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非政府组织 于 19-7-2011 07:13 PM 编辑
********
* 谈心文摘 * (二)
********
“......尾竹君具备一种品质——超逸。你知道,超逸是在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的优美,是那样的正确,无须醒目;那样生动透彻而无须有多漂亮;那样真实而不必成为现实。超逸是理解而不是知道,有说服力的沉默。表现在品行上,便显得谦逊而不拘谨;表现在艺术上,便是优美、典雅而简朴,清晰有力的明快;表现在哲学上,超逸以恬静的形势出现,使精神达到平静,而不是被动地得到安宁,是没有焦虑的形成过程;而表现在一个人的性格上时,它是......该怎么说呢?它是不须主宰的权力......”
“一个人不是实现超逸,而是......发现它。世上也只有几位无比优雅的贤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通过求知才能达到那样的单纯。”
将军认为,超逸是一种顺从;而尼古拉看来,超逸则是一种力量。
从那一刻起,尼古拉生活的基本目标便是要做一个超逸的人,达到内心绝对的平衡,这是他非常明确的使命。因为血统、教养和禀性,以及他其他的使命尚未露出端倪,在超逸的追求中,他能掩人耳目的超脱,而不引起专横的人们对他的注意和报复。
训练和爱好使尼古拉尊敬,喜爱所有这些真实阶层的人们:农民、工匠、艺术家、战士、学者、牧师,但他对虚伪的商人阶层却很不以为然,并充满厌恶。他们通过买卖得到收入,可他们并不生产这些东西,只是从有差别的比价中聚敛权力和财富。 他们对所有矫揉造作的东西负有责任;他们对所有没有进步的变化负有责任;他们对所有没有使用的消费负有责任......尼古拉遵从他的良师益友们的劝告,保持一个冷淡羞怯的外表,仔细地用礼貌来掩饰他对同事们的轻蔑态度。
注:
看文章应从大处着眼,而在“小处”上则可以视各人内性不同,进行多样化的“艺术”体味。
各位对上述文体是否欣赏?与上次一篇相比,更生活化,更易被人接受理解。但在“学术味”上,深度上可能不及前文。当然,两者均包含一定的思辨性。 :-)
我想两类文章交互刊出,这样就不会太单调。 :))
不知各位站友有何意见 ? :)))
97.6.12
btw,欢迎到我在本论坛上的“留言板”贴子: 《诚寻海内外愿共同创事业的合伙人创建(非政府组织)》 http://cforum.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417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