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8|回复: 4

Google退出中國大陸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5-2019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oogle退出中國大陸事件[size=15.008px]是指2010年[size=15.008px]Google[size=15.008px]公司因內容審查問題與[size=15.008px]中國政府[size=15.008px]交涉,並最終關閉中國版網頁搜尋服務,轉用[size=15.008px]香港[size=15.008px]域名(www.google.com.hk)及[size=15.008px]伺服器[size=15.008px]為中國用戶提供簡體中文服務的事件。
[size=15.008px]

[size=15.008px]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聲稱遭中國駭客攻擊[1],暗指這些駭客攻擊具有政府官方背景,並透露在中國業務方面與中國政府的衝突。長期以來以接收中國政府行政命令標誌的紅標頭檔的形式配合審查讓Google相當不滿,一直對中國政府的審查要求消極執行。表示希望以更加西方化的法律框架下的類似法院判決書的形式配合審查。將與中國政府在此方面進行談判,有可能選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Google內部也有不同聲音,Google總裁施密特不贊同退出中國市場,但Google兩位工程師出身的聯合創始人對這種審查十分堅決地表示拒絕忍受,寧願為此放棄中國市場份額。
[size=15.008px]同年3月23日,Google中國聲明因「遭受中國駭客攻擊」和「網路審查」決定退出中國市場[2]。Google公司將原有Google中國的兩域名(google.cn和g.cn)中的網頁、圖片和資訊(後更名為「新聞」)等搜尋服務重新導向至Google香港(google.com.hk)。其在香港的伺服器提供未經中國大陸審查過濾的搜尋引擎服務。Google位於大陸北京的伺服器在隨後很長一段時期內並未關閉,大陸網友可通過修改系統hosts檔案(基本失效)或使用VPN代理等方法存取,以避開中國政府對Google境外伺服器的存取干擾。
[size=15.008px]Google退出中國事件成為中國2010年重大網際網路新聞,Google不服從中國當局資訊審查退出中國市場的行為,引發廣大關於網路自由言論自由的討論[3],中國網友表達了對此事的不同看法,有不少網際網路從業者的惋惜聲音,間接表達對中國防火牆的不滿,但更多是中國網友對逼退Google者的詆毀攻擊[來源請求]史諾登事件後,美國對Google服務也有監視與入侵的事實曝光[4],(Google董事長施密特批評美國國安局截取Google伺服器之間傳送的資料,2013年11月)[4],亦引發相關政府對網際網路監察行為底線的討論。
[size=15.008px]Google將Google中國服務重新導向至Google香港後,中國網友存取Google開始遭受干擾,如中國大陸知名作家韓寒新浪博客中所寫的搜尋「溫度計」與「胡蘿蔔」會因包含「溫」「胡」二字會被中國大陸防火長城立即中斷連接。隨後Google開始部署加密搜尋,使防火牆無法審查搜尋內容,不久後中國大陸存取Google境外伺服器開始受隨機丟包幹擾,存取變得困難,尤其政治敏感時期。後長期一段時間維持這種干擾狀態。Google幾年間逐步強制加密一切網路服務後,中國網友對Google搜尋服務的存取越發困難,Gmail等服務也受很大影響。[5]
[size=15.008px]Google占中國大陸搜尋引擎市場已由2009年四季度(退出大陸前最後一季度)的17.5%滑落2013年的2%。
背景[編輯]Google中國的審查[編輯]參見:Google中國Google審查
[size=15.008px]Google中國成立於2006年4月,建立Google中國的主要原因為google.com由於不過濾搜尋結果時常會被中國大陸封鎖、無法正常而穩定地在中國大陸存取。google.cn的伺服器主要置於中國北京因此不受長城防火牆干擾,是Google搜尋唯一一個伺服器設在其控制資料中心以外的在地化版本。當時公司發表聲明稱,中國版搜尋引擎會遵守中國相關網際網路法律,對搜尋結果進行過濾審查[6]在退出中國事件之前,用戶在Google中國版搜尋政治敏感或色情(如:粗口詞句)等內容時,會在網頁尾部顯示「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尋結果未予顯示」,同時過濾了不符合規定的搜尋結果。Google也證實其被迫協助中國政府進行網路審查,[7]但其不向中國政府提供用戶的搜尋記錄等資訊。[8]
[size=15.008px]一些網際網路用戶[9]無國界記者[10]人權觀察[11]國際特赦組織[12]等均批評Google協助中國政府侵犯人權。其協助中國政府審查,但不執行美國政府的同樣請求(然而Google在2009年參與了稜鏡計劃,積極配合美國政府並長期向其提供用戶資料,與之相對應的是2010年拒不配合中國政府要求而退出中國大陸地區),也被自由媒體運動(Free Media Movement)譴責為「虛偽」。[10]2006年有示威者進行了「mass breakup with Google」活動抗議Google中國的政策。[13][14]一些反對者也認為Google中國違背了Google「不作惡」(Don't be evil)的口號。[15]同時由於Google中國的審查與Google的「不作惡」口號產生巨大矛盾,包括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謝爾蓋·布林等大量Google高官對於Google中國的審查也態度曖昧。布林就在事後表示對幼時蘇聯鎮壓的記憶使其更加支援拋棄Google中國的既定政策,中國在關於審查監視異見人士等方面讓人不安。[16]
[size=15.008px]與此同時,Google中國的審查也受到來自中國政府的壓力。在2009年的Google涉黃事件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宣稱Google中國傳播不良資訊,稽核不足,最終「有關部門對Google中國傳播淫穢色情資訊行為依法處罰」。[17]人民日報》等機關報多篇文章批評Google中國,同樣聲稱其違反「不作惡」口號。[18][19][20][21]
過程[編輯]聲明考慮取消審查[編輯]
[size=15.008px]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在其官方部落格作出一篇題為《新的中國策略》(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聲明[22],稱公司將考慮取消Google.cn的內容審查。Google聲稱,2009年12月中旬,Google旗下Gmail受到來自中國「精心策劃且目標明確」的駭客攻擊,導致其智慧財產權被竊,入侵的手段十分複雜,利用Internet Explorer上的一個漏洞來進行攻擊。[23];受到來源相同的攻擊的還有至少20家其他的公司,分別從事金融、科網、傳媒、化學等行業(此次攻擊行為被稱為極光行動);駭客主要竊取中國人權活躍人士的電子郵件[24][25][26]。雖然Google並未明確指出攻擊帳戶是中國大陸政府所為,但據與Google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Google工程師確實追蹤到中國政府或是其代理人[27]。加之2009年內中國大陸政府進一步限制網上言論自由的行為,他們將重新審視對Google.cn下搜尋資訊的過濾行為以及在中國市場的運營策略。Google宣布不再願意過濾Google.cn的搜尋結果,並稱接下來幾周內將和中國大陸政府進行討論,在法律範圍內建立一個不進行過濾的搜尋引擎。如果無法協調一致,也很可能意味著必須關閉Google.cn乃至於Google設在中國的辦公室[22][28][29]
[size=15.008px]Google的聲明中稱本次決定是由美國的管理團隊做出的,中國團隊對此毫不知情,也未曾參與。有解讀指,Google之所以未提前知會Google中國團隊,是為了保護Google中國員工的安全。[30]聲明發出後,Google中國員工被拒絕存取美國資料資源庫的任何程式碼,並且可以帶薪休假[31]直到1月18日,Google中國表示上周發表聲明當天給予員工休假一天,使公司能做內部的測試與掃描,確保網路的安全:「Google中國的員工如今已回到崗位上,公司運作一切照常。」[32][33]自此日起,google.cn上也幾乎不再進行新的審查,審查尺度大大放寬。中國其他主流搜尋引擎也隨之放寬了審查尺度。[31][34]
[size=15.008px]1月中旬,Google的執行長埃里克·施密特透露說,他們正在與中國政府就Google中國的去留問題進行商討。他並不否認有繼續留在中國的可能性,同時也表示公司並不僅被商業利益所左右:他們退出中國市場是「基於價值的抉擇」,否則就應當遵從商業抉擇而「繼續參與中國市場」。[35][36]1月14日,中國聯通接獲通知,Google公司不再授權其使用Google標識及應用產品的合作內容。原定於1月20日舉行的兩款WCDMAGoogle手機(Google Phone)上市發布會也在Google建議下取消。[37]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考慮到許多服務前景難料,Google認為現在在中國市場推出這兩款手機「不負責任」。Google並未表示這兩款手機的推出將延後多長時間,也沒有提供更多細節資訊。[38]
[size=15.008px]Google與此同時,北京也傳出了駐華外國記者的Gmail遭到駭客入侵的訊息。駐華外國記者協會18日發布通知稱,北京數個外國新聞機構的記者站都有員工發現其Gmail遭到入侵,裡面的電子郵件被轉發到一些陌生的電子郵件位址。美聯社指,他們與法新社道瓊通訊社路透社等新聞機構的駐華站點去年9月也曾遭受病毒電子郵件襲擊。協會呼籲會員要做好Gmail的保安措施,防範遭到「劫持」。[39]
[size=15.008px]1月19日,Google中國部落格發表劉允和楊文洛的澄清聲明指,Google中國的員工目前都在正常工作,部分報導稱Google已關閉中國的辦公室和員工已經接到通知將於近期離職的訊息都是不實的。Google總部管理層近期宣布他們將會在未來的幾個星期與中國政府就一些事宜進行商討。[40]此外新聞媒體還披露,攻擊行動的目標其實是對Google網路特定部分有存取權的人,有關行動可能獲得在Google中國職員從旁協助,公司現正展開調查。[41][39]然而《紐約時報》指,中國政府在3月中旬就提醒Google的商業夥伴(如新浪網、趕集網等)要提早準備,以免哪一天自家網站無法使用Google服務時會措手不及。政府提醒商業夥伴要不是把搜尋者從原先的中國版Google.cn導向Google.com主搜尋頁面,就是得另外再物色合作夥伴,或是自己過濾搜尋結果,以符合中國法規。不過報導說,使用Google.com不是簡單的迴避方法,因為當局仍可加以封殺,就像封鎖YouTubeFlickr和其他網站一般。[42]
關閉Google.cn網頁搜尋服務[編輯]
[size=15.008px]由於中國政府「非常明確地指出,自我審查是不可協商的法律要求」,Google與中國政府談判失敗。北京時間2010年3月23日凌晨,Google總部發表聲明稱:[2]
Google及另外二十餘家美國公司受到了來自中國的、複雜的網路攻擊,在對這些攻擊進行深入調查的過程中,通過我們所收集到的證據表明,幾十個與中國有關的人權人士的Gmail帳號定期受到第三方的侵入,而這大部分侵入是通過安裝在他們電腦上的釣魚軟體或惡意軟體進行的。這些攻擊以及它們所暴露的網路審查問題,加上去年以來中國進一步限制網路言論自由,包括對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文件Blogger等網站的持續封鎖,使我們做出結論:我們不能繼續在Google.cn搜尋結果上進行自我審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5-2019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禁华为是有原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9 04: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要求google遵守中国法律,也是有原因的。

google前不久表态支持美军,棱镜计划也和google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9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法律压榨人民,google不能办这样助纣为虐,有违良知的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9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入乡随俗!顺则昌,逆则亡,中国不会因谷歌而改变!谷歌必需入乡而随俗!谷歌当年就是不能入乡随俗!所以最后只有黯然退出中国!

谷歌退出中国之后,促成中国本土的搜索引擎软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好事一桩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7-2025 10:37 PM , Processed in 0.1366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