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3|回复: 1

悲催!韩国政坛又遭美国捣鬼!候选总统李在明会否“落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5-2025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遭逮捕,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无罪判决”又被撤销,在当下的韩国政坛,可以说是“乱哄哄”令人不忍目睹,“惊慌慌”使人诚惶诚恐,如坐针毡,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美国的影子。

5月1日,有媒体报道,韩国大法院当日做出宣判,撤销原本对共民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的“无罪判决”,并以“有罪意向”发回二审法院重审。

有人表示,在韩国,由于大法院是“最高法院”,对于次一级的法院是具有约束力的,最高院以“有罪意向”发回重审,这标志着李在明就有较大可能被判有罪,最终会被剥夺其“总统参选资格”。

众所周知,就在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以“政变未遂”等罪名,通过了对前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而根据韩国法律,总统因弹劾等原因缺位后,需要在60天内提前举行大选,以选出新一届总统。

对此,韩国政府宣布,把总统大选时间定在6月3日,基于此,在许多人看来,韩国最高院与检方选择在大选开始之前,推翻对共民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的“无罪判决”,且以“有罪意向”发回二审,明显就是居心叵测,要剥夺李在明的总统参选资格,其动机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美国已经使出阴招,其总统人选,就是要符合亲美路线,与美国“相向而行”。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要选出美国背后的韩国亲美“影子”政府,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新选出来的韩国总统,要符合美国的“眼缘”,能够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傀儡。

如果不符合美国的“眼缘”和“胃口”,在总统大选前,作为人人皆知的韩国“靠山”和“大树”,美国理所当然就会祭出下三滥招数,使出浑身解数,使韩国政坛人人自危,惊心动魄。

而在许多人看来,在韩国上届总统选举中,当下已经锒铛入狱的前总统尹锡悦,就是在美国的暗中授意和其下三滥招数祭出后,靠着炒作韩国民间仇华情绪而上台的。

众所周知,尹锡悦的上台,明眼人一看就是美国傀儡无疑,而回望尹锡悦的总统“发迹史”,在这一过程中,无非是依靠三个动作“华众取宠”,捞取个人资本。

一是用心险恶,恶化半岛局势。在许多人看来,此举不仅可以让美国不必交出战时指挥权,而且还能将韩国牢牢捆在美国的战车上。

二是居心叵测,卑躬屈膝修复韩日关系。为韩日并肩插手台海问题埋下伏笔,做足准备,以满足其背后美国主子的诡计与欲望。

三是野心勃勃,建立亲美派对韩国的彻底统治。当然,就像现在许多人所知道的,尹锡悦的目的并没有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在许多人看来,如果李在明在下任韩国总统选举中获胜上台,韩国必然调整对外外交关系。

说直白一点,在一些人眼中,倘若是李在明上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一心一意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大概率就不想继续在美国的“影子”里生存,成为美国的傀儡。

由此,美国当然就不愿意看到李在明上台,成为韩国的下一任总统。

然而,同样使许多人看来,尽管美国要使出下三滥招数,可让美国忐忑不安的是,面对李在明压倒性的民调优势,美国也有可能没有信心剥夺李在明的总统参选资格,甚至也阻挡不了李在明的当选。

而有消息显示,美国常年通过非政府组织资助韩国亲美团体,通过财阀控制韩国保守派与检察机构,检方对于财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对于作为“总统侯选人”的李在明来说,在面对美国下三滥招数时,也不可能“云淡风轻”,从从容容。

也会压力山大,这一点李在明当然心知肚明,也不可能忌讳,更不可能躲避。

不过,在许多人看来,作为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已经历过风风雨雨,已看透韩国政坛的波诡云谲,在对时局变幻的把控上,终会镇定自若,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想必,这就是当前李在明面对美国的阴招险招,面对韩国政坛的“山雨欲来”,所表现出的“高瞻远瞩”与“一览众山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5-2025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大选关键时刻,美观察团登陆,民众高呼USA,李在明总统梦悬了

随着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场看似"保驾护航"的国际干预正深刻改写选情走向。当地时间5月27日,一个由朝鲜问题专家、美军退役军官等组成的美国非官方观察团抵达仁川机场,近百名韩国民众挥舞美韩国旗、高呼"USA"的画面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球。这一场景不仅暴露了韩国社会深层次的亲美依赖,更预示着主张战略自主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民主监督"幌子下的地缘博弈
此次美国观察团虽声称"确保选举公正",但其人员构成与政治倾向却耐人寻味。成员包括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朝鲜问题顾问、驻日美军代表等"对华强硬派",且与美国保守派智库关系密切。更值得关注的是,观察团未按国际惯例直飞首尔,而是选择仁川作为首站——这一历史上美军登陆朝鲜半岛的"象征之地",被韩国保守派刻意赋予"救世主降临"的隐喻。

现场画面中,支持者举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标语,与1950年仁川登陆时美军受到的"欢迎"形成荒诞呼应。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宗主国崇拜",折射出韩国社会在历史创伤与现实依附交织下的身份焦虑。正如国际政治学者指出,韩国保守派长期将美国视为"文明灯塔",甚至不惜以国家主权为代价换取外部支持。

二、选情胶着中的权力杠杆

观察团抵韩之际,韩国民调数据正经历戏剧性波动。韩国盖洛普5月27日数据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35%,改革新党李俊锡达11%。尽管李在明仍保持领先,但较一个月前51%的峰值已明显下滑,而金文洙支持率从刚报名时的19%飙升至36.8%,形成"逆生长"态势。

这种变化与美国干预形成微妙共振。观察团抵韩后,保守派媒体集中炒作"李在明亲华威胁论",并渲染"美国撤军风险"以动员选民。与此同时,前总统朴槿惠公开站台金文洙,利用其政治影响力收拢保守派基本盘。更关键的是,李俊锡在年轻选民中支持率达31.9%,其拒绝与金文洙整合的姿态可能分流李在明票仓。

三、李在明的战略困境

作为文在寅路线的继承者,李在明的竞选纲领始终强调"自主外交"。他提出修复中韩关系、恢复朝韩军事热线,并明确反对介入台海问题,这些主张被美国视为"偏离印太战略轨道"。其"实用主义外交纲领"虽试图平衡各方利益,但在保守派"亲华卖国"的舆论攻势下显得脆弱无力。

更棘手的是,李在明面临多重政治危机。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被最高法院发回重审,其"一杯咖啡成本仅120韩元"的言论引发中小商户抗议,导致中间选民流失。而金文洙阵营则巧妙利用这些议题,将选举包装成"亲美反共"与"亲华绥靖"的二元对立。

四、历史阴影下的半岛困局
此次美国观察团事件并非孤立现象。从1948年济州岛四三事件中美国支持李承晚镇压左翼,到1961年朴正熙政变背后的美国默许,韩国现代史始终笼罩着外部干预的阴影。这种长期的"保护国"心态,使得部分韩国民众将美国介入视为"安全保障",却忽视了主权让渡的代价。

值得警惕的是,保守派若胜选,可能进一步将韩国绑上美国战车。金文洙主张"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强化韩美日军事同盟",这些政策不仅加剧半岛紧张,更可能将韩国拖入大国博弈的漩涡。而李在明若胜出,其"平衡外交"能否突破美国围堵,仍需面对国内亲美势力与国际政治现实的双重考验。

当仁川机场的欢呼声渐歇,韩国选民或许该思考:一个将主权寄托于外部势力的国家,究竟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多少尊重?这场被美国观察团搅动的大选,终将成为检验韩国政治成熟度的试金石。而半岛局势的走向,也将深刻影响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7-2025 03:04 PM , Processed in 0.13383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