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香港女歌手之中,最投入音乐制作的,大概就是何韵诗了。何韵诗常常说自己是另类歌手,是以本地乐坛的角度来定义的,放於海外,怎也不能说是另类,是香港的乐迷走得不够前吗?但当我们听到《Ten Days in the Madhouse》后,就深深明白,也许香港乐迷真的走得未够前,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何韵诗不断在超越自己,乐迷无法追得上了。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进一步证明了何韵诗对艺术理念的执覑,她锐意打造一张概念完整、风格统一的专辑出来,已不理甚麼商业元素了。
其实整张《Ten Days in the Madhouse》的音乐都很丰富,像〈少年维特〉有很激昂的节奏,极具戏剧性,〈风见志郎〉是清新的acoustic小品,〈杨子经书〉有爽快的节拍,都反映出唱片音乐风格的变化多端,而且在细节上很有心思,譬如〈堂吉诃德〉尾段的电脑声就很特别。专辑的压尾作〈美空云雀〉更令人印象难忘,本来歌曲那充满80年代日本流行曲的旋律已甚出色,但更破格的是,歌曲尾段有长达10分钟的outro,如同在听欧美Post Rock乐队的长篇巨著,而音乐中更布满不少微弱细致声音,制作绝对一丝不苛。
专辑题为「Ten Days in the Madhouse」,据说是想以疯子的角度看世界,但其实除了〈青山黛玛〉之外,其他歌曲的「主角」都不是疯子,只是一些不为社会所接纳的人而已,而为这些边缘人发声,一直是何韵诗的作品常看到的主题,早几年的《梁祝下世传奇》就有相关的作品,不过这次做得更完整,也更有深度,值得慢慢细嚼。
或者《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不会为何韵诗带来甚麼颁奖礼奖项或商业成就,但其创作的诚意已够我们多加表扬了,这张绝对是2008年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