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斥安全受威脅‧那廂強調病患沒外出‧幼稚園療養院各有說詞 2010-02-10 15:37
(彭亨‧關丹)不滿精神病患療養院設屋旁,幼稚園業者擔憂自身及學童安全受威脅。
在阿羅阿卡設立教會幼稚園的傳道邱武發(42歲)指出,本身是於2003年開始,在教會的半獨立雙層洋房承辦幼稚園。 他說,結果毗鄰的洋房於翌年設立精神病患療養院,讓他擔心家人及學童們的安危。 擔心家長不把孩子送讀 “隔壁充作精神病患療養院後,我們感到很困擾,也擔心家長知道真相後不敢把孩子送過來,我們認為這已造成利益上的衝突。” 他表示,本身隨後於2007年就提出問題向關丹市議會作出投訴,並因此而與療養院負責人產生嫌隙,甚至發生暴力事件。 “第一次是發生在2008年6月16日,當時我正在車裡,而他突然來到我車旁扯住我的衣服,然後揮拳打在我臉上。 第二次是發生在今年1月29日上午,當時有4輛車去拜訪療養院,但其中卻有一輛車阻擋在我幼稚園的鐵閘前,我便要求他們把車子移走,可是隨後便有數人從隔壁家出來跟我爭吵,甚至其中一人以高爾夫球棒打我的腿。” 斥療養院沒設招牌 此外,他表示,儘管對方在隔壁經營精神病患療養院,但卻沒有在屋外設立招牌而令人質疑。 “同時我也不明白,為甚麼德倫敦州議員陳漢祥願意發出支持信給對方,讓對方的精神病患療養院在住宅區里經營。” 他繼而指出,本身曾目睹療養院裡的病患獨自外出購物,並認為這已造成附近居民的一種安全威脅。 “我甚至還看過對方允許療養院裡的病患,拿著刀在庭園裡進行割草砍樹工作,萬一病患失控怎麼辦?所以我覺得精神病患療養院不適合在這裡設立。” 不過,詢及療養院裡的病患是否曾作出任何騷擾鄰居,或具有攻擊性的舉動時,邱氏則表示從未發生過,而他只是防患未然。 療養院負責人:鐵門常鎖拒病人外出 針對邱武發的不滿和指責,精神病患療養院負責人沙迪雅(54歲)受詢時指出,本身是與病患住在同一間屋裡,幾乎是24小時和病患生活在一起,故安全不應成為課題。 “而且我也必須強調,平日我都是把家裡鐵門鎖上,絕不允許病人獨自外出,所以我不明白為何對方會說看到病人自己走出屋外。” 他說,本身只有一週2次,即週三及週六攜帶2名病情已穩定的病人,一齊外出買菜及日常用品。 “雖然他們曾是精神病患,但他們也是人,在情況好轉後他們仍需與社會重新接觸,而不是把他們永遠關在屋子裡面。” 對於被指讓療養院的病患持刀進行修砍枝椏,沙迪雅略顯激動地反駁沒有這樣的事,並表示除非邱氏出示諸如照片等的證據,否則不能對他做出口說無憑的指控。 “沒有證據,他要講甚麼都可以,如果我真的讓病人拿刀在園子里活動,那他應該拍照起來作證據。” 指對方要求勿豎立招牌 至於被指屋外沒有設立招牌而令人質疑時,沙迪雅表示,本身於2003年獲得關丹市議會發出的執照後,已準備豎立本身的招牌,惟當時邱氏要求他勿這樣做。 “他說怕學生的家長看到後,會抗拒把孩子送到此處上課,結果多年來我都沒有豎立招牌。” 此外,沙迪雅也曾於2008年6月16日,同一天就本身遭邱氏在左臉掌刮兩巴而報案。 “當天是他先動手打我,而我只是把他推開,絕對沒有出手打他。 至於第二次的暴力事件,根本與我無關,我覺得這是對方趁機作為攻擊我的手法。” 為了證明本身沒有涉及第二次的暴力事件,他也向記者提供當天涉案者的電話,要求記者親自向當事人查明真相。 去年曾接市會取消執照公函 另一方面,沙迪雅也出示本身執照因多次遭邱氏投訴,而於2008年5月間一度被關丹市議會取消執照的公函。 他說,而經過多個非政府組織和團體聲援,及德倫敦州議員陳漢祥發出支持信函後,該療養院於兩週後獲市議會恢復經營執照。 “這個療養院主要是以公益角度作為出發點,因為我在這領域服務了20多年,知道很多家有類似病患的問題,因家裡無法照顧他們,而政府醫院又無法收留,家屬只好把他們送來這裡。 部份病患的家屬會定期到來探訪他們,有的則是被家人遺棄在這裡,所以我們都是盡能力來照顧他們,包括通過公益機構捐獻糧食及義款給我們。” 獲左鄰右舍正面反應
實地瞭解才發支持信 德倫敦州議員陳漢祥 “我是在實地巡視及瞭解有關療養院,並獲得療養院左鄰右舍提出正面的反應後,才發出支持信給療養院繼續在此處操作。” “在參觀療養院過程中,我發現住在裡面的病患都很安靜,也沒有作出甚麼攻擊鄰居的行為,所以我覺得沒有問題。” “而且我也曾訪問過一些鄰居,他們都表示不反對療養院設在此處,甚至有者也曾到療養院幫忙及捐助物品。” “我認為只要這些病患沒有做出干擾鄰居、無故吵鬧的舉動,在此處設立精神病患療養院不應是問題。” “我會跟進這問題,也會向投訴者瞭解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