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29-8-2011 09:58 PM 编辑
新加坡‧選民厭精英主義‧求變不再膽怯 (新加坡)新加坡總統選戰結果8月28日清晨揭曉,被視為執政人民行動黨代表的前副總理陳慶炎,與其主要對手、前國會議員陳清木因票數太接近(得票相差0.6個百分點),需重新點票,最後陳慶炎僅以7000多票之微險勝,當選新加坡第7位總統。分析指陳慶炎得票令人失望,對人民行動黨是一次“重大警號”,選民已不再害怕站出來求變和說不。 戰況激烈
僅勝0.6% 雖然新加坡總統權力很有限,但今次卻是新加坡1993年以來首次有多位候選人競逐的總統選舉,甚具民主意義,選情亦極之激烈,投票率高達94%。陳慶炎得票744,379,佔35.19%,但因與對手陳清木僅相差7269票,不足全部選票的2%,票站需按陳清木要求重新點票,直至28日清晨才確認陳慶炎當選。 反對黨派成員陳如斯和前人民行動黨黨員陳欽亮得票率分別為25.04%及4.91%。 陳慶炎得票遠未及半,遠比人民行動黨今年5月國會大選六成得票率低。不過總理李顯龍表示,基於選舉採取票多者勝制度,陳慶炎的總統資格並不含糊,呼吁國民團結一致,共同面對挑戰。 建制背景成對手攻擊重點 71歲的陳慶炎曾是李光耀屬意的總理接班人選之一,資歷在4名候選人中最搶眼。他曾任銀行界,自1979年起從政26年,曾先後掌管教育、工貿、衛生、財政及國防等5部門,官至副總理,2005年離職後,加入專責外匯儲備投資的新加坡府投資公司(GIC)任行政董事。他憑藉金融專長,在選舉中大打經濟牌,承諾協助帶領國家克服經濟動盪,並增加就業。但他屢遭對手攻擊與執政黨關係密切,其主要對手陳清木曾針對陳慶炎的親建制背景,宣稱總統必須和政府劃清界線,密切監察政府運作,不可只擔當任何政黨的喉舌。 新加坡總統自1993年改為民選制,參選者理論上必須為無黨派人士,但要有最少3年擔任政府要職,或擔任企業主席或行政總裁的經驗。 民眾用選票警告執政黨 總統屬象徵性的元首,並無行政權,亦需按內閣指示行動,但對高官任命及動用外匯儲備有否決權。執政人民行動黨過去長期處於壓倒性獨大的局面,選民對總統投票興趣不大,但自從5月國會大選人民行動黨遭受歷來最大挫敗後,新加坡民眾對政治愈益關心和富自信。分析家指出,這次總統選舉雖然名義上並無黨派之爭,但實際卻成了選民運用選票向人民行動黨發出警告的平台。 新加坡管理大學政治科學教授韋爾什(Bridget Welsh)認為,新加坡人已厭倦精英主義統治,希望加強監察人民行動黨。5月大選後選民感受到選票的力量,不再怯於尋求改變,加上陳慶炎的濃厚建制派背景,導致其得票率偏低。 “選民不滿現狀,亦不想過激” 經過5月國會選舉重挫後,執政人民行動黨雖已出招爭民心,包括增加公屋樓宇供應以遏抑樓價,以及增加僱主聘請外國人的成本,加強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但今次結果顯示,選民仍然對人民行動黨不滿。美銀美林一名經濟師解讀說:“選民不滿建制現狀,但同時他們也不想支持太激進的候選人。” 路透社分析指出,選舉結果反映新加坡選民要求的,不是全盤動搖被視為經濟成功基石的現有政治建制,而是較溫和的選擇。 事實上,今次得票力逼執政人民行動黨屬意人選的陳清木,雖強調要加強監督政府,但與其餘兩名候選人陳如斯和陳欽亮相比,他對政府的態度明顯較溫和及有商有量,他的選舉團隊除包括反對派人士,也有人民行動黨人士。新加坡管理大學一名學者說:“執政黨的支持者對(險勝的)陳慶炎以至陳清木都能接受,因為在他們眼中,陳清木不會是弄沉船的人。”(香港明報) 
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35903?tid=16
8月28日,在新加坡總統選舉中獲勝的前副總理陳慶炎到大巴窯體育場感謝他的支持者。(圖:新華社) 新加坡總統候選人陳清木(圖)得票與當選的陳慶炎差距少於2%,分析認為對人民行動黨是一次警號。(圖: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