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彭子明拖延課題群眾問責‧入伙紙說明會火藥味濃 2010-03-14 12:51
-
總共有17個單位購屋者及代表出席由彭子明召開的“組屋入伙紙說明會”。(圖:星洲日報) -
彭子明:“購屋者邀請政治人物介入,使課題被政治化,我無從插手。”(圖:星洲日報) -
洪女士:“只差水供技術問題未解決,若當局3月尾審核批准料5月可交屋。”(圖:星洲日報) 
[url=] [/url]
1 of 3 [url=] [/url]
(彭亨‧關丹)逾期3年未能竣工的柏丹那花園廉價組屋計劃購屋者,由於不滿當地州議員拿督彭子明太遲挺身處理課題,週六(3月13日)出席由彭氏召開的“入伙紙課題說明會”時群情洶湧、連番質問,使這項說明會差點變成了“責問會”。
這項於週六上午9時30分,在上述廉價組屋底樓召開的說明會,士滿慕州議員彭子明也找來了發展商負責人洪女士、國家房屋公司東區主任阿都拉迪,以及房屋部官員祖基菲列席,負責為眾購屋者說明房屋計劃工程展延完成的問題所在,並回答大家的疑問。 促受害購屋者控制情緒 由於彭氏在致開幕詞時,已要求各位身受其害的購屋者控制情緒,保持心平氣和地聆聽發展商及官員的說明,因此大家都按奈不滿的情緒,耐心聽完全部說明。 然而,到了上午10時45分進入問答環節後,購屋者們開始紛紛起哄,有者責問彭氏為何在課題爆發3年後,週六才肯與購屋者見面、有者不滿彭氏接獲投訴後未給予協助。也有人投訴發展商不守諾言,交屋日期一拖再拖,令他們早已失去信心和耐性。 彭子明回應表示,課題爆發後,沒有人正式邀他介入處理問題,而購屋者年前個別找他投訴時,他已向購屋者解釋了整個情況。 他補充說,購屋者過去邀請公正黨關丹國會議員特別助理沈春祥協助,使該課題被政治人物大作文章及政治化,從中撈取利益,他沒有辦法介入,也沒人顧及他的感受。 沒人邀參加“自救委會” 他說,廉價組屋購屋者上週成立“自救委員會”時,也沒有人通知及正式邀請他參與,他是通過報章,獲知當天一名黃姓購屋者投訴他漠視投訴後,才特別於週六召開說明會。 “我雖然沒有站出來亮相,但是我在過去已多次向水務局及排污公司跟進處理問題,整個過程我都有參與,而發展商在這麼多年來沒有停止過處理問題,房屋計劃不曾被擱置。” 此外,購屋者也要求彭子明給予承諾,從即日起必須認真處理他們的問題,彭氏也當場答應。 出席週六說明會者,除了購屋者及代表外,也包括廉價組屋自救委員會全體委員總共17人。 水供問題影響發入伙紙
發展商:料5月交屋 柏丹那花園廉價組屋計劃發展商洪女士指出,目前該房屋計劃進展被水供系統技術問題“卡”住,而影響入伙紙的申請,一旦他們在3月尾獲得水務局批准,預料可在今年5月交屋。 洪女士在“廉價組屋說明會”上表示,這項完成已近90%的組屋工程,由於在水供系統方面遇到技術性的問題,而遲遲無法獲得關丹縣水務局的支持信,以向關丹市議會申請入伙紙。 “組屋計劃原有的水供系統設計,是直接把自來水從大喉接駁進組屋單位,這個設計在進圖測審核時,已獲州水務局核準,但是到了縣水務局,卻表示這個設計有問題,包括水壓不足以把水送上頂樓。 要求建水槽增加水壓 當局要求我們另外興建一座水槽增加水壓,但是這裡已經沒有地可建了,因此我們只能儘量說服當局,不過我們曾試過數次申請重新審核都碰釘。 早前縣水務局工程師更換後,我們再次提出申請,如果進展順利,應該可在3月尾獲得答案。 如果當局批准了這個設計,我們就開始完成及維修組屋裡的設施,預料可於5月交屋。” 如果當局回拒了有關申請,他們只好再次尋找其他方案,包括在組屋增設水泵室,但這個概念也有其弊病。最終,發展商依然無法保證何時可交屋。 彭子明:不擔心選票流失此外,士滿慕州議員彭子明受詢表示,他不擔心此組屋購屋者因為此課題對他產生的誤解和不滿,而影響他在下屆大選中的選票流失。 “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出來服務人民,是因為人民需要我的協助,不是事事都以撈選票為目的。” 入伙紙說明會火藥味濃 柏丹那花園廉價組屋自救委員會主席陳玟成指出,組屋工程延遲竣工課題不曾被政治化,他也不認同士滿慕州議員拿督彭子明單憑“政治化”之說,以三言兩語來抹殺掉關丹國會議員特別助理沈春祥過去3年來,對購屋者所給予的協助。 “我們(購屋者)的立場是中立,誰能幫到我們、誰真的能做事,誰就能獲得大家的認同。大家的目地是儘快拿到屋子,而不是一邊負擔房屋貸款,一邊還要花錢租屋子,在這種情況下,試問哪一個購屋者不生氣? 沈春祥在接獲我們的投訴後,不但及時現身,而且行動快速,給了我們許多協助和寶貴意見。 最初我們面對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感到很迷惘,就是因為沈氏為我們開路,教我們如何做,提供行動方向,我們才能一步一步地處理問題。” 他表示,沈春祥在與他們接洽過程中,並沒有攻擊彭子明的心理,甚至在涉及相關領域裡,還要求委員會尊重彭子明身為州議員的身份,先嘗試向彭子明求助。 “彭子明在背後付出甚麼努力,我不知道,但過去我親自找過彭子明投訴但找不到,也留下電話號碼叫他聯絡我,但是他最終都沒有回覆。希望他這次真的能與我們配合,努力跟進處理這個問題。”
星洲日報/東海岸‧2010.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