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方人也

马大中文系气数未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7-2006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補充一點。

我記得何丙郁教授是受英文教育的。他以前上馬家輝和鄭培凱在香港電臺主持
的《文化超現代》時曾說過,他的中文是小時候父親在家裏每晚教他念四書五經
學回來的。

一個英校出身的中文系主任尚且懂得“致力於提高中文系古典組的實力和聲譽”,
中文系科班出身的人難道反而不如他嗎?難怪鄭老師如此慨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7-2006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大中文系一场令人期待的对话会终于结束了。会议是结束了,但是疑惑却未解开。对话内容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百思不解。原本应该是一场民主的对话,最后却因为“老师还没吃午餐,我们不要饿坏他们”而变成一场个人意见发表会。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感激系主任苏博士在百忙中抽出极为宝贵的时间,语重心长地向学生解释事情的原委。也因此,我们更要记住苏博士说过的每一句话,并仔细地思考与理解。

一开始,苏博士就与大家重温马大中文系的创系历史与宗旨,并说明马来文课须占中文系课程的30%,马来文课的开设是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可以宣扬中华文化,又可以促进文化交流,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出发点。本来马来文课应该吸引友族学生来修,但是由于系主任不清楚开放课程给全校学生选修的程序,造成这些课出现有课没学生的情况。外来的学生不多,这些原本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的马来文课,就越过界到语言文学组,成为我们华裔学生选修的课。我们从来没有置疑30%马来文课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系方总该有义务开办足够的中文课给语言文学组的主修学生吧?

对话会当然少不了请愿书的内容。首先,苏博士说明课程安排是课程小组的任务,言下之意就是课程安排不是属于他的职务。但是,课程小组组长张博士澄清,她是今年6月才受委课程组长,而今年的课早在四月的会议已经设定。这不就说明,其实今年的课程安排系主任也是决策者之一吗?就算当时课程小组已经成立,试问,系主任就真的没有责任了吗?中文系之所以选出一个系主任,不正是因为需要一个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理智清醒的领导者来进行协调 、监督工作吗?如果连课程安排都不关系主任的事,那么系主任又需要来做什么呢?

关于研究方法以马来文授课一事,系主任说开办此课是因为很多同学不会写毕业论文。但是,毕业论文都以中文书写。院长、学生都认为以马来文课教学不妥当。请愿结果,此门课明年将取消,并重新申请另一门以中文教学的文学研究方法。这也是很奇怪。无需院长、学生的提醒,也应该知道文学文本的研究以中文进行比较妥当。既然如此,系主任当初为何坚持以马来文授课呢?

关于本学期必修课只有一门一事,系主任归咎于负责唐宋词的老师。说该老师坚持唐宋次很重要,一定要列为必修课,但是大三的课程配套宋词只是选修,所以电脑不能操作,只好改回选修,因此造成课程安排混乱的局面。系主任为自己今年1月刚任主任为由,不清楚程序,而造成学生的不便,向大三学生道歉。据知,将唐宋词课列为必修课是全体老师的意见,非个别老师意见。问题来了,就算是该老师建议将宋词列为必修课,又有何不对,为何该老师要承担系主任的错误?系主任自称刚上任,不清楚程序,这个更奇怪。苏博士数年前不也是中文系的系主任吗?是年代久远把程序忘了,还是院方将程序改变了?

至于讨论的重点,为什么马来文课比中文课多?令人惊讶的是,系主任竟然不觉得这是问题。在大家头上出现无数问号的时候,苏博士以他丰富的研究经验,振振有词地推出了多套理论。

第一、成就论:苏博士说明,过去几十年来的马大中文系学生,包括他每年都要修一两门马来文课。况且,过去的课程都能培养出像陈广才(包括系主任)那样有成就的学长,证明多修几门马来文课无伤大雅。稍有分析的能力的人都不禁会问:这是什么逻辑?陈广才学长之所以成就部长之位,难道就是因为读了中文系吗?而且有没有成就是别人说的,怎么说自己读了类似的课程,也一样有成就呢?

第二、年代论:苏博士强调,在1988,1999中文系全盛时期有13名讲师,也只不过开办13至15门中文课。现在只有9位讲师,还是能够保持15门,怎么会说中文课不足呢?应该说“进步”才是。苏博士这一套理论乍听之下,甚有道理,一句“还比全盛期进步”博得了全场的掌声。

然而,再华丽中听的说辞也抵不过铁证如山的数据。据知,80年代末马大实行的是学年制,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每一门课上28周56小时,含金量比现在14周28小时高)。单主修的最低课数要求是:大一3门、大二最少5门最多7门、大三也是最少5门最多7门。也就是说,那个年代的中文系单主修学生最少要完成13门中文系的课,不可以超过17门。因此,中文系只要提供13门中文课,就可以完成基本要求了。有的学年还开到15门课(比基本要求多出2门)。那时的主修学生可以在不需要选修马来文教学的课一样可以完成中文系学士学位(若要多修几门马来文的课也可以)。

但是,现在学期制的中文系主修学生总共要修60个学分(20门课),才符合毕业条件。20门中文课是基本课数,然而今年的中文系居然只开了15门,也就是说主修的学生选完所有的中文课,还是少5门,还得在马来文课中另外选上5门才足够。由此可见,苏博士的比较只是偷取对他的论调有利的年代迷惑学生。明明是退步,还好意思讲成这是“进步”。

第三、官方论:以前系主任针对课程编排总是以“政策问题”来回应。对话会上,课程组长说明将根据院长的指示,将增加至少5门中文课。据说,院长在会议上说,就算中文系要开办超过20门中文课(如2001年),院方也不会干涉。这不就证明了中文系要开足20门或更多的中文课,其实没有牵涉所谓的“政策问题”问题吗?因此,苏博士的官方论实无立足之地。

在苏博士一番解说之后,终于进入令人期待的提问环节。提问开始,气氛转僵,苏博士脸色开始改变,在场学生也不例外。勉强回答了2个问题后,学生发问第三个问题:为何系主任在开学期间出告示“鼓励”大三写毕业论文和大二将来要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最好”和“一定”要选修研究方法课?这是系的决定还是系主任的个人决定? 为何如此仓促规定大二学生若有意明年撰写毕业论文,就必须今年修读研究方法,而在学生注册之后,又收回规定?

苏博士在回答竟然是“个人的决定,没有经过系开会,不过出发点是位学生好”。就在学生还想继续发问时,系主任说我们的时间到了,有些老师还没吃午餐,我们不要饿坏他们”为由,不理多位学生举手要求延长时间,单方面宣布对话会结束,黑着脸,扬长而去。

马大中文系师生难得一次的对话会,在学生还没获得合理解答之前,就宣布结束,留下气愤无奈的学生,无语问苍天。

对话会虽然被宣布结束,但是真的结束了吗?没有!我们继续思考着那些迷惑学生的说词,我们不会放弃追寻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illiamIX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0-7-2006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那么多贴,感觉中文系之所以有现在的僵局,问题是处在系主任身上。
中文系学生就是那么的假仁假义,希望维持什么尊师重道,不顾民族前途。
马大中文系是国内唯一的官方办的中文最高学术机构,岂能由个人的喜好所左右?又岂能由哪些高唱什么尊师重道的人去掩盖事实?这可是我们全体华社的事情呀!

既然系主任都提到中文系栽培了陈广才部长,为什么这个人倒今天都还不开口说话?他不是还领导什么马大中文系毕业生会的么?翁副部长呢?这可是高等教育部的事务,怎么他也可以保持沉默?

[ 本帖最后由 williamIX 于 30-7-2006 04: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6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

來函照登‧關於馬大中文系
updated:2006-07-30 17:22:22 MYT



致《言路版》主編︰

貴報刊出多篇討論馬大中文系的現況,引起廣泛關注,身為畢業業生,感謝貴報熱心中文教育發展。


欣聞在傳媒報導學生集體請願改善課程後,中文系系主任已經在7月28日召開師生對話會,給予解釋。然而,從現場學生轉述得知,系主任引用80年代末的課程,證明現在的15門中文課不可謂少。我覺得這種比較不當。

80年代,馬大行學年制,一年只考試一次,每一門課上課28週56小時(現在2個學期制,每學期只上14週28小時)。當年學生每年只修10門科目(現在每學期6-8門,一年12至16門)。80年代主修學生須修15門中文課完成課程(大一3門,大二6門,大三6門),雖然系方提供的只有15門,卻是100%(或至少90%)中文課,以上課時間來看,含金量要比現在的15門為高。

現在主修同學需要修20門中文系的課,而系只開辦15門(其餘由馬來文課補上),按比例只有75%,還欠25%。

現任系主任說在80年代中文系有13位講師的全盛期,中文課也只有15門。如今中文系只剩下9位講師,還能開15門中文課,按比例,不應該說減少,而是增加。他認為這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我覺得現任系主任所說的非事實,請正視之。

馬大中文系1989年度畢業生 (星洲日報/言路‧2006/07/30)

http://www.sinchew-i.com/comment ... ;artid=2006073009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ih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0-7-2006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讨论之余也注意本身言论,请勿发表攻击性和没有证据的言论,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威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7-2006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lliamIX 于 30-7-2006 03:38 PM 发表
看了那么多贴,感觉中文系之所以有现在的僵局,问题是处在系主任身上。
中文系学生就是那么的假仁假义,希望维持什么尊师重道,不顾民族前途。
马大中文系是国内唯一的官方办的中文最高学术机构,岂能由个人的喜 ...


我只想就“假仁假义”和“唯一的官方办的中文最高学术机构”抒发我的感“叹”。
把维持尊师重道与不顾民族前途挂钩来谈,简直是叫看的人也太沉重了。然而,文中提及中文系的学生(由于没指明是哪年的,如此一来就是全部了?〕假仁假义,试问中文系还能从1963年开办,发展到今天吗?系里的老师许多都是“土生土长”的中文人,难道也都如此从来不顾中文系的死活,都是假仁假义,也都是不顾民族前途的人吗?
此外,马大中文系也不是马来西亚唯一的官方办的中文最高学术机构。马大本身的语言与语言学学院设立了马来西亚语文与运用语言学系,这系里就开办了中文专业,所教导的课都用中文授课。提供的学位是语文与语言学(中文)学士学位。系里的老师有系主任庄晓龄老师、谢川成老师(目前人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学术研究)、苏美桂老师(目前在深造)和陈湘琳老师(时常在报章发表著作,也出版多本著作)。
从另一方面来看,语言与语言学学院的马来西亚语文与运用语言学系的老师都是马大中文系毕业的(本科生)。请问中文系在栽培师资方面做出她的贡献吗?就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也是假仁假义的一群呢?
另外,博特拉大学现代语文与传播学院里的外文系的中文专业也是另一个属于马来西亚官方办的最高学府提供的中文课程。教导中文专业的有洪丽芬老师(刚从中国深造回来)、郭莲花老师、林春美老师、庄华兴老师和黄灵雁老师(目前在中国深造)(按:期间也有来自中国的老师执教)。
同样的,他们几位也是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啊。想想假仁假义的学生应该不会饮水思源吧?可据我所知他们都从来没否认他们是马大中文系的毕业生。
若文中提及的有错误之处,请大家赐函纠正。  唐威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唐威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7-2006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威杰 于 31-7-2006 02:40 PM 发表


我只想就“假仁假义”和“唯一的官方办的中文最高学术机构”抒发我的感“叹”。
把维持尊师重道与不顾民族前途挂钩来谈,简直是叫看的人也太沉重了。然而,文中提及中文系的学生(由于没指明是哪年的,如此一 ...


很抱歉,刚才有学生找我,匆忙中我按了发送的键。现在发现有句子出现语病:即“文中提及中文系的学生(由于没指明是哪年的,如此一来就是全部了?〕假仁假义,试问中文系还能从1963年开办,发展到今天吗?”应该是“文中提及中文系的学生(由于没指明是哪年的,如此一来就是全部了?〕假仁假义,倘若学生假仁假义,试问中文系还能从1963年开办,发展到今天吗?”

我是属于中文系70年代末的一分子,就读中文系时也面对以中文作为教学媒介的“中文课”不足的问题。当时我和同学就深深感觉到中文系的“古典组”的科目的数目对比以马来文教导的科目的数目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因为大二时,原本以中文教的“中国哲学史”必须改由马来文教导。当时教导这门课的是郑良树老师。这个转变也曾在我们学生圈子里掀起了涟漪;不过,在向系主任(当时是吴天才老师当系主任)、郑老师和其他老师求证和了解之后,我们就体会到创办中文系不易,而要“守住”“中文”系更难,因为外在的因素如院方的约束、院里其他系的老师的“意见”等都左右了中文系的方向。幸运(也许是不幸)的是有一群老大哥老大姐(他们都在小学或中学执教,申请半薪到马大深造)帮了郑老师的忙,替老师看稿,译为马来文,印成讲义,让老师能顺利地把知识传给大家。无可否认,中国哲学用马来文来理解,我们感觉上是不大对味,不过最终并不打退我们求知的欲望,大家都往图书馆找中文的参考书以弥补那一份失落感。当时,我想,还真难为了郑老师。
唉,我那年代的中文系的学生不是假仁假义的,也不是只会盲目听从,不会求证真相,不会思考的学生!当然,我们也更不会不了解尊师重道的真正精神所在。      唐威杰  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06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tongJiang 于 30-7-2006 10:05 AM 发表
郑教授也是挺学生的吗?

看了以上帖子,才看明白“里面的话”,郑教授为什么不明明白白说个痛快?让人好猜!小弟学问浅薄,尝试解读:

學生是純潔的、熱情的
   也就是说:学生是单纯的,有时也是笨笨的 ...



郑老师他回到马大教书的心情,是既开心又感伤的,对中文系的同学也有很大的期望。而同学你还真有“心”,把郑老师的话另加定义了。老师若看了,不知会作何感想?

解读这回事见仁见智,你要这么解读老师的文字,我也不能阻止。
老师的这篇文字,感慨中更多的是对中文系寄予的厚望。
35年快占了老师人生的一半岁数。人生能有多少个35?
下一个35,是否人已作古?

郑良树老师,请多保重。日本之行,祝一帆风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中文系学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2006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还记得三年前一心一意想进入中文系就读时,就因为自己在register当天慢了别人一拍,结果竟然拿不到中文系(因为只限80个位子)。我与另外二十九位拿不到中文系的同学的心情是别人所了解不到的,看到其他同学满心欢喜地离开中文系办公室,我们则眼眶湿湿的看着别人,那时真的不懂如何是好。

还好我们遇到了苏庆华老师,他告诉我们去找dekan,或许可以向他要求增加位子,还好善良的dekan帮助了我们,他叫助手教我们怎样写信向skr要求增加位子,而且陈微治老师和苏老师也在旁协助我们,最后我们才有机会踏入中文系门口。

也因为这样,我们都特别珍惜中文系,得来不易的东西往往都特别珍贵,我们班上同学们的感情也特别好。因在03/04年,中文系有108位同学,接着我们的学弟学妹不用再因为进不到中文系而烦了,因为通过我们那年的事件后位子已经增加了。

无论是争取中文系位子,增加中文科目也好,我们积极争取是应该的,但同学们别忘了尊师重道。与老师作对,把老师当成敌人是幼稚的看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更多的新问题。听说大三同学也开始四分五裂了,各有各的看法,甚至有许多同学认为自己被发表言论者利用了,他们都只想解决问题,而不是想要向老师作对的。

苏老师,希望您能尽快解决问题。我支持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t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2006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文系学生 于 1-8-2006 12:18 PM 发表
还记得三年前一心一意想进入中文系就读时,就因为自己在register当天慢了别人一拍,结果竟然拿不到中文系(因为只限80个位子)。我与另外二十九位拿不到中文系的同学的心情是别人所了解不到的,看到其他同学满心欢 ...


这位同学好不天真!中文系何曾限制收生(有什么疑惑,最好也问问其他老师,别老听一面之词,然后把应尽的任务当作千古功劳)?当年SKR 只限80个位子只是个形式,有学生要进来,中文系一定要收的。帮你们解决也是系主任的工作,不必感谢。

如果在籍的同学和刚毕业一两年的同学老是顾及“尊师重道”这顶大帽子,而忘却真理和真相,马大中文系只好继续沉沦下去了。


补充实况:记得当年有同学注册之前,去问了当年的系主任(当年系主任和现今系主任是同样思维的),只有80个位子?那如果抢不到,怎么办?他居然说:我也没办法,早一点来抢咯。抢不到也没办法咯!

8月2日再补充:有位同学看到以上这段,气得忍不住哭了,当初她也是注册不到的其中之一。她去找院长办公室的职员投诉,他们说:要收多少学生是系主任的权力,系主任说要80,我们就只能收80;系主任说要开放200个名额,我们就设定200位子。再次证实院方没有限制过系的发展,而是有一些官僚心态的人常常利用学生的无知,为自己开脱,然后再做一点点事领大功!

这是一个系主任该说的话和态度吗?把自己华社子弟当什么?能够进到马大,又愿意修中文系,你以为容易吗?是有责任心的,应该是来多少,收多少,学生不够还得设法去宣传才对!居然用这种吊儿郎当、不负责任的态度处理问题,把热爱中文的学子往外推,这还可以期待吗?就是我们学生、毕业生、其他老师、社会人士这种姑息的心态啊,把一些人捧坏了,马大中文系才有今天啊!

[ 本帖最后由 dati 于 2-8-2006 09:4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006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帖子开张以来,回应热闹,看来马大中文系内外还有理智清醒的学生,正如SotongJiang所言,也许马大中文系还有点希望,于是接受其建议,把原本“马大中文系气数已尽!”改成“马大中文系气数已尽?”但愿马大中文系系主任、老师、学生、毕业生力挽狂澜。至于能不能改成“马大中文系气数未尽!”,那就得期待将来的进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文系学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 于 1-8-2006 08:07 PM 发表


这位同学好不天真!中文系何曾限制收生(有什么疑惑,最好也问问其他老师,别老听一面之词,然后把应尽的任务当作千古功劳)?当年SKR 只限80个位子只是个形式,有学生要进来,中文系一定要收的。帮你们解决也 ...


我也是其中一位得不到中文系位子的学生,而且老师所说的那句话也是我亲耳听到的,但我们不能这样而否决陈老师所作的一切。他也有尽心帮我们处理那件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文系学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 于 1-8-2006 08:07 PM 发表


这位同学好不天真!中文系何曾限制收生(有什么疑惑,最好也问问其他老师,别老听一面之词,然后把应尽的任务当作千古功劳)?当年SKR 只限80个位子只是个形式,有学生要进来,中文系一定要收的。帮你们解决也 ...



你不是当事人,并不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只有我们得不到位子的同学最清楚,所以你并没有这权力指责陈老师。我们最清楚系方有没有尽力帮我们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t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日再补充:有位同学(非中文系,气到她后来选别系去了)看到以上这段,气得忍不住哭了,当初她也是注册不到的其中之一。她去找院长办公室的职员投诉,他们说:要收多少学生是系主任的权力,系主任说要80,我们就只能收80;系主任说要开放200个名额,我们就设定200位子。再次证实院方没有限制过系的发展,而是有一些官僚心态的人常常利用学生的无知,为自己开脱,然后再做一点点事领大功!

那这件事你知道吗?

[ 本帖最后由 dati 于 2-8-2006 10:1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文系学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 于 2-8-2006 10:11 AM 发表
8月2日再补充:有位同学(非中文系,气到她后来选别系去了)看到以上这段,气得忍不住哭了,当初她也是注册不到的其中之一。她去找院长办公室的职员投诉,他们说:要收多少学生是系主任的权力,系主任说要80,我们 ...


其实三年前的事不应该再提了,但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有些事你没看到并不代表对方没有努力。并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有成果,而且我们中文系想要办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能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日草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文系学生 于 2-8-2006 10:40 AM 发表


其实三年前的事不应该再提了,但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有些事你没看到并不代表对方没有努力。并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有成果,而且我们中文系想要办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能明白。


从你的文字里看到“得人恩果千年记”的品德,可是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原本就应尽的责任)而把其他的一切都抹煞掉,就算这对于你来说这是“功”,可是并不能盖“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里,发现中文系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凡事被人家反驳了之后,就出这一招:

“我们做过什么你们知道吗?”
“中文系办事有多难你们知道吗?”
“学生如何争取权力你们知道吗?”
“系主任做过什么你们知道吗?”

问了这种问题之后,就会说这种话:“你们外人不清楚,只有‘我们’知道,你们没有权力指责。”
奇怪的是,当再次被问及,那这些‘什么’是‘什么’呢?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即使有,也是那一句:“做过什么,我们不需要说。”

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t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文系学生 于 2-8-2006 10:40 AM 发表


其实三年前的事不应该再提了,但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有些事你没看到并不代表对方没有努力。并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有成果,而且我们中文系想要办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能明白。


唉,如此悲愤的事,我原本也不想说,这可是你逼我说的。那年,因为限制学生人数的愚蠢行为,让你们29人无限珍贵纯情的眼泪,(其实你们的眼泪根本不需要流的)造就了某些人的“成就”。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人因为这种愚蠢的行为,而放弃中文系吗?如果你们29人白白流过的眼泪还不能让你们看清真相的话,我再给你找30个因为这件事而放弃中文系的人来作证,如何?

知道真相的人才要流泪,请你们把眼泪留给值得让你流的人,别浪费了。

还有,亲爱的同学,爱中文系不一定要爱系主任。系主任已经说了,中文系是大家的,不是系主任的。批评系主任不是不爱中文系,而是因为太爱中文系了,才要批评,希望它改善。

[ 本帖最后由 dati 于 2-8-2006 05: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中文系没有错,爱系主任也没有错。最大的错就是不懂得分辨是非黑白,盲目的爱。
虽然中文系问题很严重,但是,大家还是可以爱着大家很爱的系主任,就是不能爱着模糊视线、迷惑思想的言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原战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吐不快:中文系岂可减中文课? 2006/08/02 18:06:04
●李依凌(作者是八度空间的华语新闻记者)


当看到马大中文系华文教学课程减少的报道,其实不会感到太惊讶。并非说我冷酷无情,也不是遗忘捍卫中文的地位。不过,类似事情并不新鲜,这不就是一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遭遇模式吗?

慢慢一步一步来改变你们,刚开始,你们会愤怒、勇敢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过,挣扎多几次,想到反正改变也没什么大碍,最后就习惯了。

这次的马大中文系事件,起因是当局规定主修中文系的学生在大一的两个学期里,各选读两门必修科、大二的两个学期里各选读四门必修科、大三和大二是一样的。那就是说,必须念完20门必修科才可毕业。基本上,大一都不成问题,因为一个学期才需要选读两门而已;大二和大三问题就大了,因为,在校方开放多门中文科系当中,最多只有两门是中文课。那等于说,选了那两门中文课作为必修科之后,另外两门必修科就得选择马来文课。既然进到马大念中文系,目的当然是希望以中文学习中华古典文学等,怎么可以反而去读马来文课呢?不过,选课注册时限只有一个星期,校方又不肯增设中文课,最后还是被迫选择马来文课,作为另外两门必修科。不然,学生就不能毕业啊!

为何中文课会越来越少呢?也许有些人会归咎于师资不足的问题,表面上似乎说得过去,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番,中文系的师资也许不是很足够,但还不至于缺乏到必须减少中文课。吊诡的是,其实中文系的马来文课的讲师,就是原本那群教导中文课的华裔讲师啊!讲师一直被校方调派教导马来文课,却忽略了原本就应该以中文来教导中华文学的道理,失去中华文学的原味。

其实,马大中文系的中文课减少,早在两三年前发生了。在籍的中文系学生惊觉政策改变,对他们主修中文系的学生不公平,因此,集体签名请愿,但这一切都是枉然的。

校方回应得铿锵有理,说道:“学生们,无论是什么媒介语,最终学习的还是中华文化,语言绝对不可以成为学习的障碍。”但他们可知,这就等于慢慢地剥夺我们使用中文,以及研究和学习中华文化的权利。

相信许多中文系讲师都看到问题的存在,不知是否鉴于希望可以安安稳稳在马大象牙塔里,完成教学工作后退休而不反对,否则,这样欠妥的课程安排,为何系里的负责人保持缄默而不出声呢?

我想,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有人总会以无可奈何的语气说:“ 出声发表意见就有用吗?到头来还不是白费工夫!”我们总是忙于各自的事情,既然争取不到,就妥协吧!说到底,我们缺乏的就是抗争到底的凝聚力。别忘了,这并不是华人所谓的“礼让美德” ,因为这会导致我国中华文化一步一步走上变质的不归途。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29&pg=26&ac=633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欢乐校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2025 03:40 PM , Processed in 0.20947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