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9-10-2025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曉得2007年有什麼暗號?我每次講述過去,多有記得年份的,我每次說1991年我在kepong,難道1991年是暗號?然後我每次說1993~1994年,我在cheras,難道這也是暗號?……
|
|
|
|
|
|
|
|
|
|
|
发表于 9-10-2025 11:2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9-10-2025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佳禮論壇每一年嘛有意義,以前2001年的年代,有兩個網絡女孩,一個簡體賬號,一個繁體賬號,這件事鬧哄哄,這我就知道的,至於你們說的2007年?不懂……
|
|
|
|
|
|
|
|
|
|
|
发表于 9-10-2025 11:3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旋子思 发表于 9-10-2025 11:33 AM
在佳禮論壇每一年嘛有意義,以前2001年的年代,有兩個網絡女孩,一個簡體賬號,一個繁體賬號,這件事 ...
@fly_fly_013_014 来解释给他听 |
|
|
|
|
|
|
|
|
|
|
发表于 9-10-2025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我記得在2007年上半年,我還有在佳禮論壇,之後比較少來了,去了中國網56.com,看美女唱歌,啊哈~!……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25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谢!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示。
也不必完全明白,佛经有时一字一句,就能使人有感,从中契入,而渐窥全貌。另有一本《大般涅槃经》也讲同样的东西,开示常、乐、我、净的菩提自性,对比罗汉道的无常、苦、空、无我。 意识中的法,是二元对立的,如常或无常,苦或乐,有我或无我 。。。清净自性无二法门,所谓常或无常,苦或乐,有我或无我 。。都是观念、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妄念,众生大多都会迷惑于诸法相,不觉悟本有的清净自性。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25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論如何,謝謝你們,謝謝,也祝福你們得道成佛,祝福……^^
|
|
|
|
|
|
|
|
|
|
|
发表于 8-11-2025 06: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p13501 于 8-11-2025 07:12 AM 编辑
以前宣化上人讲楞严经的时候,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天台宗智者大师,佛教知识很广博,有“东方小释迦”的雅称。他的见解、著作很多。汉传佛教的许多教理,都是他倡导的,著名的“五时八教”判教方式,便是他提出的。(虽然个人不认同)。他讲法华经有“九旬谈妙”的美谈,我跟一位汉传僧人学习静坐时,便是用他的“六妙门”作为指导的。但他毕竟是旧译时代的人物,没有机会机会看到当时还没有传到的经典。
他看了般若经典,建构一套修行方法,叫做“一心三观”(即假观、空观、中观)。当时,有一个印度来的僧人,看了智者大师的著作对他说,这使他想到印度看过的楞严经,如果智者大师能够看到这部经典,对他的帮助,一定很大。智者大师听后,每天向西方礼拜,祈求这部经典早日传到东土。他礼拜了十八年,直到圆寂,没有看到楞严经。智者大师圆寂隔一年,楞严经传到中国。(据说,当时的印度国王,把楞严经视为国宝,不允许流出国境,楞严经传到中国,经过许多波折。)
他的“一心三观”,其实是有瑕疵的。因为空相,不是观出来的,这样观,或许对理解有帮助,但如果没有更进一步,反而是一种束缚,就是禅宗所谓的“头上按头”。从他礼拜,非常渴望看到楞严经,也可以知道,他也是在努力中。虽然说他的“一心三观”源自般若经典,据说,其实是源自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大般若经的简约版,龙树菩萨著。大般若经篇幅冗长,一般人进去,恐怕很难转得出来,遑论心得。)
不到百年间,南方有六祖禅师出世。六祖禅师不识文字,也没有急着要看什么经典。学人向他请教经义,六祖便叫他先念来听听,再为解说,态度是非常从容。自此,中国佛教,受南宗影响极大,“一心三观”也不流行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25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很多时候,我们修行就是这样,看了第一卷就没有第二卷了,满足于第一卷而停留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