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回复: 1
|
陸AI+人形機器人遍地開花 專家:2026或迎量產元年
[复制链接]
|
|
目前人形機器人正加速進步,甚至向現實應用場景滲透,展現規模化應用的巨大潛力。近日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多位大陸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及投資人士更說,受到技術進步、政策驅動、資本熱潮等多重因素影響,具身智慧商業化步伐顯著加快,甚至業內人士預計2026年或為量產交付元年。
銀河通用機器人創始人兼CTO王鶴透露,公司的機器人已經在北京10家無人藥店開始上工,到年底將擴展至100家。
從傳統的農業生產到精密的工業製造再到生活陪伴,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示了業內在各類應用場景中的積極探索。例如銀河通用推出的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GALBOT G1,實現在無人藥店環境下對商品的揀選;優必選帶來的自主換電人形機器人Walker S2,也憑藉52個自由度的工業級巧手,能夠在3分鐘內完成自主換電。
根據《上海證券報》引述多位與會產業鏈人士說,「今年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太卷了,絲槓等核心零部件降價了很多」。但硬體成本的下降,意味著供應鏈的成熟,也側面印證具身智慧產業商業化步伐的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具身智慧硬體的成熟速度快於模型的成熟速度,硬體需要等演算法成熟,才能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宇樹科技CEO王興興也認為,低成本的硬體是行業未來實現商業化的必然趨勢。
同時大陸官方政策也在持續支持,除2025年首次將「具身智慧」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列入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外,7月底召開的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深入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8-2025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陸央企搶攻AI市場:聚焦16行業、800多個應用場景
從中國移動上半年人工智慧領域相關收入達幾十億元(人民幣,下同),凸顯大陸國資央企對AI發展與應用發力。據大陸國資委最新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央企已佈局16個重點行業800多個場景。大陸專家研判,央企AI業務領域將呈現三大趨勢,包含依託系統級場景優勢、從自用轉向輸出,以及央地協同,以AI助力穩投資、穩增長。
根據《中國證券報》引述業內人士認為,諸多跡象表明,大陸國資央企正加力佈局AI賽道。隨著政策持續加碼,依託需求規模、產業配套與場景優勢,央企將加速推動AI產業發展,通過加大投入與資本運作提速來塑造新產業優勢、培育新動能。
從近期多家大陸央企密集發佈的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對AI發展的動能強勁。例如中國電信14日公佈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智算資料中心(AIDC)收入年增7.4%,公司累計推出80餘個行業大模型、30余個行業智慧體,服務行業客戶超過2萬家。
同時,央企在各行業大模型密集落地,例如大陸國家能源集團建成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中國建材集團創新研發「曉妙」產業大模型;中國移動「九天」通專大模型矩陣全新升級到3.0等。
同時大陸地方國企也積極擴大應用場景,為AI技術落地提供試驗地。像是浙江國資委近日發佈國企首批26個「人工智慧+」開放場景清單,涵蓋交通、製造、服務等8大重點領域。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央企AI業務領域將呈現三大趨勢。第一是依託系統級場景優勢,轉化為可開放、度量、治理的產品,形成「央企搭台、多元主體唱戲」模式;二是從自用轉向輸出,將營運商算力等轉化為可交易公共服務;三是央地協同,透過AI助力穩投資、穩增長。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