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会看到书里的虫,
白色的,多kaki,
有人知道,叫什么名,及其他资料?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7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2-4-2007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ight .....
衣魚(Lepisma saccharina,俗稱蠹、蠹魚、白魚、壁魚、書蟲、衣蟲)是一種靈巧、怕光、而且無翅的昆蟲,牠的身體呈銀灰色,因此也有白魚的稱號,嗜食糖類及澱粉等碳水化合物。
牠屬於纓尾目,在地球上已經出現約三億年。
不計肢體,衣魚的身長約一釐米。觸角又長又嫩,只有兩、三或四條肢體有足;脫皮三次後,銀灰色的鱗片便會長成,使其身體帶有一種金屬般的光澤。
按不同生活環境而定,衣魚從幼蟲變成蟲需要至少四個月的時間,不過有時候發育期會長達三年。在室溫環境下,大概一年就發育為成蟲,壽命約為兩到八年。一條衣魚的一生裡會經歷大約八次脫皮;不過衣魚不斷生長,一年脫皮四次也不足為奇。當溫度在攝氏25至30度,雌蟲就會在物件的裂縫裡產大約一百顆卵;可是在寒冷或乾燥的環境下,衣魚是不會繁殖的。
衣魚愛好的食物為充滿澱粉質或多糖的物品,如:膠水裡的葡聚糖、漿糊、書籍裝訂物、照片、糖、毛髮、泥土等。可是牠們對棉花、亞麻布、絲和人造纖維等也毫不抗拒,甚至連其他昆蟲屍體、自己脫的皮也是照吃如貽。飢餓時甚至連皮革製品、人造纖維布匹等也吃。不過衣魚能夠捱餓數個月,身體機能也不會受任何傷害。
如斑衣魚(Thermobia domestica)一樣,衣魚出沒於人類聚居地。家居裡的各種地方,如冰箱底部、開暖氣的浴室、地磚的裂縫裡都可能會有衣魚的蹤影。衣魚喜歡咬破書籍、繡帷及紡織品。而斑衣魚則喜歡如麵包店等更溫暖的環境,牠們非常喜歡進食麵粉和麵包,不過也會進食動物製品。
由於衣魚晝伏夜出的特性,對於牠們的交配方式,人們到最近才有更深入的認識。交配時,雄蟲跟雌蟲會到處竄動。雄蟲會產下一個用薄紗包住的精囊;由於生理狀態成熟,雌蟲會找到該精囊,拾取作受精用。
衣魚最有名的天敵是一種名為地蜈蚣(Forficula auricularia)的昆蟲。 衣魚為防止蜘蛛、蠅虎等天敵的捕食,停息時總是不停地擺動著尾梢,誘使天敵將注意力集中到尾梢上來,當尾巴被抓住,分節的尾毛即斷掉,身體便可乘機逃脫。
衣魚雖然對人類生活造成滋擾,但其實是無害的。 在建築物裡,衣魚必須要有潮濕及有空隙的環境才能生存;只要環境乾燥、建築物沒有裂縫,衣魚就會自然消失。以下一些撲滅或消除衣魚的方法,雖然有效,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混合比例為1:1的硼砂和砂糖,能有效殺除衣魚。
氯化銨水的氣味應該能於24小時內驅趕衣魚。
若要捕捉衣魚,將石膏粉灑在浸濕的白棉布上,隔夜放在房間一角,放的地方要接近衣魚的藏身處。
以下方法同樣有用:可以在衣魚藏身處旁邊放一塊木板,板上再放一顆稍微磨碎的馬鈴薯;衣魚晚上出沒時就會鑚進馬鈴薯裡面大快朵頤,次天早上,你就可以把馬鈴薯連同衣魚一起丟掉。
使用樟腦丸(moth ball),又稱奈丸(Naphthalene ball)可以讓衣魚不敢靠近。 |
|
|
|
|
|
|
|
发表于 9-1-2008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怕这种虫的
其鸡皮疙瘩![](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12-1-2008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酱楼主应该是很久没有看书的吧
放置太久不动的书才会有silverfish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