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26|回复: 21

气功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5-2010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这方面很有兴致。。。也收集了上百的气功功法。。。有兴致一起可研究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5-2010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这方面很有兴致。。。也收集了上百的气功功法。。。有兴致一起可研究研究。。。
relau 发表于 12-5-2010 03:41 PM



    哪一种功法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5-2010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一种功法好?
WANAKA 发表于 12-5-2010 04:10 PM



    果然很直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0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AKA 于 13-5-2010 09:38 AM 编辑
果然很直接
cyrus8888 发表于 12-5-2010 08:39 PM



    Haha 没有 lah, 我们在这里分享资料。。。。

无为法有多少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0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结就只有这么简单的两个子:清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0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结就只有这么简单的两个子:清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5-2010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我是Max

更简单的 - 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0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求静不晓静滋味
不知静为真静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5-2010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0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WANAKA

没有"有",哪里来"无"呢?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0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种功法都有益处。。。你要知道自已要学什么?目的是???养身。。保健。。医疗。。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0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ANAKA

没有"有",哪里来"无"呢?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洁净清新 发表于 13-5-2010 06:26 PM



    这里无=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为,但。。是无所不为。。。。
有和无是相对的,不能没有有也不能没有无。。。。

这里"有"可以用来集中疗法特殊病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10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陆锦川先生解说

初学养修知识论(2006-07-16 17:07:17)转载   分类:太极学宝库

初学养修知识论

——全文摘自《启迷证道门》


初学之士,疑问百出,今择其常见而急欲知解者,论之。

问:初学养修,选哪类功法好?

答:养修门派,源流各别,名目繁多。但若就其外体形式而言,则不外动功、静功、动静结合等三大类。

动功之效,以旺气炼气为主;

静功之效,则以养气蓄气为主。

为动而生阳,气易达表,故其功在先通体表络脉;

静而生阴,气易归里,故气行多内运而通经脉。

人之触觉在肤表,气自然也就随人之意念感觉而集聚体表。因此,人气,亦即浮阳,多易走表而通脉。加以浮脉易通而内脉难通,故初学者炼动功者多易成,而炼静功者多难就。

动功利于发功通阳,功在修命,但静功却长在养气通神,功在修性。因上,真正的气功功夫还是需从静功修为之中得来。一般初学者,特别是青少年,以及身体健壮之青中年,应当先从动功修炼入手,但中老年人,尤其是体虚多病者,则可从静功养逸入手,这样可以安全而有把握地收到早期功效。

问:初学气功之人,选择哪类动功好?

答:动功,就其发功之动作形式而言,大致可分为有固定动作之自动动功与无一定架式之功动动功两大类。

前者如“八段锦”、“五禽戏”、“峨嵋十二桩”、“太极十三圈”等。这类动功是按照人为编排之动作去练功的,因此又叫“使然法动功”。

后者如道家太极门之“九宫太极手”、“义和神拳功”、“南功”、以及现行之“自发五禽戏”等。这类动功,则是以发功而引发出动作而炼功,因此又名“自然性动功”。

“自动动功”,易学易炼,期以松匀架式去带动内气,但内气发动不易,故易学而难成。

“功动动功”,则靠业师激发或动作诱发炼功,一旦发功,是由动势或气机去发动或带动外动,因此气脉易通,即逆学而顺得,也易于得到功夫。

一般说来,青壮年以及脉气敏感,即气感明显之人,最好学炼后者,这样功力长进快些。只有一些老年人,或脉气感应迟钝之人,则宜于学前者,以求在锻炼中引动气脉,循序渐进,逐渐使脉气恢复灵敏感。

问:学炼动功,应注意什么?

答:动功,顾名思义,便知是以动为功。不论自运动作还是功动动作,各种动作均直接关系到功夫之质量与火候,因此,动功之“动”,确有很多学问。

自动动功,有其固定之编排架式,练习时往往要求专心、调息、放松、意守、动作匀缓等。其实,只要认真,依样画葫芦也并非难事。但是,历来习自动动功之人,往往“得其形态易,得其神气难”,亦即“形似易而神似难”。如果 仅得其外架,只能算是效颦东施,只有得其内气劲路者,方可算入其门径。要真正达到成功之目的,此中有两大关键必须注意:

1、练习外架时应潜心体会外架与内气之联系,只要心到,久之自能体验入微,但入微殊非易事。

2、习学后应勤于炼功。俗话说熟能生巧,又道功到自然成。只要勤于用功,久必娴熟,一旦融心念与神气于架式动作之中,自然能了得其中三昧,但能动随气动,气动形动,方为有成。

自发动功,因功动而发动作。一般可分治病期动作与发功期动作两个时期,两者常又因病势反复而互相交叉。学者只要记住“应其心志,任其自然”这八个字,便能稳操胜券,避免偏差。自发动功,门派很多,动作也有意动、势动、气动等差别。(佛按:自发动功,太极门称之“真动动架”,两者在发功时自有根本区别。)

问:自动动功有哪些类型?学自动动功有什么要领?

答:气功自动动功,可自然地分为刚、柔以及刚柔结合三种为形。三者各具短长,学者可以根据自己之年龄、体质、爱好等选择学练。一般说来,刚型长于强身发力,功法如“达摩易筋经”、“洗髓金液经”等。柔型则利于养性行气,功法如“太极十三圈”、“古式八段锦”等。刚柔结合型,缓急得中,开气并练,却又失之专一,功法如“华佗五禽戏”、“南派玄武功”等。

自动动功,历来要求内外“三合”,概括地说,有意念、气机、内劲、外力、架子、动势等六个方面,只要意念专致,架式纯熟,并不难学。但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务先娴熟外架:

初学动功之人,总希望尽快收效。炼动功时,一俟记住架子,便早早地去结合意念及内气之配合,看似表里合炼,其实欲速不达。因为外架不熟,必然一心多用,顾此失彼。动功,是以“动”去发动气机并且由表及里,若先内炼,便不合练动功之基本特点,当然会影响效果,经验告诉我们,先炼外架,自然配合内炼者,可事半功倍;而先合内炼,勉强配合外架者,必事倍功半。希望学动功者牢记这句话,熟能生巧,功到自成。

二、努力体验气路:

气路,武术家称为劲路,当然两者内涵不同。凡炼动功者都知道,在架子纯熟时,式与式之间会感到一种非自主之潜在力量在带动架式,这种力量就是劲路。不论动作刚柔缓急如何,只要体会到这种劲路,便说明架子已开始纯熟了。作为气动动架,光体会劲路似还不够,还应努力体会所以产生劲路之潜在力量——气机的运行规律。如果你已感到有一种内在气机在潜行并带动身形动作,便表明你已步入外气修习之门庭。

问:初学气功,是习学传统功法好,还是新创功法好?

答:气功传统功法,大都是一宗一派之系统功法,不仅具有完整之功诀、功境,而且还传承有丰富的正反面经验教训。师承者大都是亲传弟子,更是该派功法修为上之过来人,习学这类功法,不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传法者大致能保证习学者在避免偏差与歧路之基础上,顺利地达到理想之顶点。能否达到,当然还要看习学者在各方面条件及主观上的努力。

气功新创功法,只能是片面之有为法,故大都易学易炼,易于理解。由于缺乏师承,创法者往往需要一步步地摸索。习学这类功法,由于诀法不全,习炼第一步后,第二步可能无望,而且易涉歧路与偏差,若逢疑难,更难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这是因为创法者很难做到理足法备,事事经验的缘故。显然,这条路不仅十分陌生,也当是十分艰难。有鉴于此,许多习学新创功法之人,到头来都将归入传统门派,即使创法者本人,最后也得转求于传统功派,不然就很难达到理想之功夫境界。当然,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遗留了数以千计的气功典籍,其中当不乏可供借鉴的东西,但是,真正的功夫口诀、功境,是不可能形诸文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10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无与有是个怎样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10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无与有是个怎样的关系?
我是Max 发表于 18-5-2010 09:48 PM



    "无与有" 可以说是有关系或无关系。。

1) 无关系是因为有在有界物质,我们可以感知物质存在而无来自精神界我们不能感知存在。。


2)有关系是因为有来始无而无中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10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音从如来借钱,问观音需要偿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5-2010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与有" 可以说是有关系或无关系。。

1) 无关系是因为有在有界物质,我们可以感知物质存在而 ...
WANAKA 发表于 19-5-2010 08:37 AM

不用这么复杂,简单的说 无与有 就如一对双宝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10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我是Max

更简单的 - 静。
华侨 发表于 13-5-2010 02:02 PM



    更简单的-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10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更简单的-观。
爱情的尽头 发表于 19-5-2010 10:40 AM

在昏的基本上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10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昏的基本上观吗?
我是Max 发表于 19-5-2010 02:39 PM


昏了还能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03:37 PM , Processed in 0.1496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