成功,馬航將可大力提高知名度,同時也可讓旗下航線的網絡更完善。”

同時,分析員也認為以馬航目前健康負債表與獲利情況,在併購或其他商業活動上有更多的運籌空間。
僑豐投資研究則認為,合作內容是針對航線合作而非併購或代碼分享協議,甚至將專注在拓展廉價航空業務,以符合其完整服務航空(FSC)的理想。

“相信兩家航空都希望能拓展廉價航空。由於馬航廉價航空市場有限,僅靠飛螢(FIREFLY)支援半島與部份泰國與印尼地區,由於澳洲航空旗下子公司捷星(JETSTAR)營運方式穩健,因此兩者可望協力打造廉價航空業務,並寄望崛起成為亞太地區新廉價航空龍頭。”

分析員推測,馬航可能會透過這次聯盟,考慮將不賺錢的航線轉讓給飛螢,或可能與澳航分享航線,並因此放棄與一些原有合作夥伴如Virgin Blue的商業關係。

“同時,雙方可能會委派各自董事組成新董事局,以確保新營運方式的方向一致。若實力提高後,未來向空中巴士(Airbus)與波音(Boeing)的購買飛機議價能力甚至可提高。”

不過,僑豐研究認為監管單位准將是主要障礙,因為目前航空業展望不明朗,雖然馬航擁有健康負債表與獲利紀錄,不過這項不涉及股權交易的計劃政府仍會三思。

同時,預料現有廉價航空業者如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服組)將會抗議影響競爭,而澳航也與英國航空等進行洽談,若落實與其他航空合作,這項合作進度將會拖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08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董事不同股東” ‧馬航昆達士商嶄新合併        

(吉隆坡)全球經濟猛刮寒風,跨界經營的航空業首當其衝,為加強體質抗衰退,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與昆達士(Qantas Airways)正洽商以嶄新的“共同董事、不同股東”方式進行合併,避開控制權落誰家的爭議。
在擱置最具爭議的股權問題後,馬航和昆達士合併的主要阻力將來自兩國當局,一旦通過最後一關,兩家航空公司將能更靈活協調彼此的航班、交叉銷售等事務,以集中全力提高盈利與成長。


昆達士先與英航合併
一般認為,昆達士會先與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合併,再與馬航分別設立兩個董事部、兩批董事,部份董事可能身兼兩家公司董事。據稱,昆達士與馬航皆已委任證券銀行處理合併事項。
一名證券銀行家接受《The Edge》專訪時說,馬航和昆達士這一次的合併,超過一般的聯盟或合作。
“至今他們提出的建議主要是兼任董事,這意味著兩家航空公司將擁有共同的方向,也在許多方面合作,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的目標。數據正在處理,兩家航空公司皆可望透過合併改善盈利。”




合而為一不涉股權
英航昆達士目標相同

這種合併也是英航與昆達士的目標。根據兩家公司的計劃,瑞士銀行(UBS)和麥格理等證券銀行正處理雙邊上市、兩批股東的事項。兩家公司的董事可能兼任,管理層則整合為一。
多名證券銀行家皆認為,這類計劃絕非傳統合併,因為這些計劃並未涉及股權、併購、個別公司的微層管理、裁員等。
不涉及股權的合而為一,將提高航空公司跨境合併的可能。此前,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提出收購澳洲安捷航空(Ansett)和中國東方航空最終不歡而散,就敗在兩國執意捍衛各自控制權的爭議。
若新合併方式最終成功,馬航與昆達士將得以保留各別的特色與品牌,也不會影響他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證券銀行家:無須向政策妥協
雙方不失品牌

另一名證券銀行家指出,這表示馬航不會失去大馬航空公司的品牌,也無須向社會義務和政策妥協,包括放棄土著工作崗位等。
“對澳洲來說也一樣。”
目前,這項合併能否成事,關鍵在於當局是否放行。國內主要政府官員正密切關注這項計劃,馬航暫時並未給予匯報。澳洲方面,雖然昆達士早已上報合併計劃,但是有關方面尚未做出回應。不過,全球經濟處處顯現寒冬景象,加上航空業挑戰重重,可能促成這項聯姻。
在擱置最具爭議的股權問題後,馬航和昆達士合併的最終目的將著眼於盈利與成長。


不影響主權下提高盈利
一名銀行家指出,在這種合作方式下,馬航和昆達士能在不影響控制權與主權下提高盈利。兩家公司可以協調彼此的航班,以及交叉銷售。
“馬航能在大馬以自己的售價賣出昆達士的機票,昆達士也可再澳洲以他們的票價出售馬航的機票。兩家公司能夠在擁有更多的機位下,更靈活地處理市場需求。”

[ 本帖最后由 mynetfm 于 11-12-2008 05: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08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區域同儕虎視眈眈‧馬航合併前路多挑戰

區域同儕虎視眈眈‧馬航合併前路多挑戰                               

(吉隆坡)全球經濟放緩讓航空業陷空前困境,燃油成本壓力已讓30家航空公司破產,合併壯大或組成策略聯盟,將是業者逆境求存的最新趨勢。

一般相信,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與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及澳洲昆達士航空(Qantas Airways)洽談合併,料面對重重阻力,除涉及“國家利益”外,更有其他區域同儕“虎視眈眈。”

三家航空公司洽談合併消息傳開後,馬航週四(12月4日)晚上答復交易所提問時,並沒有“否認”涉及合併商談,但表示將尋求策略聯盟,以確保長期成長。

分析員認為,有關洽談仍存很大變數,因馬航的區域同級競爭對手或中途攔截,和澳航或英航洽商合作,避免馬航從三方合併壯大衝擊利益。

分析員不排除新航或國泰航空,或向英航或澳航提出合併建議。以避免淪為合併計劃輸家,尤其新航將因為和英航或澳航,簽署代碼分享協議而無限受惠。

大馬處在國際航線的策略性地點,是英航和澳航向馬航提出合作的原因,然而合併後的競爭效應不利新航,分析員不排除新航或成為半途殺出,把馬航擠出這項合併計劃

馬航一旦和澳航簽署代碼分享協議,或促成澳洲至吉隆坡每日5趟長程航班,卻影響澳洲至新加坡每日航班減少,至只有5到7趟。

從整體經濟效益探討,一輛70%載客率的747波音飛機,從澳洲飛至吉隆坡的經濟效益,比70%載客率的空中巴士A380飛機,從某個東協首都至飛吉隆坡高出4至8倍。

另一方面,國際原油價格目前處在7月高峰(每桶147美元)的三份之一水平,但機位需求大幅下跌,而全球仍面對機位過剩,分析員對航空領域仍不樂觀,而維持“減持”建議。

分析員指出,大馬航空領域明年削價競爭更劇烈,主要是亞航和馬航削價搶拼市場,讓兩家公司的盈利展望更不樂觀。達證券維持對馬航“售出“建議,目標價保持2令吉20仙。

馬航亞航12月料蒙受虧損
亞航和馬航每天提供4至5趟航班,川行吉隆坡至曼谷航線。泰國政局動亂引起曼谷機場關閉8天,亞航(AIRASIA,5099,主板貿服組)和馬航的吉隆坡至曼谷航線面對虧損,建議中的合併計劃或讓馬航受惠。

合併計劃一旦落實,英航和澳航或減少至曼谷航班次數,部份航班或轉由馬航負責。

亞歐美研究以亞航和馬航,分別85和75%的高於平均載客率,及平均550和800令吉來回票價估算,亞航和馬航12月料蒙受800萬和1000萬令吉損失,亞航損失或由49%股權的泰國亞航承擔。

分析員:馬航有利可圖合併或不急一時
亞歐美研究指出,三造合併成功機會渺茫,馬航須先獲得政府批准。達證券則抱中和看法,並認為短期內無法得出任何結果,最大的阻力來自需要3國政府的批准。

分析員指出,大馬政府通過財政部持馬航的1股黃金股,可在任何重大課題左右大局,最終或和普騰尋求策略夥伴落的同樣結果。

一些政治力量或擔憂合併後,將失去對國營航空公司的主權和控制權,3國政府能否同時通過也令人關注。
交通部長拿督斯里翁詩傑早前表示,上述合併計劃主導權不在交通部,馬航受財政部管轄。同時,他也指出,策略結盟更適合用作這項計劃。

馬航至今年9月30日資產負債表仍然健全,並擁有35億令吉現金,政府此時料不會急於批准,國營公司的馬航和外資合併的意願。

也有分析員認為,有關談判最終或轉為策略夥伴模式,當中又以昆達士航空(以下簡稱澳航)和馬航配對機率最高,因兩家公司未簽署代碼分享協議,探討合作的空間較大。

分析員說,英航和澳航可簽署代碼或營收分享協議,將曼谷航班撘客轉移至馬航現有的每日4至5趟班機,馬航將在不需要額外成本下受惠。

上述措施效益不局限於馬航,遊客流量增加的週邊效應將擴大至吉隆坡國際機場和大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6:17 PM , Processed in 0.1295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