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69|回复: 0
|
30億噸鐵礦藏量重見天日 美媒:陸將改寫全球鐵礦格局
[复制链接]
|
|
|
據觀察者網報導,1998年,年輕的地質學家西迪基·科內(Sidiki Koné)帶領團隊,從幾內亞莫里巴杜村出發,連續跋涉6個小時穿越幾內亞高原,一片橫跨西非四國的密林高原。他回憶道:「前面是森林,左邊是森林,右邊也是森林,身後同樣如此。我當時就想,『這活兒怎麼可能幹得成』?」當時,科內正在為全球頭部礦企力拓集團測繪與鑽探。力拓剛確認該地區埋藏著巨量的製造鋼鐵的關鍵原料——鐵礦石。
西芒杜礦床隱藏在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下,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幾內亞仍為法國殖民地時就已勘探出。幾十年後,它被證明是全球最大的鐵礦之一。
然而,偏遠的地理環境、軍事政變、腐敗醜聞和企業角力,使西芒杜礦沈睡近30年。直到上個月,一條全新鐵路正式投入運營,將礦石運往新建的港口,並計劃今年底前出口至中國。
美國彭博社11月3日報導,隨著西芒杜礦投產,大量高品質鐵礦開始供應,將增強中國對鐵礦定價的掌控力,減少對外國礦業巨頭的依賴,這也將把其供應鏈中的薄弱環節轉化為戰略優勢,延續該國在非洲銅、鈷和鋰等資源開採與精煉的主導地位。
一、「中國從未擁有過如此程度的海運鐵礦定價權」
西芒杜的規模令人咋舌,它是全球最大的未開發鐵礦,儲量至少有30億噸。力拓計劃從一條長8公里的山脊開採世界鐵含量最高的礦石,首礦耗盡後再開發第二礦區。該項目總投資高達230億美元,是非洲歷史上最大的礦業項目,有望讓幾內亞成為非洲礦產出口額第二大國。
西芒杜的投產不僅關乎幾內亞經濟,也將重塑全球鐵礦格局。
長期以來,全球鐵礦供應被少數幾家公司控制:力拓、澳洲必和必拓集團、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然而,彭博社稱,西芒杜投產後,將進一步改變全球市場格局。作為最大買家的中國將獲得更多對世界第二大交易商品鐵礦的影響力,而力拓的最大股東,也正是其在西芒杜的中國合資夥伴——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集團」)。
「中國從未擁有過這般程度的海運鐵礦石定價權,」潘穆爾利伯勒姆公司(Panmure Liberum)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湯姆·普萊斯(Tom Price)表示,「可以預計,中國將開始在這裡掌控局面。」
當彭博社在9月雨季末實地探訪力拓合資企業的礦區時,現場如同淡季的滑雪道。承包商正在山頂鋪設長6.6公里的輸送帶,將礦石運至山下。從工人宿舍到裝船機、鐵路枕木均以極快的速度在安裝,採用的是在其他項目中多次使用的設計。
礦區外圍,力拓高管克里斯·艾奇森(Chris Aitchison)指著一座鐵路橋。該橋是連接生產區與主幹線70公里支線的一部分,橋長307米,高28米,僅用一個多月便完成建設,原因在於它複製了北京至上海高鐵橋梁的模式。
「中國已經建立了西方所沒有的技能,這是我們看得到的好處。」艾奇森說。
二、中企的能力,「能把事辦成」
回顧歷史,自科內踏入密林以來,力拓已換了七任首席執行官(CEO),西芒杜一度只是其投資組合中默默無聞的礦區。
2007年局面改變,必和必拓提出了價值780億美元的惡意收購。面對壓力,力拓將西芒杜置於防禦核心,強調其礦藏價值以證明必和必拓低估了他們的公司。
雖然最終,全球金融危機意外幫助力拓渡過難關,但西芒杜礦產已被牢牢納入地圖。幾內亞政府想知道,力拓為何長期擱置這麼一個足以改變局勢的資源。
西芒杜礦石鐵含量平均超過65%,屬於全球最高和最珍貴的等級。隨著外界壓力增大,幾內亞前總統蘭薩納·孔戴2008年剝奪了力拓一半礦權,將其轉交給以色列鑽石大亨貝尼·斯坦梅茨(Beny Steinmetz)。
數周後,蘭薩納·孔戴去世。斯坦梅茨旗下BSGR公司迅速將50%的幾內亞資產以25億美元出售給淡水河谷,礦權再度停滯十年。直到2010年阿爾法·孔戴當選幾內亞總統後,力圖改革礦業,並在2014年收回BSGR和淡水河谷的西芒杜權利。
而力拓的參與也懸而未決。2016年中期,讓-塞巴斯蒂安·雅克在一片混亂中接任CEO。當時,力拓甚至嘗試將西芒杜股份出售給中鋁集團,但未能成交。
轉折發生在2019年底,由中國-新加坡企業組成的財團獲得開發權,推動鐵路、港口和基礎設施建設。
彭博社稱,此時力拓作為世界第二大礦業公司、項目原所有者,看上去卻可能淪為旁觀者。投資西芒杜的高昂成本令力拓承壓,其必須向投資者證明在一系列失敗交易後公司仍能審慎經營。但幾內亞政府堅持希望留住西方投資,再加上美國大使館的竭力遊說,力拓最終得以繼續參與其中。
博爾德·巴塔爾(Bold Baatar)接任力拓CEO,他在考察了幾內亞建成的基礎設施後說,「我看到中國的工程能力,他們能把事情辦成」。
2022年7月,贏聯盟控股公司(WCS)與力拓建立合資企業,共同融資和建設基礎設施,幾內亞獲得了15%的持股權益。
三、礦區將使幾內亞GDP增加逾1/4
「最後的障礙已被清除了。」彭博社報導稱,首批貨物預計本月開始裝船,年底由紐卡斯爾型散貨船運出約20萬噸礦石。力拓礦區還需一年才能完成礦山和港口建設,計劃在30個月內將產量提高至每年6000萬噸,WCS尚未公佈其目標產量,兩者合計產量約佔2024年全球產量5%。
西芒杜被稱為「皮爾巴拉殺手」,隨著其在未來兩年半進入滿產,鐵礦價格可能會受到衝擊。部分大型礦企內部預測,鐵礦價格三年內可能跌至每噸85美元,即便樂觀預測也難維持在現行100美元以上,遠低於2021年高點的一半。
儘管價格預期走低,幾內亞政府對項目熱情不減,到處可見寫著「西芒杜2040」戰略發展目標的廣告牌。政府聘請畢馬威和羅斯柴爾德集團來為鐵礦收入投資,並為爭取首個主權信用評級提供咨詢。
幾內亞政府希望,鐵礦能像石油之於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意義一樣,為該國創造長期繁榮,避免資源詛咒。
這對經歷了政治動蕩、政變、伊波拉疫情及貧困的幾內亞而言,影響巨大。西芒杜大部分當地員工都不識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到下一個十年初,礦區將使幾內亞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逾1/4。
彭博社描繪道,超過140台巨型機車頭將牽引100節車廂、約8000噸礦石,跨越300多座橋梁,耗時30小時到達港口;小型駁船將礦石轉運至泊靠的大型遠洋船,裝船約需48小時。到2028年礦區滿產後,每天一艘滿載船離港。
即便是巴塔爾也深感震撼:「我想沒有多少礦業高管一生能經歷這樣的項目,我的意思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礦業項目。」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