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理心是指以他人的位置去谅解他人的感受,在英文成语有 put yourself in other shoe,意思差不多就是说穿上别人的鞋子,才知道别人的感受。怎样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呢?靠的是想象和经验。我曾在电视上看到非洲饥荒儿童的影像而落泪,朋友看到说“你别假啦,那么有同情心又不见你捐款给他们?”。我在路边看到被遗弃的猫狗,觉得可怜也会流泪,朋友也会说“你那么可怜他们,带回去养啊?”。
我想问,我必须为我的『同理心』负上责任吗?我不可以只是同情和体谅他人的苦吗?为什么一定要做些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18-5-2012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当然可以同情和体谅他人的苦。
会流泪是因为刚好你所看到的事触动了你的心。
要捐款或收留可怜的小猫小狗也要看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生活环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5-2012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当然可以同情和体谅他人的苦。
会流泪是因为刚好你所看到的事触动了你的心。
要捐款或收留可怜的小猫小 ...
promqueen 发表于 18-5-2012 07:41 PM 
如果经济能力和生活环境都许可呢?有义务或责任去捐款和领养吗?
我个人觉得还是没这个『责任』的,朋友却不是那么想,所以情愿扮冷漠,因为怕要负上什么『责任』。 |
|
|
|
|
|
|
|
发表于 19-5-2012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只是单纯觉得可怜同情,没有想过要帮他们,同情心泛滥了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04: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是cause and correlation的logical fallacy
同理的,我能接受不代表我要這樣做,對吧?
最簡單的比喻:我接受同性戀,但不代表我要成為一個同性戀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经济能力和生活环境都许可呢?有义务或责任去捐款和领养吗?
我个人觉得还是没这个『责任』的,朋 ...
burntan 发表于 19-5-2012 09:29 AM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或是一种义务。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并不能要求朋友和我们有一样的同情心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叫有些人认为自己有同情心就高人一等,认为别人不会感动或者流泪就是冷血。
可能就是因为伪善的人太多,才造成部分人反感,尤其是最近那些宣扬爱护动物和吃素的,都是通过抨击别人来占据道德高点的。
LZ 这种感觉是正常的,但是别人没有这种感觉也是一样正常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2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叫有些人认为自己有同情心就高人一等,认为别人不会感动或者流泪就是冷血。
可能就是因为伪善的人太多 ...
bashlyner 发表于 20-5-2012 10:46 AM 
对啊,每个人都同情心,而且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同,不能说别人没感动流泪就代表别人冷血,无同情心。同样的,那些会感动得流泪的人,也没必要去做些什么来证明他们的同情心。同情心,同理心,本来就只是一种感觉,情绪,当然有些人会因为感触,感动而去做一些事情,做一些改变,但也有人可以选择纯感动而不做什么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每次看到可怜的猫狗都带回家.......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burntan
神對世人也一樣吧? 同情歸同情(下大雨), 卻不敢帶回天堂去 "養". 怕麻煩.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大雨, 貓狗會更可憐吧? 
貓只希望看到 "下魚".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同理心而做好事的不是真好人;有同理心而不做好事的不是真同理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2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同理心而做好事的不是真好人;有同理心而不做好事的不是真同理心!
谷成 发表于 20-5-2012 06:51 PM 
关键在于『做好事』的定义,你该不会也叫我把猫狗带回家吧?
你是认为『同理心』是有附带义务和责任的吗?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0-5-2012 11:40 PM 编辑
关键在于『做好事』的定义,你该不会也叫我把猫狗带回家吧?
你是认为『同理心』是有附带义务和责任的 ...
burntan 发表于 20-5-2012 11:29 PM 
我只是认为同理不应该和义务和责任扯上关系。
当你有同理却还在想要不要帮忙时,只能算是同情,还不到真正的同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12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rntan 于 20-5-2012 11:53 PM 编辑
我只是认为同理不应该和义务和责任扯上关系。
当你有同理却还在想要不要帮忙时,只能算是同情,还不 ...
谷成 发表于 20-5-2012 11:38 PM 
敢问大师,同情和同理的关键分别在哪里?为什么认为同理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你是否认为有同理心却完全没想过要帮忙是不可能的?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1-5-2012 12:08 AM 编辑
敢问大师,同情和同理的关键分别在哪里?为什么认为同理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你是否认为有同理心却完 ...
burntan 发表于 20-5-2012 11:51 PM 
我不是大师:同情是站在某个距离之外去可怜某个对象,虽然觉得可怜,实际上还是和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同理却是那个当下已经置身在对方的处境中,他就是你,你就是他,这时只有帮助对方减轻困境自己才会感到舒服,你其实是因为帮自己而去帮助他。因此真正的同理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因为责任或是义务。这点当然很难做到,但是不代表我们未曾体验这样的清操。所以我们平时所谓的同理,充其量只是同情并不是同理!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同理心而做好事的不是真好人;有同理心而不做好事的不是真同理心!
[/table]谷成 发表于 20-5-2012 18:51 
我不是大师:同情是站在某个距离之外去可怜某个对象,虽然觉得可怜,实际上还是和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同理却是那个当下已经置身在对方的处境中,他就是你,你就是他,这时只有帮助对方减轻困境自己才会感到舒服,你其实是因为帮自己而去帮助他。因此真正的同理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因为责任或是义务。这点当然很难做到,但是不代表我们未曾体验这样的清操。所以我们平时所谓的同理,充其量只是同情并不是同理!
谷成 发表于 21-5-2012 00:05 
請抱歉這樣用你的話來self reference。
首先我不贊同通過一個客觀標準來衡量主觀行為
同理心我們能規範一個客觀的範圍來,就如你所說的那樣;但是『做好事』呢?
至少,我和你兩個人我就覺得會有兩個『做好事』的定義吧?
再者,請想像一個狀況:
我走在街上,迎面而來的小姐不小心掉了證件,我幫忙拾起來
我符合具有『同理』而『做好事』的條件嗎?
如果我只是順手(當作是經典條件反射),那我不符合『同理』定義,但我的『好事』就不是『真』好事了?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1-5-2012 08:22 AM 编辑
請抱歉這樣用你的話來self reference。
再者,請想像一個狀況:
我走在街上,迎面而來的小姐不小心掉了證件,我幫忙拾起來
我符合具有『同理』而『做好事』的條件嗎?
如果我只是順手(當作是經典條件反射),那我不符合『同理』定義,但我的『好事』就不是『真』好事了?JunJun04035 发表于 21-5-2012 01:45 AM 
你这个顺手而为,即便是一种惯性的潜意识行为,必有它的前因后果,因为不见得每个人都会那么“顺手”。如果你的惯性出自过去的同理机制而建立的自然反应,那么对方掉一块钱你会顺手帮忙;即使掉一千万现金支票,你也会急着追前归还,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同理。
假如你的惯性行为来自后天的道德教育,你也许会顺手归还一块钱或是证件(反正对你的用途不大),但是看到一千万的现金支票时,不见你就会那么做了。或许你会天人交战一番,如果后来你因为想到对方可能难过而去自杀,因此决定归还,那仍然还是一种同理,否则就不是。
现代人的道德沦丧,未必是因为学校的课程缺乏道德教育,而是缺乏同理心。前者教导责任和义务,从外而内的使用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但是真正的同理却是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对当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所以去做了一些事情(无论是大小),事后却是认为本该如此,倒不是因为责任或是义务使然,也没有想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是尽了本份所以感到快乐知足。
請抱歉這樣用你的話來self reference。
同理心我們能規範一個客觀的範圍來,就如你所說的那樣;但是『做好事』呢?
至少,我和你兩個人我就覺得會有兩個『做好事』的定義吧?JunJun04035 发表于 21-5-2012 01:45 AM 
真正去做好事的人,不一定会想到自己做了好事;真正去做坏事的人,也不一定认同自己刚做了坏事。前者是至善,后者是顽恶!所以是不是做好事,不能靠自定义,而是必需衡量事情对社会人、事、物的客观作用!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顺手而为,即便是一种惯性的潜意识行为,必有它的前因后果,因为不见得每个人都会那么“顺手”。如果你的惯性出自过去的同理机制而建立的自然反应,那么对方掉一块钱你会顺手帮忙;即使掉一千万现金支票,你也会急着追前归还,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同理。
假如你的惯性行为来自后天的道德教育,你也许会顺手归还一块钱或是证件(反正对你的用途不大),但是看到一千万的现金支票时,不见你就会那么做了。或许你会天人交战一番,如果后来你因为想到对方可能难过而去自杀,因此决定归还,那仍然还是一种同理,否则就不是。
现代人的道德沦丧,未必是因为学校的课程缺乏道德教育,而是缺乏同理心。前者教导责任和义务,从外而内的使用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但是真正的同理却是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对当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所以去做了一些事情(无论是大小),事后却是认为本该如此,倒不是因为责任或是义务使然,也没有想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是尽了本份所以感到快乐知足。
谷成 发表于 21-5-2012 08:10 
你好像沒有搞清楚我說的『經典條件反射』是什麼。
『經典條件反射』的確是被訓練出來的,但基於什麼訓練則不一定,但是當成為一個反射動作後,也就是說這個行為已經不經過思考(雖然經過大腦皮層的參與)。所以,當大部分人會『順手的』伸手去撿那個證件(還是一千萬現金支票)的時候,基於什麼條件的反射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卻知道他做了一件好事(對於事主而言)
那我們還能斷定這個人不具有同理心嗎?
在給你一個狀況,一個傻小子愛上了忍者卡通,於是自我鍛煉手腳反應速度。那天街上迎面而來的小姐掉了證件,他就出手了去撿。
或許他真的不具有同理心,但是,他做了件真好事,不是嗎?
附:題外話,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同情心做moral development stages的剖析,但是同時後允許『同理心』建立在moral developement體系之外。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1-5-2012 01:15 PM 编辑
你好像沒有搞清楚我說的『經典條件反射』是什麼。
『經典條件反射』的確是被訓練出來的,但基於什麼訓 ...
JunJun04035 发表于 21-5-2012 01:00 PM 
你所谓的反应机制其实存有细微的价值判断,对方掉下钱包或许你会帮忙去捡,如果掉下是垃圾时,你就未必去捡了。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谷成
『經典條件反射』還是『反射』的一種,就是不自主的(involuntary),但可能是conscious 或者 unconscious 的行為。
但腦皮層只對刺激(掉落的證件)而反應,而不是『對什麼東西在掉落』做判斷(來不及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