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网络图片) 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卓越的帝王不在少数,[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成清圣都是伟大的帝王,能尊称“[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千古一帝”的也有好几位,不过真正当之无愧[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千古一帝称号的只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始皇[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嬴政。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纷纷混战,后来秦王[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嬴政统一六国,成就统一大业。然而在[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以前,秦氏王朝就早已存在了,而且还一共经历了31位君主,其中[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在位时间最长的有56年,时间最短的仅仅只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三天。而这[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在位只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三天的国君却是[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始皇的祖父[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孝文王,因为在为先皇守灵期间得病就一命呜呼了。 秦始皇(网络图片)从公元前306年即位到公元前251年去世,亲昭襄王在秦国王位上待了56年之久,秦昭襄王去世时75岁,在那个年代完全是高寿了,一个国君的长寿对于一个王国来说当然是好事。但由于秦昭襄王的长寿却苦了他的两位储君,史载,秦昭襄王有两个儿子,长子悼太子,如今名字已经不可考。悼太子作为长子首先被立为了太子,之后被送到了魏国做人质,但悼太子未等到即位,就在魏国去世了。 悼太子生于何年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去世于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生于公元前325年,据此推断悼太子去世时至少也四十多岁了,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也算正常。秦昭襄王的次子嬴柱由于不是嫡长被封为了安国君,相比于后世大抵就是个王爷。所以悼太子去世后秦昭襄王便立次子嬴柱为新太子。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后继无嗣。公元前267年悼太子去世,公元前265年嬴柱被立为太子,成为太子这一年嬴柱37岁,也算是正当年,[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秦孝文王嬴柱是中国历史上[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之一。秦昭襄王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之君,也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正处于战国的末期,这个时候的秦国国力强盛,先后发动了多次战争想要统一天下,如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的。 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网络图片)作为秦昭襄王的次子,[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秦孝文王在苦撑了半个世纪之后,终于有机会坐上国君之位,可惜自己已年老体衰,没有熬过守孝期就跟随自己老父亲的步伐一同归西了。[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秦孝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子楚即位是为[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秦庄襄王,就是[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始皇的父亲,本名异人师从吕不韦。然而[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庄襄王和[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孝文王一样短暂,[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在位只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三年,34岁[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就去世了。这时秦国迎来了新主人[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嬴政,也许黑暗之中有天堂,[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孝文王和[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秦庄襄王过早的离去,就是为了让[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千古一帝[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嬴政早日开创中国[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大一统的惊天伟业。 责任编辑:李靜柔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500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