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8|回复: 0

澳研發用AI尋霉菌毒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8-2025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澳洲科學家主導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能夠在受污染食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將其檢測出來,這有可能每年防止數百萬人因此死亡。

南澳大學研究人員說,高光譜成像(HSI)技術與機器學習相結合,能夠在谷物和堅果的生長、收獲和儲存期間,快速且準確地識別出黴菌毒素(真菌產生的有毒化合物)。

黴菌毒素與癌癥、免疫力受損和激素紊亂有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包括黴菌毒素在內的食源性疾病污染每年在全球範圍內導致6億人患病,420萬人死亡。

南澳大學博士生、該研究主要作者卡比爾表示,傳統檢測方法速度慢、成本高且具有破壞性,因此在大規模實時食品加工中並不實用,相比之下,高光譜成像技術——一種能夠捕捉具有詳細光譜信息圖像的技術——使我們能夠快速檢測並量化整個食品樣本中的污染物,而不會破壞樣本。

卡比爾與來自加拿大和印度的研究人員合作表示,高光譜成像與基於細微光譜變化的機器學習相結合,能夠快速識別受污染的谷物和堅果。

該研究回顧了80多項近期試驗,發現集成機器學習的高光譜成像技術始終優於傳統檢測方法,尤其是在檢測黃曲黴毒素B1(一種最危險的食源性致癌物)方面。

研究作者滿懷信心地表示,這項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可以部署在加工生產線上,實現食品的實時檢測;也可以集成到手持設備中,方便工作人員對小麥、玉米、杏仁和花生等常見農產品進行現場檢測,從而有效降低健康風險和貿易損失。

目前,科研團隊正在全力改進這項技術,力求進一步提高其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全球食品安全築牢堅實防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8-2025 07:41 AM , Processed in 0.11238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