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5|回复: 1

文学城|地震之前,中国建造;楼塌之后,外国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2025 08:4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日缅甸实皆省发生一起7.7级的毁灭性地震,导致该国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大部分地区夷为平地。目前,地震已造成超过1600人死亡。毗邻缅甸的中国、泰国、老挝均有强烈震感,其中云南瑞丽市距离震中仅300公里,是中国震感最强烈的地区,有458户1705人受灾,2人受伤。一段网络视频显示,瑞丽某高楼的水箱因地震晃动而破裂,大水瞬间倾泻而下冲击地面,同时还伴随着砖石的坠落,路上的人群纷纷四散躲避。而泰国首都曼谷也受到了较大影响,高楼林立的曼谷接连发生吊车坍塌、泳池倾泻,一些建筑外部内部严重受损。有曼谷华人在受访时表示“我们到曼谷十多年了,第一次亲历这么大的地震,真的吓坏了。”
IMG_6598.jpeg
受地震的影响,曼谷市区一栋在建的30多层高楼发生整体性坍塌,据称有几十人被掩埋在废墟之中。目前救援队已发现8具尸体,预计仍有更多遇难者遗体尚未找到。该建筑为泰国新国家审计局办公楼大楼,位于曼谷乍都乍区,项目施工进度约为30%,总投资约合人民币4.6亿元。建筑坍塌的多段完整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泰国网民以及其他国家网民的极大震惊。但很快就有中国网民通过检索发现,这栋大楼疑为中铁十局集团承建。去年,中铁十局曾在官方微信号上发文,庆祝“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全面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并且还强调这是“全局首个海外超高层建筑”,采用了“核心简+无梁楼板”结构。
IMG_6599.jpeg
讽刺的是,在大楼坍塌后不久,中铁十局便“采取迅速行动,删除了自己公众号上庆祝该楼封顶的文章”,这种遥遥领先的反应速度,大概也只有熟悉国情的中国网民才能适应。之后,与坍塌大楼有关的相关新闻、网络评论,均遭到了各种404,微博和抖音也将“泰国审计署大楼坍塌”等词条屏蔽,显然是有关部门已启动了严厉的网络审查。就连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微博评论“这座倒塌大楼估计要遭设计和质量追究”也被删帖。有网友调侃道,“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不就等于自证大楼存在问题吗?如果真的没有问题,不应该是主动调查、欢迎监督吗?”当然,许多泰国网民同样对大楼坍塌极为愤怒,他们指出这栋在建大楼是地震中唯一倒掉的高层建筑,就连曼谷市内一栋烂尾35年的大楼,也依然屹立不倒。更关键的是,曼谷距离震中已有1000公里,任何现代大楼也应该在这种距离保证大震不倒。
IMG_6540.jpeg
之后,随着舆论的发酵,开始有“爱国”大V甩锅设计方(意大利泰发展有限公司)和监督方(合资企业PKW),强调中铁十局只是施工方,忽视了中铁十局微信文章中的原话“这将是中铁十局在泰国发展的一张名片”。对此,有网友评论道“地震之前,中国建造。楼塌之后,外国设计”、“经专家鉴定,是建筑存在先天缺陷,一切责任不在中方”。无论如何,楼的质量就应该靠地震的检验结果来说话。很遗憾的是,许多泰国人在这一天里经历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首次经历大地震,第二件事是见识了什么是豆腐渣工程。而这一严重的made in china负面事件,也为正处于蜜月期内的中泰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IMG_6601.jpeg
本周,美国年仅20岁的网红IShowSpeed(本名Darren Watkins Jr.)首次到访中国,他在上海和北京直播引起广泛关注。IShowSpeed在YouTube上拥有3700多万粉丝,是全美最顶流的主播之一,他的直播风格非常夸张,喜欢极端化的情绪表达,因此被网友戏称为“ 甲亢哥”(类似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IShowSpeed在抵达中国的首日便进行了6小时无剪辑直播,YouTube直播间的同时在线人数峰值突破3000万。同时,他在抖音开通账号仅两天,粉丝就突破了90万,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亿次。当然,在直播期间,IShowSpeed不乏与中国民众有许多亲切友好且松弛的互动,包括尬舞、聊天、击掌、唱歌等,整体氛围良好。官方媒体对此评论称“IShowSpeed打破了西方的固有偏见,向世人展示了真实的中国”。
IMG_6602.jpeg
不过,IShowSpeed的直播也呈现出了很多魔幻现实元素,例如他进行了连续数小时的YouTube直播,甚至在地铁中都有不错的网络信号,但真实的中国却是一个将YouTube彻底屏蔽的国家,普通民众只能通过翻墙的方式来观看IShowSpeed的节目,似乎没人认为这种“笼中自由”有何问题。而当IShowSpeed所乘车辆行驶在北京街头的时候,他突然遇到一位粉丝高喊“习近平向你问好”,这导致了多个相关直播间被封禁。有网友调侃“每个中国人其实都懂得如何爆破直播间,以及如何发动恐怖‘习’击”。的确,IShowSpeed的此次中国行带来了一些好的东西,它不是什么硬邦邦的官方宣传,而是制造了普通人直接对话的机会。某种程度上,它很像前段时间的中美“小红书对账”线下版,让两国网友直接开聊,通过交流打破偏见。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仅仅只是象征性地开启了一丝国门,为了对外展示开放包容的姿态,而它的国民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IMG_6603.jpeg
地震之前,中国建造;楼塌之后,外国设计
IMG_845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2025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大论。。。。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4-2025 11:27 PM , Processed in 0.11002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