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3958|回复: 44
|
寬頻上網101
[复制链接]
|
|
|
寬頻上網101,在此向新手們解釋與介紹一些寬頻上網基本概念,若各位網友對這里所提及的有所疑問,可以到版主與網友交流區反應,此帖不開放給網友回帖,只做資料分享用途,我與lemon版主將不定時的在這里增加資料。資料內容以向新手介紹為主,至于各個網絡供應商的服務討論,請到各自的討論區內討論,謝謝合作
首先解釋一下基本的上網概念: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當然,許多網友會問如果加了架wifi router 要如何設定,這里就給網友一個基本的概念。
因為每個產品都有些許差異,因此網友對于任何一個品牌需要更進一步的討論,可以進入他們的專屬討論區內討論。
目前的設定方法有2種,看看網友要哪架負責主要工作。
網友們可以選則設定modem in bridge modem.
或則是設定router in bridge mode.

注意:一定要有其中一架為bridge mode,不能兩架都不是bride mode還是兩架都是bridge mode,關于一出廠的設定,請參考用戶手冊。
Streamyx DB102使用手冊:
http://www.riger.com.my/SmartCon ... 20DB102%20Modem.pd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6: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6: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6: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8-12-2009 07: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個不錯的技術貼,辛苦您了
讓大家也有個初步的概念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7: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線上網AP與天線關系補充
说到无线产品产品,很多人多关注无线产品的信号,一般的AP在空旷的环境下理论上有100米到300米的覆盖范围,在办公的环境下有35米到100米覆盖范围。事实上,理论跟现实有点差别,一个AP到底的无线范围不能统一确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范围。大家知道无线AP都带有天线,主要目的是大幅加强信号的增益,增加传输距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产品都有一根天线的AP和两根天线的AP,很多人都会疑问,到底一根天线的AP的发射信号范围广还是两根天线的发射信号范围广?两根天线的AP的发射信号范围一定比一根天线的广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这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的探讨。
影响信号覆盖范围的因素
一个无线AP的信号覆盖范围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有AP本身的参数有关。其中,AP的发射功率和天线的发射功率是主导的两个因素,另外跟整个AP对信号的处理编码有关系。
AP的发射功率直接影响到信号覆盖范围,这个也就价格高的AP跟价格低的AP的差别,发射发射功率大的价格也会比较高。厂商要改进AP的功能,主要是在AP的发射功率上进行技术的研发。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条简单的公式:功放输入端的信号水平(dB)=设备输出功率(dB)-电缆衰减(dB)-连接头衰减(1dB),从这个公式就可以看出,功放输入端的信号水平跟设备输出功率直接的关系。例如:设备输出是64mW(180dBm),40米LMR400电缆的衰减是8.8dB,功放输入端的信号为:18dBm-8.8dB-1dB=8.2dBm≈32mW
另外一个方面,天线的发射功率也是影响到信号覆盖范围。天线的分类的标准很多,大概的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对于同一个网段来说,一般是使用定向天线,对于不同网段,就要使用到全向天线。一般来说,目前大部分的AP都采用双天线设计,可以这样说,较新一个的AP都采用双天线设计,以前生产的AP都采用一跟天线设计比较合适。
轉載自www.yesky.com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來西亞寬頻101
對于“有線寬頻”,馬來西亞政府的定義是...256K被稱為寬頻,營運商須維持該速度的75%服務水準,如果未達到以上的水準,各位隨時可以向所申請的寬頻服務商提出投訴,要求折扣或是無需繳交月費,前提是...你的證據要充足哦。
至于“無線寬頻”,很抱歉,目前沒有一套很明確的指標。當然,不可能要消費者吃了虧卻自己負擔的吧?尤其是某些不肖業者的捆綁式條約,誤導許多的消費者說,未達到1年/2年要取消合約,要賠償全額。其實,如同“有線寬頻”一樣,證據強而有力,一樣是不需賠償的。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選擇適合你的上網方式:

從上面的圖表當中不難分別你所需要的寬頻上網方式,主要是流動式和固定式。
流動式方面,我們看到了以HSPA(LTE)為主的Maxis, Celcom, Digi等等營運商,
還有以wimax為基礎的P1還有即將推出的YTL。
固定式方面我們看到了以xDSL和FTTH等等技術為基礎的TM,還有其他營運商如TIME,GIGA,JARING,MAXIS,Sentral, Penang等等。
在選購器材方面,一般上固定式都會附送modem,而流動式你可以選擇向他們購買或是租用。但是大家必須明白的是,因為技術的不同,通用性就是一個考量因數。假設你買的是HSPA modem,你不能用在wimax上,同樣的,你有wimax modem,你不能用在HSPA上。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設定IP以及DNS
有些時候你在ISP的討論區內,可能看到大家說,要設定DNS還是設定IP位置,但是卻不知道要如何設定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網址。但是一般來說,都是DHCP自動給予電腦IP了,你可以在router / modem 內直接設定fix ip 還是 dns server,當然,你也可以參考下面的網址設定。
http://www.tmmsupport.net.my/dns%20setup%20streamyx.htm
DNS你可以選擇open dns或是google dns,他們的地址是:
208.67.222.222
208.67.220.220
8.8.8.8
8.8.4.4
至于說為了P2P而open port這些設定呢,其實比較新款的router / modem都支援UPnP,但是P2P是不列入下載速度的考量范圍內的,而且受到干擾的因素非常多...所以只能說,你下載到快是幸運,下載到慢是倒霉...因為P2P的速度是無法向ISP投訴的。
如果你是使用bitcomet,下右方的青燈亮起時,基本上你的網絡是沒有問題的,當然,黃燈也不一定代表你網絡有問題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什么馬來西亞寬頻那么慢?

上面的圖,已經顯示出我們一般上網的方式,都是通過modem,鏈接至ISP的signal tower或是Exchange。但是為什么我們上網就是那么慢呢? 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2個帖子。
http://cforum2.cari.com.my/viewt ... &extra=page%3D1
http://cforum2.cari.com.my/viewt ... &extra=page%3D3
我們都知道,其他國家的“last mile”都是公開的,而我們敬愛的TM公司卻說,它投資了很多很多錢,所以它是不打算公開的...所以...我們一般常見的排屋啊,花園屋子啊,除非你的電話線原本就是其他電信公司的,不然...你要舍棄TM不用,除非用無線上網。
至于公寓類別還是商用大樓,則可能因為商業理由,所以其他電信公司愿意投資,建立連線與整棟大樓使用。當然,商人嘛...一切以錢為主。
大家可能沒有發現到,其實Jaring很久以前就開始的wireless,是使用SOMA network的,如果當時政府肯給jaring發展,搞不好,它的覆蓋范圍都覆蓋全馬了,而現在呢?很明顯的,政府還是一直在幫某些所謂的私營企業。
更好笑的是,又是某些不成文規定,在捆綁著我們的寬頻市場。試問,你敢說在某些私營企業提升它的寬頻服務計劃之前,我們使用的無線上網配套速度能再提升嗎?而它所投標到的全國高速上網配套,受惠的地方,又能有幾個?
我們拿我們的鄰國來說,新加坡和泰國的上網速度,都要快過我們了,我們是在做什么的?
新加坡提供的上網方式比較多,因為它地小,電訊塔提升一下,無線上網就到21M,而有線上網也從2M開始跳,而cable online也跳到所謂的本地連接高達100M。
泰國目前的家用寬頻已經到達了16M,我們的呢?
http://www.trueonline.com/th/highlight.aspx
我們可愛的馬來西亞龍頭老大TM,提供給住家的卻是多少?就連私營TIME能提供的都比它高。再如此下去,馬來西亞看來要被其他國家笑傻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競爭就是不一樣
看一下新加坡的HSPA寬頻的發展
腾讯科技讯2009年7月31日消息,现在,新加坡运营商 StarHub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出色的移动宽带体验。扩容后的 3G 核心网络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让用户更高效、更经济地体验移动上网的乐趣。
StarHub 公司集成网络工程部门副总裁 Peter Cook 表示:“近两年来,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态势。目前StarHub 已经为满足用户当前和未来的流量需求做好了充分准备。更重要的是,我们无需投入巨资建设新的设施即可处理新增的数据吞吐量。这一切都归功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创新软件产品,它能够有效路由 3G 数据流、改进用户体验并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利用其 Direct Tunnel* 解决方案帮助 StarHub 部署了扁平式网络架构,完成了网络扩容。此次扩容增强了 StarHub 公司基于 HSPA+ (高速分组接入)的无线宽带服务,速度可达21 Mbps甚至更高。
結果另外一間HSPA寬頻上網服務公司,在3個月后就推出了更吸引人的服務了。
Huawei has completed a network upgrade for Singapore’s leading mobile operator MobileOne (M1), making HSPA+ mobile broadband service at 28 Mbps available in selected areas. As part of the upgrade, M1 has deployed MIMO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technology as Asia Pacific’s first operator. The company will gradually roll out MIMO to its entire HSPA+ network.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imax & 3G evolution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SL 技術
DSL
DSL(Digital SubscriberLine),中文譯成數位用戶迴路,數位用戶迴路指的是透過一般銅質雙絞電話線,使用數據機連接電腦系統與數位迴路,將高頻寬資訊帶給一般家庭與中小企業用戶的持續性數位迴路。xDSL指的是DSL變種,像是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 (ADSL )、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 (SDSL )、高速數位用戶迴路(HDSL)、超高速數位用戶迴路 (VDSL )、語音搭載數位用戶迴路(VoDSL)等。
DSL傳輸是以傳統撥接數據機100倍的速度上網瀏灠、擷取資料,它是一個”永遠暢通”且”永遠屬於您”的通訊頻寬,您不必架設新的線路,只須接到電話插座,就能同時享受電話和上網的方便,這就是DSL傳輸技術帶來的優點。
美國電信制定標準委員會 (T1)正推動著DSL的未來,使確保線路兩端都擁有高速可靠的連線,以便傳送語音、視訊及數據資料,甚至3D特效。預估不出幾年,DSL就會在許多領域上取代整體服務數位網路 (ISDN )、纜線數據機 (Cable Modem) 競爭,將多媒體與3-D影像傳送到一般家庭與中小企業用戶。
ADSL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Line),中文譯成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乃利用調變技術,藉由普通電話用的雙絞銅線傳輸,將現有的電話線上加裝ADSL數據機,利用ADSL寬頻技術,用戶可以在使用電話時,同時以高於 512 Kbps以上的速率上網或進行資料的傳輸。
ADSL也可以用來提供在家上班者存取公司內部企業網路的服務,或是提供新式互動式多媒體之應用,用戶上網時並不佔用傳統電話的頻帶,亦即是上網與打電話可同時進行,不會互相干擾,且用戶上網時也不必像傳統數據機或單向Cable Modem另需支付電話費用。
ADSL的KeyPoint在於其上行與下行的頻寬是不對稱的,下傳速率提昇至1.5Mbps~9Mbps,上傳速率則提昇64Kbps~到640Kbps,由於上、下傳速率不等因而稱為非對稱。應用ADSL的技術,不需要再增加現有基礎架構設備,只要用戶端加裝ADSL數據機,就可以在使用電話時,同時上網或進行資料的傳輸。從網路提供者到用戶家中 (謂之下行)的頻寬是比較高的,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配合現有電話網路頻譜的相容性,另一方面也符合了一般使用網際網路的使用習慣與特性,也就是說使用者接收的資料量遠比其送出的資料量來得多。
使用ADSL傳輸的優點包括了現行電話服務仍可繼續使用、提高電話銅質頻寬的使用頻率、現有用戶迴路之再利用、減輕電話線路的負擔等等。
HDSL
HDSL(High Data Rate DSL),中文譯成高速數位用戶迴路,是採用上下行對稱技術傳送 1.544 Mbps及T1速率,初期的市場定位在於企業客戶須採用高速且對稱速率的環境下,必須使用兩對線,且不管距離長短皆固定 T1 速率在傳輸線上及用戶端只用64Kbps 之頻寬。
因為它可快速將系統架設在現有用戶迴路架構上,大量減少安裝雙絞銅質電話線時間數天之久,其優異操作性能及成本優勢顯示在它現有之銅纜線,附有T接頭 (Bridge Tap) 環境的優點,然而它有3 Miles的距離限制,需要加裝訊號放大器(Repeater),以增加傳送E1/T1資料傳送的距離。
HDSL雖然可以省略中繼器以放大訊號,且使用既有的用戶迴路,省下大筆佈建成本,但是HDSL需要使用兩對雙絞線,而使得用戶迴路必須重新拉線,大幅增加電信業者線路佈建費用之支出,此乃為其之一大缺點。
SDSL
SDSL(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Line),中文譯成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是一種對稱性的xDSL技術,SDSL技術特性與HDSL(高速數位用戶迴路)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只利用一對雙絞線,也是採取雙向對稱傳輸方式,深受企業客戶喜愛。SDSL傳輸技術上、下行速率皆達2320Kbps的特性,對於家庭客戶而言,網路應用大多以讀取資料為主,網路端下載的資料流量遠比用戶端上傳的資料流量大,較不適用家庭客戶,而有家庭客戶較適用於ADSL (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 的傳輸技術。
SDSL傳輸利用一對雙絞線以全雙工T1或E1方式,而且是xDSL技術中最成熟的一種,較適合企業客戶、網頁設計者及SOHO族等資料上傳量大之客戶使用,亦是低成本T1連線之替代方案。
SDSL傳輸優於ADSL的流量,因為ADSL為不對稱頻寬,上傳較窄的頻寬無法在視訊傳輸上發揮效用;又因為SDSL是使用專用網路,防火牆也較ADSL可以保證資料和通訊的機密,免於駭客入侵。相較於CableModem為一共享頻寬,速度隨使用人數增加而降低,如用SDSL的話,即使在尖峰時間也能保證有最高的傳輸速率。
SDSL是傳統數據專線的一種替代技術,主要應用於高頻寬視訊會議、遠程教學及專用寬頻網路的建立等。且不受電話交換機的影響,不須占用電話線路之頻寬,更不會因為電信機房之電話交換機當機而上不了網路,同時也不影響原有的通話品質。
VDSL
VDSL(Very High Data Rate DSL),中文譯成超高速數位用戶迴路,這是目前速度最快的xDSL技術,顧名思義較HDSL(高速數位用戶迴路)為快,主要依據線路長短不同而改變,進行雙向等速的對稱式傳輸。只要利用一條雙絞線,即可擁有12.9Mbps到52.8Mbps的速度,甚可高達60Mbps。
VDSL與ADSL一樣,是以銅質電話線傳輸的xDSL寬頻解決方案家族成員,但比起ADSL離固網機房約4公里的距離限制,VDSL有效傳輸距離只有幾百公尺,是「光纖到府」時代可望實現的寬頻上網解決方案。
VDSL的缺點是傳輸速度與傳輸距離成反比,大多數配線無法達到其品質要求,因此用戶端數百呎以內線路不能使用一般的數位式電路,一定要使用光纖數位電路才行。而且VDS的制定目前還沒有一套標準,是故距真正普及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資料轉載自網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SPA技術
HSPA是High-Speed Packet Access的縮寫,意思可以譯為高速數據信息包接入/存取技術,HSPA是一種建立在UMTS基礎之上,對現存UMTS進行擴展和改進的通訊協議,因此我們還是先來簡單介紹一下UMTS網絡吧。
UMTS
UMTS全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即環球移動通信系統,屬於第三代通信技術(3G)的一種,而且未來很可能會在UMTS的基礎上發展出第四代通信網絡。
UMTS是由3GPP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通信技術合作計劃,成立於1998年)提出的,實際上就是國際電信聯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的IMT-2000(第三代通信技術全球通用標準)標準在歐洲範圍內的體現,UMTS協議使用的是Wideband-CDMA網絡(即 WCDMA),因此我們可以將UMTS簡單等同於WCDMA。
HSPA簡介
回到HSPA上面來,HSPA目前包括兩種技術規範,一種是常見的HSDPA技術,即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用於實現高速下行數據傳輸,另一種是迅速發展的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用於實現高速上行數據傳輸。
HSDPA簡介
HSDPA理論上可以提供14.4M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在上行速率方面,最多只能達到384Kbps。
由於HSPA是建立在UMTS 3G標準之上的,因此也有人稱其中的HSDPA為第3.5代通信系統。目前,全球90個國家一共建立了211個HSDPA網絡,為使用者提供了理論下行速率峰值為3.6Mbps或者更高的7.2Mbps的高速網絡。
HSUPA簡介
HSUPA的出現滿足了那些對上傳速度有著很高要求的用戶們,與HSDPA共同構成了完整的HSPA技術。HSUPA可以提供高達5.76Mbps的理論上傳峰值速率,目前,全球各地已經建立了HSUPA網絡的通信運營商基本上都可以為支持HSUPA技術的手機終端提供1.5—2.0Mbps的上傳峰值速率。
LTE
LTE的全稱為Long Term Evolution,是3GGP組織對於3G網絡的一項長期發展、演進計劃,LTE在未來可以提供遠遠超過現有任何3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被看作是在 3G向4G過渡的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技術標準。目前,全球各大通信運營商都在積極準備LTE網絡的建設,例如我們曾經在前兩天的文章中報道過,著名的通信運營商Vodafone公司預計將在2011年以後全面啟動LTE網絡,而諾基亞、索尼愛立信等世界七大知名通信企業也已經達成了關於構建LTE知識產權許可框架的協議。

資料轉載自網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twork Cable 101
一般上,我們鏈接電腦到router 還是modem都是直接用所謂的“網絡線”,但是其實網絡線也是有差別的,也是有其規格的,我們來看看吧。
Category 5
原本的CAT-5規格是清晰的定義了在 ANSI/TIA/EIA-568-A,並說明了在 TSB-95。這些檔案也詳細指明了CAT-5線的獨特性能,並在測試結合中得知及發表了通訊訊號的傳輸頻率需要高於100MHz以上。
標準的CAT-5線的最外層的絕緣保護層內,一共應該擁有四組雙絞線。這四組雙絞線也能維持高訊雜比,儘管受到外部而來的干擾、或是另一組雙絞線的串音干擾(crosstalk)。而每組雙絞線是由兩條單芯線組成。
一般,CAT-5線常用於100 Mbps的網路,如100BASE-TX(快速乙太網)。即使IEEE 802.3ab已下定了標準規格的1000BASE-T(千兆以太網),性能遠高於於CAT-5線能使用100 Mbps 快速乙太網,但CAT-5線依然被廣泛使用。典型的CAT-5線在一吋內,每組雙絞線會分別有三絞。此外,雙絞線的美規線徑(American wire gauge)為24 AWG。這些規格可能也未能乎合 1000BASE-T 千兆乙太網。
Category 5e
CAT-5e是Cat 5的增強版本,並增加了防止遠端串音(far end crosstalk)的功能。而CAT-5e亦於2001年正式發佈,並依照了TIA/EIA-568-B的標準。但規格上,與CAT-5線相差不大。儘使千兆乙太網是為CAT-5線而設計的,但Cat 5e線與及其插頭更能充份使用及配合1000BASE-T 千兆乙太網。
儘管CAT-5e線的標準規格與功能也比CAT-5線更為完美,但它的傳輸線長度卻不能有所增加:傳輸線理論長度最長依然為100米(328呎);實際在水平面上的最長長度為90米。這些CAT-5e線的性能測試是基於TIA/EIA-568-B.2-2001。
無論CAT-5線或CAT-5e線也只是一條基本的資料傳輸線,並沒有裝上可以固定它們的插頭,使它們能輕易連接、方便使用,因此必需有一個獨立的插頭。而這個插頭設計上比一般插頭更柔韌,並能折彎,以防止斷裂。同時,要能與插座有良好的接觸,也要在密集的線與線之間有良好的絕緣。而製作成本也不能太高,希望能使CAT-5線能更廣泛地被使用。此外,也為了方便使用,設計上也能鑽進牆裡,並可透出插座,像使用電源線般,只要插上插頭便能使用。
最後,CAT-5線基於TIA/EIA-568-A的標準規格,最常使用的就是8P8C的模件插頭(Modular connector)。
一般,兩端都相同會以便能進行連接。但一般電腦與電腦連接,則需要以「交叉線」(又稱為跳線,crossover cables)連接。
或許你會自己組裝到跳線,而什么是所謂的跳線?
當下列的情況時,你就需要用到跳線了:
1) Connect 2 computers directly.
2) Connect a router's LAN port to a switch/hub's normal port. (normally used for expanding network)
3) Connect 2 switches/hubs by using normal port in both switches/hubs.
而跳線的DIY線路是這樣的:

最后來讓我們看看各規格的標準吧:
CAT-5:目前以TIA/EIA-568-A所界定及承認。並提供100MHz的頻寬。目前常用在快速乙太網(100 Mbit/s)中。
CAT-5e:目前以TIA/EIA-568-B所界定及承認。並提供100MHz的頻寬。目前常用在快速乙太網及千兆乙太網(1Gbit/s)中。
CAT-6:目前以TIA/EIA-568-B所界定及承認。提供250MHz的頻寬,比CAT-5與CAT-5e高出一倍半。
資料整理自網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lemonbLue
版主,有到加分嗎?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