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8|回复: 2

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 美專家:病毒演變「不可預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25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國驚傳一宗全球首例人類感染禽流感(Avian Influenza)H5N5的病例,1名居民經檢測證實罹患H5N5病毒株。


此前,此亞型病毒僅在動物(如野鳥和家禽)體內被發現和記錄,從未在人類身上確診。專家指出,這次事件再次突顯了病毒演化的「不可預測性」。



感染H5N5病毒

據外媒報導,這名身份未公開的患者被描述為「年長」且患有「基礎健康狀況」。官方表示,他於11月初因高燒、意識混亂及嚴重呼吸困難等症狀入院,目前病情「嚴重」,正在西雅圖一家醫院接受專科護理。患者最初在華盛頓州西南沿海的格雷斯港郡接受治療。實驗室檢測確認他感染了H5N5病毒。

感染來源與公眾風險

雖然感染途徑仍在調查中,但官員們將重點放在禽鳥接觸上。患者在其家中飼養混合品種的後院家禽,並且在感染前曾接觸野鳥。據悉,他的家禽群中曾有兩隻鳥於數週前死於不明疾病。衛生官員推測,家禽或野鳥「最有可能」是病毒暴露的來源。

華盛頓州公共衛生獸醫利普頓(Beth Lipton)強調,儘管這是首次在人類身上發現H5N5,但它「不是一種新病毒株或全新的病毒」。

官方與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均向公眾保證,公眾面臨的風險仍然很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病毒存在人傳人,所有與患者有接觸的人員追蹤及症狀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與H5N1的區別與病毒進化

以往全球可追溯的人類禽流感病例,幾乎都感染了H5N1病毒株。H5N1在美國也更為常見(但仍屬罕見),自2022年疫情爆發以來,已在野鳥、家禽、甚至奶牛中持續存在,並偶爾傳染給人類。

自2022年1月以來,美國已記錄71例人類感染H5型禽流感病例,其中路易斯安那州的1名患者不幸死亡。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

病毒進化具有「不可預測性」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H5N5在人類體內的傳染性或致病性較H5N1更強,但專家們認為,2種病毒株在表面蛋白質上的差異,以及這次新株的驚人現身,再次提醒了人們禽流感病毒進化具有「不可預測性」,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1-2025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变异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5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例!美国现H5N5人类死亡病例!疫情风险升级

美国华盛顿州卫生部门表示,该州一名确认感染H5N5型禽流感病毒的居民,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死亡。



据悉,这不仅是美国今年第二起与禽流感相关的死亡病例,也是全球首例人感染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



死者是名老年人


据介绍,这名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例自11月初以来一直接受住院治疗。出于隐私保护,卫生部门未公布患者其他信息。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临床病毒学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感染的是H5N5型禽流感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确认这一结果。

华盛顿州卫生部门透露,该患者在自家后院饲养了混养家禽,这些禽鸟可能曾与野鸟有过接触。

未发现人传人

华盛顿州卫生官员迅速发表声明,强调对普通民众构成的风险依然较低。

他们指出,目前没有其他相关人员检测出禽流感病毒阳性,也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过去一年半中,美国已报告了约70例H5N1人类感染病例,其中多数发生在接触受感染牛只、家禽养殖场或扑杀作业后,且症状通常轻微,但也曾有导致死亡的案例。

H5N5与H5N1在某种蛋白质上存在差异,这种蛋白质有助于病毒从受感染细胞释放并扩散。


尽管官方反复强调“风险低”和“无人际传播证据”,但新病毒株首次感染人类并致死的事件,依然触动了公众对疫情潜在蔓延的敏感神经。



专家:正规渠道买肉蛋奶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表达了担忧,他们密切关注后续发展,并疑问这种“低风险”的评估是否会随着时间或病毒变异而改变。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表示,H5N5型禽流感病毒此前仅在动物身上检出过,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并不比更为“出名”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大。

李侗曾介绍,H5N1自1997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病例以来,已在全球引发超过900例人类感染,死亡率高达50%。

H5N1病毒在美国的传播主要局限于家禽领域,仅有极少数的人类病例被报道。不过,2024年3月,美国在奶牛中检测到该病毒,并出现多例与奶牛相关的人类感染,引发一定关注。

关于最新的一例死亡案例,“当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一病毒会人传人”。



李侗曾提醒,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5N5存在人传人的风险,但要加强对其的监控,尤其是对禽类、牲畜及高风险暴露人群的监测。

如果恰好出现同时感染禽流感和人流感,两种病毒在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可能产生一种能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新毒株,情况较为棘手。不过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很低,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出现一次。

李侗曾建议,管理部门加强进口食品检疫,尤其要强化乳制品的检验检测;需提升公众对禽流感病毒(尤其是H5N1、H5N5)的认知,引导大家避免接触野生鸟类、病死禽类、未经检疫的家禽和奶牛等,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禽肉、蛋类、牛奶等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11-2025 11:34 AM , Processed in 0.11963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