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851|回复: 48

想问下有哪个Architect的。。。???

[复制链接]
polo_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8-2007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问下各位,你们心目中有哪个Architect的 design idea 是不错的,或者是有哪个building的design是很好的?

目前我所知道的只有Santia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8-8-2007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antiago Calatrava 我读书时也喜欢。但出来工作几年后,发觉他那种事Over Design。
目前,我心目中正真是大师级的就只有这几位: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论空间感,应该他是最定级,而且,他没上过大学!)

Norman Forster (他最近在KLCC 有新Hing End Condo project, http://www.troika.com.my )

OMA (正真大师级的建筑思想家,北京CCTV是其最近代表作)

Kengo Kuma 隈 研吾 (美,喜欢Design的年轻architect 应该都喜欢他,也是新加坡一众architects模仿的来源,所以别抄新加坡,要学就学正宗的!)

过去的有很多,I.M.Pei, Mies, Le Corbusier etc.

本地的大师级,其实一位也没有。Ken Yeang 在原地踏步多年,现在主要base 在英国。本人认为,Kelvin Low 的才华在他之上,另外ZLG 的主脑也不错,GDP 不时会有些东西。如果论过去,最出色的应该是 Hijjas Kasturi,但他退休了,吉隆坡MayBank 总部是他的代表作。

Design Idea??
建筑不是Fashion !
No Design Is Good Design.
不要学本地的一众architects加这个加那个就以为很High Tech, 那是多余且浪费Client 的钱。

建筑是永恒的美学。
而空间,才是重点。
伟大的建筑,通常都不起眼。Low profil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07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调小人物 于 8-8-2007 02:38 AM 发表
Santiago Calatrava 我读书时也喜欢。但出来工作几年后,发觉他那种事Over Design。
目前,我心目中正真是大师级的就只有这几位: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论空间感,应该他是最定级,而且,他没上过大学!) ...

我反而觉得很多时候是因为client为了省钱的要求而破坏了建筑的设计概念,在外国那种完全随建筑师设计理念的自由,在本地因为client budget问题可能就做不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8-8-2007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回答不到别人为什么你要那样design,那就是个人喜好。
最好尽量做到没有多余的“线条”。

我们都在用“加法”做design,
如果你能做到“减法”做design,
那就晋升另一个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lo_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1-8-2007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调小人物 于 8-8-2007 02:38 AM 发表
Santiago Calatrava 我读书时也喜欢。但出来工作几年后,发觉他那种事Over Design。
目前,我心目中正真是大师级的就只有这几位: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论空间感,应该他是最定级,而且,他没上过大学!) ...



谢谢你们的回复, 我去看了一些你们所提到的建筑大师,但是没能领悟到什么 ,尤其是在空间方面,更是抽象。
最近在研究一位建筑师的设计,不知你们对他的看法是怎样?!!
她是一位女建筑师 Zaha Hadid(所以有兴趣去研究 ,而且女的比较细心,跟男的建筑师在设计方面不知有什么不同) , 个人觉得她的设计比较倾向表现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1-8-2007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lo_king 于 11-8-2007 01:09 PM 发表



谢谢你们的回复, 我去看了一些你们所提到的建筑大师,但是没能领悟到什么 ,尤其是在空间方面,更是抽象。
最近在研究一位建筑师的设计,不知你们对他的看法是怎样?!!
她是一位女建筑师 ...



她当然是大师级,和Ken Yeang 都是 AA 出来的。
她比较注重dynamic 的design,不是我那杯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2007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能解决问题的IDEA就是好DESIGN.Architecture is about solve problems. 每一个建筑师都有他们自己的风格和CONCEPT,不过他们都在解决问题,以达到他们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07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调小人物 于 8-8-2007 02:38 AM 发表
Santiago Calatrava 我读书时也喜欢。但出来工作几年后,发觉他那种事Over Design。
目前,我心目中正真是大师级的就只有这几位: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论空间感,应该他是最定级,而且,他没上过大学!) ...



- LET ME CLARIFY THAT I'VE WASTED 20 MINUTES LOOKING FOR CARI CHINESE INPUT BUT TO NO AVAIL, AND I WILL TRANSLATE THIS INTO MANDARIN SOON ENOUGH -


低调小人物, I agree with almost everything you mentioned, except on the whole " Hijjas Kasturi" things.


First, he claims that his designs are based on things like bamboo, gong,...whatever. I'd say, they're all direct metaphors, which are not right for architecture. You don't design a house and say "the design is inspired by the form of a leaf".


Secondly,his buildings show absolutely no response to their context in any sense. All of them being free standing and independent sculpture of their own.


His buildings also show poor space usage and spatial experience.


and finally, he doesn't show much creativity in material usages and their compositions. we don't study architecture like hell to do designs like he does. i respect him for his experience and ability to deliver many big projects, but i won't call him a great architect. I mean, he might have always been able to get big projects, but did you ever hear any good reviews and comments on his buildings? Did your lecturers ever say anything about hi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0-9-2007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鱼儿丹尼斯 于 10-9-2007 03:15 AM 发表



- LET ME CLARIFY THAT I'VE WASTED 20 MINUTES LOOKING FOR CARI CHINESE INPUT BUT TO NO AVAIL, AND I WILL TRANSLATE THIS INTO MANDARIN SOON ENOUGH -


低调小人物, I agree with almost eve ...


你讲得没错,用一样东西制造form是大错特错,不止Hijjas Kasturi的Maybank和Telekom,现在的ATSA设计的CIMB Hq,也一样显得乏味。

但,Hijjas Kasturi的一些作品是不错的,比如在Jalan Raja Chulan的ING Building,楼底的Lobby打通,把城市空间归还给市民,这不是一般的architect有勇气去试的,Lot 10 今天看回,其实Hijjas 走快了几步。Maybank虽然是用马来短剑来造form,但它的podium和ambient,还有对site的level掌握得很好。
比起现在的local architect,我认为他算是大师级咯。看看今天Putra Jaya的新building,真的不能和Hijjas那一代的相比。Veritas还用花瓣形状去画floor plan,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

但,就如前面所说,马来西亚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师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7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貼好貼,學到東西了~~~~

為什麼說Santiago over design呢?
太注重美觀而導致浪費嗎?

願聞其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10-2007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泪痕 于 4-10-2007 07:51 PM 发表
好貼好貼,學到東西了~~~~

為什麼說Santiago over design呢?
太注重美觀而導致浪費嗎?

願聞其詳~~


为了美,浪费钱,做些多余的事。

但,依然很多人喜欢,或许这是market value。

以前很喜欢他的东西,觉得很动感,有一个story,但现在觉得很好笑。。。

又不是在说故事,讲什么多余的废话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3: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大师说到‘less is mo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3: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出名的architect很多也很出色但大多都流浪国外,cj lim也是其中一位建筑思想家身在英国著名的UCL Bartlett任教也有自己的studio
http://www.cjlim-studio8.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可惜CJ LIM 只在纸上谈兵,只是做研究的建筑师.如果有建起来的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wren520 的帖子

Robert Venturi 也说过 "less is bore", 每一个建筑师都有他们的风格,没有错或对,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而已.我们应该以客观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8-10-2007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Arch 于 7-10-2007 10:13 PM 发表
Robert Venturi 也说过 "less is bore", 每一个建筑师都有他们的风格,没有错或对,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而已.我们应该以客观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


我只是坚持一点:

浪费钱做只是为了美观,而又没有实质function的design,就是低层次。


最近看到中国一个叫MAD 的年轻architect的作品,真的不懂他脑里在想什么,可以不客气讲一句:他误导了client,也误导了很多年轻的下一代。

为了Design而design,就是“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07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调小人物 于 8-10-2007 12:34 PM 发表


我只是坚持一点:

浪费钱做只是为了美观,而又没有实质function的design,就是低层次。


最近看到中国一个叫MAD 的年轻architect的作品,真的不懂他脑里在想什么,可以不客气讲一句:他误导了client ...

是的. 我也赞成这一点. 在美观和功能上真的要拿到一个平衡点.

浪费钱做只是为了美观的建筑, 真的很不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7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不认为他们的作品华而不实。。 至少他们抛了个球给建筑师们。。 那就是 后现代建筑之后, 我们还能走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7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低调小人物 的帖子

还记得Le Corbusier做过的错误吗? 他当初认为房屋只是一部机器.过份于注重机能,忽略了人的感受.Ceiling height 做得刚刚好2100mm,房间的空间小得只能放一张床.要记得人永远不是机器,所以在他的晚年期间,才会有Rochamp教堂的出现.看看他在印度的作品,再比较一下他在二十年代的作品,你就会发现,他其实认为当初的想法是幼稚和偏激的.再看看美国和日本,在五十年代摧毁了多少现代建筑.

就像Bilbao的Guggenheim Museum,如果它不是够夸张的话,又怎会有
Bilbao effect? 虽然建它用了不少钱,可是它至少解决了问题,和达到原本的目的.没有它的话,人们会认识Bilbao这个小城市吗?

你说为了design而design,就是"烂". 你又怎么断定,他们是为了design 而design 呢? design 是problem solving,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目的,你是真的了解过整个project吗? 或只是断章取义,单看表面就偏激的认为他们做的是错的呢?

用了好多钱来建建筑,没有成效的才叫浪费,有成效的就不是浪费了.
像Putra Jaya,那就是华而不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低调小人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1-10-2007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Arch 于 9-10-2007 09:31 PM 发表
还记得Le Corbusier做过的错误吗? 他当初认为房屋只是一部机器.过份于注重机能,忽略了人的感受.Ceiling height 做得刚刚好2100mm,房间的空间小得只能放一张床.要记得人永远不是机器,所以在他的晚年期间,才会有R ...


那我问一问你,

Veritas 用花瓣的形状来design floor plan,你有何高见?

我笑到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2-2025 07:01 PM , Processed in 0.13297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