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48|回复: 8

谁颁大选候选人委任状?时评员:希盟领导层职权须分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7-2017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耀福认为,希盟终放下分歧,成立正式反对党联盟,与国阵对抗。 -Yusof Mat Isa摄-


(八打灵再也14日讯)时事评论员龙耀福认为,希望联盟成立新领导架构,并向社团注册局注册标志,最大的意义在于成立正式的反对党联盟,与国阵进行对抗。

他指出,这是反对党首次注册标志,而之前“人民联盟”(Pakatan Rakyat)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意味反对党愿放下彼此的分歧,在同一个领导架构里,与国阵对抗。”

他向《M中文网》说,目前以前首相敦马哈迪为首的反对党联盟,突显了与过去不一样的架构,即由巫裔领袖领导,利用种族招数提升支持率。

不过,他认为,虽然反对党设立了统一标志,但应战大选时意义不大。

“因为被委任的候选人都以各自的政党为依归,就如虽然巫统出战时会使用国阵的标志,但国阵仅是象征式的意义。”

“国阵在颁发候选人委任状后,是由各政党主席宣布候选人名单。”

他说,当初加入民联的伊斯兰党并不要使用统一标志,所以当伊党退出后,反对党其他盟党就能分配职位和进行协调。

他表示,在行动党被社团注册局下令重选中委会后,希盟宣布新领导架构是一个巧妙的时机及顺势的政治布局。

另外,他指出,希盟的党章必须规划好领导职权,否则社团注册局将挑起相关问题。

“希盟昨日并没有深入说明总裁和主席的职权差异,若举行大选时,要由谁来颁发上阵候选人的的委任状呢?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询及首相人选事宜时,龙耀福指,希盟现阶段不会讨论相关课题,否则将成为联盟分裂的导因。

“有传作为土团党主席的马哈迪,是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慕克里兹接位,所以先暂代首相职;而行动党是希望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为过渡首相,直到该党实权领袖安华被释放。至于公正党内部则存有不同的声音,所以他们应会避免讨论相关课题。”

“希盟目前应会注重于赢得大选后,才要讨论相关课题。”

他也认为,希盟目前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来吸引更多选民,或是保住反对党于505大选时,所获得支持率。

“但政治像是‘自然科学’,会有许多的变数,而希盟是个具伸缩性的联盟,他们会依据不同时刻的状况来改变政策,也能在短时间内增加支持率。”


==================================




时评员认为, 希盟推出领导架构具合理性,而马哈迪(左3)能扮演作最后决策的角色。 -Yusof Mat Isa摄-












(八打灵再也14日讯)时事评论员潘永强博士认为,希望联盟昨晚出炉的领导架构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而担任联盟总裁的敦马哈迪,将扮演决定选举及具体政治事务的重要角色。
他指出,希盟决定将拿督斯里安华排在领导层最高位置,即担任实权领袖一职,彰显出联盟仍尊重安华。“安华被委任为Ketua Umum(实权领袖),显然其他反对党领袖都能接受和尊重,安华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至于马哈迪担任总裁一职,应是希望利用其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协助希盟突破马来选区,获得更多马来选民的支持。”他向《M中文网》说,一直以来,安华都扮演为希盟主要政策,作最后的协调、判断、决定和拍板定案的角色;但由于他仍在服刑中,这重任就转移至前首相、土著团结党主席马哈迪身上。潘永强也说,由于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旺阿兹莎仍稍欠缺上述能力,因此希盟就将决定力量,交予仍有权威的马哈迪。希盟需要“过渡首相”“当反对党讨论来届大选选区和候选人分配时,马哈迪就能充当协调和决定的角色;而由于旺阿兹莎在政党或希盟里,仍有许多支持率或较容易被接受,故就被委任为希盟主席。”“这三头马车式的领导架构,在联盟操作和合作上,都有一定合理性和发挥作用;且也显示反对党采取‘各取所需’模式,不让任何政党被边缘化。”询及希盟总裁和主席一职,是否会成为首相人选时,潘永强认为,希盟目前需要一个“过渡首相”,因此保留了一定的空间和机会。他说,由于安华还在狱中服刑,因此担任第7任首相机会渺茫,所以希盟或可能让现有的总裁和主席担任“过渡首相”,直到安华获释和重新返回政坛。“当然一切都必须要看相关领袖在大选的形势和实力,或赢得多少席位而定。”另外,潘永强说,希盟所提出的斗争目标并没有太大的争议性,明显是针对马来群体而设的。他继续说,一些较争议性的目标已被淡化,如种族平等、马来族群特权、固打制、伊刑法、统考、东马权益等观点。“反而希盟提出了一百天内废除消费税、稳定油价、减轻人民负担、全面改革等承诺,这显然是为获得面对经济问题或收入不高的马来选民认同和支持。”“他们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政策,加上仍有部分马来选民期待着安华和马哈迪的合作,及有条件进行任何改变。”不能让竞选议席重叠另外,时事评论员胡逸山博士认为,希盟目前更需要商讨如何分配第14届全国大选的竞选议席。他说,希盟宣布的领导架构很特别,就像美国公司有主席和总裁之分,显然是为了平衡权力和取得妥协。“现在更重要的是,他们需确保竞选议席不要重叠,因这会分散反对党的支持票数,进而让国阵渔翁得利,赢得选举。”他指出,目前城市选民均支持反对党,而乡村选民则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执政党。“家境困苦的乡村选民仍需要国阵的支援,所谓人穷志短,即便反对党做出了承诺,但该些选民也必须考量到现实因素。”“选民一般只看到现有的东西,不会因未知的东西改变支持,而更多人都选择能提供实际援助的政党。”他也认为,目前希盟已经超越安华,多数人不是因为安华而选择支持反对党,他们均因不喜欢国阵而投反对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7-2017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具实力的梦幻组合即将在马来西亚14届大选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7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家心裡日思夜想,還掛念著 Presiden UMNO 職位。

umm.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7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啦 好啦,不搞笑,這次認真的。

請大家投馬華。
投馬華.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17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燈大師 发表于 14-7-2017 11:31 PM
好啦 好啦,不搞笑,這次認真的。

請大家投馬華。

你真以为正正得负咩!!?还马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17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哈迪与安华联手:一代人虚耗廿年后的救赎【议员观点】
昨天的20年前,即1997年7月2日,泰铢受人狙击,触发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我20岁,至今到年底,就要40岁了。
编辑推荐

刘特佐侵吞一马642万
送澳洲名模超大心形钻石


1997年,我对20年时间毫无概念。如今我知道了。我这个世代成年后,所见的国家就一直停滞不前,这实在令人沮丧。
当时,我在雪兰莪巴生一家私立学院就读美国学分转移课程,准备到美国升学。1997年初,令吉对美元的兑换率是1比2.5,但是到了1998年1月,令吉惨跌至1比4.9的境地。
1997年8月,货币狙击从泰国扩散至大马、印尼和南韩,准备在9月秋季赴美升学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兑换美元,避免令吉进一步贬值。
9月的某个早上,一名家境还不错的同学在课堂呈现报告时,突然放声痛哭起来。他向班上哭诉,其父亲在过去一周亏掉了全家的财富。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的贫穷体验。我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这场近代首次的区域金融危机,造成数代人靠勤奋所挣得的财富,以及1990年透过货币操作所累积的利润,在数个月之间,甚至在几天内灰飞烟灭。尽管如此,它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仍相形见绌。
马哈迪与其政治门徒安华
我们这个世代的成年之旅不该有这样的起点。
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难逃强大的“2020宏愿”和“马来西亚民族”概念所笼罩。
当我在毕业典礼上代表1995级毕业生致辞时,我赞美自己的世代活在一个绝世良机下,我当时认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未来数十年将是繁荣和幸福的。
1989至1997年经济蓬勃时,不但年轻毕业生对前景满怀希望,许多在1970或80年代去国的大马人也纷纷回流,返乡寻找发展机会。
1997年5月1日,时任首相马哈迪委任安华为代首相两个月,誉之安华未来适时接棒的“实习”机会。
或许,那是马来西亚过去60年最美好的一刻:能干但威权的马哈迪准备退隐,让贤于自己的政治门徒安华——即众人眼中更开明、包容和进步的领袖。
当时的主流看法是,在马哈迪的统治下,马来西亚人以自由换取繁荣,而安华承诺接棒后,延续经济盛世的同时,逐渐放松控制,免除社会的恐惧。
从希望到绝望
从1981年7月16日出任首相,到1987年10月27日发动“茅草行动”,大肆逮捕异议份子之间,外界把马哈迪视为现代化力量。
有些人甚至认为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崇尚民主的领袖,毕竟他上台之初,一举释放了许多在1960和70年代在恶名昭彰的内安法下被扣留的异议分子。无可否认的,马哈迪1981年出任首相之时,社会感受到一股去旧迎新的氛围。
1987年4月至1990年10月之间,马哈迪在党内外经历严峻的挑战。其中,1987巫统大会上,马哈迪在2500张选票中,仅能以43票微差击败竞争对手东姑拉沙里。
46精神党的成立以及跟其他政党的结盟,同样给马哈迪构成严峻的挑战。
击退在野党威胁后,马哈迪在1990至1997年之间剧烈地扭转外界对他的印象,他大力推动2020宏愿,誓言把大马挤入先进国行列,试图把这个多元族群社会锻造为一个大马民族,更驱动至今无人能及的经济快速成长。那是经济外溢效应的年代。
不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却粉碎了这些梦想。
安华与马哈迪之斗
马哈迪结束为期两个月的休假回国之后,他与副首相安华间的斗争浮上台面,因为他们两人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法迥异。
从索罗斯是否为金融危机祸首,到货币利率,以致企业拯救,亲马哈迪跟亲安华阵营爆发激烈和无止尽的矛盾冲突。
安华在代理首相的两个月期间,推动反贪污法令的修订,赋权反贪会更大的权力。在马哈迪盟友眼里,这无疑是磨刀霍霍欲向他们动刀之举,这最终触发撤除安华的阴谋。
1998年5月,马哈迪与印尼时任总统苏哈多在埃及开罗出席一项峰会,但在一周后的5月21日,苏哈多被迫下台。而苏哈多的政治厄运震惊马哈迪。
身为特立独行的人物,马哈迪在巫统内从来就没有稳固的基层支持,必须不断搞势力平衡以维持自己的优势。自然的,马哈迪羡慕苏哈多对印尼的牢控。
当时,他发现自己的门徒安华已挺身反抗他,准备摧毁他的政治遗产。只是,安华还不是马哈迪的对手。
1998年6月的巫统常年大会上,安华迫使时任巫青团长阿末扎希,删除七段据称准备炮打司令台的演词。
根据专研马来西亚政治的韩国学者黄仁元(Hwang In-won),安华一名亲信曾形容,安华缺乏嗜血本能,错过出击的最佳时机。
政治激斗
马哈迪接着反击并把安华围困。1998年9月,安华以最悲剧的形式下台。
重读这段历史,不禁令人哀叹。若安华在1998年6月挺身挑战马哈迪,他有胜利的可能。至少,他不会被孤立。
但是往事不可谏。国家经济停止不前,而人民逐渐失望下,马来西亚后来经历剧烈的政治变化。
若非受到安华烈火莫熄运动的启蒙,我也不会那么年轻就投入全职政治工作。
安华可以选择像慕沙希淡那样淡出政坛——后者是马哈迪的第一任副手,在更早的10年前隐退。 但是,安华选择反抗和继续斗争。
安华抗争最终在2008及2013年的全国大选见效,朝野阵营得票相近,接近打成平手。
历史的讽刺
历史总有讽刺的转折。马哈迪如今对抗自己在后安华时代所亲手挑选的继承人——首相纳吉。
马哈迪如今跟在野党联盟站在一线,讽刺的是,这个联盟是由20年前反抗他的烈火莫熄运动所催生。
若没有安华自1998年的坚持不懈,马哈迪2016年离开巫统并组织团结党之时,就没有一个强大的在野党联盟可兹投靠。
与此同时,身陷囹圄的安华及公正党则需要马哈迪的动力和额外支持,毕竟原本由他所领导的在野党联盟在2013年时使尽了所有的力量。
马哈迪与安华都是强大和绝不言弃的人物,安华不怕坐牢,马哈迪则未因年老而弃战。事实上,他们以及林吉祥深深地左右了大马过去50年的政治走向。
他们史无前例合作对抗纳吉和巫统,是过去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如今这却是众所周知的现实。
历史给马哈迪和安华安排了奇特和罕见的挑战。他们必须站在一起与真诚和解,否则打败巫统或纳吉,将只是一场幻梦。
救赎
二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让马哈迪和安华分道扬镳,国家也因而沉沦。国家残破,一个世代也因此虚耗,其后果沉痛无比。
马来西亚正处于历史十字路口。马哈迪与安华阵营必须和解,好让改革重新获得机会,重燃希望。
我们祈祷及期望美好家园重建,其起点就是在下届大选改朝换代,实现自独立以来的首次政权转移。
我相信马来西亚找到了救赎,我们这辈的虚耗世代已虚耗20年,但我们对现在和未来世代负有责任。改变刻不容缓。是时候迎接新政府了。



本文作者是行动党居銮国会议员刘镇东,全文翻译自“20 years later, redemption of a wasted generation”,译者是《当今大马》陈明忠和李志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5-7-2017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元旦8466 于 15-7-2017 12:46 AM 编辑






敦马:巫统成窃国大盗政党.“3年前就想推翻纳吉”。                                                                                                                     马哈迪表示,他不曾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串谋,包括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来扶植其儿子慕克力或其他孩子出任首相。


马哈迪:巫统早已非巫统,而是已成为纳吉的政党。(图:星洲日报)




(吉隆坡14日讯)土著团结党主席敦马哈迪坦承,他自2014年开始就想推翻巫统主席兼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因为巫统迄今已成为“窃国大盗和小偷”所领导的政党。





他说,他并不担心这会破坏或毁灭他20多年来所打造的巫统,因为被破坏或毁灭的只是纳吉,巫统早已非巫统,而是已成为纳吉的政党。

92岁的马哈迪今日在其儿子拿督斯里慕克力起诉首相新闻秘书东姑沙里夫丁诽谤一案,接受沙里夫丁代表律师拿督嘉哈峇丁的盘问时,对纳吉频频开炮。

马哈迪表示,他不曾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串谋,包括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来扶植其儿子慕克力或其他孩子出任首相。

无意扶植慕克力当首相

他强调,若他有意扶植慕克力当首相,那一定是在他仍是首相的时候,因为当时慕克力尚年轻,他可以嘱咐慕克力加入巫统,并用尽一切权力把慕克捧上位。

他表示,若仔细检查或调查,就会发现慕克力在他退位之前不曾成为巫统党员,因为他坚决反对其孩子加入巫统,更不想被指控本身为了家族利益而滥用权力和职位。




马哈迪说,在他出任首相的22年以来,所面对的虚假指控不绝于耳,不过,他认为,一个领袖固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批评或指控,特别是来自那些不支持或不喜爱他的人。

“对我而言,我当时的责任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向民众证明,我的回应是不入禀法庭采取任何法律行动,而是以行动来告诉民众真相。”

他说,尽管他现在已不再是首相,甚至已年届92岁高龄,不过,他仍然秉持一样的原则,不起诉任何人诽谤,因为他可以在发表演说、社交网站、部落格或接受媒体访问时,回应所有的虚假指控。

                                                                                                                       马哈迪强调,无意扶植儿子慕克力当首相。

(图:星洲日报)文章来源:星洲日报·2017.0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17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好心警告这里的衰样中立、别再说老马只为扶持其儿子出任首相了,因为这诽谤一案已入了法庭供词了…




================
92岁的马哈迪今日在其儿子拿督斯里慕克力起诉首相新闻秘书东姑沙里夫丁诽谤一案,接受沙里夫丁代表律师拿督嘉哈峇丁的盘问时,对纳吉频频开炮。
马哈迪表示,他不曾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串谋,包括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来扶植其儿子慕克力或其他孩子出任首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17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豬可分到几个席位…
回歸的本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9-2025 06:43 AM , Processed in 0.11374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