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山囧山

馬來西亞華人你們的根在哪里?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8-2010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当然是在中国,
哪里出生根就在哪是谁教你们的?

人家都是说回中国寻根探亲的,有人说在马来西亚寻 ...
残兵之上將潘凤 发表于 9-8-2010 06:18 PM



    我的根在马来西亚,如我下一代在别方.他们会来马来西亚寻根.
如果你爷爷是在那.根就在那开始.所为落地生根.
如果要找回祖宗十八代才算是根.那就去找吧!..您祖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8-2010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告诉你祖先是马来人?以此类推,马来人的根就在印尼喽?
我是马来西亚第六代,即使中国有亲戚,也 ...
横眉冷对 发表于 11-8-2010 08:33 PM


对啊,如果他们的祖先是印尼来的,他们的根当然在印尼,有什么问题?
你还是先搞懂寻根的意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根在马来西亚,如我下一代在别方.他们会来马来西亚寻根.
如果你爷爷是在那.根就在那开始.所为 ...
二洋 发表于 12-8-2010 11:30 AM

尋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尋根是指世界各個民族追尋自己文化或民族的根源,尋根不是單單華人才有的活動。尋根活動和研究民族文化歷史是有份別的,尋根可以只是通過民間傳統習俗,節日和儀式來進行,尋根也可以是家族傳統,等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尋根的科技是通過科學研究,如人類學考古學等的方式來進行的。[編輯] 華人尋根
華人尋根是指華人家族對傳統的重視和追尋探討自己家族的祖先和來源,通常也意味著華人要飲水思源,不可以忘記祖宗,不可以忘記自己文化的歷史起源和祖國。自從中國開放以來,已經有很多海外華人回祖國尋根 。由於中國人/華人有族譜家譜,所以也可以通過這類材料來尋根。[編輯] 華人對「根」的重視
華人傳統一般都無法接受一個沒有根的人,認為一個沒有根的華人就不像一個華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華人有超過六百萬人口的國家,當地的華文教育也辦得相當不錯。馬來西亞華人尊稱「族魂」的林連玉先生說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它的價值,跟我們的生命互相比重。」所以如果華人要承傳文化和要做一個有根的華人,就得把孩子送進華文學校。[1] 華人多少都懂得自己文化根的重要,華人的清明掃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餅,這些文化就是華人的根,華人都會保留他們的根,如果斷了中華文化的根,就不是華人了。[2]
以下是一些華人對自己文化根的看法:
〈玫瑰與教育〉一書中提到「做一個有根的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才會提高,民族優秀文化也才能被繼承、弘揚和發展。如此,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才可以存在,才可以驕傲,才能避免成為人家文化、經濟的奴隸。」
孫中山海外親屬孫美玲說:「雖然我在洛杉磯出生,但我的根在中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悠久歷史,一直是我想了解的。將來我一定會回來的,回來尋根。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F%BB%E6%A0%B9

=======================================
你下一代来马来西亚不能算寻根,只能算探亲,明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尋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         ...
残兵之上將潘凤 发表于 12-8-2010 07:23 PM
何謂馬來西亞華人?
轉載自留學北京大學的何燦浩在中國的人人網(校內)也就是“仿facebook”上發表的。

*************************************************************************************

【請大家轉載】在校內發了第一篇過後,真沒想到校內影響力那麼大,能傳得那麼廣。于是,我突然有一個想法,想有意識地運用校內的這種影響力,讓大家更好地認識馬來西亞華人這個群體。當然,以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我的朋友,請幫忙轉載,當幫我一個忙;大馬同胞,也請幫忙轉載;不認識的朋友,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稍有可取之處,也請幫忙轉載~謝謝大家啊!

第一、尷尬的存在

場景1:

當我剛到中國時,人們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你的漢語怎麼說得那麼好啊?”緊接著“來到中國多說年了?”、“難道是從小學漢語嗎?”

場景2:

當時我和中文系的辯論隊一起看01年的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馬來亞大學的三辯提到“日本軍在南京大屠殺凌虐我中華婦女”,有位同學問我“你們也提中華婦女嗎?”

從我到中國以來,以上的情況遇上了無數遍,于是我很早就想寫一篇文章來告訴大家︰馬來西亞的華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這個題目很大,我只能從我切身的體會和感受來寫這篇文章。
緣起:

先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歷史背景來做開場白。1840以來,中國進入了一個動亂的時期。一方面,好些中國人想往外逃竄;另一方面,西方列強想捉苦力到東南亞地區為他們服務。于是,大量的中國人(尤其是福建、廣東一帶)就散布到東南亞各個地區,其中就包括了馬來西亞。

◆尷尬的存在

當人家問我“你的漢語怎麼說得那麼好啊?”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時,我還真覺得這不是一句話就能解釋的問題。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因為我祖先是中國人”,但是有人又會問︰“那麼為什麼好多印尼人就不會說漢語了呢?”問題的復雜之處就在這里。

從遷居到馬來西亞,我們的先賢就特別重視中文的教育,通過私塾、宗祠等單位教授三字經、四書五經等教材,後來隨著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而改革。這個時期,我們的祖先基本上還是以中國人自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華僑、抗日戰爭時期全體華僑出錢出力、著名的華僑陳嘉庚創辦廈大、集美大學。。。。。。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後來,隨著居住馬來西亞日久,我們的命運漸漸在這片土地上生了根。從馬來西亞(大馬)方面來看,我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大馬的政治,與馬來族、印度族聯手爭取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中獨立。從中國方面來看,周恩來總理提出︰華僑應在其居住地生根發芽。但是,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母語教育。

在印尼,由于當地華僑沒有組成統一的陣線,于是他們不能擁有中文名字、不能慶祝農歷新年;在中國人普遍認為完好地傳承了中華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總理主動地消滅了中文教育,關閉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為教學媒介的南洋大學,全體人民學習英文,于是目前多數新加坡人的母語是英語。如今,隨著中國的崛起,中文的“經濟”價值日益提高,許多東南亞國家才掀起了“漢語熱”。

唯一的例外是馬來西亞,因為我們的先賢從頭到尾就沒有以“經濟”作為考量,而是從“民族文化”出發。

那麼,難道馬來西亞就沒有遭遇當地政府的阻撓嗎?有!而且很大!馬來西亞教育終極的目標是︰以馬來語為唯一的教學媒介語,換言之,華語、淡米爾語的中小學遲早都得消滅。60年代,大馬政府規定︰只有以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的學校才能獲得政府的津貼,于是許多中文中學紛紛改制,變為政府中學。這時,我們的先賢,以林連玉先生為代表,明確地提出︰學習母語是每個民族的天賦人權,即使不要一分錢的津貼,我們也要辦獨立中學!

于是,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保留了下來,華小以及民辦的獨立中學、學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體系,甚至創立了“全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統一考試”,受全球各高校承認(除了馬來西亞的大學),我們基本上就是以這張文憑為基礎考進北大的。在這個過程中,多少先賢拋頭顱、灑熱血,林連玉先生被褫奪公民權、好多人被大馬政府關押、無數的民眾以自己的血汗錢支持獨立中學。

但是,來到中國,沒有人知道這一切。不止中國,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這一切,不知道被我們稱為“族魂”的林連玉,不知道馬來西亞的華人用血、汗和淚水來爭取母語教育的權利。于是,中國的同學反過來問我們︰“為什麼你們會說漢語?”時,我真覺得這是巨大的諷刺。

尤其,當中國同學問起我︰“為什麼你們也說‘中華婦女’?”時------盡管不理智------我還是立時火了︰“為什麼日軍侵襲時,馬來西亞的華人要出錢出力?為什麼同一年發生緬甸風災和四川大地震時,我們華人對後者的捐款額要遠遠大于前者,我們難道就沒有資格稱自己為‘中華民族’嗎?”

當我來到北大的圖書館文學圖書時,看著滿目的“美國文學”、“印度文學”。。。。。。當我看到“新加坡文學”,而沒看到“馬來西亞文學”時,我更感到十分淒涼,以至于諷刺。我們浴血抗戰,創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有完整的“馬華文學”,而這一切在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是得不到承認的。反倒是曾經廢除過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為強大的國勢,反而被認為是在海外完整地傳承了中華文化的國家。

“尷尬”之處就在于此︰努力地捍衛中華文化,不為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亦不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這就是馬來西亞華人第一種存在︰尷尬的存在。

第二、獨立的存在

獨立的存在,另一個說法是孤立的存在。“馬來西亞華人”這個詞兒意味著︰我們是馬來西亞人,但不是馬來人(中國朋友最大的誤會~筍);我們是華人,但不是中國人。于是,一種特殊的群體和文化產生了,獨立于世界之林。

我們跟其他馬來西亞人(例如馬來人、印度人)的差別很明顯,黃皮膚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額外顯眼,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相處得十分融洽-------馬來人其實真的是很好相處的,什麼種族沖突全是政府搞出來的-------整個群體都受到馬來族極大的影響,這就鑄成了我們好多的共同點,而與他們的這些共同點恰恰就是我們和中國人的相異之處。

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口頭表達。首先是口音,我朋友總說︰“看你的時候一點都不像外國人,但你一說話我們就馬上知道了。”在辯論賽場上時,我的一口馬來腔更是顯得極為突兀。所謂馬來西亞口音,大概就是廣東腔+福建腔,翹舌少、輕聲較少(個人認為)、沒有兒化、語調趨平。其次是詞匯,以中文詞匯為主體,再加上各種方言、馬來語、英語的詞匯,各種語氣詞“啦”、“咯”、“哄”層出不窮。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百度打“馬來西亞VS中國”,馬上就能找到許多具體的例子。

但是,我以為︰更深層的差距不在嘴巴,而在腦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藝峰師兄領著我們留學生辯論隊討論一個辯題,他最感嘆的就是︰“如果是跟中國學生討論,第三個衡量標準一定是‘何者更有利于社會主義的建設’。”看看中國同學的課就知道,什麼思修、毛概、鄧小平思想、軍事理論,這些似乎都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遠。冷戰時期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分家就決定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不同。

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即使同樣都繼承了中華文化,兩地的繼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無神論”。但是,我們那里好多人都還信仰觀十八羅漢、觀音娘娘、關公、濟公、齊天大聖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廟,我們還保留了大量的宗祠、會館,並且還在華人社區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這些還不足以讓我驚訝,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中國風氣的開放。校內校外,情侶相擁親吻的情況無所不在,這還真不是我想象中的中國。當然,我們那里也有很開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馬來西亞的華人普遍上要比中國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鄉相比)。

此外,許多大馬華人一致公認的是︰中國學生真的很多“學術牛人”,大體上比我們那兒的人要勤勞的多。中國人多競爭大,我所認識的每位同學一個個都是從高考的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英雄豪杰,他們那股永不言倦的沖勁著實讓我們折服。相較而言,馬來西亞人則比較慵懶,更傾向于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玩起來比較放浪形骸,比較不顧形象,大聲吵、大聲笑、大聲鬧。

既不是馬來人,也不是中國人,我們仿佛就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混血兒,所以或許我們有點孤單。但是,這或許就是我們獨特的優勢︰既傳承了悠久的中華文化,又成長在一個相對寬松自由的輿論環境,想法更自由、更多元。所以,即使我們這個群體在世界上似乎很孤立,但如果讓我有機會選擇,我仍然願意出生在馬來西亞,當馬來西亞的華人。

第三、悲壯的存在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句俗語在馬來西亞人身上得到絕佳的體現。在過去,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曾經聯手爭取了國家的獨立;但是,隨著馬來人逐漸獨掌大權(再注︰對馬來人的抨擊僅限政治人物),華人、印度人的地位也日漸衰弱。首先,馬來語成了唯一的官方語言。再來,馬來西亞教育的最終目標定為︰“使馬來語成為唯一的教學媒介語”。

但是,最大的轉折點是六、七十年代的“五‧一三事件”。由于華人比較刻苦耐勞,比其他的民族來得富有,無形中造成了民族間的矛盾。出于權力斗爭的目的,政治人物鼓動馬來人對付華人。于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薩借此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順勢上台,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在經濟上,每家公司都至少要雇用30%的土著(其實就是馬來人和其他極少部分的少數民族);在教育上,大學也實施固打制,要保留一定的份額給土著。此外,對中文教育的打壓更是變本加厲,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改制事件,即不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中學都領不到政府一分錢的津貼。

打壓歸打壓,但是馬來西亞華人依然在暴風雨中茁壯成長。如第一篇所述,我們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各領域人才輩出。大家熟知的梁靜茹、曹格、光亮皆是馬來西亞華人;大家現在人手一支的U盤是馬來西亞的潘建忠發明的;在華語辯論界上,馬來西亞以其犀利的辯風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如今,馬來西亞的十大首富中也大部分是華人。

但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很可悲的現實。大馬華人自己創辦的獨立中學培養了無數英才那又怎樣?全世界大部分高等學府都承認我們的統考文憑時,唯有馬來西亞政府不承認!馬來亞大學在辯壇創出赫赫威名那又怎樣?在政府控制下的馬來亞大學還曾經試圖禁止馬大的辯手參賽!梁靜茹、潘建忠等輩就更加可悲了,許多人都以為他們是台灣人!潘建忠自己就說過︰“如果我留在馬來西亞,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因為在馬來西亞,華人發展的空間有限,報國無門又無法自我實現,不出國發展還能怎樣?

于是,馬來西亞的華人成長是成長了,可是那跟政府什麼毛關系都沒有。因為我們政府很慷慨,在全世界都在爭奪人才時,我們政府眼看馬來西亞出現人才外流的滾滾洪流仍然可以視而不見!在馬來西亞大力提倡向外吸納人才時,去看看,有多少馬來西亞的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有一次,我們國家的首相到新加坡訪問,探訪一間醫院時,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用馬來語跟他致敬!這是何等的諷刺!

我原本把第三篇命名為“令人驕傲的存在”,可是後來改成了“悲壯”。的確,我們有很傲人的成就。可是,在我們有心報效祖國時,卻只能被不公平的政策拒之國門。馬來西亞那麼一塊寶地,沒有天災、資源豐富、文化多樣,又居于世界要沖,如果真的有英明的政府,搖身變為世界強國絕非難事!反觀新加坡,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又是彈丸之地,可是,現在我們只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成了新加坡的腹地,眼看著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的新加坡一天比一天強大!這種感覺真的很復雜,真的很難以言喻!

謂之“悲壯”,我想應該甚為貼切。

◆後記

可能很多人很意外,我從小時候開始就自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從小讀的書就是《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岳飛傳》。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一套書大概就是一套三十本的中國歷史漫畫圖集。在我小小腦海中,出現的總是滾滾的黃土和快馬飛馳的勇將。長大了一點,看過《中國人史綱》、《中國寓言》,偶爾會翻翻《唐詩三百首》。

那時,我真的自認為我是中國人,我的文化之根和這里的人是聯系在一起的。

于是,我的夢想就是回歸中國。英文我認為不重要,因為我要去中國,從沒認真學;馬文我更是踫都不踫,甚至常以考不好馬來文自嘲。可以說,我很偏執。我只有認為有必要的東西我才會認真去學。到了高二,我的國際視野才寬廣到足以讓我理解英文的重要性,我從那時開始才急起直追,算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絕沒到“好”的程度。但是,馬來文,我始終不願意去學習,在統考中馬文拿了慘兮兮的“B6”還常拿去說嘴。

去年9月,我來到了中國,就讀于中國最好的大學,學習著自己最想念的中文系,一切看起來都像夢想成真。但是,來到了這里,我才第一次深刻地體會到︰我是馬來西亞人。我才第一次感覺到︰我有可能是愛國的。在祖國成長的每一部分,不管是口音、思維等,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即使我可能算是馬來西亞里最中國的一小撮人,即使我跟很多中國同學相處得不錯,但是我仍然能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不同之處。不管怎麼樣,在中國,只要是外國人,就真的只是外國人。

那麼我到底該何去何從?這是我一整個學期都在思考的問題。在迷茫中,在摸索中,我才會寫出上面的三篇文章,試圖找到馬來西亞華人的定位,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決定自己以後要到哪里發展。我個人認為,不管是留在中國還是去到西方,就注定了只能收到單方面的信息,很難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此外,留在中國,或許就只能是成為一個尷尬、孤立的個體。去到西方國家,那更是徹底地孤立,存活在一堆思維截然不同的陌生人之中,甚至還可能面臨他們的排斥。
可能,我仍然會回去馬來西亞,即使我們目前仍然要活在打壓之中,即使要存活在一個難以實現自我的空間。但是,我或許可以用手中的一票繼續給國陣施加那千萬分之一的壓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個開心的人。即使薪水不高,即使物質生活不豐裕,即使很難真正地實現自我,但是只要能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鄉、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幸福或許就那麼簡單不是嗎?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如果没去过中国大陆,麻烦你去一趟,有本事的话就在那里生活个两三年!
你才会明白什么是“家”、“落叶归根”和“扎根”

对啊,如果他们的祖先是印尼来的,他们的根当然在印尼,有什么问题?
你还是先搞懂寻根的意思吧
残兵之上將潘凤 发表于 12-8-2010 07:20 PM


你慢慢引用维基,这个被中国封锁,谁都可以编辑的虚拟资料,来让自己感觉良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残兵之上將潘凤 于 12-8-2010 08:11 PM 编辑
如果没去过中国大陆,麻烦你去一趟,有本事的话就在那里生活个两三年!
你才会明白什么是“家”、“落叶归根”和“扎根”
你慢慢引用维基,这个被中国封锁,谁都可以编辑的虚拟资料,来让自己感觉良好吧!
横眉冷对 发表于 12-8-2010 08:00 PM

大陆我去过啊,怎么了?
现在不是在谈“根”的意思吗?怎么又谈到去大陆住了?
难道大陆不好住你就要说你要否认祖先是大陆来的咯?难道我们祖先是从马来西亚的一块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哦,那么本事你去编辑个“正确”资料上去啊,编辑好了再link来这如何?
实在质疑你当版主的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我去过啊,怎么了?
现在不是在谈“根”的意思吗?怎么又谈到去大陆住了?
难道大陆不好住你就要 ...
残兵之上將潘凤 发表于 12-8-2010 08:08 PM

说不过人又拿版主来当话题了呵?

请理解什么是“家”、“落叶归根”和“扎根”。
既然你认为你的看法是对的,别人说的都错的。
很好,对话就此结束!

再纠缠即将秉公办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8-2010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不过人又拿版主来当话题了呵?

请理解什么是“家”、“落叶归根”和“扎根”。
既然你认为你的看 ...
横眉冷对 发表于 12-8-2010 08:22 PM

说不过人拿去大陆居住来转移话题的是阁下吧?
请先理解什么叫探祖寻根,不要一味只是为狡辩而狡辩
回到话题,你有什么出处证明我们海外华人的根是在马来西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wor
但是出國之後就很確認自己是個馬來西亞華人,也為此而驕傲
根在中國這件事,應該是我們祖先上一代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8-2010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acebook.com/chennych ... 34376&ref=share

這是目前在fb被馬來西亞海外留學生大為轉載的文章
各位可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2# kaikaibab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16-8-2010 12:26 AM 编辑

有什么好争论的。。。

生在哪里 长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根。。。


我的根在马来西亚 但是我的祖先的根在中国。。。

要是我的后人要寻我的根。。。就来马来西亚。。。

要寻祖先的。。。更久远的。。。

就得回中国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好争论的。。。

生在哪里 长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根。。。


我的根在马来西亚 但是我的祖 ...

革命之红旗 发表于 16-8-2010 12:25 AM


追溯到七万年前,全世界的现代人种的根在非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家里的第四代,知道太祖是从广东宝安(不知道对不对)来.
到我这代都对祖藉不太清楚,以后的下一代更不用讲 ...
yeane 发表于 28-11-2008 02:38 AM



   “ 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会说根在中国.” 
你是比我前一辈的吧。像我80年代之后出生的都觉得中国很陌生。。中国是外国。。
我的根是马来西亚。。。比如看羽球比赛中国对大马,都会100%支持大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会说根在中国.” 
你是比我前一辈的吧。像我80年代之后出生的都觉得中国很 ...
Cari_Daniel 发表于 21-8-2010 12:04 AM


#247和#251是马来西亚华人自相矛盾的最佳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47和#251是马来西亚华人自相矛盾的最佳典范!
横眉冷对 发表于 21-8-2010 12:08 AM



    自相矛盾那又怎么样。。。我觉得会开这贴的人“馬來西亞華人你們的根在哪里”是应为马来西亚的政府的政策不公,偏担马来人,使到大马华人认为马来西亚不像他的家。。。我大马华人你中国人不理解,也没什么好笑的。。

要改变就改政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溯到七万年前,全世界的现代人种的根在非洲。
Orang_Utan 发表于 21-8-2010 12:44 AM



那个是人类(原始人)。。。不是民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8-2010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是人类(原始人)。。。不是民族。。。
革命之红旗 发表于 21-8-2010 12:49 AM



七万年前,人类只剩下几千人,差一点断种。什么民族,什么人也好,都是同一个来自非洲的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万年前,人类只剩下几千人,差一点断种。什么民族,什么人也好,都是同一个来自非洲的根。
Orang_Utan 发表于 21-8-2010 01:47 AM



那个是“人类之根”。。。不是“民族之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03: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会说根在中国.” 
你是比我前一辈的吧。像我80年代之后出生的都觉得中国很 ...
Cari_Daniel 发表于 21-8-2010 12:04 AM


我也是80后的一辈.
对中国是完全沒有歸属感.
因为所熟悉的亲戚朋友都在马来西亚.

根的问题有那么重要吗?
像华人这种只扫自家门前雪的民族, 这种问题只是闲聊的话题, 沒有意义的.

关于羽球, 只要是中国的对手, 我都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0 04: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rang_Utan 于 21-8-2010 04:59 AM 编辑
那个是“人类之根”。。。不是“民族之根”。。。

革命之红旗 发表于 21-8-2010 02:21 AM



民族先,还是人类先?

汉人的根在那里?在中原?也不对。因为中原的汉人也是从云南北迁。


根在云南?也不对。汉人的更早祖先是从印度迁到云南。

最后,所有民族的根全在非洲。
根在那里是愚蠢之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8-2025 01:33 PM , Processed in 0.11596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