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回复: 2
|
陸發佈禁止出口 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美媒:提高外企獲取技術門檻
[复制链接]
|
|
大陸商務部、科技部日前調整發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引發美媒關注。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導稱,其中部分限制似乎主要針對的是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上游工藝技術,中國旨在通過此舉鞏固其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中國正試圖提高外國公司取得中國領先技術的門檻。
根據大陸商務部15日發佈的消息,此次調整共刪除3項技術條目,新增1項,修改1項。其中,新增的1項是限制出口條目,涉及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包括:新增電池用磷酸鐵鋰製備技術、電池用磷酸錳鐵鋰製備技術、磷酸鹽正極原材料製備技術等3條控制要點。
修改的1項條目也是限制出口條目,涉及有色金屬冶金技術,包括:新增鋰輝石提鋰生產碳酸鋰技術、鋰輝石提鋰生產氫氧化鋰技術、金屬鋰(合金)及鋰材製備技術、鹵水提鋰技術、含鋰淨化液製備技術等5條控制要點,修改提取金屬鎵技術控制要點。
根據相關條例,《目錄》禁止出口的技術不得出口,限制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目錄》以外技術屬於自由出口的技術,實行合同登記管理。
磷酸鐵鋰、磷酸錳鐵等都是製造電池正極材料的中間產物。一般來說,電池正極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上限。香港《南華早報》17日說,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在正極材料技術上的控制權。
CNN介紹,由於價格較低、安全性能又更高,磷酸鐵鋰電池過去五年間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越發普遍。根據英國研究公司Fastmarkets的數據,中國在全球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和鋰的加工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去年,中國占全球磷酸鐵鋰電池產能的94%,並提供了全球70%的加工鋰產量。
研究公司IDTechEx的研究副總裁詹姆斯·埃德蒙森(James Edmondson)表示,這意味著,「即使是在中國以外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中國供應商也經常參與磷酸鐵鋰電池正極前體的生產」。韓國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占據了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至少67%的份額。
埃德蒙森補充,雖然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較低,但與常見的鎳、錳、鈷替代電池相比,其成本要低得多,故已成為「低成本車型的標配」。專注於關鍵礦物和電池的數據分析和咨詢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的數據表明,從裝機容量來看,磷酸鐵鋰電池是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的主流選擇,占據40%。儘管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廠商生產的電動汽車的貢獻,但埃德蒙森表示,歐美車企也正計劃擴大採用這類電池。
《華爾街日報》指出,從鋰加工到電池生產,中國已在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最新的《目錄》調整是中國在此基礎上所採取的進一步措施。報導認為,眼下中國希望通過提高外國公司取得中國領先技術的門檻,確保其他國家無法輕易趕超。
日本瑞穗銀行高級研究員湯進表示,鑒於鋰對於包括下一代固態電池在內的大多數高端電池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這些是中國力求繼續保持領先的領域。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總監利茲·李則認為,此舉將所謂的「地緣政治科技脫鉤」從原材料層面,延伸到了「工藝知識智慧財產權」層面。她分析,美國、歐盟及其他國家可能就此被迫加快推進電動汽車電池前體材料與金屬精煉能力的本地化進程。
至於在海外已經有設廠或計劃建廠的中國電池企業可能受到多大影響?專家認為,暫時無法確定。不過,李表示,由於中方措施「似乎針對的是上游工藝技術……而非電池電芯和模組製造」,短期內對寧德時代在德國和匈牙利的工廠的影響有限。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也是特斯拉的主要供應商。
晨星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股票分析師孫飛(Vincent Sun)預計,最終影響將取決於企業獲得許可的難易程度,而這「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見分曉」。
需要指出的是,專家表示,此次出口限制主要針對前沿電池技術,而未涉及常規正極工藝,這意味著不會妨礙國際合作,同時還能保護中國在供應鏈中的技術優勢。「出口限制有助於防止關鍵技術流出海外,並維護中國企業在新能源價值鏈中的競爭優勢。」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協會原秘書長劉彥龍對《南華早報》說。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15日在答記者問中明確解釋,此次《目錄》調整是順應中國技術發展變化形勢、完善技術貿易管理的具體舉措,旨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發言人指出,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在敏感領域正越來越多地得到應用,將相關技術納入《目錄》限制類,有利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相關技術的安全、可持續的應用和發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7-2025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港股IPO夯 半年引資全球第一
中新網報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數上升了20%,創下歷史最大上半年升幅,申請在港IPO的個案也快速增加。與此同時,香港投資推廣署也在推動引資方面取得成效,提前完成《施政報告》中設定的目標。
陳茂波指出,恒生指數今年上半年累計上升20%,增幅超過4000點,以加權指數來看創下了史上最大上半年升幅。IPO市場同樣活躍,上半年共完成42宗IPO,集資額超過1070億元(港元,下同),暫列全球第一,較去年全年增加約22%。
陳茂波表示,申請在香港IPO的個案正在迅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約200宗申請,數量較年初倍增。陳茂波指出,在港股過去一段時間的升勢中,科技類股成為資金追捧的熱點,帶動了相關衍生產品的交投增長。
在引資方面,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近日表示,該署在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期間,成功吸引了1301家企業在香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直接投資金額達1684億元,創造了近1.91萬個新增職位,提前完成績效指標。根據2022年香港《施政報告》設定的目標,至少要上述期間吸引1130家企業、770億港元的直接投資,以及約1.53萬個新增職位。
從受助企業的來源地來看,大陸企業共計630家,占總數約48%,來自美國、英國及新加坡的企業則分別有113、89及68間。從行業分布來看,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領域表現最為凸出,共吸引了283家企業,占比22%;創新及科技企業有275家,占比21%。
另外,香港「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自去年3月推出以來,截至今年6月已接獲1548宗申請,其中獲正式批准的申請有673宗,投資金額約210億元。
劉凱旋指出,在面臨地緣政治等挑戰下,香港有危亦有機。香港投資推廣署在深耕歐美北亞等傳統市場的同時,也將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25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对华稀土出口激增
2025-07-18 21:47
【巴西对华稀土出口激增】财联社7月18日电,据环球网援引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巴西对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两倍,而中国稀土进口量也飙升至历史新高。报道称,巴西稀土对华出口额达到670万美元,是2024年上半年同期的3倍。虽然这一数字在绝对值上仍不算大,但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将其战略矿产的获取渠道多元化。
这一数字来自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CBBC)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巴西的稀土储量约为2100万吨,仅次于中国,远远超过排在第三位的印度(约690万吨),是美国的10倍以上。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