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价已经开始拐头了。。准备好你们的现金,现金为王时代来了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30-9-2014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街坊甲 发表于 30-9-2014 08:40 PM 
最候倒数吗???
完全可以忽略这个倒数活动。。呵呵
没什么人接的盘,还要定盘吗??。。。谁知盘中产,间间皆辛苦 .gif)
大局已定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笨无比 发表于 30-9-2014 02:36 PM 
其实越复杂的计算, 出错的机会越高.................方向很难掌握
最简单的分析才是最好的。有人说房价会 ...
1. GST4月实行
是
2. GST后肯定inflation高
应该是
3. 对抗inflation的方法就是加息
应该是
4. BNM对于是否加息有三个考量, inflation rate, 大马GDP rate和外围国家的加息举动
我也这么觉得,当然还有国内的经济状况,出口等,这些你也知道的
5. 到目前为止, 大马GDP好于预期
是的(但有时计算 GDP 数据,有点奇怪,这个不理啦)
6. 美国年尾退出QE
目前来说是
7. 美国明年加息
应该会
8. 美金会逐渐走强, 期货价跌
美金会走强,期货价格涨跌则不知道。
如果拿论点 8 来叙述一下,其实猜想最后,世界的热钱,还是会流入美国。
要是其他国家,如中国、澳洲的房地产,加上欧洲经济没见好转等,若这些国家爱经济严重到崩盘,
最后,还是美国占尽优势。
因此之前说过,08年的欧美金融股灾后,
世界各国配合性地印钞票。
但由于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货币,
已经暗中将风险从美国转嫁到全世界。
这个状况,看似已经成型。最后会演变成如何局面,
要看各国政府和央行的政策。
就不说这么远,拉回主题来说。
比较自家的、国内的事情,房地产吧。
由于这轮通膨主要来自房地产、股市等,因此若调整(大马金融体系尚算稳固,也比较严格,应该不会崩盘),
首先遭遇的大概是股市,然后就是房地产了。
大马和其他国家较为不一样的是。
纵观历史,大马的房地产从来没试过短时间内涨价这么多,(当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是和大马一样,历史上首次涨价太快、太多)
因此最后局面究竟会演变成如何,真让人好奇。
究竟,政府会出手相救?
还是任由房地产商自生自灭?
对于这,我好奇心是蛮大的。 本帖最后由 麻米挖 于 1-10-2014 02:56 AM 编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3: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llfree 发表于 30-9-2014 10:37 PM 
完全可以忽略这个倒数活动。。呵呵
没什么人接的盘,还要定盘吗??。。。谁知盘中产,间间皆辛苦 {:s ...
的确,成交量每况愈下。
房地产下跌风险几乎已成定局。
除非,世界各国再来一次大量印钞票,
再度拖延这个经济问题。
当初 Bernanke 以为直升机撒下的钞票,一定可以救到经济的 不循环。
他当教授期间,就经常鼓吹这个方式。
可是,现在各国政府开始理解,经济循环,不能用印钞票来救的。
当沙土不能承担地上的日益加剧的重量时,陷出个大洞,
然后拼命往洞里填沙土,并不是长期的解决方法。
最好的方法,还是移走沙土上面的不良重量。
各国政府已经知道,继续印钞票,只是拖延经济危机的发生,
由于牵涉到大选和被人指责等政治因素,因此理所当然政府会继续祭出印钞票的方式。
但政治人物也害怕自己成为历史罪人,能的话,大家都希望自己变成自己国家的经济救世主。
已经买了房地产一段时间的人也不用怕,
反正已经赚到了,最多少赚一些。
反而是刚刚买,或者希望近期购买的人,
风险相当高。
但是,无论什么形式的经济金字塔,总会陆续下面有人去承接底部的。
直到最后承接底部的人数少了,撑不住上面的重量,而慢慢垮下。
离调整还有一段时日,但也不远了。
呵呵。
本帖最后由 麻米挖 于 1-10-2014 03:09 AM 编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而是刚刚买,或者希望近期购买的人,
风险相当高。"
这要看地点和价钱,不能一概而论。有能力及眼光的人从来不担心风险。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4: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人手中有数項甚至很多房地产时,
他也必然会去估自己总资产,净值,债务。。
当面对危机,
拥有数项资产的人,
他就可以比没有资产的人有多选择,
更灵活去应用和周转,
有收有放,
房地产在进到"多产"阶段,
我会放,
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再收一些。。
不是每个多资产的人,
都是玩投机的。。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英雄 发表于 1-10-2014 03:29 PM 
"反而是刚刚买,或者希望近期购买的人,
风险相当高。"
『有能力及眼光的人从来不担心风险。』
没错,以上说法,任何时候都是对的。
可惜,现在发展商心态已经改变,就算地皮价格高了,
好像怕死买迟了就吃亏那样。
有些有土地的人,被发展商劝卖时,开出的条件太丰厚了,
又给钱、又送房,为的就是劝服地主卖出地皮。
连原本打死不卖的地主都动摇了。
旁人听了都愣住,『这样还能赚钱?』
能啊,因为这些成本,都转嫁给买主了。
老百姓的风险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这次也随便讨论对发展商、建筑商、地产商面对的风险吧。
如今地产商一间接一间开张,
因为发展商给出的佣金太丰厚了。
分分钟,那些地产经纪的收入,比一般管理层的打工族更高。
有些发展商给钱开 booth (roadshow),有些资助部分。
无论是地产商还是发展商出钱在吧生谷的购物广场,要做个像样的 roadshow,
两个星期,租金不用三万,也要一万多。还要传单、set up 等。
地产经纪的佣金据说有 2-3%(看计划啦,1%的也有),但地产商的佣金肯定更高,
5-10%都有。
平面媒体广告更是不用说。
每日各语文报章的媒体,广告大打特打的。
又请风水师、艺人什么的。
有时我在计算,那些新发展的计划,总额也不过数千万左右。
这些非土地与建筑开销的成本,都去了近千万。
拿某个计划的例子做随便估计(请别问哪个发展商的例子,没人敢直接讲出名字的,找事咩)。
倘若 20%是土地成本,建筑加劳工成本 30%,其他的则是盈利和非建筑成本的开销。
(每个计划不同,有点土地成本很贵的,但重点是,一般上,销售价一般都尽量控制在成本的两倍)
之前,比较多发展商和建筑商是分开的,遴选建筑商的投标的。
但最近很多例子都是发展商自家建的。
也有建筑商摇身一变,晋身更高层次的发展商行列,好赚嘛。
所以利润幅度应该更好控制了。
在想,若能降低非土地与建筑开销的成本,加上土地价格稍调整(房地产价格下跌,土地价格也会跟随下跌的),
再加建筑成本因需求量低也许一样跟着下跌。
因此,发展商至少还有 30-40% 的价格下跌控制,
发展商是不会倒闭的。除非是资金不足的中小型发展商,另当别论。
地产商则没这么好运,因为像蘑菇般如火如荼地一直打开市场,
所以成本控制应该是刚刚好罢了。
预见会有一部分地产商倒闭。
总结:
一些小型发展商会完蛋。大型发展商会继续生存。
建筑商是接 project 的,最多减少开工,炒掉一些人。应该也还可以生存。
地产商由于扩张速度太快,成本控制得刚刚好,销量少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产机会,因此,很多地产商会支持不住而关闭。
这是个人愚见。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笨无比 发表于 1-10-2014 05:25 PM
其实现在的经济没有说不好................除了欧洲
再印钞票与否都没大影响
言之有理,
外围环境並不是很差,
所以QE才会结束。。 本帖最后由 mchen3389 于 1-10-2014 05:29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米挖 发表于 1-10-2014 03:05 AM 
的确,成交量每况愈下。
房地产下跌风险几乎已成定局。
其实现在的经济没有说不好................除了欧洲
再印钞票与否都没大影响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chen3389 发表于 1-10-2014 05:25 PM 
言之有理,
外围环境並大是很差,
所以QE才会结束。。
退出QE就代表美国经济复苏...............是好事
外资会从亚洲市场慢慢撤离, 但这不是经济风暴.............因为外资赚了钱take profit, 这也是好事
没看出经济有什么不妥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lfree 发表于 30-9-2014 08:23 PM 
局已定。。。。。大家保重吧。。。。
到现在还抱着希望的。。尤其投资高价公寓。。新山iskandar会是第一 ...
既然局已定,何来拭目以待?拭目以待便是局未定。
一切都是自圆几说。感觉不到什么局已定。你还有一年三个月来证明自己,多多保重。。。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日,
2014年进入最后季度,
买气减缓,
房价不跌。。
然而,
不景气来临,
房价崩盘这戏码,
到2014年12月31日就有分晓。。
期待。。
本帖最后由 mchen3389 于 1-10-2014 05:40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米挖 发表于 1-10-2014 03:05 AM 
的确,成交量每况愈下。
房地产下跌风险几乎已成定局。
"离调整还有一段时日,但也不远了。"那就是还没调整,那何来大局已定?还有一段时日,那是多远?那位大哥从去年唱到现在,在加上你的"一段时日",到时的调整能抵消这段日子的涨幅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5:5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房价升或跌,
当中因素太多太复杂。。
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道破,
反正还有3个月,
2015年就到了。。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6: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ch 发表于 1-10-2014 05:46 PM
"离调整还有一段时日,但也不远了。"那就是还没调整,那何来大局已定?还有一段时日,那是多远?那位大 ...
问题是没有看到现金为王的迹象。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汽油为王啊
又起了20仙呢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ich 发表于 1-10-2014 05:46 PM 
"离调整还有一段时日,但也不远了。"那就是还没调整,那何来大局已定?还有一段时日,那是多远?那位大 ...
能否请老大明确指出还能涨多少与多久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0-2014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ich 发表于 1-10-2014 05:34 PM 
既然局已定,何来拭目以待?拭目以待便是局未定。
一切都是自圆几说。感觉不到什么局已定。你还有一年 ...
哈哈。。。。盘局已经定型了!!眼睛还是可以看盘的。。。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4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oyen 发表于 1-10-2014 07:44 PM 
又多了一根稻草
汽油又涨20仙了
全球都在调底油价,大马能!.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