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3|回复: 3

传统文化思想在现代是否仍然适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9-2025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本人对国学相当有兴趣,特别是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深感兴趣,只不过我担心这些理论和思想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不适用于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请问各位有什么看法?

甚至还有人说,即使是在中国,儒家思想也并未受到重视,甚至还惨遭排挤、冷落,已经没有人要学习儒家思想了。

他们说,儒家思想压迫我们人类,所以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重视儒家思想了。

请问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吗?

欢迎各位有识之士踊跃发表意见,谢谢!


@旋子思 大大、@tuaceng 大大,欢迎你们来做客!

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9-2025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通常指由本国(在此指中国)固有创生的学说、思想、文化等。 佛家不完全属于国学范畴,因为它起源于古印度,是外来宗教和文化,而非中国本土创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25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首乌网友好,谢谢邀请。
本人同时也期待你也发表你自己的分析和结论!让大家从中受惠。

既然提到的是国学(指中国),和释儒道。那么本人可以假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在中国人/华人社会里,还是否适用?还有,是否得到重视?

首先,本人的意见里,在华人社会里,最广泛的,其实是法家儒家这两个的变体,简称外儒内法
法家和儒家应该这样说,外在的各种应该没有被遵从了,但是内核还是有的。

传统的儒家在本人看来,就是统治者让一班儒生制定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加上善的价值观,就形成“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你遵守了,你就是善,有德之人,就是君子/贤人/圣人。而这套规则,你不遵守,就叫做:“僭越”,“大逆不道”等等。

传统的法家在本人看来,就是“法势术情利”,强调服从,权威维持秩序,讲实际功利,赏善罚恶,御民五术,讲权谋,为达目的,可以灵活变通规则。

简单来说,就是李宗吾的“厚黑学”,内心上是一大堆追求名利,各种权谋,但是外表就用一层道德仁义包起来。秦朝覆灭,主要就是只说法家,单纯的靠强权镇压,和简单的功利主义,无法让人民服从。后来汉朝开始,外表都盖上了一层儒家的道德,就成功的建立一套运转到今天的社会规则。

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属于“真小人”,东方文化属于“伪君子”。

本人认为,今天中国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外儒内法的厚黑学。中国的崛起,内在上培养的人民,非常功利主义,看各种考试,做生意,上班的内卷,和当年秦朝的崛起非常像。然后中国政府的国际战略,中国和外国做生意,华人和非华人做生意,基本就是靠各种权谋,完胜他人。同时这些人还有各种什么自己一开始很辛苦,被人欺压,要出人头地,要为家族和国家的强大而奋斗等各种道德仁义来包装。

所以说,厚黑学,即外儒内法,虽被很多人不齿,但在待人处世里,各种应对“人”的手段,几乎是无敌的,当然在长远上的负面作用,也是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25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9-9-2025 11:31 AM 编辑
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8-9-2025 09:28 PM
国学通常指由本国(在此指中国)固有创生的学说、思想、文化等。 佛家不完全属于国学范畴,因为它起源于古 ...

这个国学到底是不是一定是要在中国一带发源,还是有待商榷。

如果说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覆盖的内容是国学,那么佛家也有可能属于国学了。(基督教/西教/西方学科如天文地理数学也在里面)
胡适有一本书《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里面也是覆盖佛学。

个人以为,国学的条件的构成:
1)成为主流
2)相当长久
3)改良创造
4)华夏汉化

比如少林寺的禅宗,可以算是国学。禅宗的佛教虽然发源自天竺,但是禅宗发展多年,已经形成了属于中原自己的一套文化和哲学了。
印度密宗,藏传佛教,日本佛教,可能不算是国学,因为
1)西藏在古的地理时,不属于中原/华夏
2)西藏文化和华夏汉人文化差异多,比如禅宗经典多为汉文,或者汉译,西藏经典是西藏文,或梵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9-2025 04:40 PM , Processed in 0.1151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