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3467|回复: 107
|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
[复制链接]
|
|
|
轉來這篇寫的很好的文章, 感謝作者,不過閱後產生了一個切確的疑問 :
『爲什麼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這是以修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爲標准來說的。
對治法,有沒有用處?當然有用。針對自己的習氣特點有針對性的修治,效果會很明顯。然而,這只是過程,並非究竟,因爲他只解決了一個局部問題,法執還在,還是會隨境界轉。所以,要識得本心,這時修行才有了清晰的方向,才能真正在境界裏磨練,最後開發這本心的大機大用。
如果理不透,悟不到。就會在過程中產生糊塗的情況,發現修法很久,修時清淨,不修了遇境就不管用;這時候,失敗的懊喪,加上習氣的干擾,什麼懷疑,懈怠,懊悔,難受的都來了。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不斷的深究佛理至通透,這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難度和所需要花的時間也都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個過程中,念佛,參禪等等修行可以同時進行,因爲這會幫助自己心清淨,智慧顯露,幫助悟入佛理。
所以,很多修行法門都有正行和助行。明理之人,不會在法上與人產生什麼爭論。念佛好嗎?當然好。持咒呢?也好。先把理搞明白好不好呢?都好。因爲這些都是菩提道的正行。然而,在修學了一段時間以後,就要注意看實際效果來做爲檢驗。這都是以明理爲前提的。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走對路沒有?
要向上突破。哪些理還沒透得過?哪些事還透不過?還有疑惑嗎?這些都瞞不得人,捫心自問吧。然而,到最後,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不論哪個法門,都須過這舍法的一關。無對治,無煩惱,無除煩惱,無一法可得行一切善法。每個人法門不同,修學次序先後,習氣不同等等就顯示出各有各的異處,就連同門細微之處也各不相同;所以路徑各各不同,然而到最後都是一樣的。是以佛法無諍,是因爲各幹各的,諍什麼?
這裏只說禪宗六祖上上乘一脈,它是理行合一的,理即是事,事皆顯理。是度人的妙法。你說有法,無一言一句呈君;你說無法,舉手投足無不是妙。當下教你契入這不二法門。無可度之舟,無可入之門,無修無不修,一切事無意見,然後方知自在隨緣行事,無拘無束是這麼來的。
一切行,一切事,全而不分,不費吹灰之力。因爲知道一切造作無非多餘,我今即知,何勞再入這自作自受的輪回?所以,要信某甲文字,須你首先信得過自己。珍重!珍重!』
他講的本心是什麼 ?
|
|
|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落入自己意识心,说的,想的,都不是“本心”! |
|
|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心像树,无灵魂,无我,鸟类昆虫细菌等(受想行识)都能在其身上停留来去,鸟类昆虫细菌非树所生。 |
|
|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看了你们的回答,越看越糊涂。
喝喝茶,是与非必需确认确定,才能说,不然似是而非的回答,还不如不答。
本心,简单的说,就是直心,直心并非第六感,抑或潜意识,也不是业识种子,当然对于可察觉的想法也不在本心之中,善业恶业无记业也与本心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文字上,我们最多充其量只能了解本心的作用,就是超乎异常之直接判断,并不依据过往习性经验知识之直接判断。
然而,人并无法以本心学佛,乃至于无法以本心生活,问题点在于想法习性潜意识的作用往往主宰着身躯以至于脑袋。如果要了解本心,那大概就惟有依靠突如其来之状况觉知,这也是过往很多禅师莫名其妙的作为的起源。
换言之,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受伤,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们毫无顾虑的就要去照顾他,这是本心,直接而毫无想法;然而,因为习性经验与知识的干扰,因缘的纠缠,换成的,就是想法开始迭起,想法将会覆盖本心,本心已被覆盖,则所作所为都不自在,这时候我们就是产生理所当然的顾虑,比如会不会是骗局等等。然而,即使依据本心去做去学,也并不意味不会在因缘中出问题,因为那或许就是骗局,然而识得本心的人,则会安然自在的接受后果,无论如何。
一路来,人知道了本心,却无法以本心行事做人,逐渐的就会去探讨福报之类的话题,那些都不在学佛的范围内。只是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为每一篇佛法道理都被想法经验知识所覆盖,必然与真实所述说的有所出入。如同,小孩受伤,真实而言,就是小孩受伤,之后所起种种心,都不是真实,都是虚妄的,因为大部分90%都不一定会实现,都处于假设状态。如果学佛都处于假设状态,那么都是假设,真的又在哪里呢?这不就很奇怪了,因为都在学假。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念弥陀
说的,想的,都不是自己的本心。。。那本心在何处。。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真够力
你现在说的这句,如果带有挑战别人贡高自己修行很高在背后就是我慢心。
本心就是我慢。
那要看你的发心是如何。
如果发心是挑战别人那就是胜负心。如果是为别人解答正法希望别人得益。那本心就是好的。
有些人学佛希望就是表现自己很厉害。超然。那么本心就是不对的。
所以有些人说的太多。但是自己的本心是如何自己一直反应却不知道。就是不识本心。
他会一直认为我就是这样子。但是却不知道那个隐藏在后的自我。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里就是指。如果一个人修行修到一味指责别人愚痴。
却不识自己的愚痴。那就是学法无益的意思。
如果学了法却一直看低别人,心中没有谦卑。只有我慢。
不懂得用正法来修正自己却懂用正法去修理别人就是这句的真意。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Gap_Gezz
咦,班主,说得好,本心本性,那就请班主解说本性,俺就洗耳恭听。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6-2012 03:06 PM 编辑
回复 6# 真够力
本心遍一切处,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咯!
《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维摩诘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真修行,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态很重要,心态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都不说了,开口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人家问你什么,阿弥陀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净空法师》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1597.html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ILLIAMLYLE
你轉了幾十個帖沒有LINK過一個, 你已經侵犯了幾十個版權. 你到今天還學不懂轉帖要 LINK 的嗎?
.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念弥陀
说的,想的,都不是自己的本心。。。那本心在何处。。
真够力 发表于 5-6-2012 12:37 PM 
我揍你一拳, 你喊痛. 你很生氣, 你衝過來要揍我.
你喊的: "痛"
你想的: "幹麻揍我?"
你行的: 要來揍.
我揍你一下, 你的受想行都恢復了本心.
要不要給我揍?
.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心遍一切处,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咯!
念弥陀 发表于 5-6-2012 02:59 PM 
只要你用深膩的詩句來講解, 你就根本不知道你自己在講什麼. 然後, 聽的人也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 這叫做鸚鵡教鸚鵡上鸚鵡課.
o1j2m3 只是用自己的語言來講, 所以他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我看了他的帖, 我也知道他在講什麼.
.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爲什麼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這是以修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爲標准來說的。
......
他講的本心是什麼 ?
WILLIAMLYLE 发表于 4-6-2012 12:33 AM 
你知道為什麼你看了他整篇文之後還問: "他講的本心是什麼?" 因為他整篇文根本沒有講到本心是什麼, 而只是左右顧他而言. 他只是覺得這樣的標題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很好, 然後標上去, 他的文章顯出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本心是什麼.
.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ILLIAMLYLE
佛法無心可得。外道說心。。。。。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ILLIAMLYLE
本心是当你发现自己是谁的时候。你不是你的工作。
你不是你的身体。
你不是儿子,父亲,丈夫。
你什么都不是。
放下自己的执著。
超越自己的头脑。
不要再用逻辑。
你会发现自己的本心。
也就是你开花的时候。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ILLIAMLYLE
我反感這一類的文章. 這種文章很有 "佛法味道: 可是卻一點內容都沒有. 通常就是那種 "佛法充塞腦袋思想混亂侯群" 的人寫這一類文章. 而且讀他文章的人就像喝了思想酒癡迷醉醉然後不知道他在講什麼?
第1段:
------------
『爲什麼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這是以修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爲標准來說的。
------------
"本心"的課題.
第2段:
------------
對治法,有沒有用處?當然有用。針對自己的習氣特點有針對性的修治,效果會很明顯。然而,這只是過程,並非究竟,因爲他只解決了一個局部問題,法執還在,還是會隨境界轉。所以,要識得本心,這時修行才有了清晰的方向,才能真正在境界裏磨練,最後開發這
------------
"習氣"的課題. 法執的課題.
第3段:
------------
如果理不透,悟不到。就會在過程中產生糊塗的情況,發現修法很久,修時清淨,不修了遇境就不管用;這時候,失敗的懊喪,加上習氣的干擾,什麼懷疑,懈怠,懊悔,難受的都來了。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不斷的深究佛理至通透,這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難度和所需要花的時間也都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個過程中,念佛,參禪等等修行可以同時進行,因爲這會幫助自己心清淨,智慧顯露,幫助悟入佛理。
------------
亂語了, 迷失了主題.
第4段:
------------
所以,很多修行法門都有正行和助行。明理之人,不會在法上與人產生什麼爭論。念佛好嗎?當然好。持咒呢?也好。先把理搞明白好不好呢?都好。因爲這些都是菩提道的正行。然而,在修學了一段時間以後,就要注意看實際效果來做爲檢驗。這都是以明理爲前提的。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走對路沒有?
------------
變成了 "念佛好嗎?持咒好嗎?" 的課題
第5段:
------------
要向上突破。哪些理還沒透得過?哪些事還透不過?還有疑惑嗎?這些都瞞不得人,捫心自問吧。然而,到最後,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不論哪個法門,都須過這舍法的一關。無對治,無煩惱,無除煩惱,無一法可得行一切善法。每個人法門不同,修學次序先後,習氣不同等等就顯示出各有各的異處,就連同門細微之處也各不相同;所以路徑各各不同,然而到最後都是一樣的。是以佛法無諍,是因爲各幹各的,諍什麼?
------------
又在亂語了, 迷失了主題.
第6段:
------------
這裏只說禪宗六祖上上乘一脈,它是理行合一的,理即是事,事皆顯理。是度人的妙法。你說有法,無一言一句呈君;你說無法,舉手投足無不是妙。當下教你契入這不二法門。無可度之舟,無可入之門,無修無不修,一切事無意見,然後方知自在隨緣行事,無拘無束是這麼來的。
------------
扯到禪宗去了.
第7段:
------------
一切行,一切事,全而不分,不費吹灰之力。因爲知道一切造作無非多餘,我今即知,何勞再入這自作自受的輪回?所以,要信某甲文字,須你首先信得過自己。珍重!珍重!
------------
講一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的話.
.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網友 于 5-6-2012 05:28 PM 编辑
然後, 你把他的內容全部串起來:
"本心"的課題 -> "習氣"的課題 -> "法執"的課題 -> 亂語迷失 -> "念佛好嗎?持咒好嗎?" 的課題 -> 亂語迷失 -> "禪宗" 的課題 -> 講一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的話.
你被他這樣轉來兜去像坐過山車一樣的折騰, 讀完之後你已經 "被過山車折騰了一翻" 而癡迷醉醉了, 你說他的文章實在太好了, 太高明了. 然後, 你混混亂亂中也感染了 "佛法充塞腦袋思想混亂侯群".
.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2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樣的文章就說是解釋 "本心" 嗎? 迷失就有.
你要看解釋的, 你看 o1j2m3 寫的就可以了. 這解釋才對題.
.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