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1|回复: 5

川普上任100天「美國全身傷」!經濟學人評美未來命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4-2025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即將於29日屆滿百日,2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評價川普百日政績,封面中作為美國國鳥的白頭海鵰全身纏滿繃帶,3根羽毛掉在地上,《經濟學人》以此嘲諷美國已傷痕累累。文章指出,即便川普可能遭遇包括投資人、選民在內等多方勢力抵抗,但他對美國已造成「永久傷害」,剩餘1300天任期還可能繼續迫害對手、挑釁盟友。


這篇《經濟學人》文章題為「川普是革命者,他會成功嗎?」(Trump is a revolutionary. Will he succeed?)標題下方評價,川普已經對美國造成「永久傷害」。

文章開頭指出,川普回鍋100天造成的影響,比羅斯福總統以來歷任總統還要深遠,川普正帶頭一項革命性計畫,目標重塑美國經濟、官僚機構、文化、外交政策、甚至是美國本身的理念,文章接著分析川普2.0剩餘的1361天能否成功達成目標。

《經濟學人》擔憂,川普帶動的MAGA革命可能讓美國走向獨裁。畫面為川普27日戴著一頂金字MAGA帽。(美聯社)
《經濟學人》擔憂,川普帶動的MAGA革命可能讓美國走向獨裁。畫面為川普27日戴著一頂金字MAGA帽。(美聯社)
美國可能走向獨裁?
《經濟學人》指出,川普深受他的選民支持,在共和黨選民中的支持率高達9成,他在公務員、媒體、大學等各方面開啟戰場,但幾乎沒有面臨阻力,這場以「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為中心展開的革命,運作方式是透過一系列行政命令來扭曲或違反法律,中心理念代表的是不受約束的行政權力。

文章指出,若這場革命持續下去,可能走向獨裁主義,目前美國確實為變成獨裁國家留下空間,國會在一般規則外設立許多例外情況,讓美國總統能透過宣布緊急狀態來啟用。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2個多月之際,4月初,全美各地便已發起上千場「反川示威」,要川普「把髒手拿開」。
訂閱影音:
中時新聞網
川普恐遭遇多方反抗力量
●反抗力量1:投資人

不過另一種更可能的情況是,川普上任百日激發了強大的反抗力量,其中一股勢力是債券及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儘管這些人在去(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支持川普,出於現實,如今他們已成為川普最有力的反對者,他們擔憂關稅損害經濟,不受控的預算赤字及無能的政策可能導致美元崩潰。

●反抗力量2:選民

如果經濟持續惡化,《經濟學人》指出,另一股反抗勢力恐怕是包括共和黨人在內的選民,儘管川普成功抑制非法移民,不過他在全美的支持率,下降得比任何一任總統還快,甚至超越第一任期紀錄,《經濟學人》內部模型顯示,川普去年底在大選中拿下的每一個搖擺州中,如今他的支持率全數低於50%。

文章稱,多數美國人並不希望展開革命,許多人喜歡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論調,但只有1/4的人表示願意到這些新工廠工作,他們希望公平貿易,但不希望混亂,更沒有人喜歡通貨膨脹。

最終糟糕的民調將會影響民選官員,《經濟學人》認為,聯邦制的美國太大,內部有太多能相互制衡權力的機構,因此美國不太可能成為匈牙利。

●反抗力量3:國會反對黨

川普也可能在國會面臨問題,目前共和黨僅在眾議院佔微弱優勢,賭盤押寶民主黨有8成機會在明(2026)年期中選舉中贏回眾院,屆時若川普持續透過行政命令執行政策,恐遭遇民主黨挫敗;另一方面,共和黨在參議院還差7票,才能避免遭「阻撓議事」(filibuster)手法杯葛。

●反抗力量4:法院

《經濟學人》指出,川普面臨的最後一個抵抗勢力是法院,川普政府可能在關稅、解僱公務員、關閉政府機構等爭議行動上敗訴,屆時他奉行的行政權理論將受到質疑。

川普恐不甩抵抗 更大力反撲
儘管川普可能遭遇多方勢力阻撓與反撲,不過《經濟學人》評論,川普已經對美國的制度、盟友、道德地位造成永久傷害,他後續還可能以更猛烈的態勢打擊機構,利用已經泛政治化的美國司法部迫害對手,煽動恐懼及衝突;在國外,他可能在格陵蘭、巴拿馬發動破壞聯盟的挑釁,《經濟學人》文末評論:「美國不會再回到100天前,唯獨還有1361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4-2025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多天中国冷漠对待后,特朗普开始学会做人。


全球化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趋势,各国相互之间都需要互相依靠。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

现今的美国也是需要依靠南美洲的外劳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想要改变美国人的惰性是很难的。这好比马来西亚,本地人不做的工都是给外劳做。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dalap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25 05:4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B_IMG_174590579753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dalap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25 06: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霉的福利惯着人民。
不用工作都有钱拿。
而那些钱来的太容易,印钞票多多就可以。
苦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劳动力的辛苦钱。。

那是天有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25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朗普“百日新政”变为“百日乱局”


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迎来其第二总统任期的执政100天。然而,在这个衡量总统施政进展的节点到来之际,无数迹象表明,这场“百日新政”正演变为“百日乱局”。有舆论晒出一份“百日百项变化”清单——抗议迭起、诉讼不断、蛋价上涨等问题“榜上有名”。美国资本市场更用一连串下跌,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投出“差评”。

民调关键词:垫底、糟透了、信心大跌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将满百日之际,美国民调结果显示,他的执政百日支持率在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中垫底。

新华社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委托SSRS民调公司开展民意调查,根据27日公布的结果,特朗普支持率为41%,低于他第一任期执政百日支持率,创下至少是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以来美国历任总统执政百日支持率的最低水平。

数据分析师称,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糟透了”。

CNN民调显示,自3月以来,对特朗普执政表现的支持率下降4个百分点,仅22%的民众“强烈支持”,创新低;45%表示“强烈不支持”。

民调还发现,特朗普上台以来,他在试图解决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的表现都不让人满意,民众对他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在下降。

在处理经济方面,特朗普支持率降至39%,是他从政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处理通胀和关税政策方面,与3月初相比,特朗普支持率分别下降了9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均跌至35%。

在联邦政府管理方面,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在下滑,比3月减少6个百分点,降至42%。他上任后大规模重整联邦政府机构、裁减雇员。民调显示,57%的民众认为这一做法没必要,反而让国家陷入危险。

特朗普在外交方面的举措遭到60%民众的反对,民众对他处理外交事务能力的信心也比他上任前下降。

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5%,比3月下降了6个百分点。民众对他处理移民问题能力的信心也在下降。

总体而言,自去年12月以来,美国民众对特朗普能够负责任地行使总统权力并展现真正领导力的信心大幅下降。

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和益普索集团同一天发布的另一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刷新了他第一个任期内创下的42%最低纪录。

民众对特朗普在经济、关税、政府管理、外交和移民问题上的不支持率与CNN民调结果相仿。

上海财联社报道,随着特朗普任内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担心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比原计划更早申领社保退休福利——尽管这可能意味着他们“余生”最终获得的福利收入减少。

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待处理的社会保障退休、遗属和医疗保险福利申请总数达到了580887份,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500527份。虽然背后可能有多种因素导致了这一增长变化,但美国社会保障管理局官员在此前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恐惧可能正促使人们提前申请福利”。

官司缠身 司法与行政对立加剧政治混乱

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强推移民驱逐计划等一系列行动引发众怒。据美国法律研究机构统计,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国内面临的诉讼已达200余起。分析人士认为,司法与行政对立,正在进一步加剧美国政治混乱和社会撕裂。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据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赖斯法律与安全中心“公平安全”网络杂志统计,特朗普政府执政近百日,已在美国国内遭211起诉讼,涉及关税、移民政策、教育、机构裁员等。其中,针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起诉不断升级。多家美国小企业本月14日因关税政策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批评其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混乱和破坏。随后,12州共同指控联邦政府“对等关税”违法。

在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上任首日就签署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美国多地法院随后颁布临时禁令阻止其生效。

在教育领域,留学生和知名大学成为原告。美国政府日前取消逾千名国际学生签证或合法身份,超100名受影响的留学生联合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哈佛大学4月21日也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控制大学的学术决策。

此外,特朗普政府“任性”裁员在许多政府机构引发震动,也引发多起诉讼。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围绕特朗普政府行政令的法律冲突愈演愈烈,截至24日,已有至少108项司法裁决阻止政府相关政策推进。

3月,美国21名民主党籍的州总检察长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近日联手起诉特朗普政府的12个州的总检察长以及其中10个州的州长均为民主党籍。

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文章指出,在党派矛盾加剧、党争不断的情况下,这些越来越多的诉讼正在进一步降低美国政治体系的运作效率。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强推一系列政策,显示出将行政权力“武器化”的意图,由此引发大量司法诉讼。“美国诉讼美国”一方面凸显美国行政与司法部门之间愈演愈烈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司法领域正在成为党派斗争的重要战场。

美国行政和司法机构的持续缠斗、不断升级的党争,加剧了美国民众的失望和不满。

仅4月,全美就发生抗议活动逾千场,覆盖全部50个州。4月19日,美国多地举行抗议活动,首都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波士顿等城市的民众走上街头,谴责特朗普政府驱逐移民、政府大规模裁员、加征关税等政策侵犯公民权利、违反宪法。

在一家非营利组织工作的弗兰克表示,他到白宫门前抗议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在破坏宪法,损害民众利益。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的评论文章指出,越来越多的美国法官正在采取行动束缚特朗普,其中包括共和党方面任命的许多法官。公众对其所作所为的观感也越来越负面,这一切将对他产生“沉重打击”。

美国媒体和专家直言,特朗普政府的一些行政行为跨过宪法红线,正在瓦解美国的“立国根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场宪法危机之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院长欧文·切默林斯基说。

美国莱斯大学学者道格拉斯·布林克利指出,共和党占多数的美国参众两院对特朗普政府越权行为选择了沉默,“这是我们时代缺失的部分”。

自执政以来,特朗普还多次表露出对巴拿马运河、格陵兰的强占之心。

“现在的特朗普,比8年前更激进得多。”上海《新民晚报》报道,曾在里根和小布什政府任职、后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伊朗与委内瑞拉事务特使的保守派人士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说,“连我自己都感到震惊。”

特朗普核心风格不会轻易改变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指出,特朗普的执政表现明显未达到其个人预期。特朗普原希望通过百日内剧烈的内政外交变动迫使各方屈服,并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显著收益。但目前的结果刚好相反。

香港中通社报道,张家栋说,特朗普的民望反映外界对其施政风格与理念的普遍质疑。作为一位本质上以交易为导向的商人,特朗普在政策制定中表现出愿意为达成目标而采取大胆甚至夸张的立场,同时也准备好在必要时妥协让步。过去100天里,特朗普已在多个领域做出调整,包括对外关税及内部事务,出尔反尔。

因此,张家栋预计特朗普未来将继续基于前100天的经验调整其后续政策,特朗普政府将不得不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并寻找新的途径来平衡国内的分歧与国际关系。

不过,张家栋认为,特朗普的核心风格——夸大且自我中心主义的态度不太可能轻易改变。即使在做出让步时,他也会试图将其表现为对方的让步,力求维持其个人形象不变。这意味着虽然具体政策可能会有较大变化,但特朗普将努力保持其独行的领导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有多少实质性调整,以及这些调整能否赢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将是观察其第二任期走向的关键所在。

专家指出,当前正处于关系到未来全球体系走向的关键时刻。过去80年,世界在美国主导下形成了基于自由贸易、法治与尊重领土完整的秩序。但在特朗普领导下,这一秩序正在动摇。

曾在多届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中任职的资深美国外交官阿龙·戴维·米勒认为,特朗普还有可能在外交政策上转向,尤其是在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内部出现经济风险担忧的情况下。如果特朗普坚持不改,下一任总统可能尝试修复美国作为全球秩序保障者的角色,但阻力将非常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025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經濟學人》美再次偉大 面臨3難題
缺工、建廠難、基礎設施老化



美國總統川普企圖透過高關稅推動製造業回流,迫使企業將工廠轉移到美國本土,重建本地生產鏈,「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但《經濟學人》則直指川普的MAGA藍圖潛在不少危機,包括勞動力不足、建廠難及基礎設施老化等諸多難題。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製造業面臨的第一大障礙便是人力短缺。美國工人工資普遍遠高於亞洲國家,平均工資為中國的2倍、越南的6倍,即便如此,仍難吸引足夠人力投身製造業。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高達五分之一的工廠因人力不足無法全面運作。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過去也曾直言,該公司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受限於當地工人短缺問題。

儘管自動化被視為潛在解方,卻與川普「創造就業」的政策目標產生矛盾。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在製造自動化方面落後主要競爭對手。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2023年數據,美國製造業的機器人密度為每萬人295台,遠低於中國的470台與韓國的1012台。

第二個挑戰來自建廠難度與基礎設施老化。在通膨與材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近年美國建廠成本翻倍。專家指出,美國營建業生產率僅為1960年代的60%,加上過度監管與「鄰避效應」,都會拖累項目進展。

另外,美國現有製造業設施老舊,全國5萬座工廠中,有超過一半已運作逾30年,電網與交通設施同樣老化嚴重。2024年美國道路與交通建設者協會指出,約三分之一橋梁需修繕或更換,而電網系統多數建於1960至70年代,已接近使用年限,頻繁停電亦影響製造效率。

製造業回流的另一隱憂則在於移民政策。川普上任後強硬驅逐非法移民,使得依賴外籍勞動力的建築與製造業面臨更大人力缺口。《經濟學人》直言,川普不應沉迷於美國製造的昔日榮光,而應以面向未來的視角,建立更具創新能力的製造業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2025 04:19 PM , Processed in 0.11702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