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4-2009 03: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佳龙 于 5-4-2009 10:15 PM 发表 
koren,俺的问题汝还没回答的说
關於重粒子的?
http://www.treknology.org/propulsion1.htm
Negative Mass Warp Drive

  Devised by Robert Heckadon
By the use of a subspace displacementfield, starships are capable of travelling faster than the speed oflight by catastrophically collapsing the space in front of the ship andexpanding the space behind it. But some particles, such as tachyons,are capable of travelling faster than light and exist within normalspace because these particles are composed of negative mass.
Whereas normal mass, which are found inplanets and starships, generates a depression or trough in the fabricof the space time continuum, prohibiting faster than light travel,negative mass generates a crest in the fabric of the space timecontinuum, allowing faster than light travel. By making use of thisfield, Starfleet develops a new mode of propulsion known as theNegative Mass Warp Drive, or Negative Mass Drive.The warp field coils within the nacelles generates a subspace fieldwhose properties “reflects” gravitons in a similar fashion to a mirrorreflecting light. The reflected gravitons causes a phase shift in thenatural gravitational field of the ship allowing the ship to attainnegative mass properties. Resulting in faster than light travel.
The negative mass drive has an advantageover conventional warp drive. Though initially slower than warp drive,with the use of the ship’s impulse engines the negative mass drive canconstantly accelerate the ship until its fuel supply is exhausted.Whereas conventional warp has a maximum warp limit. This is becausewarp drive can only collapse and expand space at a certain rate whichleaves this limit. Negative mass drive allows the ship to “exist”beyond the light barrier, and is still subjected to basic physics, suchas acceleration.
By reason of power conservation, theengines only reflects 51% of the gravitons generated by the ships mass.Because reflecting 50% of the gravitons will cancel out the effects ofthe remaining 50% of the un-reflected gravitons, neutralizing the shipsspace warp. The added 1% allows the ship to travel faster than light.It would make no sense to use 100% power where it is not needed. Unlikequantum mechanics, whose nature is very turbulent, relative physics isvery laminar, or smooth, which substantially reduces the risk of a shipbeing sheared apart by the jump to warp speeds with the negative massdrive.The engines are powered by standard matter/antimatter reactions. Sincethe engines themselves only requires a certain amount of power, morespecifically equivalent to warp 4, the remaining antimatter power isthen channelled to the impulse engines to allow the ship to accelerateat a much greater rate. In many cases, ships whose warp power conduitsand the impulse engines are almost literally metres apart the shipsthat normally have the new engines installed. Sometimes even shipswhose warp and impulse drives share a common power source, such as anintermix chamber. This results in reduced refit time and reducedmodification and redesign of the ships. Such ships include the Intrepidclass, Defiant class, Akira class, as well as the retired Enterpriseclass (Constitution 2 class).
With this new drive, there has been someheated debate as to what happens when the instant the ship jumps towarp. For that instant, the ship attains exactly 50% space inversion,which results in 100% neutral space warp. Most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agree that the ship travels at light speed, warp factor 1. But thereare some maverick scientists who believe that for an infinitely smallamount of time, the ship attains warp factor 10, infinite velocities.Because of the advantage of constant acceleration, some speculate thatwithin several months of acceleration with the negative mass drive canallow the ship to reach speeds equivalent to transwarp speeds orslipstream velocities
References:
Star Trek Enterprise
Cold FrontNova: The Elegant Universe
http://www1.shore.net/~ewall/
Exodus Earth (TLC)
http://www.autodynamicsuk.org/Particle%20Propellant.htm
----------------------------------------------------------------------------------------------------
“核融合是恆星級太陽爐發電燃燒的主要方式。 我把裂變和聚變搞迷糊了“ “……核融合关太阳炉什么事?“
沒有關係。。。我手快把“爐“這個字也打了下去。
Sun's Energy productionEnergy is produced by exothermic thermonuclear reactions (nuclear fusion) that mainly convert hydrogen into helium. The core is the only location in the Sun that produces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heatvia fusion: the rest of the star is heated by energy that istransferred outward from the core. All of the energy produced by fusionin the core must travel through many successive layers to the solarphotosphere before it escapes into space as sunlight or kinetic energy of particl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lar_core
-------------------------------------------------------
我寫: “所以,最好給我遇上外星人還有給我發明什麽蟲洞跳躍機啊。。。。“
這裡是指地球人搞個新的發明。。。 又不是說那些是外星人專門的技術。。。也沒有說“MS、宇宙殖民地、Veda、卫星炮、GN Drive等的存在本身也都是外星科技“
那句話是和前一句話在一起的。。。
“核融合是恆星級太陽發電燃燒的主要方式。 我把裂變和聚變搞迷糊了。 其所需要的科學了解及技術難度在現今的世界是難以達成而且耗資比核裂變的核子爐相差是天和地。“第二句話只是拿來説明核融合的東西。。。
我本意只是要說希望接下來的Gundam故事會有更加多的新的科幻技術點子,然後期間會遇到外星人。
既然Gundam Seed 連宇宙鯨魚骨頭這種謎樣的生物遺骸都出來了,那麽外星人不是成爲以後可能會在任何的Gundam故事出現了嗎? |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38# koren 的帖子
然後期間會遇到外星人。??
macross frontier 这套老anime就有提到与外星人战斗了。 |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lix_123 于 7-4-2009 11:41 AM 发表
然後期間會遇到外星人。??
macross frontier 这套老anime就有提到与外星人战斗了。
這個Macross的故事原始設定一開始就是有外星人出現了。第一輛Macross太空堡壘就是因爲外星人的太空戰艦掉到地球上。因禍得福,地球人得到外星人的各種技術和導致地球實現世界統一政府,然後又因爲這個Macross導致地球和外星人開戰而且被炸得稀巴爛。Macross 的宇宙世界是宇宙裏面有各類外星人/智慧体的存在,不管是zentraedi還是Frontier裏面的大蟲。
Gundam反而只是人類和人類之間的戰鬥,沒有外星人。
所以希望以後Gundam會有外星人的元素啦! |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鐵士代諾 于 8-4-2009 00:50 发表 
木星....我只聯想到玻色子跳躍...
假如没错的话,CROSS BONE GUNDAM也是跟木星有关系的是吗??? |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之前我在forum看过一张图是由天人的老伯画成的KFC 老人。
不懂谁有?可以发上来给我吗? |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4-2009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個地方看到的
核融合
就當這是科幻與現實的番外篇吧!只是好像核融合比較接近現實一點 :p。
現代的核電廠使用的發電技術,稱為「核分裂」,是利用中子撞擊一顆重原子(通常為鈾或鈽)後,重原子會「分裂」成兩顆輕的原子,並在過程中放出能量。核融合則是相反的過程,將兩顆輕的原子核對撞後,形成一顆較重的原子,並在過程中放出能量。不論哪一種,能量的來源都是核反應的過程中減少的質量,透過愛老的著名公式 E=mc² 轉換。
核分裂技術最早在 1940 年代初試驗成功,1954年蘇聯就有第一個核能發電廠在運轉了。相較之下,核融合(亦稱核聚變)技術大約在 1950年代初試驗成功,但直到五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是個近在眼前,卻搆之不及的夢想。核融合技術到底是為什麼這麼吸引人?為什麼經過這麼久的研究還沒有個結果?

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核融合反應爐
核融合的原理
前面說過了,核融合是將兩顆輕的原子核對撞後,產生出一顆較重的原子(和其他粒子),並在過程中放出能量。這種反應是星球發光發熱的主要能量來源,也是氫彈威力比核分裂彈更大的主因。
原子由帶負電的電子、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質子和中子在原子的中心組成原子核,電子則在外面繞圈圈。正常情況下,同樣帶正電的兩顆質子應該會互相排斥,但在原子核的那種超小的距離尺度下,另一種稱為「核力」的力量會強過電磁力,讓質子和質子(透過中子)可以黏在一起。
要把兩顆原子核撞在一起(電子與核融合反應無關)是非常困難的:兩顆原子核同樣各自帶正電,因此實際上把兩個原子核撞在一起時,也會有一股相斥的電磁力必須要克服,直到兩顆原子核近到核力的影響大於電磁力時,兩顆原子核就會「啵」的黏在一起,核融合就發生了。
核融合的困難
要如何克服原子核間相斥的電磁力,就是核融合至今還在實驗階段的主因。在太陽內部和氫彈這兩個已知的範例中,都是靠加熱反應的物質到極高的溫度(太陽是因為內部的高壓和持續的核融合反應,氫彈則是因為先引爆了一顆核分裂彈,使得核融合的環境能達成),使各別的原子核有足夠的動能穿過電磁力的壁壘(稱為庫侖障壁),靠近到核力可以發揮作用的距離。
在反應爐中產生這種超級高熱,以維持核融合反應的發生,是目前兩種最可行的方法中,看起來比較有希望的核融合方法。利用甜甜圈型的電磁場,可以將帶正電的原子核(電子因為高熱已經被扯離原子核,形成電漿)封閉在反應爐環狀部份的中心,並且發生反應。這種反應爐的技術挑戰在於高溫的維持 --理論上反應爐「點火」(提供初期的能量,直到核融合反應能發生)後,核融合反應的能量之大,應該要能在維持高溫之餘,還要有額外的能量供給出來。但目前為止的試驗爐最高輸出能量只能達到輸入能量的 70%,自然無法維持核融合反應。剛開始興建的 ITER實驗反應爐預計 2018 年完工,綜合了以往各反應爐的經驗,預計將首度達成輸出大於輸入的目標,並且維特點火時間至少 400 秒。最終 ITER或許可以達成輸出能量為輸入能量的 5~10 倍,並點火 1000 秒,但即使如此,仍不足以商業運轉 -- 要等到再下一代的 DEMO,達成輸出為輸入能量的 25 倍以上,才有可能做為經濟的發電方式被人們利用。
另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利用鐳射來進行核融合,稱為ICF。燃料會被做成針頭大小的小彈丸,並由四面八方發射鐳射到這個目標上。當鐳射射到燃料丸的表面時,會瞬間引爆燃料丸的外殼,爆炸產生的震波如果能均勻而且同步的從彈丸的表面傳到彈丸內部,就能壓縮最核心的燃料到能引發核融合反應的程度。核融合反應一旦發生,連鎖反應就能將燃料丸剩餘的部份燃燒一空,產生大量的能量。一直以來,用這種方式進行核融合都很失敗,因為引爆燃料丸需要多個鐳射束精確的同步點燃燃料丸,但最近在鐳射技術上的發展讓美國對鐳射核融合的興趣再度大增。即將完工的 NIF 就是第一個有會達成點火的鐳射式核融合反應爐,預計 2009 啟用,2010 年就可以知道這種方式到底有沒有前途了。下一代的系統是歐洲預計 2010 年開始興建的 HiPER,因為使用低能量的鐳射,有可能為商用運轉的 ICF 鋪路。
核融合的燃料

D-T 反應
任何輕原子核理論上都能撞在一塊產生能量,但原子序愈高的元素(即質子愈多),原子核間的排斥力就愈大,引燃的條件也就愈苛刻,所以大部份的研究都放在最輕的幾種元素上。最有前途的燃料組合有三種,分別稱為 D-T、D-D 和 p-11B 反應。
D-T -> 4He + n
D-T反應的燃料,是氫的同位素氘(一顆質子一顆中子)和氚(一顆質子兩顆中子),反應之後會產生氦、一顆中子和能量。D-T反應是目前所有核融合反應中最有前途的一個,因為它的反應溫度最低,比較容易達成。兩種原料中,氘是一種穩定存在於自然的物質,海裡就有一大堆,但氚因為是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只有 12.32 年,因此自然中含量極其稀少,必需要靠鋰的核滋生反應來取得。這使得 D-T反應仍然會受到鋰來源的限制,但估計燃料來源至少可以撐個 5000 年沒問題。D-T 反應還有一些安全上的問題,等一下會再另外說明。
D-D -> T + p
->3He + n
D-D反應是拿氘和氘反應,因此燃料來源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D-D反應有兩種不同的反應式,一共會產生氚、氦-3(少一個中子的氦同位素)、質子和中子,當中氚還可以再和氘進行 D-T 反應。可惜和 D-T反應相比,D-D 反應需要 D-T 反應 30 倍的能量密封性(因為反應所需的溫度高很多),而且產生的能量也比 D-T 反應少 68 倍。
p-11B -> 3 4He
p-11B 反應是拿質子去撞硼最常見的同位素硼-11,產生三個氦原子核。這種反應的特色是沒有中子的產生,但反應所需的溫度約是氫同位素反應的十倍,產生的能量卻只有氫同位素的 1/2500,因此之前提過的兩種核融合反應方式,都不再適用。
核融合的危險
常有人說核融合是安全、乾淨的能源,其實並不儘然。核融合反應爐確實不可能發生像核分裂反應爐那樣的大規模融爐和輻射外洩事件,因為發生核融合的條件實在太苛刻了。以磁場限制型核融合反應爐來說,只有磁場稍有不穩定,反應爐內的燃料就會立即喪失反應能力,反應爐也會立即熄火。可以說目前開發核融合發電的所有困難點,正是未來核融合爐使用時的保障。
但另一方面,使用的原料是不是安全,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氚之前說過了,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如果外洩到了大氣中,一樣會有幅射汙染的危險。但還好的是,氚的半衰期只有 12 年,和核分裂原料動軋數百萬年的半衰期相比,對環境來說是安全很多。
此外,核融合產生的中子因為不帶電荷,因此不能被留在電場中。這些高能的中子會撞擊反應爐周邊的材料,久而久之,有一定的機會將周圍的的材料轉變成輻射廢棄物(這就是為什麼 p-11B 反應也在研究之列的原因)。目前有不少和反應爐同步進行的研究,是在於採用什麼樣的材料能減少輻射廢棄物的產生,不過往好處想,再慘也不會比現有的核分裂反應爐慘啦 XD。
[ 本帖最后由 yuno 于 10-4-2009 11:2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09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於是從別的地方轉過來的,不能說這些100%正確
劇場版要等到2010年哦?
GUNDAM的一切都是基於米拉夫斯基粒子架構之上,不過日本人真會扯還可以扯一套物理學:
米諾夫斯基物理學 Minovsky Physics
此部份為詳細列出米諾夫斯基物理學的基本原理、有關米諾夫斯基物理學的應用技術、請參考米諾夫斯基粒子應用技術條目。
米諾夫斯基物理學會於UC 0045成立於Side 3殖民星。他們的主要研究為核融合爐。於UC 0047 Minovsky-Ionesco核融合爐開始研發、此種核融爐使用的為氦3-氘反應。以其發明者命名、這種核融合爐是一種清潔的核融合爐。因為它並沒有放出輻射。(中子)此種核融合爐所使用的核反應為:
{}^3_2\mathrm{He} + {}^2_1\mathrm H \to {}^4_2\mathrm{He} + \mathrm p (energy released: 18.35 MeV)
此種反應使用氦的一種非常稀有的同位素氦3(兩質子一中子的原子核)。氦3被使用於與氘原子(重氫)來組合成穩定的氦4(一般氦氣)和一個單獨的質子。因為質子帶有正電荷、所以很輕易就能夠被電磁場拘束。最大的問題就是氦3的稀有度。在地球上非常的少、只有在將開採完的鈾礦中可以找到。而鋼彈世界中的因為使用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因此需要大量的氦3。這就是木星船團開始定期往來地球圈和木星的原因、鋼彈世界中的大量氦3都是來自木星。要注意的是此種核反應在現實中並不可能大量出現、因為氘-氘之間會先互相反應。而且、大量的氦3在月球上被發現、不過當然、在木星有著更多。 |
|
|
|
|
|
|
|
发表于 26-4-2009 0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9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gundam 00 到底有几集? 我在popular 有卖,(25 集), 是不是已经完结的?可是我又看到你们说什么sesion 1 and 2, 有什么不一样(还是2个的故事是由连接的?)?如果2 个加起来是多少集呢?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5-5-2009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2009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谁有OOP,OOV,OOF所有的故事的网络?(要汉语的) |
|
|
|
|
|
|
|
发表于 2-6-2009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8-2009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最喜欢砂纸和614这一对,以普通人卷入战争的角度来描写。(小宇宙爆发的看过太多了)
看着他们从路人慢慢经历一切一切。。。还有最后被控制变光碟眼,但却留下泪水
本来很期待他们的重逢,没想到用裸飘来带过,有点失望
最后相遇也没什么爆点 (至少接个吻嘛)
期待剧场版
[ 本帖最后由 小心地雷 于 28-8-2009 11:0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0-8-2009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9-2009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大大!那里可以下载或找到相关的网站观看mobile suit gundam 00v 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