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一看歷史。
六七十年代,受到国际回教复兴浪潮影响,除回教党外,有几个重要的民间保守回教组织崛起,在民间推动回教复兴运动。 这些党团卯足火力指责巫统是个世俗化政权,为前殖民政府余孽。他们要求回教化回教法回教国,他们深入民间,在北马、东海岸甘榜小城回教堂祈祷所鼓吹激进神学思想。
虽有影响力,却非主流,地域上也难以跨越,例如在柔佛州等没啥市场。因此,当时的巫统政权基本战略仍以种族主义,改善马来人的经济地位待之。 及至七十年代末,回教国际社会经历科梅尼推翻沙王掀起另一波复兴浪潮,我国亦不例外。 抢夺宗教话语权
为了全面抢夺宗教的话语权,化解回教党(现称伊斯兰党)及一众民间保守派回教组织的攻势,铁粉们誉之为历来最聪明的时任首相马哈迪,转守为攻,挻揽激进的回教青年运动头领安华进入巫统,步步擢升,加官进爵,让他全面推行回教化议程。 回教党以及民间的回教组织,在野批判巫统政权,但他们只能讲,不能做。回教党被巫统搞垮之后,连仅剩的丹州政权也夺不回。
但自作聪明的马哈迪矫枉过正,在巫统仍然坚持世俗国地位时,引进安华,落实回教党及民间回教组织可望不可及的诉求。
回教党及回教组织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回教国,若是万丈高楼的话,在野党团所掘的不过是非常浅薄的根基。 马安搭建回教化议程 安华大权在握之后,一连串的回教化议程、回教金融、回教法庭的分级建立、回教大学等等,不仅是打下更深更厚的基础,更是一层层搭建起来。 回教党和民间回教组织梦寐以求,但在历任首相治下,永远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却在马哈迪和安华奋力层层高楼建造起来,到了现在是等纳吉同意,伊斯兰党就可以封顶落成大厦了! 八十年代,马、安师徒也好,情同父子也好,如火如荼展开回教化议程,两位前首相东姑和敦胡申翁齐齐以为不可而反对,呼吁巫统停止回教化;巫统高层中不少人亦不认同激进的回教化议程,但老马一意孤行,安华夹旨落实他在大学时期的“理想国”,简直就是洪水出闸,国父、敦胡申翁和当时的巫统高层反不了,谁挡得住? 当年各州通过修改回教法,马华的州议员们不是在国阵协商机制下只好一一赞成吗?只有雪州马华全体州议员中枪,但没落马,闹了个不了了之的小风波。 射死10个许福光也无济 各州纷纷通过限制其他宗教使用行之两千多年至数百年数十年不一的所谓回教字眼,而禁止所谓回教字眼使用,各州的数目不同,而槟城则是限制字数最多之一州。林冠英有能力推翻吗? 国阵、民联都曾通过各种回教法律条文,如洪涛直泻。玻州政权突然通过违宪的PARENT,废除PARENTS,WALK OUT的许福光就成了箭靶。如今情势,射死十个许福光也无补于事。 如何分化巫伊合流,才能消解滚滚洪流。可又谁能办到呢?一个前首相马哈迪加一个前副揆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