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70|回复: 3
|
密会中辉达CEO黄仁勋:10年内美国会输掉AI竞赛
[复制链接]
|
|
|

楼主 |
发表于 7-11-2025 06:4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树叶创作的都市小说《和女神们流落荒岛,我为王!》
~~ 重点 :人口基数比美国大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1-2025 07:0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仁勋台北闭门会讲话泄露,一个阳谋
梦大明白
梦大明白
2025-11-06 20:44
·北京
4
2025年11月5日晚,台北君悦酒店一间顶级私人包厢内,一场仅有12人参与的闭门晚宴秘密举行,参会人包括台积电、广达、纬创、鸿海高管,以及两家美国创投合伙人。
谁能想到,这场无录音、无手机的“off-record”聚会,因3位与会者向《金融时报》(FT)泄密,让黄仁勋的“直言不讳”传遍全球——包括断言“中国会赢未来5-10年生成式AI竞赛”,以及痛批美国制裁是“最蠢的事”,每一句话都直击中美科技竞争的核心。
皮衣黄的核心观点包括:
1. “未来5-10年生成式AI竞赛,中国会赢”
2.对比中美研发投入——中国有100万人24小时不间断参与大模型研发,而整个硅谷全职做基础模型的人员“最多2万人”。
3. 批评美国出口管制是“最蠢的决策”,称制裁反而给了中国“50年来最好的全国总动员任务”,堪比“升级版斯普特尼克时刻”;强调“越制裁,中国越拼命,根本拦不住”。
4. 直言“华盛顿不是在阻止中国,是在加速中国”,放话“到2027年,中国AI算力将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
5. “想继续制裁就继续,本质是亲手把AI竞赛的奖杯递给中国”。
截至11月6日,英伟达公关团队仅以“No comment”回应,而黄仁勋取消了当天所有媒体采访,进一步坐实了发言的真实性。
这么机密的闭门会咋会不小心有消息流出,而且只流出了黄老板的,而且逻辑清晰,表达完整。怎么想,怎么有点奇怪。
梳理过往半年动态便知,上面这些表述其实一点都不新鲜,黄仁勋已经不止一次对美国芯片管制“开火”了。
从今年5月到今天,黄仁勋至少已经四次于公开场合表达过类似观点。
第一次,2025年5月3日,在一场由美国商务部、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导,英伟达、AMD等科技公司高管参与的闭门会议上,黄仁勋直面政策制定者。他承认“支持美国将国家安全放首位”,但话锋一转:“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收入的25%,这块蛋糕没了,对公司打击不小。”更关键的是,他警告:“中芯国际已快搞定7纳米工艺,华为麒麟处理器性能突飞猛进,中国芯片研发投入翻了好几倍,再这么堵下去,五年内就能建起自己的产业链。”他还点出半导体行业的核心逻辑:“这行靠全球合作,把中国踢出去,供应链断裂会推高成本,最后受伤的是美国自己。”
第二次是5月19日,在台北Computex 2025展会前夕,黄仁勋接受美国知名科技分析师本·汤普森专访时,将批评升级:“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他认为,政策初衷是遏制中国AI进步,实际却“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华为等本土芯片商加速崛起,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进程被显著推动。同时,他透露一个关键数据:“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你无法阻止他们推进AI发展,比如DeepSeek就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不承认这一点是极度缺乏信心。”
第三次就是5月21日的Computex大会上,黄仁勋更直接:“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是失败的。事实证明,最初制定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那些基本假设存在根本性缺陷。”他用英伟达的市场份额佐证:“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拜登政府初期的95%下降至目前的50%,中国客户被迫转向本土供应商。”
第四次是10月29日,华盛顿GTC大会,他提到,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限制,导致公司“损失高达150亿美元销售额”,还计提了55亿美元库存减值损失。“中国市场每年约有500亿美元规模,相当于波音公司的体量,放弃它意味着放弃利润、规模和生态建设。”他甚至反问:“任何认为禁止H20就能切断中国AI能力的人,都是非常无知的。”
那么问题来了:黄仁勋为什么要一再地说这些“政治不正确”的话?他难道不怕得罪华盛顿吗?
皮衣黄不是黄建国,这种表述背后是商业利益、行业规律与战略考量的深度绑定。
黄仁勋的核心诉求,首先是为英伟达“求生存”。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脑市场,曾经贡献了英伟达四分之一的收入,如今这块蛋糕正在快速消失。美国的制裁让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跌至50%,H20芯片的禁令更是直接造成150亿美元销售额损失,相当于公司近1/10的年营收。更让他焦虑的是,每当他回到硅谷,听到的还是一片“我们仍然领先”的自我安慰。
作为CEO,他必须向美国政府施压,为企业争取重返中国市场的机会。
这种表达是事实,更是一种商业策略。
黄仁勋的发声,本质是一场“精准的游说”。
他的听众有两个:一是美国政府,二是中国市场。他之所以看似站在美国政府的对立面,大声说中国的好话,根本目的是要博取中国市场与企业的好感,为未来重返中国市场铺垫合作基础,此外,通过“中国会赢”的警告,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制裁的“反效果”,为放宽管制铺路。
同时,这也是他巩固英伟达“行业话语权”的策略。作为全球AI芯片的龙头企业,黄仁勋的言论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他以“理性发声者”的形象批评美国政策,既能赢得全球科技公司的共鸣(如AMD、英特尔也面临类似困境),也能塑造“英伟达代表行业利益”的形象,进一步巩固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导地位。
说到底,我们不必对黄仁勋的“仗义执言”自作多情。庞大的资本生来就没有国界,它不对任何政府效忠,只对利润和市场份额负责。黄仁勋之所以看似在为中国说话,并非因为他这个美国企业家有多么超越的国家立场,而是因为当前美国政府的政策,恰恰损害了他最核心的商业利益。他的所有言论,都服务于一个终极目标:为英伟达打开局面。这无关立场,只关乎利益。
不过,我倾向于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明天继续加仓机器人、储能、锂电池概念。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1-2025 07:1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英伟达要中国市场
https://youtube.com/shorts/EwzsK4GLQVk?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