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6|回复: 8
|
台灣關稅「20%+N」 賴政府雪上加霜!外媒列3大泥淖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10-8-2025 09:09 AM 编辑
半導體課100%關稅 川普點名台灣:榨乾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於6日宣布對所有輸美半導體與晶片徵收100%關稅,在白宮記者會上他又再度點名台灣。
路透報導,川普提出對晶片課徵100%關稅的構想,正值美國即將於本週四(8月7日)對數十個貿易夥伴的多項商品實施10%至50%的新關稅之際。半導體與其他關鍵科技產品目前正處於美國國安調查的範圍之內,該調查結果預計8月中旬公布。川普週三的發言,立即引發多國政府與企業團體的關切與回應。
南韓最高貿易談判代表於週四表示,南韓兩大晶片製造商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SK海力士(SK Hynix)將不會被納入100%關稅範圍。根據美韓間的貿易協議,南韓將享有針對半導體最優惠的稅率待遇。
福斯電視台Youtube頻道報導,川普在記者會上說:「但如果你已承諾要在美國設廠,或正在建設中(很多公司都是如此),那麼就不會被課關稅。如果你說你要建,但最後沒建成,那麼我們會回過頭來計算你應付的金額,把它累加起來,之後向你收取。這一點跑不掉。所以,這是一個重大的聲明。我認為這些造船公司都會回到美國。他們都會回來。」
他又繼續說道:「我們一開始從英特爾(Intel)開始,漸漸地,英特爾被——老實說,被剝削一空,被逼走了,被迫搬到其他地方,特別是台灣。但我認為,很多這些公司現在都在回來,而且回來的速度非常快。」 |
|
|
|
|
|
|
|
发表于 8-8-2025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他坐上去之后,全世界都被干预,他还能不能,我不知道,
但是我觉得,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很可能是他。
|
|
|
|
|
|
|
|
发表于 8-8-2025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8-2025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得罪这么多人,
等他下去之后,应该很多人 aim 着他。
|
|
|
|
|
|
|
|
发表于 8-8-2025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8-2025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名台湾, 但是要榨干intel? 可是intel不是台湾的啊? intel主要在台湾建厂? |
|
|
|
|
|
|
|
发表于 9-8-2025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台前被 aim 了,现在顺风顺水是因为保镖,
现在唯有等他下台,然后直接送走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25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關稅生效 台傳產輸美大傷 業者:沒單等死 有單找死
美國對台灣暫時性關稅20%已於7日生效,由於較競爭對手日韓稅率還高,傳產包括機械及工具機、輪胎等大型產業衝擊甚大,業者坦言,近期相關對美出口訂單已陷入停滯,產業只能減班休息,等待救援。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昨日表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廠商接單陷入停滯,業界普遍的心態是「先讓子彈飛一下」,再來和客戶重啟談判。據了解,由於接不到訂單,目前有愈來愈多中小型工具機廠「做四休三」;而今年9月中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歐洲工具機展(EMO),許多知名大廠也陸續傳出將不參展,或是改採與代理商合作「In House Show」的方式,以節省成本。
輪胎大廠建大輪胎總裁楊銀明說,日韓關稅比較低,台灣業者面臨國際競爭壓力,政府講不清美國到底要什麼條件?最近美方汽車輪胎訂單已縮手3成,就連台灣消費者最近對於汽車的買氣也停滯了。
農漁產品方面,林姓養殖業者批評,4月到6月期間傳出稅率可能減少,當下不確定性最高,也很難報價給買家,可以說是業者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但支持方案卻一直拖到現在才公告實施,緩不濟急。
關稅衝擊,企業主齊聚高爾夫球場商議解方。有台商說,「一批貨4月運到美國,周一、周二關稅是25%,周三變成免稅,周末到港又變了」,連報關行都是當天才知道關稅課多少,「每天都像在賭博,廠商都快瘋了」。
有傳產業者形容,目前的環境是「沒有單等死,有單是找死」,雖有訂單但應付不了高關稅,但沒有訂單也活不下去,真是進退維谷。
生產大型臥式車床的三鋒機器工業總經理郭璦玫說,政府不可能補貼匯損或分擔增加的關稅,已有微型和小型企業收掉不做,關廠潮可能慢慢浮現,台灣的工具機產業鏈可能因此斷鏈,希望政府協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8-2025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關稅「20%+N」 賴政府雪上加霜!外媒列3大泥淖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全球貿易夥伴拋出的對等關稅已於美東時間8月7日生效。台灣一開始似乎因為台積電屢遭川普點名而決定在美斥資上千億美元而取得明顯優於他國的籌碼,然而台美經過4輪談判,稅率20%仍高於日、韓等多國。《紐約時報》8日報導,此事導致賴清德政府困境雪上加霜。
日本媒體9日報導,白宮高階官員透露,來自日本的貨品此前稅率低於15%者一律上調為15%,原本稅率15%以上者不疊加。台灣的20%高於日本,更糟的是,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8日證實為「原有最惠國待遇關稅」疊加20%對等關稅,許多行業逃不過百分之「20+N」命運。《紐時》指出,台灣這波首當其衝是的製造業,除了半導體,也包含金屬工具、不鏽鋼板、金屬緊固件(例如螺絲)等全球舉足輕重的產業。
《紐時》列出賴清德2024年5月上台以來面臨的三大政經壓力。首先是眼前棘手的高額關稅,在日、韓已談妥比台灣還低的15%稅率之際,賴政府務必全力爭取壓低。第二,台灣仍處於「大罷免」風暴,民間團體對2024年1月甫當選的國民黨籍立委展開全面罷免行動,7月26日首波投票24席雖無一罷免成功,8月23日還有7席待對決,朝野對立日益加深。第三,今年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對於嚴重依賴出口的台灣經濟體已成一大阻礙,外銷企業恐陷財務危機。
《紐時》認為,川普給台灣20%相對高額的關稅稅率,讓賴清德執政困境雪上加霜。圖為賴清德6月8日在高雄出席海巡署「海安12號」演習。(資料照/美聯社)
《紐時》認為,川普給台灣20%相對高額的關稅稅率,讓賴清德執政困境雪上加霜。圖為賴清德6月8日在高雄出席海巡署「海安12號」演習。(資料照/美聯社)
「暫時稅率」20%出爐後,賴政府強調會持續與美方磋商。台灣有些企業主與觀察家認為,川普政府正設法讓台企做出在美國增加投資的承諾,類似日、韓在與華府談判時各自答應的5500億美元、3500億美元巨額投資。曾任立委的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許毓仁說:「日本、韓國都帶著扮演支援角色的關鍵產業人士同赴華府。」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台灣首席貿易代表的經濟部前部長鄧振中說,台灣社會大眾一直認為美國是台灣最大、最重要的市場,長期覺得政府與美國在貿易議題「老是讓步」。
《紐時》認為,除了政治不確定因素,20%關稅、貿易協定談不攏令台灣備感壓力,台灣出口製造業面臨比鄰國更高的關稅、台幣升值雙重擠壓,讓執政的賴清德困境加劇。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