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4|回复: 3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竟然不用手機和互聯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10-2013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沒手機也沒電視機,住所也不接網路,提出本世紀第一個重大科學發現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英國愛丁堡大學名譽教授希格斯,過著令人驚訝的「低科技」生活。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發布得主前試圖聯系希格斯,但所有電話號碼都沒有回應。公布是否因此延后一小時,委員會不愿評論。

但八十四歲的希格斯,無論如何害羞低調,大名都將被寫進教科書,和愛因斯坦、普朗克齊名,世代流傳。

俗稱的「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于半個世紀前利用標準模型所提出的一種新粒子,后人正式稱作「希格斯玻色子」,其提供的「交互作用」讓粒子具有質量。在此之前,質量只是一種現象和概念,并無理論能解釋為何物質具有質量。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英國北部紐卡索的希格斯,一九五四年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希格斯住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教授理論物理。據說每當有人提及「希格斯玻色子」,他就會侷促不安,自己總是避免用這個詞。

身為無神論者,每當有人用「上帝粒子」來描述他的發現時,希格斯就更焦慮了。

愛丁堡大學物理系教授,同時也是希格斯好友的華克表示:「希格斯是位很溫和又很客氣的人。但是如果談到跟物理有關的事情而且說錯,他就會變得有點固執。」

周日泰晤士報報導,希格斯一周前在住所外跌倒,本周身體狀況一直很脆弱。最近傳出他得獎唿聲最高,希格斯決定暫避風頭。

與希格斯同獲殊榮的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名譽教授恩格勒,在一九六四年提供了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基礎,主張宇宙初生時并無質量,后來出現的粒子賦予原有的粒子質量。宇宙「暴脹」(inflaton)結束后,暴脹子轉換為今日所見的各種粒子。

恩格勒表示,他之所以鉆研宇宙學,是因為不想受限于特定主題:「對某個主題有興趣就閱讀所有相關材料是沒必要的。重點在于分辨出重要和次要的資訊,藉以決定要鉆研哪一部分。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強子對撞機的上千名的科學家,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功不可沒。但諾貝爾物理獎最多只能三人共享,所以該單位只得到贊譽,并未獲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13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科技可能限制了人的潜能,什么都上网找可能就发现不到新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13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生活很单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13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10-2025 12:12 PM , Processed in 0.14718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