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4|回复: 0

歐洲利用北非再生能源「漂綠」 損害當地經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2025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歐洲利用北非再生能源「漂綠」 損害當地經濟

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最新報告稱,歐洲國家從北非地區進口再生能源,塑造自身的環保形象,摩洛哥與埃及則只能仰賴進口燃料,還因此面臨環境破壞與資源短缺等嚴峻挑戰。

摩洛哥與埃及都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與風能資源,加上位於地中海南側的地理優勢,吸引眾多歐洲國家投資,成為歐洲能源供應的重要夥伴。然而報告指出,歐洲支持的再生能源出口計畫,實際上削弱了北非地區脫碳化的能力,並加劇當地社會與環境問題。

報告顯示,埃及與摩洛哥仍然是化石燃料的淨進口國。為了維持國內經濟發展,兩國需採購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卻將本地生產的綠能出口到歐洲。與此同時,大規模開發綠能導致部分居民流離失所,並消耗原本稀缺的淡水資源,使當地環境承受巨大壓力。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積極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轉而將目光投向北非市場。數十億美元湧入埃及開發當地的天然氣儲備,填補市場突然出現的8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供應缺口。然而,綠色和平批評,由於天然氣公司過度鑽探破壞地質構造,不僅汙染當地環境,也幾乎沒有埃及人民從中受益,反而導致土壤侵蝕、水源污染等問題惡化。

報告進一步指出,埃及政府為了供應歐洲更多天然氣,正在國內增加重質燃料的使用,例如含有硫化物與重金屬的重質石油,可能帶來更高的環境與健康風險。

摩洛哥同樣成為歐洲能源轉型的重要夥伴。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能源集團斥資106億美元(約新台幣3470億),在摩洛哥南部地區建設綠色氫氨工廠,預計2027年投產,主要供應歐洲市場。此外,德國政府亦承諾投入3億歐元(約新台幣102億)建設專供出口的綠色氫設施。

然而,這些以出口為導向的投資,卻可能進一步削弱摩洛哥自身的能源自主權,並導致當地社會與環境承受額外負擔。針對此現象,綠色和平中東與北非分部負責人凱斯克斯(Hanen Keskes)批評:「全球北方國家應該承擔起減少自身消費並發展國內再生能源的責任,而非將成本轉嫁給全球南方」。

與此同時,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指出,若埃及想建立完善的綠能基礎設施,以真正受益於再生能源產業,就需要更廣泛的國際投資與合作。該機構認為,在政府制定前瞻性政策並與全球夥伴深化合作的前提下,埃及仍有機會成為全球清潔能源中心。

然而,在綠能發展與本土需求之間,摩洛哥與埃及如何權衡利益,避免成為歐洲能源轉型的「犧牲品」,仍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焦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8-2025 05:05 AM , Processed in 0.99381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