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 投名状 The Warlords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0-12-2007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和女朋友看回来
觉得还真的蛮不错...一向来都比较喜欢剧情戏,因为我觉得剧情代表了整套戏的灵魂
之前上面说的pursuit of happiness实在让我感动,所以I'm the legend 我也会去看,因为还没有看,所以还不能对这两部戏来个评分。可是我觉得中文电影和英文电影不能做比较,因为我觉得中文电影是比较能贴近我们的生活,感觉比较有亲切感。
庞青德死里逃生(不能说是死里逃生,他是装死的)的时候出现的对白:我已经死了,也就代表他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投名状他不相信,所以电影有提到,他不发一言,这一段已经埋了一个伏笔,接下来剧情的铺成就如大家想象一样了。。。。
说他坏,其实也并不是,只是那分无奈,记得射杀4000兵时的一滴眼泪吗?
整个故事几乎都围绕在他的身上。
另外觉得好奇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看到午阳喊的一句:大哥是对的,大哥是对是那么的好笑呢??其实有那么好笑吗?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哥比喻成我们的政府,我们坚信大哥是对的,是对着自己而笑吗?还是看到这个社会上面的现实而笑吗?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9 @乐行者~阿酷 的帖子
午阳喊的一句:大哥是对的,大哥是对是那么的好笑呢??
其实,我也觉得不好笑,我还蛮喜欢那一幕,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有感觉咯。。。
如果,是我也应该像午阳那样重复。。。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SQ 于 20-12-2007 08:21 PM 发表 
午阳喊的一句:大哥是对的,大哥是对是那么的好笑呢??
其实,我也觉得不好笑,我还蛮喜欢那一幕,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有感觉咯。。。
如果,是我也应该像午阳那样重复。。。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好笑的
他一再的重复是对于自己的坚信~一直坚信....一直坚信..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乐行者~阿酷 于 20-12-2007 08:08 PM 发表 另外觉得好奇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看到午阳喊的一句:大哥是对的,大哥是对是那么的好笑呢??其实有那么好笑吗?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哥比喻成我们的政府,我们坚信大哥是对的,是对着自己而笑吗?还是看到这个社会上面的现实而笑吗?
你做人不会真的就是那么认真吧?
大家会笑是因为这一幕有点“无厘头”(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导演的用意),但这一幕和周星驰戏里常用的伎俩有点相似。无厘头的对白:
甲问:“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对的?”
乙说:“因为。。。我觉得他是对的”(给不出任何理由)
以上这个对白,可以很真经八百,也可以让周星驰/吴孟达/酱爆演的非常搞笑,所以这就是有些人觉得很搞笑得原因。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乐行者~阿酷 于 20-12-2007 08:59 PM 发表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好笑的
他一再的重复是对于自己的坚信~一直坚信....一直坚信..
我看这幕我也笑了!! 我笑是因为觉的姜午阳太可笑,可怜又好笑!毫无城府地坚信大哥是对的,打战他可以很凶狠,没人性!但是讲到兄弟情他顿时变得像只纯情的小绵羊,应该讲像只羔羊才对。。。。。。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y_loon 于 20-12-2007 10:43 PM 发表 
我看这幕我也笑了!! 我笑是因为觉的姜午阳太可笑,可怜又好笑!毫无城府地坚信大哥是对的,打战他可以很凶狠,没人性!但是讲到兄弟情他顿时变得像只纯情的小绵羊,应该讲像只羔羊才对。。。。。。
那天我们4个大男人去看。其他都笑了,只有我没有笑。
可能是我比较动清末历史因素的缘故吧。我已经很入戏了,体会到那种悲情。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具深度的【投名状】
关于【投名状】观后感,故事情节分析,已经有很多人讲了。
在这里我想对一些未讨论过的空白做一点补充。
1)徐静蕾对赵二虎与庞青云的感情分析。
赵二虎还是强盗的时候,是个不解风情,强行上马的浑人,徐自然不满。赵对徐有恩,对徐也一往情深。徐内心其实也是很喜欢赵(不然赵被官兵鞭打头额,徐就不会同感身受),可是却由于房事不圆满,屡次虽想逃离,可是天大地大,无处容身,最终还是乖乖回去。
庞青云与徐则是个性投合,两人都很有才气。徐一时失身于庞,对庞无法忘怀。庞在废墟时是个失意的人,徐却给庞燃起希望,因此种下了情根。
苏州一战,徐千里遥遥而来,为了见庞。可是经历了战争沧桑的赵二虎,已经不是以前的赵了。自从他的乡人因强奸民女被杀,赵的思维不再只是局限在盗贼讲义气的框框里。赵已经懂得牺牲自己成就众人的道理 --- 当个人民英雄。
所以当庞对徐说他想当英雄时,徐的模样简直就是难以相信。后来徐也是淡淡的转述赵向当英雄的话给庞。
赵的心理变化,逐渐改变了他的浑人个性。赵不再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人了。
攻陷南京之后,赵有权有势,生活水平的大为改变,徐自然很满意,而且也看得出赵变得温柔了。
可是徐周旋在庞与赵二人之间而无法自拔。他对金城武分析窗帘的道理,就看得出她不舍二人。
2)庞杀赵二虎的原因。
赵二虎在攻陷南京后私分军饷,就是一条死罪,朝廷绝对放他不过。庞以其让赵被朝廷明令处死,身败名裂,不如用一个能保全他名声的方法解决,就是私底下干掉他。
可是庞的心理其实并不简单。表面上庞有一个很伟大的目标,为了让人民不受欺负,获得温饱。可是潜意识里,庞却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图权势的人。
庞是个极为聪明,狡猾的人。从他装死开始,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这也看得出他并不是重义气的人,心里没有想过要与兄弟同生共死。后来他说服赵一班人加入朝廷,借助他们的力量图谋名利。表面上是为国为民,其实只是为了报复魁字营,以及贪图升官发财。这点从他的激进就已经看得出来。
所以在苏州一战,庞不能放过苏州城内4000多太平军,原因有二:
1)倔强的太平军不肯纳入摩下。
2)太平军无粮,想分得一份。
其实庞有10日的军粮。原本预算要用二天攻下苏州,经赵的单独说服敌军放弃抵抗,就已经省下了2天的粮。其实为了信义,把二天军粮送给太平军也无不可。可是庞就是信不过,一半害怕太平军使诈,一半为了存更多的军粮进取南京。其实进取南京真的那么重要?给魁字营捷足先登的话,又有何不可?庞给自己的理由是为了南京的人民。自己上位后,能为老百姓请命免税赋。其实内心里还不是想立得大功?
庞是一个为了实现内心欲望,用仁义来说服自己,包装自己欲望的人。所以庞一直认为他没有做错,一直认为他是为了人民。
3)慈僖杀庞的原因
庞向慈僖请求免去南京税赋三年,不先向太后谢封赐之恩,就已经得罪太后。太后要不答应,就落得个不体恤民苦的恶君。答应了又是一笔损失。所以就派人在上任大典上干掉庞。
庞只是小官,不懂朝廷黑暗,结果是自作自受。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0-12-2007 11:13 PM 发表 
关于【投名状】观后感,故事情节分析,已经有很多人讲了。
在这里我想对一些未讨论过的空白做一点补充。
1)徐静蕾对赵二虎与庞青云的感情分析。
赵二虎还是强盗的时候,是个不解风情,强行上马的浑人, ...
强顶!很棒的分析!只是我觉得,庞清云的治国之仁还是有的。即使你说他很自私很自利也好。射杀4000人时他流泪了算是一个证明吧。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7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0-12-2007 11:13 PM 发表 
关于【投名状】观后感,故事情节分析,已经有很多人讲了。
在这里我想对一些未讨论过的空白做一点补充。
1)徐静蕾对赵二虎与庞青云的感情分析。
赵二虎还是强盗的时候,是个不解风情,强行上马的浑人, ...
关于第二点
你应该还漏了一点就是庞青云是汉人而不是满清人,以一个汉人却平息了当时对满清政府构成威胁的太平军,大大的销了满清人的面子,所以太后要杀庞青云。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20-12-2007 11:18 PM 发表 
哈哈,你如果看宣传TRAILER里,刘德话曾经在私分军饷那段用他的原声讲"马大人,马将军!"。也就是讲他们把主角的名字在LAST MINUTE的时候才改掉。
在这样的大男人的戏里,许的戏份可以如此的多而且没有影 ...
对啊
她可以说是串起全部人戏分的角色
不过我还是觉得她不过不失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走肉行尸 于 20-12-2007 11:32 PM 发表 
关于第二点
你应该还漏了一点就是庞青云是汉人而不是满清人,以一个汉人却平息了当时对满清政府构成威胁的太平军,大大的销了满清人的面子,所以太后要杀庞青云。
我觉得太后要杀他,是因为不会做官,要求朝廷免去三年赋税的原因。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走肉行尸 于 20-12-2007 11:32 PM 发表 
关于第二点
你应该还漏了一点就是庞青云是汉人而不是满清人,以一个汉人却平息了当时对满清政府构成威胁的太平军,大大的销了满清人的面子,所以太后要杀庞青云。
正史上曾国番还是好好的。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0-12-2007 11:13 PM 发表 
关于【投名状】观后感,故事情节分析,已经有很多人讲了。
在这里我想对一些未讨论过的空白做一点补充。
1)徐静蕾对赵二虎与庞青云的感情分析。 ...
海神还是一样,什么都喜欢分析
昨天看了投名状,看的过程眼睛是湿的,除了剧情有点感人外,
想到了自己的感情世界。。。。
所以,虽然剧情发展我都看着,都记得,
但画面其实不太记得了,也没想拿什么来谈,
就潜水了。。。。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
当庞派人去刺杀二虎后
自己在房间喝酒跟二虎道别的时候
庞有没有哭呢?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20-12-2007 11:23 PM 发表 
强顶!很棒的分析!只是我觉得,庞清云的治国之仁还是有的。即使你说他很自私很自利也好。射杀4000人时他流泪了算是一个证明吧。
很久的N年前,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觉得小说里面所说的复杂感情变化是假的,现实中不可能会出现。
可是后来年纪渐长,我才知道原来人心是挺复杂的。
我有点了解庞青云,因为他有点像我。
我了解自己,因为我学佛,看得清楚。
这种人有时表面上他干的事是为了众人的利益,可是内心深处还是为了自己,以自己为重。
人心有很多层次,一层一层往下。越内层的心理,越影响着表层的心理。
有时表面的情绪,义正词严只是一种伪装。
所以这部电影令我很佩服导演对人性的深刻体会,而且还能够很细惯的用电影表达出来。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7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3528 于 21-12-2007 12:50 AM 发表 
海神还是一样,什么都喜欢分析
昨天看了投名状,看的过程眼睛是湿的,除了剧情有点感人外,
想到了自己的感情世界。。。。
所以,虽然剧情发展我都看着,都记得,
但画面其实不太记得了,也没想拿 ...
我没有掉泪。
不过我见到一对情侣,两人都在擦眼泪。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