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回复: 0
|
經濟學人:川普「產業別關稅」 恐重創台灣
[复制链接]
|
|
英國經濟學人17日專文寫道,美國總統川普自4月以來祭出的對等關稅固然引發國際間高度關注,但他目前最嚴苛的其實是「產業別關稅」,尤其對半導體和藥品,而亞洲的台灣和新加坡均被點名恐受巨大衝擊。
目前,川普已針對鋁(50%)、鋼(25%)與汽車(25%)祭出高額產業關稅,並自8月1日起對銅加徵50%關稅;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的調查結束後也可能同步課徵關稅。經濟學人說半導體關稅可能會高到200%;此外,川普也預告藥品關稅可能自低率開徵,1年內升至高達200%。其他品項如關鍵礦物與木材也可能納入。
在野黨質疑,台美間的關稅談判至今過程黑箱、政府遲遲未向民眾說明、也未向業者說明相關配套措施,甚至傳聞美方早將稅率通知信寄到台灣,定案關稅稅率為32%,行政院卻不肯公開,質疑政府壓案想等大惡罷結束後再公布。
行政院昨澄清,台灣迄今並未收到通知,台美間本周有新一輪的磋商,美國在台協會也澄清仍在談判中。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傳出台方喊出要談到20%以下,代表美方先前已有數字,若沒拿捏好,可能換來美國一句「too late(太晚了)」,若談不下來會很危險,應趕緊有相應措施。
該專文稱,盡管川普過去常撤回威脅,但他對產業的關稅行動不容輕忽。他依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得以用「國安威脅」為由實施進口限制,而「威脅」的定義相當寬鬆,已有9項調查進行中。
至於哪些國家會遭波及,該專文提到,先進產業供應鏈深厚的國家將首當其衝。台灣在半導體領域首當其衝,而日本與南韓汽車業也已遭受衝擊。由於產業型關稅缺乏明確對象,較難透過與美方的雙邊談判調降,但部分國家仍積極爭取。
被經濟學人指稱台灣恐受到巨大衝擊的半導體業者,包括台積電、日月光和華邦電等半導體指標廠都冷靜以對。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表示,擔心的是關稅影響全球經濟下滑。
台灣轎車輪胎業者表示,先前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間,業界趕著出貨讓貨物準時到港,但也有業者暫緩出貨,迄今訂單仍不穩定,未來若美對台關稅超過20%,供應商恐被迫轉嫁關稅提高的成本,恐衝擊企業利潤與生存空間。
彰化縣花壇鄉全拓工業生產汽車零件,主要訂單來自歐洲保時捷、藍寶堅尼、法拉利等。董事長吳崇讓說,雖沒直接銷美國,但銷歐產線仍間接受波及,因歐洲車要銷美國也受關稅影響,接單量已下降1成。
台北市藥師公會前理事長張文靜表示,如果美國要求台灣大幅降低保健食品的進口關稅,台灣消費者有福了,但本土生技業者苦日子就來了。台灣內需市場小,加上製造成本較高,本土保健食品售價很難壓低,如美國知名保健食品大廠直接來台販售,本土藥廠、生技公司恐受傷慘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