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帅气小子

要如何开始学密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0-2008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0-2008 06:23 PM 发表
primodial buddha 所指的不會侷限於相上的佛而已,而是指如來藏.
------------
小竹竹作莫你堕入了长见??


我走出來好久了,你都沒發現,原來你在抓住之前的長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0-2008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0-2008 06:18 PM 发表
如是如是, 根本不需要去達到,因為本來就是了, 佛魔一样, 生世轮回一样... 小竹竹是魔也是佛....


那是見的部份,不是修部的,不要搞混哦。。。就好像瀉完肚子跑去吃YOGURT的原理那樣,或是注射B型肝炎疫苗原理那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2# 佐竹 的帖子

你还修什么因為本來就是?, 小竹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6# 佐竹 的帖子

不曉得我講的對不對,有錯要指正阿。。。

哈哈,我不是要考你 。谢谢你的分享
只是想确定一下自己对于他空的理解 别无他意
照这样来看,中观他空派是和中土禅宗比较类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31-10-2008 08:17 PM 发表
不曉得我講的對不對,有錯要指正阿。。。

哈哈,我不是要考你 。谢谢你的分享
只是想确定一下自己对于他空的理解 别无他意
照这样来看,中观他空派是和中土禅宗比较类似


你研究中土禪宗多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0-2008 08:14 PM 发表
你还修什么因為本來就是?, 小竹竹...


。。。從本來就是起修,沒接觸過吧?

忘了問你:那輪迴中的人本來都會輪迴的,你還修甚麼?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10-2008 08:3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10-2008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6# 佐竹 的帖子

的确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0-2008 08:38 PM 发表
的确没有......


表SKIP我

那輪迴中的人本來都會輪迴的,你還修甚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0-2008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6# 佐竹 的帖子

忘了問你:那輪迴中的人本來都會輪迴的,你還修甚麼?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咯..

对了生死即涅盘, 你还修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0-2008 08:43 PM 发表
忘了問你:那輪迴中的人本來都會輪迴的,你還修甚麼?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咯..

对了生死即涅盘, 你还修什么??


看來你都不肯用自己的語言回答。。。你顧慮甚麼?

為了證得生死即涅盤咯,難道你只知不證的?

五蘊是不是我?如果不是,那你為啥用五蘊來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5# 佐竹 的帖子

我从汉传学佛,后期汉传,非禅即净,若说修,我一开始是念佛,禅宗对我来讲很远。讲到佛学,由于尊循导师的思路,我是从印度佛教(主要是初期大乘到原始佛典)下手,才回头过来看中国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1# 佐竹 的帖子
修證的人是他自己覺悟自己已經成就阿羅漢果位呢?還是需要聖者來印證呢?如果是聖者來印證,如果印證的聖者是阿羅漢,那他可能印證出佛嗎?

回复 194# 佐竹 的帖子
我要講的就是佛陀成道時,是誰來印證他是佛的咯,你還不明白?

佛是正等正觉,智慧圆满之解脱者,所以佛有能力自己印证自己是已解脱的大阿罗汗,佛是解脱之道的导师。
声闻弟子是依照佛法-解脱的方法而达到解脱,亦是阿罗汗。基本上成就阿罗汗就是印证自己也印证佛。但毕竟声闻弟子没有佛的圆满智慧,所以最好是跟其他圣者互相印证比较保险。

佐师兄修了那么久,放下了些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31-10-2008 09:23 PM 发表
我从汉传学佛,后期汉传,非禅即净,若说修,我一开始是念佛,禅宗对我来讲很远。讲到佛学,由于尊循导师的思路,我是从印度佛教(主要是初期大乘到原始佛典)下手,才回头过来看中国佛教


原來如此,難怪你的文章那麼充實。

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一種說法,就是禪宗的行者,到了明心見性以後,都以密法作為餘生的修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31-10-2008 09:54 PM 发表
回复 191# 佐竹 的帖子
修證的人是他自己覺悟自己已經成就阿羅漢果位呢?還是需要聖者來印證呢?如果是聖者來印證,如果印證的聖者是阿羅漢,那他可能印證出佛嗎?

回复 194# 佐竹 的帖子
我要講的就是佛陀成道時,是誰來印證他是佛的咯,你還不明白?

佛是正等正觉,智慧圆满之解脱者,所以佛有能力自己印证自己是已解脱的大阿罗汗,佛是解脱之道的导师。
声闻弟子是依照佛法-解脱的方法而达到解脱,亦是阿罗汗。基本上成就阿罗汗就是印证自己也印证佛。但毕竟声闻弟子没有佛的圆满智慧,所以最好是跟其他圣者互相印证比较保险。

佐师兄修了那么久,放下了些什么呢?



原來如此,那這方面的印證是心性上的印證還是別的呢?

呵呵,放下甚麼阿?你要我自己印證自己嗎?
我執法執咯。。陸續放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3# 佐竹 的帖子

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一種說法,就是禪宗的行者,到了明心見性以後,都以密法作為餘生的修持?
---------------------------------------
明心見性还要神密的"苟且偷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0-2008 10:17 PM 发表



原來如此,那這方面的印證是心性上的印證還是別的呢?

呵呵,放下甚麼阿?你要我自己印證自己嗎?
我執法執咯。。陸續放下中。。。

怎么说心性上的印證?

你印证了自己我也不懂啦~
你印不印证得了佛,那你自己知道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0-2008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4# 佐竹 的帖子

只有放下或执着, ALL OR NONE...  没有陸續放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阿竹为我们讲解下~双修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8# das 的帖子

双修?? 对这个不错.... 密教的最特别的修法...  叫阿竹为我们讲解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8# das 的帖子
回复 219# 三法印 的帖子

就知道你們這些臭男人好色

在家居士,有妻室,不算非法。
有妻室的在家居士修行沒有犯法
在家居士把夫妻關係融入修行中是沒有問題的。

你們兩位別把密宗裡面的雙修看成很特別咯,如果你們結婚,還不是一樣會做那碼子事,別跟我說你們是把老婆娶回來供在家裡而已咯。

雙修不是主要修行部分,只有那些貪欲很重很重的人,才有必要從合法夫妻的雙修裡看清楚甚麼是煩惱,甚麼是苦,甚麼是輪迴。

目前,雙修的負面影響就是好像神棍借著神的名譽去為非作歹一樣被一些所謂的「修行人」利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欲了。

還有甚麼疑問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7-2025 07:08 PM , Processed in 0.11053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